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7塑料(教案)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7塑料(教案)冀人版科学三年级
上册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塑料是一种什么材料,能够解释塑料的基本特点。
2. 掌握一些普通生活中使用塑料制品的场景和种类,并能够简单归类和运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塑料的基本特点及分类。
2. 塑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塑料制品的分类归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塑料制品,如塑料瓶、塑料袋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 概念讲解(10分钟)
让学生猜测并解释塑料的特点,指导学生明确塑料是一种由化学合成材料制成的物质,并具有柔韧、可塑性强、隔热、耐腐蚀等特点。
3. 实验探究(15分钟)
请学生合作进行一道实验:每组学生拿一个塑料袋将手中的水封住,然后悬挂在教室内的太阳下。
观察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解释为什么袋中的水不会流出。
4. 学习塑料的分类(15分钟)
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塑料制品,如塑料玩具、塑料凳子、塑料碗等,并组织学生归类并进行讨论,了解塑料制品的种类和用途。
5. 塑料的应用(15分钟)
通过图片和场景的呈现,向学生展示塑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塑料杯、塑料衣架、塑料水管等,并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思考塑料制品带来的便利和环境问题。
6. 总结归纳(10分钟)
请学生回顾归纳塑料的基本特点、分类和应用,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总结。
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7.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找出家中使用的五种塑料制品,并记录下来。
要求写明名称、用途和自己对该制品的思考。
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外科普书籍的同时,了解更多关于塑料的知识。
四、教学评估
1. 在实验探究环节,观察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塑料特点的解释能力。
2. 在讨论和总结归纳阶段,观察学生对塑料分类和应用的归纳总结能力。
3. 批改学生布置的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思辨能力。
五、教学拓展
1.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查找家中更多的塑料制品,进行观察和分类,并与学生分享彼此的发现和思考。
2. 实地参观:校外参观塑料制品生产工厂或者塑料回收站,让学生亲身感受塑
料在生产和回收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3. 环保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塑料分类回收宣传活动,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
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