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行为干预对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的影响

静侯安萍
(上饶东方医院,江西上饶334000)
【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
疼痛缓解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
间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

对照组行常规骨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8周后,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心理状态。

结果
观察组术后VAS 评分为(3.56±0.42)分,低于
对照组的(7.23±0.92)分,差异显著(P <0.01)。

观察组干预后SAS 评分为(40.25±6.24)分,低于对照组的(49.21±2.19)分,差异显著(P <0.01);观察组干预后SDS 评分为(41.02±7.31)分,低于对照组的(49.62±6.91)分,差异显著(P <0.01)。

结论认知行为
干预可以减轻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术后疼痛,稳定患者的心理状
态,有助于术后恢复。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认知行为干预
术后疼痛


DOI :10.19435/j.1672-1721.2020.12.040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致残率较高,早期无症状,后期股骨头形态改变,引发患者单侧或双侧髋部有压痛感、活动受限等症状,其发病原因与骨折愈合不良、酒精中毒以及糖皮质激素有关,病程长,预后差[1]。

患者患病后生活不便,疼
痛难忍,且需要长期配合治疗,对心理上造成较大的影响[2]。


知干预是一种对负性情绪进行调节的措施,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应对压力环境,对延缓疾病进展有积极作用[3]。

本文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
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均为首次进行股骨头坏死手术治疗,且病
情发展程度类似。

对照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34岁~55岁,平均年龄(46.10±3.90)岁,高中或中专16例,本科或大专12例;观察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32岁~54岁,平均年龄(44.24±4.52)岁,高中或中专15例,本科或大专13例。

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0.05),可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X 线、核磁共振、骨扫描结果显示为股骨头坏死,且未进行过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同时患有其他影响髋部功能疾病的患者,精神异常,无法正常交流者,对本研究明显抵触者。

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骨外科手术护理,包括术后
休息、饮食药物干预,随时监控患者术后的各种生命体征和并发症相关指标等。

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干预,除了常规骨外科手术护理外,对患者的情绪和认知进行管理。

主要包括:①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帮助其了解自身疾病的产生和治疗过程,理解药物以及其他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区和可能的危险;明白疾病本身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只有积极地配合治疗及调节情绪,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②针对患者的身体和恢复情况,与患者进行沟通,使其了解锻炼对于身体机能恢复的重要性,制定个体化的锻炼计划,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促进身体恢复。

③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具体病情,让之了解饮食对于病情的影响,制定科学健康的饮食计划,避免烟酒、辛辣、不易消化以及对药物效果有影响的饮食。

④随时了解患者的情感和思维状态,及时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乐观的身体和心态接受病情以及之后的恢复过程。

⑤每天给予患者音乐或其他艺术形式的放松,帮助其舒缓心理上和身体上的的压力和紧张感,必要时可与医生沟通后进行药物干预。

1.3
观察指标①采用视觉模拟法评分法(VAS )评价患
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在纸上画一条横线+等分,依次标注数字
0~10,0表示完全不痛,10表示剧烈疼痛,让患者在最能表达自己疼痛程度的地方划上记号,疼痛程度与得分呈正比[4]。

②用Zung 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2结果
2.1
2组疼痛程度比较
2组观察组的VAS 评分低于对
照组(P <0.01),见表1。

2.2
2组心理状态比较2组干预前SAS 、SDS 评分比较
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干预后SAS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
作者简介:汪静,女,本科,主管护师。

护理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25):150-152.
[3]青华,孙晓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应
用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8):135-136.
[4]施红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体会[J/CD].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8,3(2):130.
[5]葛林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的护理[J].中
国实用医药,2018,13(5):152-153.
[6]张春燕.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J].护理
实践与研究,2018,15(18):18-19.
(收稿日期:2020-01-28)
表12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x ±s ,分)
组别例数VAS 评分对照组287.23±0.92观察组
28
3.56±0.42t 19.20P
0.000
护理与临床
组(P <0.01)。

见表2。

3讨论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骨科疾病,与局部股骨头的血液循环供应不足有关,随着病情的加重,骨头坏死区域的关节面上会出现变性和塌陷,甚至出现软骨碎裂[5]。

股骨头坏死不仅会给患者造成生理上的疼痛感和各种行动不方便,对心理状态也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治疗和病情康复。

认知干预可以运用科学的手段纠正患者的认识误区,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焦虑情绪,提高对疾病和自身的认知程度,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或者消极心理,提高生活质量[3]。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认知干预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程
度,稳定心理状态。

分析原因为患者在进行认知干预后,对疾病本身和治疗过程更加了解,对于战胜疾病也更有信心,减少了对于未知的恐惧心理,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好,能够以积极愉悦的心态来面对术后的各种症状,接受自己的现状,从而更积极地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减轻术后疼痛,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恢复。

参考文献
[1]谭伟源,安荣泽,齐新文,等.股骨头坏死与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8,26(3):438-443.
[2]陈玉芳,林秋炜,翟婉君.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
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护理,2018,10(2):93-98.
[3]华英,吐逊阿依·哈斯木,张怡,等.认知行为干预对年轻女性烧伤
瘢痕整形患者的影响[J].临床护理,2018,10(2):126-129.
[4]高伟业,熊晓明,黄少华.膝关节间隙X 线测量与骨性关节炎疼痛VAS
评分的相关性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5,33(3):298-301.[5]李子荣,张念非,史振才,等.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预测与治疗方法的
选择[J].中华骨科杂志,2003,23(4):193-196.
(收稿日期:2020-01-17)
舒适护理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研究
岳丽花
(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山西阳泉045000)
表2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x ±s ,分)
组别例数SAS
SD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2851.73±5.2449.21±2.1950.38±4.3849.62±6.91观察组28
51.03±4.2140.25±6.2449.21±6.3241.02±7.31t 0.5517.1700.805 4.524P
0.584
0.000
0.424
0.000
【摘要】目的研究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普外科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舒适护理,分析并比较2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
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舒适护理对促进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
康复,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借
鉴推广。

【关键词】普外科
腹腔镜手术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DOI :10.19435/j.1672-1721.2020.12.041
腹腔镜手术作为临床普外科的先进术式之一,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其优点主要体现在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方面,备受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的青睐与肯定[1]。

然而,由于大多数患者对腹腔镜手术知识缺乏认知,围术期极易出现紧张焦虑、烦躁不安等负性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2]。

舒适护理作为先进的护理模式,综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可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本文将我院普外科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探讨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普外科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

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5岁~76岁,平均年龄(48.6±1.7)岁;病程1年~6年,平均(3.4±0.2)年;其中阑尾炎10例,疝20例,胆囊切除30例。

研究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6岁~74岁,平均年龄(49.3±1.8)岁;病程1年~7年,平均(3.5±0.3)年;其中阑尾炎10例,疝15例,胆囊切除35例。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 >0.05),有比较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术前做好相关检查,帮助
患者舒缓心理压力;术中对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规范各项操作;术后加强基础护理。

研究组行舒适护理:①术前: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护患交流时要始终保持和蔼的态度和轻柔的动作。

介绍腹腔镜手术的流程、注意要点、治疗效果等,以提高患者认知。

术前做好肠道和手术准备,规范饮食行为,确保手术器械、物品充足,并进行备皮。

安抚和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通过列举治疗成功病例的方式,给予患者信念和决心,提高其配合度。

②术中:做好手术物品的准备工作,待患者入室后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创建静脉通道,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暴露。

给予患者安慰和关怀,促使其保持身心放松,协助其正确摆放体位,开展深呼吸训练,体位摆放时禁止大幅度外展手臂,以确保患者始终保持术式体位。

由低到高调整气腹流速,以免引起生命体征波动,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禁止盲目进行压力
作者简介:岳丽花,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护理与临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