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性原则与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研究_蔡向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动性原则与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研究
蔡向凡
(韶关学院大学英语部广东韶关510005)
摘 要: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逐渐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而互动是多媒体网络教学下的一个最具特色的功能。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互动优势,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互动;建构主义;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03(2005)01-0070-05
Abstract:W ith the development of M ultimedia and N etw or k technolog y,the a dv ant ages of teaching o n W eb hav e beco me mo re and mo re obv ious,and the inter act ion is the mo st char acteristic functio n in M ultim edia N etw or k Educatio n.M aking full use of its intera ct ive functio n will chang e the tr aditio nal patt ern o f co lleg e Eng lish teaching, and pro vide a new way for its development.
Key words:I nt eractivit y;Co nstr uctiv ism;M ultim edia N etw o rk Education;Co llege Eng lish T eaching
引言
“通过网络学英语将成为未来英语学习的一条极具潜力的重要途径,将网络应用于英语教学亦是未来世界英语学习的必然趋势”(顾佩娅,1998)。
美国电脑教育家柏克(Bo r k)曾于1978年预测:“到21世纪初时,各级学校及几乎各类学科的主要学习方式,将是通过电脑的互动学习来进行。
”在21世纪的今天,柏克的预言已经成为现实。
在最近启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将教学模式的改革定位于“计算机辅助自主学习和人际面授教学相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应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的方向发展。
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变一刀切的教育为个别化、因材施教的教学,能让学习者自己掌握学习速度,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学习,能实现学生与计算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种交流互动,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实现建构主义教与学的最佳环境,是未来教育模式的主流。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在本校实施的大学英语教改课题,从多媒体网络的互动功能出发,探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语言教学的互动性原则
互动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对象之间彼此交流思想、相互影响的过程。
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外界互动,而学习是其中最精彩的一种互动历程,学习心理学者认为学习成果是学习者与学习情境的双向互动过程(recipr ocal inter actio n)的结果。
任何学习都依赖于认知的发展,而认知发展却来源于学习过程中的互动,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奠基人让・皮亚杰(Jean P iag et)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
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
认知关系的建立是主体与外部世界在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个结构的集合。
教与学的交互是教育的本质特征,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建立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成为主动地、积极的知识探索者。
语言学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语言技能的掌握,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实践,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由传统的“独奏者”转变到“伴奏者”的角色,将传统的“教师独白”转变为“师生/生生的互动”的教学模式,通过互动,使学生自主的探求知识,自由的进行思考和创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开放性。
2.运用多媒体网络实现互动性原则的途径
在多媒体网络诸多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中,交互是最主要的。
甚至有人指出,如果具有强大交互功能的多媒体网络教育专业平台不能实施有效的交互,那将与单向的视频广播没什么两样,是否具有交互功能成为网络教学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这种交互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过程,教师的交互工作更多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认知策略,获得自主的认知方式,提高自学能力,真正实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2.1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建构主义指导的网络教学环境基本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同时提供丰富的人人互动环境。
教师可以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导入性的讨论问题,也可以通过E-mail、BBS、或在线聊天CHA T发布消息,启发学生提一些具有启发思维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找资料,自己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BBS等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能更透彻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实现知识和经验的共享,体现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2.2实现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相对不变的,而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由于信息技术整合于传统课堂,出现了网络、课堂两种环境。
网络环境可以向学生
呈现出真实的问题情境,同时提供的大量学习资源,可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做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提供资料,而不再是局限于几本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
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从而获得最大的学习成果。
2.3实现学生与互联网之间的互动
互联网还能充当巨大丰富的虚拟图书馆,学生可以任意在图书馆里搜索和接受信息,学生可以找到所需要的学习材料,这就很好的解决了国内英语学习资料不足的难题。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学生发布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供相关的资源。
这种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英语兴趣,有助于建立符合建构主义要求的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环境。
3.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据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而产生的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形式,它并没有完全抛开传统课堂教学,也没有完全吸收网络教学的全开放性,它吸收了二者的优点,克服了二者的局限性,在先进教育观念、教育理论的指引下,在课堂与网络的双重环境下,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
目前,有关学习理论的研究有三种流派,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它可以容纳所有流派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研究有着突出的贡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语言习得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要识别信息,加工信息,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建立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要主动去探索现象,操弄事物,进而发现事物间或知识间的结构,以构建自己新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与发展新的认知结构,最后转换为有用的信息输出,从而使语言学习中的输入与输出有机结合;同时还要与他人进行协作学习,就学习中的问题相互交流与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
而这些观点正好与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体现出个体自我发展、协作能力培养的要求。
因此,以建构主义作为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就可以帮助其最终目的的实现。
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如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等,也都体现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意义。
4.基于互动性原则的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
虽然多媒体网络的互动功能是解决大学英语教学现存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大部分高校仍旧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课堂教学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授课形式。
再加上教师的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单靠多媒体教学是不能实现的。
笔者在教学摸索中尝试将多媒体网络最具特色的互动功能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设计了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以多媒体网络个别化教育为辅,以课外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为教与学的延伸,解决了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最为缺乏的课堂互动。
4.1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
其关系如图1所示:
只有保持这三者之间信息传递畅通协调,信息输出与输入自始至终保持动态平衡,才有可能实现有效互动。
传统课堂
图1
教学中实施互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学设计,组织开展各种与教学内容相关、与教学目的相符的各种教学活动。
比如师生问答、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故事接龙、趣味游戏等。
但是,这种交流又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在45分钟内,即使给一个同学一分钟的时间交流,这一堂课原定的教学目标几乎就很难完成。
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其交际方式、交际内容、交际手段、交际空间、交际时间等都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交互功能为师生、学生之间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语言交际途径,既可以实现同步交际功能,又可以实现异步交际功能;这种互动既给学生提供了动态的信息控制能力,同时也提供了控制学习情景的机会,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人人互动,具有主动性、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其具体关系如图2所示
:
图2
以往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CA LL)也能提供一定的互动功能,但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无论怎样的智能化,都无法达到完全的智能性的交互。
传统的CAI课件是在单机上展示全部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是按照课件规定的路径和内容展开的,由于缺乏必要的通信手段和智能特征,无法实现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准备教案,因材施教。
而网络辅助外语教学(I AL L)却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深化学生与教材、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
下面以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课为例,探讨多媒体网络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读写教程是大学英语中一门集听、说、读、写、译多种技能于一体的重要课程,在新的教学模式下,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实现个性化、主动式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示例:
步骤内容媒体技术互动过程教学目的时间
导入新课
讨论课文背
景;提出问题
网络的超
级链接;投
影仪
师生问答;
口头交流
提高口头表
达能力
5min
讲授新课
展示教学重
点、难点
教学软件;
电子教案;
网络资料
教师-学
生;教师-
资料;学生
-资料之
间的互动
丰富完善教
学资源;激发
学生的学习
兴趣
20min
分组学习
以小组形式
讨论课文意
义;交流学习
体会
多媒体网
络系统
教师引导
并轮流加
入学生组
讨论;学生
与学生互
动交流
培养学生运
用语言的能
力与自主解
决问题的能
力
10min
集体汇报各组就讨论
交流进行总
结汇报
多媒体网
络系统
学生发表
结论;教师
及其他同
学点评
培养学生的
语言交际能
力以及综合
运用语言的
能力
5min
自主学习学生利用教
学课件和网
络自主课程
知识;教师提
供必要的辅
导
教学课件;
电子教案;
网络资源
等
实现学生
与网络和
教学资源
之间的互
动;实现师
生互动
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能力;
实现真正意
义上的个性
化学习
10min
教学补充教师提供同
一主题的阅
读材料或相
关的网络资
料;要求学生
细读并做出
书面回答。
网络资源;
电子教案;
电子公告
板;E-mail
学生与阅
读资料的
互动
培养学生自
主探求知识
的能力;提高
学生的阅读
和书面表达
能力
(课后
完成)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由于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限制,还不能真正实现建构主义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
为此,我们将个别化教学辅导作为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外延,解决了现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无法充分实现的互动性教学原则。
4.2多媒体网络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利用计算机进行个别化学习的一种形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自行选择学习内容,运用学习策略自我控制学习进度,不必受教师的约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信息的加工者和意义的构建者,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学生用以学习和探索知识的认知工具。
这是一种非常适合学生自行学习课外知识和巩固原有知识的学习形式。
何高大(2002)高度概括了个别化的六个点特征:1)自定步调;2)难度适宜;3)适应个性;4)增强动机;5)即使反馈;6)学习者控制。
我们在个别化教学中实现多媒体网络互动性原则的具体实现途径如下:
4.2.1教材的选用
为了突出新理论、新知识,我们选用教育部推荐的面向21世纪国家级规划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作为基本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同步提供课本、光盘和网络课程,使英语学习从课本开始,通过光盘得以巩固,通过网络得以延伸,极大地帮助了教师对教与学的思维转化和手段更新,从而引起教学模式的转变,实现实时同步学习和非实时自学。
《新视野大学英语》有网络课程的许多长处,它在网络课程内量身定做了自己的网上讨论区和电子邮件及邮件列表系统,使学生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站上方便快捷地实现互动交流。
4.2.2注册上网
为了充分实现多媒体网络的互动功能,我们从北京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中心给每个学生申请了一个网络帐号和密码。
为了鼓励增强课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进合作式学习,我们有意让三到四位学生共享一个帐号和密码,这样学生在实施网上交流的时候就会首先和同组的同学讨论,然后再上网和同班,同年级的其他同学甚至和老师讨论。
我们要求每个小组都上网注册,并填写自己的详细情况,比如E-mail地址。
有助于师生联系。
4.2.3形成网络班级
因为我们的研究课题还属于实验阶段,在实验开始时,我们没有将学生按自然班分成网络班级,而是将2002级本科学生组织成一个大的网络班级,由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共同来管理。
学生通过注册网络班级,就可以上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实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无法实施的互动学习。
4.2.4利用授课讲义,丰富教学内容
在保证学生都能通过合理途径上网学习后,我们开始将课堂教学中无法完成的学习内容挂在网上的“授课讲义”一栏,基本内容包括两大项:第一项内容与上课进度保持一致,其中包括教师的电子教案,本单元的相关知识补充,这样可以让基础差一点,课堂上有困难的学生课后自己复习消化;第二项内容包括以四个学期为一个整体设计的学习计划,以专题的形式放在“授课讲义”一栏,这主要是为了学生应对两年之后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老师在网络教材中给学生明确的有计划的辅导。
这样,一方面解决了课时不足带来的问题,又满足了各种层次学生的要求。
4.2.5利用课后作业,检测教学效果
每一个单元学习后,一方面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的作业,对于一些填空、选择等机器可以阅卷的习题,直接在网上完成,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老师的工作重担,还可以跟踪学生学与练的过程,自动记录学习情况,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另一方面,对教师在授课讲义中补充的内容也配备了相应的练习,学生可以自我检测学习情况。
以上授课讲义与课后作业中的内容学生都可以下载到自己的学习机进行自学,以便节约上网费用。
4.2.6利用网上讨论区,实现网络互动功能
新视野网络课件内制作有非常方便的网上讨论区,可以实现网络实时与非实时的互动。
我们一方面将讨论区用来作为学生相互交流的园地,学生可以在此弥补课堂上时间有限,没法培养交际能力的缺陷。
教师通过课件的另一功能——电子公告板,发布一些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的讨论题,供学生在讨论区用英语进行讨论交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语言书面表达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另外,我们也利用讨论区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将它作为疑难问题解答板,学生将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在讨论区发布,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解答,最后老师给予正确的指导,解决了课堂教学中无法实现的师-生、生-生互动。
为了让学生能及时获得老师的指导,同时为了学生保持上网的积极性,我们安排了网络值班的教师,负责网上答疑,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并把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网上公示、保存,供学生查阅。
4.2.7电子邮件
国外许多外语教师从9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将发送电子邮件活动引入课堂教学中了,今天的E-mail软件能处理更广泛的语言变化,E-mail应用是个别化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由于新视野网络课件内制作的电子邮件是群发群收系统,所以在课题的实际运用中我们没有直接使用新视野网站的电子邮件功能。
我们的做法是:学生上网注册时要求填写准确的E-mail地址;建立一个班级学生电子邮箱目录;任课教师将自己的邮箱告诉学生;学生将作业特别是作文练习直接发给教师,教师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文在电子讨论区发布,供学生相互评议,然后教师将评定过的文章发布出去,学生在自己思考——自己修改——对照比较的过程中,明显地提高了自觉写
作的能力和积极性,快捷地传递支持反复地修改,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无法实现的互动过程。
4.3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
人们普遍认为,在学习中存在不同的交互:一种是个别化交互,一种是社会性交互。
个别化交互是指学习者个人与教学材料之间的虚拟交互;社会性交互是指学习者与教师、同学或社会其他成员关于学习问题的交流。
个别化交互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提供学生所需要的资源,指导学习方法;社会性交互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积极的知识建构,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和谐的人际交流过程中,强化学习动力,激发学习热情,从而实现正确的人格。
为了实现交互的社会化,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延伸。
4.3.1演讲、写作、英语综合竞赛
为了推进我校学生在课外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扩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我们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全国性的英语大赛,推进校内的各类英语学习竞赛,鼓励全校学生积极参与。
充分活跃了校园英语学习的气氛,使学生求知于课内,砺能于课外,充分展现自己的学习潜能和才能。
4.3.2英语角
英语角是学生自由进行语言表达、思想交流,运用实际语言交际能力进行英语会话的场所。
我们积极举办校级、系级的和班级的英语角活动,为大家创造交流、学习的空间,培养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4.3.3开展“英语日”活动
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英语日那天必须都要用英语问候、交谈,提高会话能力。
4.3.4开设“全英宿舍”
由学生宿舍提出申请,由大学英语部指派专门的教师负责,要求该宿舍使用英语作为交际语言,负责教师每周有一天时间和学生一起活动,指导监督学生,培养运用英语的习惯。
4.3.5开展“英语沙龙”活动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外籍教师,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每次沙龙活动事先都拟定议题,便于英语程度不同的学生选择,使活动更加有的放矢。
从学生中选拔主持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3.6英文报与英文电台
我校第二课堂外语教学重视各种媒体的建立,在全校范围内建立包括报纸、英文电台、网络为一体的媒体教学活动。
每天定时播放经大学英语各教研室选定的、适合学生学习用的英语调频广播节目,强化学生的语言环境和实践环节,营造英语学习环境。
5.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分析
通过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模式在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都打破了传统教学单一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使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成为现实。
实行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实验一年半以来,学生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在2003年全国高校英语能力统考A级考试中,除了音乐、体育、美术外,全年级平均通过率为:77.64%(总人数:1432,总过级人数:1146)。
特别是重点进行实验的班级成绩比几个相对较少使用多媒体网络的班级之间的差距在拉大。
如下表所示:韶关学院高校英语能力统考A级2002级成绩分数统计表(2003年6月22日)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重点实验班成绩分析
系别专业/班
修读
人数
过级
人数
过级率55-59.550-54.540-49.5
39
以下
政治系
思教(1)525198%1
思教(2)484593.70%21
中文系
中文(师
范)
11810690.60%4331
中文(非师
范)
786785.80%731
经管系贸易(12)11210391.90%8211
食品系食品544888.80%411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非重点实验班成绩分析
系别专业/班
修读
人数
过级
人数
过级率55-59.550-54.540-49.5
39
以下
数学系
数本745675.70%8352
信息(1)745675.70%10413
信息(2)715679%10212
物理系
物理本634368.20%11324
电子1209276.60%9676
生物系
生物(1)432455.80%11134
生物(2)412356%13221
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互动功能与个别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现了教与学之间的多向互动,创设了开放的、广阔的、自由的语言学习环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分散化、社会化和个性化教学,这将成为新世纪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新途径。
*本研究属“广东省第二批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2002]157)和韶关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得到广东省教育厅和韶关学院资助。
参考文献
[1]顾佩娅.漫游Internet英语世界——In ternet辅助英语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邓星辉.基于多媒体视角下的外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9).
[3]张肖莹,李天贤.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机助大学英语教学[J].
外语电化教学,2003(2).
[4]何克抗.建构主义信息技术革新高校教学的理论基础[Z].1997
年香港“教育技能与教学技术学术会议”特邀报告.
[5]王 迎,陈 丽,陈美玲.网络化课堂教学及其教学设计[J].中国
电化教育,2002(4).
[6]张而立,郑世华.论大学英语教学的外延——网络课教学[J].外
语电化教学,2002(3).
[7]俞 真.运用多媒体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外语与外
语教学,2002(8).
[8]康小秋,程幼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CAI的应用——浅谈“网络
英语阅读与写作”[J].外语电化教学,2002(1).
[9]肖 丹.外语教学中的因特网应用技术及资源[J].外语电化教
学,2002(6).
[10]王 琦.E-mail与现代英语写作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