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第三轮突破小专题五 微生物的生长与发酵工程简介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1
第三十一页,共39页。
【互动探究2】 (·全国Ⅰ理综)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 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时需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 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 C.从自然界分离(fēnlí)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 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
个体形态 和生 理特 性稳 定
生产用菌 种、 科研 材料
细胞出现
多种
出现芽孢,大 量积累代谢 产物,特别 是次级代谢 产物
形态, 有些 细胞 开始 解体, 释放
代谢
产物
连续培养法, 延长稳定期
7
第七页,共39页。
3.研究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实践意义 (1)在工业发酵和科研中通常采取一定的措施缩短调整期: ①通过遗传学方法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使之缩短; ②利用对数期的细胞作为“种子”; ③尽量使接种前后所使用的培养基组成不要相差太大; ④以适当扩大(kuòdà)接种量等方式缩短调整期。
小专题五 微生物的生长与发酵工程(gōngchéng)简介
*
1
第一页,共39页。
核心考点(kǎo diǎn)整合
*
2
第二页,共39页。
考点整合一:微生物的生长 1.生长曲线(qūxiàn)的形成条件 (1)菌种:数量上是少量,但不能是一个,若加
大接种量能缩短调整期;种类上是一种,可 避免不同种细菌之间的竞争。
*
3
第三页,共39页。
(2)培养基: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恒定容积提供一定的生存环境, 但营养和空间是有限的;液体培养基便于测定群体生长,如通过 样品推测细菌总数。
(3)培养条件:适宜条件。 (4)菌体数量(shùliàng)的测定方法:定期取样。①测细菌的细胞数目:
将等量的待测样品与已知含量的红细胞混匀,固定染色,求出细 菌与红细胞的比例,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细菌数目;②分离出单 位体积培养液中的细菌,称重,计算出其中的细胞总重量。
因素 影响的原因
温度
影响蛋白 质和核酸 的结构
pH
影响酶的 活性和膜 的稳定性
最适条件
多数25~37° C
细菌6.5~ 7.5 真菌5.0~ 6.0 放线菌 7.5~ 8.5
不适宜因素的结果 温度低时生长速率减
慢,温度过高时蛋白质 和核酸的结构发生不 可逆的破坏
酶或膜的稳定性被破 坏,新陈代谢受阻
*
*
29
第二十九页,共39页。
基因工程(jīyīn gōngchéng)
(1)能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是通过①________培育的; 高产青霉素菌种是细胞通工程过②培育的,②诱变是(yò_u_bi_àn_)育_种___,③是
________。 (2)整个过程的中心(zhōngxīn)阶段是发酵,要随时取样 检测培养基中的细菌数目、产物浓度等。同时,要严格
33
第三十三页,共39页。
当菌体生长进入(jìnrù)稳定期时,要及时补充 营养物质,以满足菌体的营养需求,提高谷 氨酸的产量。
[答案] C
*
34
第三十四页,共39页。
高考(ɡāo kǎo)链接
*
35
第三十五页,共39页。
(·全国Ⅰ)下列是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1)某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KH2PO4、Na2HPO4、 MgSO4、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凝固剂是
*
32
第三十二页,共39页。
[解析(jiě xī)] 本题以谷氨酸发酵过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与 发酵工程相关的知识,熟知发酵工程的基本步骤及每步中需 要注意的事项,是解题的关键。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溶液 不足时,会产生乳酸或琥珀酸;培养基中含豆饼的水解液、 玉米浆等成分复杂的物质,工业生产常用液体培养基,因此 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天然培养基;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 产量一般都比较低,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通常要用人 工诱变的方法处理,使菌种产生突变,再从中筛选出符合要 求的优良菌种,才能用于生产;
*
27
第二十七页,共39页。
4.营养物质的浓度 C/N、无机盐、维生素等均能影响微生物的生
长和代谢产物的积累。如当C/N=3时,谷氨 酸棒状杆菌大量(dàliàng)合成谷氨酸;当C/N =4时,谷氨酸棒状杆菌大量(dàliàng)繁殖而 产生的谷氨酸很少。
28
第二十八页,共39页。
【典例2】 如图所示为发酵工程(gōngchéng) 生产产品的流程图,据图回答: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 体细胞,构建工 程细胞或工程细 菌
体很 大的盲目性
能定向改变微生物的遗传 性状,但操作过程复 杂,要求高
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 障碍,定向改变遗传 性状
*
21
第二十一页,共39页。
2.发酵工程与其他生物工程(shēnɡ wù ɡōnɡ chénɡ)的比较
生物 工 主要技术 程
主要操作对 象
目的或应用
联系
基因 工 DNA重组技术 程
基因及动植
物细胞、 为了获得工程菌、转基因
微生物
动物、转基因植物
细胞
各种生物工程之间是 相互联系的,基
因工程和细胞工
细胞 工 程
①细胞培养;②细胞 融合;③胚胎移植; ④单克隆抗体制备; ⑤核移植
动植物细胞、 微生物 细胞
[答案] C
*
17
第十七页,共39页。
【互动探究1】 (·上海卷)在光照下,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 分别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péiyǎng)液中培养(péiyǎng),结果是 (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 )
*
18
第十八页,共39页。
[解析] 本题考查自养型生物和异养型生物的生长曲线。在没有有机物供应的情况下, 明确大肠杆菌的生长状况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大肠杆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 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只能摄取(shèqǔ)现成的有机物进行生长繁殖,因此在只含无机 盐的培养基上几乎不能生长繁殖,而四个图中只有C符合该结论。衣藻是含有叶绿体 的低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能生长繁殖,其生长曲线应近似于 “S”型曲线。
12
第十二页,共39页。
2.细菌的生长曲线与种群的增长(zēngzhǎng) 曲线比较
(1)细菌的生长曲线与种群的增长(zēngzhǎng)曲 线均以时间为横坐标,但生长曲线纵坐标是 细菌数目的对数,增长(zēngzhǎng)曲线纵坐 标是种群数量。生长曲线可分为四个时期。
*
13
第十三页,共39页。
(2)生长曲线的“调整期→对数(duìshù)期” 与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相似:“调整 期→对数(duìshù)期→稳定期”与种群数量 变化的“S”型曲线相似。
(3)生长曲线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阶段是隐定 期;与无机环境斗争最激烈的阶段是衰亡期;
调整期和对数(duìshù)期种内斗争很小;产 生初级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是调整期;产生
*
26
第二十六页,共39页。
3.溶解氧 (1)造成的影响:①不同代谢类型的微生物对溶氧的要求不同,氧可以
促进需氧型微生物的代谢,抑制厌氧型微生物的代谢;②溶氧还可 以影响产物的合成,如当氧气(yǎngqì)不足时,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 的是乳酸或琥珀酸,而不是谷氨酸。
(2)采取的措施:对需氧型生物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要不断地通入无 菌空气,并进行搅拌(要合理控制转速);对厌氧型生物进行发酵,要 隔绝空气。
[答案] C
*
19
第十九页,共39页。
考点整合二:发酵工程 一、发酵工程生产(shēngchǎn)产品的流程简图
*
20
第二十页,共39页。
归纳总结: 1.菌种选育的常用方法(fāngfǎ)比较
育种类型 原理 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
基因工程 DNA重组
细胞工程
原生质体融合 等
方法
物理、化学、生物 因素诱变
10
第十页,共39页。
影响微生
氧气
物的细胞 呼吸或生
命活性
好氧型微生物: 严格厌氧型:短时间的
需氧
有氧也会造成生长
厌氧型微生物: 停滞或死亡厌氧型
不需氧
微生物:有氧时发
兼性厌氧型: 酵受抑制好氧型微

生物:只能生活在
氧、无氧均可 有氧条件下
*
11
第十一页,共39页。
特别提醒: 1.微生物生长速率(sùlǜ)曲线
*
4
第四页,共39页。
2.解读生长(shēngzhǎng)曲线 (1)生长(shēngzhǎng)曲线如图:
*
5
第五页,共39页。
(2)生长曲线(qūxiàn)四个时期主要内容的比较:
时期项 目
调整期
生长量 一般不分裂
活菌体 数 基本不变 量
成因
对新环境的 适应
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
繁殖率>死 亡率
为了获得人工种子、试管 动物、单克隆抗体、克 隆动植物
程可以为发酵工 程提供菌种,发 酵工程可以使某 些基因工程、细
胞工程的产物实
发酵 工 程
①菌种选育;②大规 模培育细胞
微生物
为了获得生产药品、传统 发酵产品、食品添加剂、 单细胞蛋白
现规模化生产
*
22
第二十二页,共39页。
二、发酵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繁殖率≈死亡率
繁殖率<死 亡率
呈2n增长
活菌数量最多,接 活菌数量急
近K值

条件适宜
生存条件恶(营养大
量消化耗、有 生存条件急
害代谢产物积
剧恶化
累、pH改变)
*
6
第六页,共39页。
菌体及代谢 特点
应用与其他
代谢活跃、体积增 长较快,大量 合成细胞分裂 所需的酶类、 ATP以及其他 细胞成分
调整期的长短与菌 种、培养条件 等有关
控制____溶解_氧_、_温度_、_pH___________和转速等发酵条件。 (3)若⑥是单细胞蛋白的话,⑥是_______________,氨
基酸、维微生生物素菌体属⑦中的_____________产物。
初级代谢
*
30
第三十页,共39页。
[解析] 一般情况下,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 野生菌种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进行 改造,常用的措施有基因工程、诱变育种(yù zhǒng)、细胞工程。影响发酵的主要条件有 溶解氧、温度、pH等。发酵工程的产品有两 类,一是菌体本身,二是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是稳定期。
14
第十四页,共39页。
【典例1】 用某种培养(péiyǎng)基培养 (péiyǎng)谷氨酸棒状杆菌,测得其生长曲线 如图甲所示。谷氨酸是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代 谢产物之一,其合成途径如图乙所示。下列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15
第十五页,共39页。
A.该培养基是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含有五大类营养要素物 质
1.温度
(1)造成(zào chénɡ)的影响:①温度影响酶活性, 进而影响代谢速率;②影响生物合成的途径, 如金色链霉菌在30°C以下时合成金霉素能 力较强,在35°C以上时则只合成四环素; ③影响发酵液的物理性质以及菌种对营养物 质的分解和吸收。
23
第二十三页,共39页。
(2)采取的措施:①要根据生产实际合理控制 温度,如最适生长温度不一定是该菌体内生 成代谢产物的最适温度。②发酵罐中热量来 源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机械摩擦等,需要 (xūyào)通过发酵罐壁、水分蒸发、冷却水等 将热量散发出去,最终使发酵罐中的温度保 持动态平衡。
*
24
第二十四页,共39页。
2.pH
(1)造成(zào chénɡ)的影响:①pH的改变可以影 响酶活性,造成(zào chénɡ)细胞膜通透性改 变,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②影响产物种类,如谷氨酸棒状杆菌在pH为 酸性时生成乙酰谷氨酰胺而不是谷氨酸。
*
25
第二十五页,共39页。
(2)采取的措施: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中,产 生(chǎnshēng)的二氧化碳、有机酸等会引 起培养基中pH的降低,某些无机盐的选择性 吸收可能会引起pH的上升,pH的改变不利 于生产,因此要及时调整。过酸时加 Na2CO3等中和,过碱时加稀盐酸等中和。
*
8
第八页,共39页。
(2)发酵中延长稳定期、提高代谢产物产量的 方法——连续培养:
①基本原则: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不断地补充营 养物质和以同样的速率移出培养物。
②优点: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便 于(biànyú)自动控制;产品质量较稳定。
③缺点:杂菌污染和菌种退化。
*
9
第九页,共39页。
4.影响(yǐngxiǎng)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B.谷氨酸脱氢酶是组成酶,谷氨酸在图甲中的各个时期都有合 成
C.在图甲中的②时期,谷氨酸棒状杆菌代谢旺盛,种内斗争最 激烈
D.在图乙中,谷氨酸脱氢酶被抑制的直接(zhíjiē)原因是其结构 发生改变
*
16
第十六页,共39页。
[解析] 从生长曲线看,是微生物群体在恒定 容积的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组成酶在各个 (gègè)时期都可以产生,诱导酶是在一定外 界条件下产生的;在稳定期种内斗争最激烈; 谷氨酸脱氢酶被抑制的直接原因是其结构发 生改变,催化效率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