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散布图法
1.含义:散布图法上指在坐标纸上, 分别标明一定期间内业务量(X)以及与 之相应的混合成本(Y)的坐标点,通过 目测画出一条尽可能反映所有坐标的最佳 拟合直线,据此推算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 动成本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能够考虑所提供的全部资料, 比较形象直观,但由于靠目测决定直线, 容易造成误差,运用时可根据需要与其他 方法结合使用。
生产总成本
142500元
要求:采用高低点法将该企业的生产总成本进行
性态分析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六、成本性态分析应用的范围
成本性态分析是管理会计实现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职能 的一个基础,在内容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对计划期总成本进行预测(如承前例1 ,若该企业1月 份的产量为65000件,预测其混合成本及生产总成本各是多 少?)
②对总成本中的混合成本进行分解,建立混合成 本性态模型:
Y1=a1+b1X
③将混合成本分解出来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汇 集于原固定成本部分和变动成本部分,建立总成本性 态模型:
Y=(a+a1)+(b+b1)X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 例1:某企业去年12个月中最高产量与最低产量的生 产总成本摘录如下:
一、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
成本性态分析是有条件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 个方面:
1.特定成本对象假设:针对某一成本对象而言, 如产品、劳务、客户、作业以及研发计划等。
2.特定时间水平(长度)假设:时间水平上的 长期和短期是研究成本变动与否的前提。
3.特定成本动因假设:是针对特定引致成本发 生变化的因素。
型。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三)回归直线法或直线回归法
1.含义:直线回归法是根据一定期间业务 量与相应混合成本之间的历史资料,利用微分 极值原理计算出最能反映业务量与成本之间关 系的回归直线,从而确定成本性态的一种方法。
它是在反映业务量与成本之间关系的直线 中,确定一条所有已知观测值到直线距离误差 平方和最小的直线--回归直线,故又称最小 平方法。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案例:
• 永固公司专门生产A产品,原设计生产能力为每年 1000台,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过去两年每年只 能生产和销售500台,每台售价为2500元。而该 公司的产品单位成本为2600元,详细资料如下:
•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1000元
• 固定制造费用
800,000元
• 固定推销及管理费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析
一、成本按经济职能或经济用途分类 制造成本: 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 制造费用: 间接人工 间接材料 其他制造费用 非制造成本: 销售成本 管理成本(期间成本和 期间费用)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的总额与业务量之 间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是客观存在 的,因此又称为成本习性。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2.多步骤分析程序
多步骤分析程序是指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将 总成本按成本性态分解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 成本,然后再将混合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分别汇集于原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建立总成本性态 模型。
多步骤分析程序大致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①将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三个部分,分别用a,、bX,、Y1表示。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五、成本性态分析法的应用 (一)成本性态的相关范围
在管理会计中,把不会改变固定成本 和变动成本性态的有关期间、业务量的特 定变动范围称为相关范围。 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应注意其相关范围。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1.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比如,某企业生产A产品的设备是租来的,月租金1000元,
最大生产量是500件。在一个月内,产量在0-500件之间不管 如何变化,这个月的租金是固定不变的,但超过相关范围一个月 或500件业务量,租金就不再是固定不变了。
固定成本(元) 2000
相关范围
相关范围
1000
0
500
1000
产量 (件)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2.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比如,某企业生产某产品,最初阶段,由于工人技 术不够熟练,单位直接人工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 直接人工成本降低至正常水平,但是,产量继续增加, 可能需要工人加班加点,这时直接人工随着产量增加 而又增加。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 历史成本法 高低点法 散布图法 直线回归法 账户分析法 工程分析法 管理当局判断法
课堂上主要有: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直线回归法。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四、成本性态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高低点法 1.含义: 高低点法是根据
过去一定期间成本与相应业务量资 料,通过最高点业务量和最低点业 务量资料,推算出成本中固定成本 与变动成本的一种简便方法。
润表的方法——完全成本计算法为公 司提供了一条“扭亏为盈的”捷径 “:即充分利用公司生产能力,一 年生产1000台A产品。虽然市场上 只销售一半,但是公司却可以将固 定成本的半数转为存货成本。这样 即使不增加销售数量,也能使收益 表上扭亏为盈。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 生产部门经理提出:问题的关键在
于设计生产能力只用了一半,如果 能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就能够把单位 固定成本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自然 会下降。对策是要销售人员千方百 计去搞促销活动,如果能够每年销 售出1000台,就一定能够扭亏为盈。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利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以分为:
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 约束性变动成本
混合成本 半固定成本 半变动成本 延伸性变动成本 曲线式成本
其成本总额与单位成本的特点可通过图形来 加以说明。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 固定成本
固 定 成 本 总 额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学习目标】 ★掌握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和贡献
式损益确定程序; ★对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评价 ★思考如何应用变动成本计算法进行
计划和控制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重点与难点】
★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 ★不同成本核算法下营业利润差额的原因 及该差额的变动规律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 变动成本法
2020/11/27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第六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 内容提要: • 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析 • 第二节 混合成本的分解 • 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析 ★问题:将成本按其性态分 类相对于成本按经济内容 分类有什么长处?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2.具体步骤:
①找出各期业务量的最高点各最低点 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成本总量;
②计算单位平均变动成本 b=(Y高-Y低)/(X高-X低);
③将高点或低点坐标值代入直线方程 Y=a+bX计算出固定成本;
④将求得的a、b代入直线方程,便得 到成本性态分析模型。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2.具体步骤: ①将各期业务量与相应成本点布于平面直角 坐标图上; ②目测画一条直线,使其尽可能通过所有坐 标点; ③在纵坐标上读出该直线的截距值,即固定 成本总额a; ④在直线上任取一点P,假设其坐标值为 (X,Y)。将它们代入Y=a+bX ,计算单位 变动成本; ⑤将a、b值代入Y=a+bX,得出一般成本性态模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三、成本性态新解:约束性成本和弹性成本
约束性成本是在企业获得生产能力时产生 的,它与企业在实际工作之前取得或签订了合同 的资源相联系,大部分如人工成本、计算机和电 子通讯系统的成本以及房屋和设备的折旧等是典 型的约束性成本。其大小是和计划水平相关的, 它不依赖于企业使用了多少约束性资源。
变动成本
变 动 成 本 总

单 位 固 定 成 本
单 位 变 动 成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请将混合成本的各种形态用图 形表示: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问题:将成本按其性态分类相对于 成本按经济内容分类有什么长处?
• 将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以避免成本按经 济职能分类的缺陷,将成本同企业的生产能 力联系起来,便于事前控制成本并进一步挖 掘企业的内部潜力,以达到增产节约、增收 节支的目的。因此,在管理会计中,为了实 行企业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对成本按 性态进行分类。这也是管理会计其他内容的 重要前提。
2.成本性态分析是运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 3.成本性态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前提
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总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业务量×单价-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总额
4.简化预算编制 5.用于成本控制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 例2:根据某企业一项混合成本的历史资料确 定出该项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为500元,单 位变动成本为0.6元/人工小时,则计划期预 计耗用5000人工小时,该项混合成本预算数 应为3500元(500+0.6 × 5000)。若实际 该项成本耗用了4000元,实际人工小时5200 小时。 请对该项混合成本预算的实际情况进行考 核分析。
4.相关范围假设:即给定的成本动因范围内和 给定的时间水平下。
5.线性成本函数假设: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二、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原理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按照 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 成本两大类,并建立成本函数模型的过程。
成本函数模型通常用Y=a+bX来模拟,其中, Y表示成本总额 a表示固定成本总额; 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 X表示业务量。 通过成本性态分析,可以揭示成本与业务量之间 的依存关系,从而为应用变动成本法,进行本量利分 析、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等奠定基础。
弹性成本它是由企业使用弹性资源引起的, 如原材料、电力及其他动力、人力的消耗。生产 的产品和为客户服务的实际执行水平相关,决定 了弹性资源的使用和消耗。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第二节 混合成本的分解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 ★成本性态分析的意义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250,000元
该公司已经连续2年亏损,去年亏损300000元, 若今年不能扭亏为盈,则势必面临停产。 #35. 幻 灯片 35 #37. 幻灯片 37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销售部门的经理认为:问题的关键在
于每台产品的制造成本太高,为 2600元。但由于竞争的关系,不能 够提高售价,只能按2500元每年销 售500台,因此公司的出路只能是 请生产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想办法, 改进工艺减少消耗,降低制造成本。
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就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 成正比例关系的时间和业务量范围。
变动成本
相关范围 0
产量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二)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
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即成本性态分析的步骤。通常 有两种程序,一是单步骤分析程序,二是多步骤分析 程序。
1.单步骤分析程序 单步骤分析程序是指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将 总成本一次直接分解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建立模 型。无需将总成本按成本性态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 本和混合成本,而是将总成本视作混合成本,直接分 解。 另外,在实际中,如果企业某混合成本较少,可 以将其视为固定成本,这样就简化了成本性态分析程 序。
最高点(10月)
产量(件)
75000
生产总成本(元) 176250
最低点(3月) 50000 142500
企业的生产总成本包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
合成本三类,该厂会计部门对最低点产量为50000件 的生产总成本做了分析,其各类成本组成情况如下:
变动成本总额 50000元
固定成本总额 60000元
混合成本总额 32500元
直线回归法较为精确,可适用于成本增减 变动较大的企业。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2.步骤: ①对已知资料进行加工,计算∑X、 ∑Y、 ∑XY、∑X2、∑Y2。 ②计算相关系数r,判断业务量X与Y之间 的线性关系。 ③通过微分极值法(过程略),得出回归直 线方程中的a,b值。公式:
④将a,b值代入,得成本性态分析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