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顽皮的小杜鹃|苏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顽皮的小杜鹃》教学设计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音乐第五册《顽皮的小杜鹃》
设计思路:
本课时融合歌曲、律动、编创为一体的一堂综合课。
本课的设计遵循“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希望通过创设有趣、活泼、轻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首位。
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把知识学习、技能练习寓于情境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听、说、玩、唱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打造一个快乐的音乐课堂。
教材分析:
《顽皮的小杜鹃》是一首奥地利民歌。
它情绪欢快活泼,略带俏皮,四四拍,F大调。
歌曲中加入了“咕咕”的叫声使整个乐曲充满了童趣。
教学目标: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能听辨歌曲乐句间的异同。
并能用简单的音程5 3 31 15进行简单的三声部的合唱练习。
教学重点:
学习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简单的三声部进入,对音高把握的准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杜鹃圆舞曲》,律动表演
1(律动《杜鹃圆舞曲》进入教室。
师:这首乐曲你们熟悉吗?它的名字叫——《杜鹃圆舞曲》(白板出示课题),今天啊,这只可爱的小杜鹃带着她的爸爸妈妈一起再次来到了我们的音乐课堂。
(在白板上点出三只杜鹃)
(设计意图:在欢乐活泼的音乐中,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孩子们尽快进入到课堂情境中。
引出杜鹃鸟的歌声,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
二、发声练习(三个声部的进入)
1、师:听,小杜鹃和她的爸爸妈妈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白板点击三个音频)
师:你们听出小杜鹃的声音了吗?杜鹃妈妈呢?杜鹃爸爸呢?
(学生回答后,跟着一起唱一唱,并移到相应的位置)
(设计意图:刚深入三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还占主导地位,但已有一些日常的生活经验,通过对比声音分辨音高,使她们对三只杜鹃鸟的音高在脑中有个初步的印象,为后面的学唱做好铺垫)
2、师:你们的耳朵真棒!这三组音就是我们小杜鹃他们刚才歌声的音高。
(点击白板出示三组音符)
师:你们认识这些音符宝宝吗?谁能用你们学过的柯尔文手势来表现出它的音高?小杜鹃的谁来试一试?杜鹃妈妈的呢?
(请同学分别用柯尔文手势做一做并跟琴反复唱几遍以巩固音准)
(设计意图:用柯尔文手势来表现音高,来进一步巩固孩子们的音高概念) 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杜鹃爸爸的。
杜鹃爸爸的音符上“sol”的脚底下出现了一只小圆点,你们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表示低音“sol”.
师:讲的太棒了。
你的知识真丰富。
我们一起来夸夸她“棒棒棒,你真棒。
”这个低音“sol”的柯尔文手势怎么做呢?(白板橡皮擦出隐藏的柯尔文手势),这就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柯尔文手势,跟着图片一起做做。
(师生一起做三组音高的柯尔文手势并跟琴唱一唱)
师:学习了刚才的柯尔文手势,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根据柯尔文手势帮这些音符宝宝排排队,谁来试一试?(一个小朋友在上面操作时,下面的小朋友可以作提醒共同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请学生到白板演示,以进一步确定音高的概念为后面的合唱训练打下伏笔)一个小朋友在上面操作时,下面的小朋友可以作提醒共同合作完成)
师:你们有没有在这三组音符之间发现什么规律?
生(回答)
师:这三组音符就像我们的接龙游戏一样,首尾相连,下面老师也想和你们做一个接龙游戏。
(把小朋友分成三组。
在老师的指挥下请第一组的小
朋友演唱小杜鹃的音符,并把她们后面的一个音传给第二组,第二组接过来唱的同时,把她们的第二个音符传给第三组。
)
(设计意图:游戏永远是孩子们的最爱。
相比直接让孩子们机械枯燥的反复练习音准,用游戏的形式的完成,孩子们更乐于接受和参与,而且也好的多。
)
三、学唱歌曲
1、师:真是太美妙了。
现在就让我们也变成一只只可爱的杜鹃鸟,飞到美丽的大森林,躲在大树伯伯的后面,听到杜鹃的歌声时,就把我们的小脑袋探出来,好吗?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凳子当做大树。
并想一想这是谁的歌声?(师范唱第一段)
2、师:这是谁的歌声呢?
生:小杜鹃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小杜鹃的歌声?
生:(回答)
师: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请你们再次聆听刚才的那段旋律,并思考两个问题。
一:小杜鹃的歌声每次都出现在什么地方?二:小杜鹃的歌声每次出现都叫了几次?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听第一段范唱并回答问题)
师:她说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看看(白板点击第一段乐谱和第一段歌词看着歌谱一起找一找并用彩笔在咕咕处做上相同的颜色,在最后的叫声处用魔术笔圈出以加深印象)
师:看来我们xxx听的很仔细,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下面就请你们一起来唱唱小杜鹃的歌声吧!
(跟伴奏,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第一段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聆听、师生合作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旋律的特点,为学唱乐谱做出铺垫)
师:你们的表现真是太精彩了。
让我们一起来表扬一下自己。
(棒棒棒,我真棒)
师:那你们认识这个记号吗?
(课件出示音符上面的跳音记号用魔术笔圈出)
生:(回答)
师:告诉你们,这叫顿音记号。
(白板拉出顿音记号的说明用聚光灯)要求我们在唱这两个音时,要唱的短促、有力。
就像这样“咕咕”(师示范模仿),这样就显的我们的小杜鹃更加的活泼、可爱。
下面老师请你们用短促有力的声音来唱一唱小杜鹃的旋律,我来完成其他部分的旋律。
并找一找老师唱的旋律中哪些乐句是相同的?
(师生合作完成第一乐段歌谱)
5、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
听到你们的歌声,老师的眼前瞬间就出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杜鹃。
谁来说一说,哪些旋律是相同的?
(生回答的同时就请他上来互动课件显示相同的旋律用相同的色块表示,并一起唱一唱相同的歌谱)
师:你们能连起来唱一唱吗?
生:(能)
(师用琴来伴奏完整演唱乐谱)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手段能够更形象的让孩子们了解音乐记号的运用找出相同旋律并唱一唱能够使学生更快的了解乐曲旋律的结构,为下面能够比较准确的唱好歌曲做好铺垫)
师:想不想加上歌词唱一唱?
生:想
师:准备好了没?
生:准备好了
(跟琴加入歌词完整演唱第一乐段)
师:谁来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杜鹃啊?
生:调皮的、顽皮的……
6、师:你们说的都不错,其实这是一首来自奥地利的民歌,它就叫《顽皮的小杜鹃》(白板出示课题)这只小杜鹃一会飞到树丛一会飞到小河旁,他在跟我们干什么啊?
生:做迷藏
7、师:那它的声音有变化吗?
生:有
师:请你们在小杜鹃的歌声里加入合适的力度变化,该怎么加呢?(讨论在第一段的咕咕处加入合适的力度记号)
(放伴奏音乐,加入合适的力度记号唱一唱并提醒小杜鹃的声音要有弹性,短促有力)
8、师:这只小杜鹃的确是调皮,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下面发生了什么?
生:想
(听第二段范唱)
师:谁来说一说发生了什么?
生:(回答)
师: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像他说的那样?(白板拉出第二段歌词并唱一唱)师:我们的小主人不理小杜鹃了,小杜鹃倒自己飞过来了。
看看,真像一个淘气的孩子,那这时小杜鹃就跟在了我们身边,她的歌声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师生共同讨论为第二段的“咕咕”处加入合适的力度记号)
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钢琴来唱唱第二乐段(记着加上我们刚才的力度记号哦)(师指挥在最后的咕咕处做渐慢渐弱处理)
(设计意图:从歌曲的内容来进一步挖掘分析歌曲更难被孩子们所接受,同时孩子们也更乐于参与其中。
)
三、合唱训练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编
1、师:小杜鹃飞向了远方,那她的爸爸妈妈呢?
(生回答)
师:肯定也是一边跟我们说着再见再见一起陪着小杜鹃飞向了远方。
你们还记得杜鹃爸爸妈妈的声音吗?
(复习 3 1 1 5.三个音程用柯尔文手势来稳定音高,并把这两个音程放到乐曲的结尾处)
师:在小杜鹃恋恋不舍的歌声中,也传来了杜鹃爸爸妈妈表示歉意的招呼声。
请你们看着老师的指挥,在歌曲的结尾加上杜鹃爸爸妈妈表示歉意的招呼声结束歌曲吧。
(跟伴奏演唱《顽皮的小杜鹃》师指挥在结尾处加入三声部)
(设计意图:在结尾处加入简单的三声部,对乐曲进行进一步的二度创作,为培养孩子们的合唱意识及以后的合唱训练奠定基础)。
四、小结,结束教学
师:你看,小杜鹃虽然顽皮,但是她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欢乐,为我们的童
年增添了一抹光彩。
下次,当你走到大自然碰到我们的小伙伴——可爱的杜鹃鸟时,别忘了用你们的歌声来和他们打招呼哦。
当然我相信你们和我一样更期待小杜鹃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再次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