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训练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感训练论文
1.多读多背,感悟语感
语感能力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正规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觉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
的能力。

因此,训练语感能力,关键是大量阅读,过好阅读关。

首先,要大量阅读。

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自觉不自觉地培养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大量阅读自然会增加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领悟交流,这种理解和领悟仅靠阅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选取各种文体、各种内容的文章,进行大量广泛阅读,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揣摩、品味语言文字的特点,感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奥妙。

其次是背诵。

背诵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名篇。

背诵是熟练的结果,也是诵读的积累。

随着诵读的遍数增加达到背诵,学生的与感悟也会逐渐加深,从而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境界。

诵读和背诵是感悟语言的重要方式,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通过口、耳、眼、心并用,逐步培养学生感悟语言内蕴和文章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之精妙。

2.多写多练,体会语感
语感是一种语言感受经验,是在语言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只有通过长期的系统的言语学习实践,才能逐渐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义感、语法感、语韵感和语势感,这种语感训练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

其训练的方法很多,比如辨析法(进行
同义词、反义词及褒义词的辨析,并把这些词语运用具体语境中,让学生理解分析)、比较法(结合具体的文章、句子采用”换词”、”删词”等比较法,体会用词准确的妙处。

)、品赏法(欣赏文章中美妙的词句的精彩的段落,欣赏语言的语调、语韵、语味、语势等)、评价法(评析一句、一段话乃至一篇文章的语言特色、艺术情味)等等。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这类练习时,重在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判断,使之对言语有切实的体会,从而加深领悟,形成语感能力。

3.多思多想,体验语感
想象力是一个智力活动的重要因素,想象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生动情景和形象,通过大脑加工改造,“转换”成生动的“图象”材料,以加深学生的感悟与领悟。

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通过想象中的“画面”感悟语言,这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的重要环节。

如学习李白《望庐山瀑布》一诗,仅靠抽象的分析、综合成教师的具体生动的讲解,学生往往难以体验诗中所蕴含的感情,只有当教师引导学生对“日照”下的香炉峰、“挂前川”的瀑布、“直下”的“飞流”、“落九天”的“银河”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领悟庐山瀑布的壮丽气势和作者气贯长虹的胸襟以及对祖国壮丽山川
的热爱之情,才能体验诗的内涵与意蕴。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培养语感能力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创设一定的课
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体验与,从而陶冶情感,感悟语言文字。

4、直觉思维,捕捉语感点
语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直于心理学所定义的直觉思维。

它是指不需要经过分析过程而直接作出某种判断的心理知觉过程。

人们经过长期语言文字的训练,形成一定语言感悟能力时,便可在阅读中能准确、迅速、敏锐地感悟语言文字。

不仅能解读语言文字表征性的信息,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言,达到“得意者越于浮言,悟理者超于文字”的境界。

语感点是文章中最能表情达意的词、句、段,它们是具有反复诵读,再三品位,具有积累和借鉴价值的佳词、佳句、佳段。

如《暮江吟》一诗的语感点,就是“铺”字用得极为传神,描绘出一幅恬淡柔美的《秋江夕照》图,值得反复品味。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语感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情感,运用直觉思维去感受,捕捉语言文字中闪现的语感火花!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是训练他的语感,尤其是基本的准备。

”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尽管小学生并不懂得什么是语感,但我们当语文教师的应当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做好“培养语感”这一工作,因为这对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对学生思想感情的潜移默化,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