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优选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旨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高中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将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角色,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本课的逻辑分为两目:第一目,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这一部分的逻辑结构如下:首先讴歌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总体小康这一伟大成就,然后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介绍总体小康的成就。
同时指出,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第二目“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这一目专门介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也是学生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3)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4)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
结合典型事例,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2)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要求的理解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这一代高中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结合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讲述这些理论,可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文化,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出一份力。
(2)树立追求真理、热爱科学、尊重规律的科学的精神。
(3)增强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因措施、新型工业化,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
难点: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协调发展
四、教学方法
1、多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
在教学上,灵活运用教材上的或者教师自己准备的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讨论、争辩和探究。
对于教材上的探究活动,灵活处理。
2、传统教授法
本课涉及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有的可以通过学生借助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来感悟、探究,有的适合教师的教授。
3、运用现代信息手段
在教学中,运用录像、投影、课件等,增强感性认识,加大信息量,提高趣味性。
4、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本单元的综合探究密切相关,因此,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综合探究活动予以指导。
五、教学过程
展示20XX年高考考点的要求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小康社会
2)经济建设的要求
2、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1)科学发展观
2)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知识梳理:
考点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相关基础知识的复习, 考点2:劳动者
整体小康
全面小康
实现时间 经济建设目标
经
济建设要求 特征:低水平,不全面, 发展不平衡 表现:
宏观;微观
重要知识点的补充: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具体措施:
• 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 方针: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 三个转变:三驾马车 三大产业 三大要素
2、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内容补充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道路、一方针、三转变)
4)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6)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7)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同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8)充分发挥财政在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平稳运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9)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或:努力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下列问题
1、20XX年9月,枣庄市市长陈伟主持召开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的抓经济发展,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抓住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三个重点,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控制物价上涨,尤其是做好市民的菜篮子工程。
在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努力构建和谐枣庄。
上述要求是如何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答案: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控制物价上涨,做好市民的菜篮子工程,坚持了以人为本。
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坚定不移的抓经济发展体现了这一点。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抓住自主创新、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三个重点,努力构建和谐枣庄,体现了这一点。
2、面对一年比一年严峻的“农民荒”,W市认为“争民工不如争转型”。
该市根据中央精神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经济转型。
这个国家才具备基本的创新能力,2%是国际公认的临界点。
据上述表格中的信息,你认为W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如何促进经济
发展方式的转变?
答案①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
③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靠、出口拉
动向依靠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降低单位国
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板书设计
(见知识梳理)
七、教后反思
本课为高三复习的第十课,学生对于高一所学知识点,遗忘甚多,同时,高一对于知识点的把握深度和广度均与高三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相对较多的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
同时,恰当的题目巩固,否则,知识点的落实有可能时间不够。
同时,科学发展观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课后需落实,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技巧。
八使用说明
对于高三复习课,可以说,不像新授课,有规范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对于复习课如何有效地开展,真的是很难把握。
对于本课,首先时间要,一定要把握好。
第二,高三知识,一定要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矛盾关系。
第三,对于具体的知识点,科学发展观较抽象,一定要做到理论和生活的有机结合,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第四:素材的选择,可随每年时政热点的不花选取合适的材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