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焊接性良好的低碳钢焊件,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的工艺措施但是,若焊接构件板(管)壁较厚且刚性较大,并处于低温环境下焊接,为防止产生较大的焊接应力,而造成焊接裂纹和脆性断裂,应该考虑采取焊前预热,并且在施焊时,要加大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保持连续焊接及采用碱性焊条等措施。

另外对焊接接头性能要求较高的构件,则在焊后要作回火处理,焊后回火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消除焊接应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善局部组织和平衡各部分的性能。

例如,锅炉汽包即使采用像20g、22g等焊接性良好的低碳钢锅炉板材,在焊后仍要进行600 ~650℃的回火处理。

低碳钢电渣焊时,由于电渣焊焊接方法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焊接金属的晶粒粗大,热影响区容易产生过热组织造成焊接接头的强度和韧性显著降低。

因此,一般焊后的焊接接对需进行正火加回火的的热处理,以细化晶粒及消除过热组织。

含碳量高的材料,在焊接时,会有产生裂纹的倾向。

像这类材料在焊接时,就需要在焊前进行预热处理,趁热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焊接,在焊后立即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因焊接而产生的内应力。

这样可以避免由于焊接而使得焊接件产生裂纹。

对于压力容器来说,尤其要这样处理才行。

焊前预热和后热是为了降低焊缝的冷却速度,防止接头生成淬硬组织,产生冷裂纹。

焊前预热温度一般在100-200度,
后热不属于热处理,也是一种缓冷措施,后热的温度在200-300度,有的单纯是为了缓冷,有的是针对消氢处理的,一定的后热温度,能使焊缝中氢扩散出来,不至于集聚导致裂纹。

后热保温时间要根据工件厚度来确定,一般不会低于0.5小时的。

焊后热处理的就多了,主要分为四种:
1低于下转变温度进行的焊后热处理,如消除应力退火,温度一般在600-700之间,主要目的是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2高于上转变温度进行的焊后热处理,如正火,温度在950-1150之间,细化晶粒,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再如不锈钢的固熔、稳定化处理,温度在1050左右,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能。

尤其是抗晶间腐蚀的能力。

再如淬火,不同的淬火工艺能得到不同的效果,提高钢的耐磨性,硬度等。

3先高于上转变温度进行处理再进行低于下转变温度下的热处理。

比如正火加回火,淬火加回火等。

4在上下转变温度之间进行的焊后热处理。

750-900之间,一些材料的实效强化重结晶退火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