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高血压及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震荡现象
隐匿性高血压发病机制、高危人群、临床表现及与预防治疗

隐匿性高血压发病机制、高危人群、临床
表现及与预防治疗
隐匿性高血压
隐匿性高血压是诊室测量的血压正常,自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高于正常,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隐匿性高血压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诊室测量血压正常者约20%左右患有隐匿性高血压。
高危人群
隐匿性高血压又叫真性高血压,常于焦虑、紧张和情绪波动大有关,常见于独居的老年人或工作、学习压力大的青少年,在家中紧张,思虑过度,血压高,交流时精神反而放松,收缩血管有害激素分泌减少,血压下降。
隐匿性高血压常见于进食多活动少肥胖、糖尿病和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患者,呼吸睡眠暂停患者夜间常发生低氧血症,睡眠障碍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
隐匿性高血压对于心肾功能不全和缺血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夜间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容易诱发心衰和心肌缺血,导致血压升高。
多数正常人24小时的血压曲线呈夜间低白天高勺型,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患者呈现夜间血压高,白天血压低反勺型。
超重和肥胖者的异位脂肪细胞分泌肾素等多种收缩血管物质,导致血压升高。
对于动脉壁增厚硬化,微量白蛋白尿,心室壁肥厚,肥胖,糖尿病和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有焦虑、紧张,有高血压相关靶器官损害患者,进行家庭自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排除隐匿性高血压。
预防和治疗
预防和治疗主要是避免紧张和焦虑,精神放松,缓解压力。
饮食上清淡、低盐、低脂和低热量、戒烟戒酒,提高睡眠质量,适当多活动,控制好体重,同时减重对于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和隐匿性高血压防治非常重要。
确诊患有隐匿性高血压,重视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对有夜间血压高非勺型或反勺型高血压患者,降压药可改为晚饭前后服用。
测量血压紧张心跳快怎么控制下来

测量血压紧张心跳快怎么控制下来你有没有过测量血压紧张心跳快,但自己又不是高血压。
下面店铺整理了测量血压紧张心跳快怎么控制下来,供你参考。
解决测量血压紧张心跳快的方法你这种情况可能是白大衣高血压,别着急。
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是指患者仅在诊室内测得血压升高而诊室外血压正常的现象,又称诊所高血压。
随着高血压诊断及防治研究的进展,白大衣高血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临床观察,在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人中,曾有过白大衣高血压的占12%~50%。
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有人认为可能与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和警觉反应有关,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持续性高血压的前奏,与性别、体重、血脂、血糖、吸烟等有密切关系。
1、性别:白大衣高血压在女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
WCH女性较WCH男性平均年龄大,前者收缩压水平亦较后者为高,但血浆肾素活性都较低。
2、心理:WCH者可能存在心理疾患,对新的环境过度紧张。
3、代谢:有文献报道,WCH患者存在血脂、血糖等代谢紊乱,其中血LDL、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HDL低于正常。
4、交感神经系统:有学者认为白大衣高血压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反应造成的,说明白大衣高血压可能是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在医院中偶测血压高并不能反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血压水平。
目前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已被广泛接受,成为诊断WCH最常用的手段。
如果患者在医院测血压高于正常标准,而24小时平均血压正常,则可诊断为白大衣高血压。
对于白大衣高血压的预后以及是否需要药物治疗至今仍没有统一意见。
有的研究结果显示WCH患者心脏、血管器质性病变的发生率比持续高血压组低,提示WCH为一种良性状态,对靶器官无明显损害;有的试验则认为,WCH是介于原发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并且已经存在有靶器官的损害。
比较公认的是,WCH造成靶器官损害的几率较正常血压要大,但危险性低于持续性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是一种低危因素。
心率震荡现象及其临床意义

HRT的检测方法及量化分析
• 目前,HRT的检测是用来评估窦性心律对室性 早搏后的反应敏感情况。有以下参数: 1、震荡初始(TO) TO表现为室早后心率的加快。 TO=(RRI+RR2)--(RR-1+RR-2)/(RR-1+RR2)×100%,RRI、RR2代表室早后的前2个窦性心 律RR间期值. RR-1、RR-2代表室早前的前2个窦 性心律RR间期值。TO<0,表示室性早搏后初始 阶段心率加速;TO>0,表示室性早搏后初始阶段 心率减速。心电图中有多次室早,则可计算出多 个T0值及平均值。
HRT的检测方法
• 只有对真正的室性早搏(排除把伪 差、T波等当作室性早搏的情况)作 为研究对象时.使用HRT算法才能 得到有用的结果,还必须保证室性 早搏前后一定是窦性节律而不是心 律失常、人工伪差或是QRS综合 波的错误分类。同时,选定的这个
HRT的检测方法
• 室性早搏之前的心搏必须是一个正 常的窦性心搏.为了满足这些要 求.在进行HRT计算时,有必要排 除具有以下特征的RR间期: (1)<300 ms,(2)>2 000ms, (3)>200 ms(与前一窦性心搏的间 期之差),(4)>20%(与前5个窦性心 搏的平均间期之差)。
心率震荡现象的概念
纵坐标为RR间期的数值,单位是毫秒 (ms),横坐标为心搏的序号,以室性早 搏为0序号,室性早搏前的心搏序号依次为1,-2…,在室性早搏后的心搏依次为1, 2…。在正常时,室性早搏前5次心搏的心 率是加速的(RR间期依次缩短),随后心 搏开始减速(RR间期依次延长),到室性 早搏后的第8次心搏时,心率基本恢复到室 性早搏发生前的心率水平。
小结
• HRT并不是在所有的患者中都 能够测量到。 HRT的研究需要有 室性早搏的存在。对于没有室早的 病人无法测定。对于房扑、房颤、 Ⅱ一Ⅲ度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的患 者以及需始终依赖起搏器的患者无 法分析HRT。
隐性高血压及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随机 选 择 2 O 1 2年 6月 至 2 O 1 3年 1月 在 该 院
( 1 ) 2 4 h收 缩 均 值 , 2 4 h舒 I j 长 压 均 值 。( 2 ) I 。『 n ' J 时 段 收 缩 均值 ( 2 4 d S B P ) , 日问时段舒 张门 均仇( d B S P ) , 仅M l l 1 f 段 收 缩
心 电 图 检 测数 据 足 。 1 . 3 方 法
内检 查血 压 即 可发 升 高 。 高 衄 发 病 及 病 情 发 胰 过 程 巾 , 自
主神 经 系 统 对 其 具 要 的影 响作 H j 。 。 近年 来 , 有 学 者 提
具有阿瞻性的心电学新指标 , 即实性心律震 荡( HR T) , 对 恶 性 心 m 管 事 件 彳 『 定的预测作用 , 其 敏 感 性 和 特 异 性 与心 肌 梗
・
1 5 7 O ・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0 1 4年 6月 第 l 1 卷第l 1 期 I a b Me d C l i n , J u n e 2 0 1 4 , Vo 1 . 1 l , No . 1 1
・
临床 研 究 ・
隐性 高血 压 及 白大 衣 性 高血 压 患 者 的窦 性 心 率 震 荡 变 化 及 临床 意 义 研 究
症状 外 , 无其他疝状 , 一 般 在 健 康 检 奄 中发 现 , 或 者 平时 血 压 I E 常, 在 诊室 内进 行 m压 测 发 现 升 高 , 重 者 甚 至存 医 院 非 诊 窄
疾 病 。( 5 ) 机 体 电解 质 发 生 紊 乱 。 ( 6 ) 怍安性心律 , 如 房颤等 。 ( 7 ) 完 全 或 不 完 伞 方 式 转 导阻 滞 。( 8 ) 尢 审 性 搏 。( 9 ) 经 动 忿
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特点分析

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特点分析作者:时玉华郭玉霞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特点,为临床上诊断高血压提供依据。
方法分析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和真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研究组患者左心室肥大、ST-T改变和房室阻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已经出现心电图的改变,P波增宽和双峰改变可能是较为敏感的诊断指标。
【关键词】隐匿性高血压;心电图;特点【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2.0.02隐匿性高血压指的是患者在诊室测量血压正常但诊室外血压异常升高的现象,研究表明隐匿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37.26%[1]。
此类高血压因为较为隐匿而常被忽略,许多患者仅在发生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时候才发现血压异常。
因此如何提高隐匿性高血压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一直是心内科医师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研究显示,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已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因此在心电图上往往已经有所改变[2]。
本研究旨在分析隐匿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特点,为临床上诊断隐匿性高血压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自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120例隐匿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确诊的120例真性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
隐匿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诊室内测量血压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研究组患者均接受24小时动态血压进行确诊,真性高血压患者常规诊室测量血压即可。
具体方法如下:(1)24小时动态血压: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MGY-ABP)进行血压监测,日间(早6:00~22:00)每隔30 min测量一次,夜间(22:00~次日6:00)每隔60 min测量一次,准确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其中测量数据>80%视为有效数据。
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的变化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

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的变化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一、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的变化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破坏心血管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
心率变异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节律的调节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反应心电活动与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异程度。
随着高血压的发展,心率变异度逐渐减少,使得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增加。
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心率降低:心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心率变异度减小,心脏分泌物的缩短期缩短,散热期延长。
2.心率振幅降低:心率变异度降低,心率振幅降低。
3.心率加快:在高血压的早期,心率增加是反应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变异程度增加。
但是随着高血压的发展,心率变异度逐渐减少,心率加快不明显。
4.心率失常:高血压患者心率失常是指心率不规则、次数异常或起搏点异常引起的心脏节律异常。
心率失常不仅会导致症状不适,而且还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二、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心律失常类型,其发病率较高。
室性心律失常可以分为单源性、多源性、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及持续不停滞型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性猝死型室性心动过速)等类型。
其中单源性室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且与心肌缺血及心脏重构等有关。
室性心律失常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等。
高血压患者因其病程长且病理生理变化复杂,更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三、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异常与室性心律失常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较于正常人群,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度较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更大。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出现心率异常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更高,其危险度比正常人更高,患病后预后不佳。
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表明,通过定期进行运动锻炼和调整饮食习惯等方式,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率变异度,从而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因此,对于高血压病患者,定期监测心率变异度数据、指导运动锻炼、控制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规律作息等方面的改善措施是极为必要的。
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全天波动性的分析

改善症状 的同时提 高机体免疫力 , 通过调节 内环境而起到治疗作用 。 针灸 防治甲流的优势 : ①不 易出现抗 药性 。流感病毒 具有极强 的变 异性 , 容易对特异性 的抗病毒药物 出现抗 药性 。而针灸 刺激的人体 本身 的气血 , 其作用机制是与机体相互作用 , 调动机体 的力 量 , 同 共
摘要 : 目的 探讨 不同年龄段的 高血压 患者全天波动性特点 , 高血压防治提 供参考。方法 4 为 O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分 为非老年 组和 老年组 。
都进行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 时将 2 同 O例 老 年 组 高血 压 患者 随 机 平 分 为 晨 起 服 药 组 和 晚 上服 药 组 , 疗 8周后 再 次进 行 血 压 监 测 。结 果 老 年 组 治 与 非 老 年 组 怠 者 2 B 4hS P和 2 4hDBP差 异 都 无 显 著 一 P O0 ) 无 论是 晨 起 服 药 还 是 夜 间服 药 , 能使 平 均 d B d P n B 、DBP水 平 A(> .5。 均 S P、DB 、S P n 下 降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5。 是 夜 间服 药与 晨 起 服 药相 比 , 老 年 血 压 n B n P的 降 压 效 果 不 同 。 差 P O0 ) 但 对 S P、DB 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5。 论 P 00) 结 不 同年 龄 段 的 高血 压 患者 都 表 现 为全 天 波动 性 , 同时 无 论 是 晨 起 服 药还 是 夜 间 服 药 , 能 使 平 均 dBP d P、S 、DB 均 S 、DB nBP n P水 平 下 降 , 对 来 相
抗击病毒 , 因此在发挥疗效的 同时 , 也不易出现抗药性 。 无副作用 。 ②
气过 于亢盛 , 会身体重 而烦 闷 , 就 胸部疼痛 并牵引 背部 , 胁胀满 , 两
隐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的研究

关键词 : 隐性 高血压 ; 发性 高血压 ; 原 心率变异性 ; 动态血压监测
中图分类号 : 54 R 4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0 22 6 2 1 )40 8 - 10 - X( 0 1 4 -0 20 6 2
隐性 高血 压 ( MH) 诊 室血 压 正常 而诊 室 外 血 为
般资料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具有可比性。
诊所 血 压 测量 采 用 台式 汞 柱血 丝墨
对 照 组 E H组
MH 绢
12 方 法 .
12 1 血压 测 量 ..
!
4 8 4 O
3 6
里 :! ! 旦 :
11 5 4 ±2 7 9±3 4
8 9士1 9・
山东 医药 2 1 年第 5 卷第 4 01 1 4期
隐性 高 血压 患者 心 率 变异 性 变 化 的研 究
岳 文伟 , 皇甫 丰 田 刘玉坤 刘 志华 , 。
( 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苏州 250 ; 10 62济南市第四人 民医院; 3莱芜市卫生学校)
摘要 : 目的
探讨 隐性高血压 ( MH) 患者心率变异性 ( R 的变化 和意义 。方 法 H V)
16± 2 2 2 7 8±1 ’ 1
7 9±1 9’
3 ±1 1 1 1 3 9±
2 0±5
3 5 2± 2 ±4 l
2 6・ 3±
压计 , 测量前休息 5rn连续测量坐位右肱动脉血压 i, a 3次 , 间隔至少 2mn取其 平均值 。动者在 临床上 被忽视 。本 文 旨在探讨 MH患 者 的心率 变异 性 ( V) HR 变化 , MH患 者 的 防治 提 为 供 理论依 据 。
6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

6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作者:黄河来源:《新天地》2009年第03期1.“白大衣高血压”部分患者仅在诊室内测量的血压升高,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白大衣高血压”的患者常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应当在家里多测血压。
2.隐蔽性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是指诊室内测量的血压正常,但是白昼平均血压水平升高(>135/85毫米汞柱)。
若有难以解释的明显对应器官损害,如鼻出血、眼底出血、心力衰竭等,检查是否为隐蔽性高血压,实施积极降压治疗。
3.夜间高血压正常人群夜间血压要比白昼血压均值低,如果夜间血压不降,就被称为夜间高血压。
夜间血压升高常伴发肥胖、吸烟、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俗称“打呼噜”)等。
患者应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或晚间加服一次中效药物。
4.清晨高血压部分高血压患者的清晨血压上升速度较快,被称为清晨高血压。
清晨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明显相关。
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晨起床时,动作宜慢,活动量宜小,最好不要太早做晨练。
其次,应尽量选用作用较强、持续时间较长且较平稳的降压药,每天清晨醒后即刻服药一次。
5.卧位高血压伴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人中很常见。
这类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极高,降压药物的选择非常困难。
患者应该避免长时间站立,改变体位时动作尽量放缓,使用弹力长袜是比较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6.运动性高血压运动导致的血压升高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可能是将来发展成为高血压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应积极寻找是否存在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等,并及时进行干预。
隐蔽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及动脉弹性状况分析

收稿日期:2018-07-17通讯作者:吕亚峰ә基金项目:河南省人民医院省卫计委:特殊人群隐蔽性高血压发病率及靶器官损害的相关研究(编号:182102310492) *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肺功能科i sm o r e e f f e c t i v e i n c l i n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 t h a n t h a t b e t w e e nm a l i g n a n t n o d u l e s a n dm a l i gn a n t n o d u l e s .K e y wo r d s u l t r a s o u n de l a s t o g r a p h y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u l t r a s o u n d ;b e n i g na n d m a l i g n a n t t h y r o i dn o d u l e s ;d i a g n o s i s e f f e c t 文章编号:1004-4337(2018)09-1273-03 中图分类号:R 544.1 文献标识码:A㊃临床科研分析㊃隐蔽性高血压患者24h 动态血压监测及动脉弹性状况分析ә王瑶函 吕亚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郑州450000)摘 要: 目的:研究隐蔽性高血压患者24h 动态血压监测及动脉弹性状况㊂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某院体检的200例血压正常的人群进行研究,再选取50例某院接诊的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比受试者的24h 动态血压检测结果以及动脉弹性状况㊂结果:正常组的受试者的24h 动态血压检测结果明显低于高血压组以及隐蔽性高血压组(P <0.05)㊂隐蔽性高血压组的受试者的中心动脉压反射波变化的舒张压(C D P )㊁收缩压(C S P )㊁脉压(C P P )㊁平均舒张压(C M D P )㊁平均收缩压(C M S P )㊁收缩末压(C E S P )㊁第一峰值血压与最小血压的差值(P 1H e i g h t )㊁增强压(A U G )㊁增强指数水平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c r P WV )明显高于正常组受试者,且C D P ㊁C S P ㊁C P P ㊁C M D P ㊁C M S P ㊁C E S P ㊁P 1H e i gh t ㊁A U G 水平明显低于高血压组患受试者(P <0.05)㊂结论:隐蔽性高血压患者的24h 动态血压数值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动脉弹性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减退㊂关键词: 隐蔽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 动脉弹性; 脉搏波传导速度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18.09.004随着近年来由于血压测量仪器的广泛运用,隐蔽性高血压逐渐被发现且被重视㊂有相关研究表明,隐蔽性高血压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的可能性较高,且有着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较高危险性[1]㊂因此,及早的发现病情对血压的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对隐蔽性高血压的相关研究较少㊂本次研究就隐蔽性高血压患者24h 动态血压监测及动脉弹性状况进行分析㊂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体检的200例年龄为45~70岁㊁平均年龄(52.4ʃ2.1)岁的血压正常的人群作为研究组进行研究,其中男性105例,女性85例;再选取50例我院接诊的年龄为45~70岁㊁平均年龄(52.8ʃ1.7)岁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高血压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㊂两组患者的年龄㊁性别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 >0.05)㊂诊断标准:符合200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础版本)“[2]的诊断标准,高血压即在不同日期内对患者测得的血压值均大于或等于140/90mmH g 或者已经确诊了高血压在进行服降压药的患者㊂再依据对200名正常血压患者的检查,根据血压结果诊断所得的临床检测血压小于140/90mmH g 且白昼动态血压值小于135/85mmH g 的112例患者为正常组;诊断所得的临床检测血压小于140/90mmH g 且白昼动态血压值大于或等于135/85mmH g 的88例患者再分为隐蔽性高血压组㊂排除标准:(1)有重大器质性病变的患者;(2)脑卒中患者;(3)继发性高血压患者;(4)糖尿病患者;(5)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6)充血性心力衰竭未被控制的患者㊂本次研究均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同意的前提下进行,经过我院伦理协会的批准㊂1.2 方法脉搏波分析:受试者在静坐数分钟以后,测量人员嘱咐受试者将右手的手臂放置在桌面使用动脉脉搏波分析仪(S p h y gm o C o r ;P WV M e d i c a l ;A u s t r a l i a )的探头放置在被测试者的桡动脉最明显的搏动处,保证触压式探头的压力适当,在获得约11秒(2页)的桡动脉平稳脉搏波,通过对脉搏波㊁肱动脉血压以及脉搏反射波增强的指数进行分析,使用计算机转化技术计算出中心动脉血压㊂主要对中心动脉压反射波变化的C D P ㊁C S P ㊁C P P ㊁C M D P ㊁C M S P ㊁C E S P ㊁P 1H e i gh t ㊁A U G ㊁c r P WV 以及增强指数的进行测定㊂对患者24h 的动态血压进行检测:使用便携式无创动态血压检测仪测量受试者的血压,检测时间从早上6ʒ00~7ʒ30到次日早上6ʒ00~7ʒ30㊂6ʒ00~21ʒ59设置每隔15m i n 记录一次血压,22ʒ00~次日5ʒ59设置为每隔30m i n 测量一次血压,同时对心率进行记录㊂在检测期间患者自由正常活动,每小时进行有效的数据读取确保没有漏洞,同时设定将舒张压大于40或小于150mmH g 以及收缩压大于70小于260mmH g 进行剔除㊂1.3 观察指标对比所有受试者的24h 动态血压检测结果以及动脉弹性状况㊂1.4 统计学分析选择S P S S 18.0进行数据统计,数据采用均数ʃ标准差(xʃs )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㊂当P <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㊃3721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年第31卷第9期2结果2.1所有受试者的24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正常组的受试者的24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明显低于高血压组以及隐蔽性高血压组(P<0.05),见表1㊂2.2所有受试者的动脉弹性状况检测分析隐蔽性高血压组的受试者的C D P㊁C S P㊁C P P㊁C M D P㊁C M S P㊁C E S P㊁P1H e i g h t㊁A U G㊁c r P WV以及增强指数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受试者,且C D P㊁C S P㊁C P P㊁C M D P㊁C M S P㊁C E S P㊁P1H e i g h t㊁A U G水平明显低于高血压组患受试者(P<0.05),见表2㊂表1所有受试者的24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xʃs)组别例数24h舒张压(mmH g)24h收缩压(mmH g)正常组11275.7ʃ4.3122.5ʃ6.1隐蔽性高血压组8884.2ʃ4.9#138.2ʃ6.5#对照组5085.7ʃ7.1#138.4ʃ6.5#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与高血压组相比,P< 0.05㊂表2所有受试者的动脉弹性状况检测分析(xʃs)组别例数C D P(mmH g)C S P(mmH g)C P P(mmH g)C MD P(mmH g)C M S P(mmH g)正常组11274.3ʃ5.2103.7ʃ6.929.4ʃ5.387.4ʃ9.4101.6ʃ5.3隐蔽性高血压组8882.1ʃ7.9116.3ʃ9.635.4ʃ6.694.8ʃ7.8114.6ʃ7.5对照组5087.1ʃ7.8#*130.2ʃ19.5#*42.4ʃ16.8#*100.7ʃ1.2#*117.6ʃ14.7#*组别例数A U G(mmH g)C E S P(mmH g)P1H e i g h t(mmH g)增强指数(%)c r P WV(m/s)正常组1127.7ʃ3.5105.9ʃ7.827.2ʃ5.120.2ʃ7.28.4ʃ1.8隐蔽性高血压组8810.6ʃ3.0#112.5ʃ5.9#30.1ʃ5.9#25.1ʃ6.0#10.4ʃ1.7#对照组5014.5ʃ7.6#*120.1ʃ16.2#*33.5ʃ10.6#*25.4ʃ7.4#11.2ʃ1.1#*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与高血压组相比,P<0.05㊂3讨论近年来高血压已经成为了一种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危害的疾病㊂目前,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据调查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经过亿㊂高血压的临床诊断,多是通过体检测的的血压作为判断判断的依据㊂由于体检时间的局限性㊁血压的偶然测得性以及血压的波动性的特定,常会存在体检时血压的数值正常但是在家庭生活或者工作的时候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且这种血压升高会对相关的靶器官造成损害,临床上将这种高血压称之为 隐蔽性高血压 [4]㊂随着近年来家庭自测血压以及动态血压仪器的广泛运用,隐蔽性高血压逐渐被发现且被重视㊂有相关研究表明,隐蔽性高血压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的可能性较高,且有着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较高危险性㊂本次研究发现隐蔽性高血压患者的体检测得血压值明显低于高血压的患者属于正常范围,但是24小时动态血压的测得值明显高于正常血压值且与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值无明显差异,由此可知偶然体检查出的血压值并不能完全反应被测试者血压的真实情况㊂c r P WV指的是动脉的两个定点之间脉搏波的传播速度,在动脉弹性减低脉搏波时传播速度会变快,脉搏波的数值增大,动脉硬化的进程加剧,这种变化尤其会发生在主动脉等中心弹力血管处[5]㊂动脉硬化会降低大动脉缓冲功能,导致血管壁中层的胶原蛋白含量提高进而发生退行性变,这个过程还会伴随着中层发生钙化与纤维化㊂血压的升高会使得动脉硬化的过程加剧,导致收缩压以及脉压出现不成比例地增加,血管壁硬化的情况加快,因此隐蔽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情况较正常血压受试者差,各项弹性数据的结果也明显高于正常受试者㊂综上所述,隐蔽性高血压患者的24h动态血压数值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动脉弹性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减退㊂参考文献1孙刚.再谈家庭血压测量在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地位.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25(10):905~907.2肖冬,张会珍,胡小亮,等.老年隐蔽性高血压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特点.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7):4238~ 4240.3李海明,段淼,陈念,等.高血压家族史对隐形高血压发病及心脏损害的影响.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25(5):500.4李静,谭静,朱玮玮,等.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25(2):100;132~140.5闫志晖,王敏,李传松,等.高龄老人血压变化的特点.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3):5868~5871.A n a l y s i s o f24hA m b u l a t o r yB l o o dP r e s s u r e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A r t e r i a l E l a s t i c i t y o nP a t i e n t sw i t hC o n c e a l e dH y p e r t e n s i o nW a n g Y a o h a n,e t a l(F u w a i C h i n aC e n t r a l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H o s p i t a l(H e a r t C e n t e r,H e n a nP e o p l e'sH o s p i t a l),Z h e n g z h o u450000)㊃4721㊃J o u r n a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e d i c i n e V o l.31N o.92018收稿日期:2018-01-16通讯作者:赖铭裕ә基金项目:2015年获广西桂林市科技局批准立项资助(项目编号:20150126-4-2) 作者简介:曾志宇(1976-),男,广西人,本科,副主任医师㊂研究方向:消化系统疾病诊疗㊂ *原单位(课题承担单位):桂林市人民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A b s t r a c t O b j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24ha m b u l a t o r y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a r t e r i a l e l a s t i c i t y o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c o n c e a l e dh y pe r t e n s i o n .M e t h o d s :200p a t i e n t sw i t hn o r m a l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w h ou n d e r w e n t p h y s 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i nah o s p i t a lf r o m M a r c h2017t o M a r c h2018w e r e s e l e c t e d f o r t h e s t u d y a c c o r d i ng to t h em e t h o do f r a n d o ms a m p l i n g ,a n d 50p a t i e n t sw i t hh y p e r t e n s i o n t r e a t e d i n a h o s pi t a l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f o r t h i ss t u d y .T h er e s u l t so f 24h o u ra m b u l a t o r y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t e s ta n da r t e r i a l e l a s t i c i t yw e r e c o m p a r e d .R e s u l t s :T h e 24h o u r a m b u l a t o r y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t e s t i n t h en o r m a l g r o u p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h y p e r t e n s i o n g r o u p a n d t h e c o n c e a l e dh y p e r t e n s i o n g r o u p (P <0.05).T h e l e v e l so f C D P ,C S P ,C P P ,C M D P ,C M S P ,C E S P ,P 1H e i g h t ,A U G ,c r P WV ,a n d e n h a n c e m e n t i n d e x o f t h e s u b je c t s i n t h e c o n c e a l e dh y p e r t e n s i o n g r o u p w e r e s i g n if i c a n t l y h igh e r t h a n t h o s ei n t h e n o r m a l s u b je c t s ,a n d l e v e l s of C D P ㊁C S P ㊁C P P ㊁C M D P ㊁C M S P ㊁C E S P ㊁P 1H e igh t ㊁A U G w e r e s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h y p e r t e n -s i v e g r o u p (P <0.05).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24h a m b u l a t o r y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i n c o n c e a l e d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p a t i e n t s a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n o r m a l s u bj e c t s ,a n d a r t e r i a l e l a s t i c i t y h a s d e c r e a s 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K e y w o r d s c o n c e a l e dh y p e r t e n s i o n ;a m b u l a t o r y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a r t e r i a l e l a s t i c i t y ;c r P WV 文章编号:1004-4337(2018)09-1275-03 中图分类号:R 576 文献标识码:A㊃临床科研分析㊃急性胰腺炎腹痛部位的临床意义分析ә曾志宇* 谢丽花** 姜 丹*** 崔 桦# 赖铭裕***(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深圳518100)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入院时腹痛部位的临床意义㊂方法: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全年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收集腹痛部位㊁病因㊁病情严重程度等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㊂结果:纳入9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轻症41例,中度重症44例,重症9例,胆源性胰腺炎38例㊂65例患者疼痛部位在上腹部㊁中上腹㊁左上腹,单独或伴有右上腹痛者9例,病因均为胆源性,脐区2例㊁右下腹1例及无痛患者2例,病因均为特发性,全腹痛者15例,各组病因学分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2)㊂全腹痛组与非全腹痛组比较多存在腹膜炎(P <0.001),病情更严重(P =0.002)㊂结论:入院时的疼痛部位对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有提示作用,有右上腹痛者提示为胆源性,其余非典型疼痛部位或无痛提示为特发性,而全腹痛者病情更严重㊂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腹痛部位; 病因; 病情严重程度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18.09.0051 目的腹痛是急性胰腺炎(a c u t e pa n c r e a t i t i s ,A P )的主要临床症状,也是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依据之一,既往研究发现[1~2],除了常见的疼痛部位外,还有一些非典型部位的腹痛以及无痛性胰腺炎㊂疼痛部位可能存在一定的临床意义,但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探讨入院时腹痛部位对急性胰腺炎病因推断或病情严重程度预测的临床价值,提高诊疗水平㊂2 方法2.1 研究对象和入选标准研究对象选择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入院并诊断为A P 的患者为研究对象㊂纳入标准:确诊为A P 的患者㊂排除标准:(1)病史不详㊁资料不全的患者;(2)A P 恢复期病情已经缓解,为进一步检查等原因入院的患者㊂依据2012年亚特兰大标准[3],A P 的诊断需符合以下3项特征中的至少2项:(1)与A P 符合的腹痛(急性㊁突发㊁持续㊁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2)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活性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3)增强C T /M R I或腹部超声呈A P 影像学改变㊂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准以出现持续性器官功能障碍ȡ48h 者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 e v e r ea c u t e p a n c r e a t i t i s ,S A P ),出现器官功能障碍<48h 或出现局部并发症者为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 o d e r a t e l y se v e r ea c u t e pa n c r e a t i t i s ,M S A P ),无并发症及器官功能障碍者为轻症急性㊃5721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年第31卷第9期。
紧张性高血压什么症状

紧张性高血压什么症状紧张性高血压,也被称为白袍高血压,是指在医疗环境中血压升高,而在日常生活中血压正常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能与在医生办公室或医院环境中的紧张和焦虑有关。
紧张性高血压可能不会立即显现出明显的症状,但长期来看,它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症状表现:紧张性高血压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身体不适,因此患者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血压升高。
然而,一些常见的症状可能包括:- 头痛,尤其是在后脑勺部位- 心悸,感觉心跳加速或不规律- 呼吸急促或困难- 头晕或眩晕- 胸痛或胸闷- 视力模糊或眼前出现黑点- 耳鸣,即耳朵里出现噪音诊断:紧张性高血压的诊断通常需要医生在不同时间点进行多次血压测量,以确保血压的读数准确。
此外,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在家中进行自我监测,使用家用血压计记录血压,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血压水平。
治疗和预防:治疗紧张性高血压的关键在于识别和处理导致血压升高的压力和焦虑。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控制紧张性高血压的方法:- 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或骑自行车-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改善睡眠质量,保证充足的休息- 与医生讨论可能的药物治疗,如β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重要性:虽然紧张性高血压可能不会立即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但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病、中风和肾脏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对于任何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都应予以重视。
总之,紧张性高血压是一种需要关注的健康问题。
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患有此症状,应咨询医生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管理血压。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紧张性高血压,减少相关健康风险。
极易忽视的隐蔽性高血压

龙源期刊网 极易忽视的隐蔽性高血压作者:孙焕林来源:《家庭医学》2018年第02期高血压有形形色色的类型,其中常被忽视就是隐蔽性高血压。
临床实践中发现了一些诊室血压正常而自測血压升高,并伴有相关靶器官损坏的高血压患者。
2002年,国外学者将这种类型的高血压称为隐蔽性高血压。
隐蔽性高血压的诊断隐蔽性高血压最常见的表现是清晨高血压,还有日间和夜间高血压。
仅靠偶测血压很可能漏诊,错过了早期诊治机会。
2005年,南京报道一组患病率14.8%的高血压。
因其表现与白大衣高血压(诊室测血压升高,而在诊室外测正常)相反,故又称逆白大衣性或反白大衣性高血压。
最近发现这在儿童中也常见,发病率在10% -15%,男孩多见。
隐蔽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和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体位偶测血压升高多发生于体位突然变为直立时,如在受试者休息10-15分钟后改坐位测血压。
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中体位变化等所造成的“体位反射”,可引起直立时血压升高。
血管活性物质失调收缩性血管因子活性增高,舒张性血管因子活性降低。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若在运动试验中血压明显升高,多提示可能为隐蔽性高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夜间血压反复升高,血压变异性增加。
若诊室血压>125/83毫米汞柱,应引起重视。
不良生活方式隐蔽性高血压与年龄、性别(男性多见)、吸烟、饮酒、服避孕药、久坐和向心性肥胖等有关。
常伴有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升高,心律较快、左室肥后、动脉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多有高血压家族史。
隐蔽性高血压的防治对策1.注意及早发现,定期体检,注意规范测血压,必要时做动态血压监测,将动态、自测及诊室测得血压结果综合分析。
隐匿性高血压面面观

隐匿性高血压面面观作者:王鹏来源:丁香园最近Hypertension杂志近期发表的一篇综述,详细介绍了隐匿性高血压现阶段的诊疗及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该病的临床重要性。
传统血压检测方式具有颇多局限性,如造成患者血压假性升高(白大衣高血压),或者患者存在高血压,但不能得到准确诊断,即隐匿性高血压。
院外血压多采用家庭血压监测仪器(HBPM)或动态血压监测仪(ABPM)测量,这些方法可以较准确的提供患者在多种日常活动及睡眠中的血压变化情况。
虽然,隐匿性高血压现象多由方法学方面的不足造成,但是,患者自身的情况亦会严重影响血压监测的准确性,造成隐匿性高血压。
我们将在下文中重点介绍近期有关隐匿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并提供可行的规避方式。
一、什么是隐匿性高血压?院内血压监测排除高血压的标准为血压<140/90mmHg;院外血压监测仅考虑患者白天的血压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考虑到血压存在较大的昼夜变化,我们可以进一步将院外24小时分为白色窗口期(white-coat window)与血压晨峰期:白色窗口期指的是患者血压容易受到医疗环境影响的时间,多为一天的头几个小时或最后几个小时;血压晨峰期指的是患者的清晨时间,此时或出现血压一过性升高现象。
现行指南倾向将院外高血压定义为白天血压≥135/85mmHg,夜间≥120/70mmHg,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
由于上述数值属于HBPM与ABPM监测结果,因此,我们将白天隐匿性高血压定义为院内<140/90mmHg,院外≥135/85mmHg。
但是研究显示,无论是HBPM,还是ABPM,其监测的血压低于实际情况,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隐匿性高血压潜在的心血管风险——这点在高血压前期人群尤其重要。
近期一项研究显示,在正常人群及高血压前期人群中,隐匿性高血压比例分别高达7.5%与29.3%。
因此,所谓“隐匿性高血压”人群可以理解为需要降压的初治患者,而对于已经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残余隐匿性高血压又被称为隐匿性未治愈高血压(MUCH)。
动态血压监测诊断高血压白大衣现象与隐匿现象的标准探讨

动态血压监测诊断高血压白大衣现象与隐匿现象的标准探讨胡哲;陈歆;常桂丽;李明春;陈静;初少莉;王继光【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8(038)011【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monitoring,ABPM)诊断高血压白大衣现象与隐匿现象的不同方法.方法· 选择未服药正常高值者[收缩压/舒张压为(130~139) / (85~89) mmHg(1 mmHg=0.133 kPa),n=46]、1~2级高血压受检者[收缩压/舒张压为(140~179) / (90~109)mmHg,n=187]与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n=41),共274例;采集其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数据,测量诊室血压,进行ABPM,以诊室血压与日间动态血压差值95%和5%百分位数分别作为诊断高血压白大衣现象与隐匿现象的切点,并与经典诊断方法比较.结果·采用经典诊断方法,未治疗与已治疗诊室高血压患者之间白大衣现象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11.2% vs 7.3%,P=0.460);未治疗2级高血压患者白大衣现象患病率显著高于1级高血压患者(20.0% vs 8.5%,P=0.033),但白大衣高血压在该2组未治疗高血压之间无显著差异(2.2% vs 7.0%,P=0.230);正常高值血压组隐匿性高血压患病率为73.9%,已治疗高血压患者隐匿性未控制高血压患病率为4.9%.若以所有受试者诊室血压与日间动态血压差值95%百分位数(≥20.50/20.50 mmHg)和5%百分位数(≤-18.67/-6.00 mmHg)分别作为高血压白大衣现象与隐匿现象的诊断切点,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之间白大衣现象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12.2% vs9.1%,P=0.543);但未治疗2级高血压组高于1级高血压组(24.4% vs4.2%,P=0.000);隐匿现象患病率在血压正常高值组(15.2%)、未治疗(5.9%)与已治疗高血压组(12.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诊室血压与日间动态血压差值95%和5%百分位数作为高血压白大衣现象与隐匿现象的一种诊断方法有其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探讨.【总页数】5页(P1370-1374)【作者】胡哲;陈歆;常桂丽;李明春;陈静;初少莉;王继光【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高血压科,上海2018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高血压科,上海2018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高血压科,上海2018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高血压科,上海2018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高血压科,上海2018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高血压科,上海2018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高血压科,上海2018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上海20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04【相关文献】1.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危险性评价 [J], 刘玉华;杨华英2.隐性高血压及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震荡现象 [J], 岳文伟;皇甫丰田;刘玉坤;刘志华3.空勤人员诊室高血压患者的第1小时白大衣现象 [J], 陈红艳; 费翔; 刘萍; 谢菲4.空勤人员诊室高血压患者的第1小时白大衣现象 [J], 陈红艳; 费翔; 刘萍; 谢菲5.空勤人员诊室高血压患者的第1小时白大衣现象 [J], 陈红艳;费翔;刘萍;谢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何逢广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2012(032)016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近年在该院诊治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37例为观察组,其中男25例,女12例;选择同期存在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10例.对所有患者用动态心电图机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选出符合条件的室性早搏,分析心率震荡.结果观察组患者震荡起始高于对照组(P<0.05),震荡斜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率震荡是一种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简便检测方法,对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病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总页数】2页(P3380-3381)
【作者】何逢广
【作者单位】广元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四川广元628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3
【相关文献】
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蒲春伶;李法琦;王偕莲;邓国兰;吕波
2.隐性高血压及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J], 杜
家胜
3.隐性高血压及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李武军
4.原发性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陈序
5.心率震荡在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汪丽; 刘善红; 徐晓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病患者心率震荡现象及其临床意义

高血压病患者心率震荡现象及其临床意义
夏志宏;骆峰;胡宗华
【期刊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卷),期】2006(20)2
【摘要】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率震荡(HRT)现象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选择50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及50例对照者(对照组)均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TO值明显增加(1.18%±0.89% vs -0.31%±0.89,P<0.05),TS值明显降低(2.97±0.82 ms/RR vs 3.72±1.22 ms/RR, 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HRT现象减弱,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
【总页数】1页(P184-184)
【作者】夏志宏;骆峰;胡宗华
【作者单位】宜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宜城,441000;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宜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宜城,4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R540.4+1
【相关文献】
1.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临床意义 [J], 杨志远
2.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临床意义 [J], 周祥群;韦海珠;陈海金;彭兴;刘尚军;舒敏;张海娇
3.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及其临床意义 [J], 范耀东;荀丽颖;丁娜;廉群
4.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J], 赵雅楠;邓洪华;杨萍
5.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临床意义 [J], 于雪芳;王广阔;李伦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研究

关于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研究蔡艳;李东野;袁晓静【期刊名称】《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23)001【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左室肥厚与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1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测得24h平均血压、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根据结果患者被分为血压1、2、3级三组(46例、41例、38例)和无左室肥厚(74例)、左室肥厚(51例)两亚组,比较各组患者的TO和TS值.结果:TO值:高血压3级组TO值显著大于高血压2级及1级组[(-0.87±1.14)%比(-1.86±1.19)%比(-2.48±1.75)%],且高血压2级组显著大于高血压1级组(P<0.05~<0.01);左室肥厚组较无左室肥厚组TO值[(1.08±1.19)%比(-0.15±0.45)%]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值:高血压3级组TS值显著小于高血压2级及1级组[(1.55±1.06) ms/RR间期比(2.33±1.48) ms/RR间期比(3.76±1.87) ms/RR间期],且高血压2级组显著小于高血压1级组(P<0.05~<0.01);左室肥厚组较无左室肥厚组TS值[(3.02±1.08)ms/RR间期比(4.76±1.75)ms/RR间期]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心率震荡异常越显著,合并左室肥厚者较无左室肥厚者心率震荡异常显著;心率震荡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总页数】4页(P14-17)【作者】蔡艳;李东野;袁晓静【作者单位】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功能科,江苏徐州221009;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功能科,江苏徐州221009;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功能科,江苏徐州221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09【相关文献】1.老年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研究 [J], 缪京莉;陈蕾;刘波;侯晓平2.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研究 [J], 孙萍;王无锡3.隐性高血压及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J], 杜家胜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检测结果分析 [J], 蔡艳;李东野;袁晓静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J], 楼芬艳;葛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刘红源
【期刊名称】《疑难病杂志》
【年(卷),期】2010(009)001
【摘要】目的探讨心率震荡(HRT)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各45例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并比较3组受试者TO及TS均值,以及TO及TS异常的发生率.结果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与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健康对照组比较,TO增加,TS减低,TO及TS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HRT异常亚组的复合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HRT正常亚组(P<0.05).结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HRT可作为评价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和发生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总页数】3页(P6-8)
【作者】刘红源
【作者单位】430064,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何逢广
2.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蒲春伶;李法琦;王偕莲;邓国兰;吕波
3.隐性高血压及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J], 杜家胜
4.隐性高血压及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李武军
5.原发性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陈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P波变化与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指标负相关

隐匿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P波变化与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指标负相关王靖炫;康安;凌丝丝;靳丽君;区文超【期刊名称】《内科急危重症杂志》【年(卷),期】2022(28)6【摘要】目的:分析隐匿性高血压(OH)患者心电图P波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OH患者56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6例血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
比较2组动态血压、P波增宽、P波双峰检出率及HRV相关指标,根据P波起点和P波终点计算最大P波时程(Pmax)、最小P波时程(Pmin)、P波离散度(PWD),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OH患者P波离散度与HRV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H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显著增加,而夜间SBP和DBP下降率显著下降(P均<0.05)。
与对照组比较,OH组左心室肥大、ST-T段改变、房室阻滞的患者比例及Pmax、PWD显著增加,正常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in)、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心搏百分比(pNN50)、高频谱功率(HF)及低频谱功率(LF)显著降低(P均<0.05)。
而P波增宽、P波双峰检出率、P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OH患者Pmax、PWD与SDNN、SDNNin、rMSSD、pNN50、HF、LF呈负相关(P 均<0.05),而Pmin与HRV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OH患者早期心电图改变表现为P波增宽和双峰改变,患者Pmax、PWD增大,且与HRV时域和频域指标呈显著负相关。
针对OH高危人群,应定期行心电图检查,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总页数】5页(P477-481)【作者】王靖炫;康安;凌丝丝;靳丽君;区文超【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体检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手足口病患儿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的变化2.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高血压患者变异性时域、频域及ST-T段异常情况3.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测的左心室功能、心率变异性时域、心电图等各指标诊断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4.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测的左心室功能、心率变异性时域、心电图等各指标诊断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5.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高血压患者变异性时域、频域及ST-T段异常情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的窦性心搏 ; 室性早搏的最小提前率 为 2% ; 0 室 性早 搏之 后 的 代偿 间期 至少 超 过 正 常 R R间 期 的 —
2 % 。检 测 H T, 算 初 始 振 荡 ( O) 0 R 计 T 和振 荡 斜 率
者 3 ( T组 ) 0例 N 。排 除 继发 性 高血 压 、 质性 心 脏 器 病、 糖尿 病及 重要脏 器疾 病 、 电解 质紊 乱 以及基本 心 律为非 窦性 心 律 ( 心 房 颤 动 、 房 扑 动 ) 房 室 传 如 心 、
室性 早搏 后 的初始 窦性 心率 的加速 ,O< T 0为正 常 ; T 0为 异常 , 示 室性 早 搏 后 的初 始 窦 性心 率 减 OI > 表 速 。R 1 R 2代 表室 性 早 搏 后 的前 2个 窦性 心 率 R 一、 R2代 窦性 心率 RR问期 均 值 。T . s是定 量 分 析 室性 早 搏
增 大 , S降低 ,O、 S异 常 发 生率 明显 增 高 ; E T T T 而 H 组、 MH组及 WC 组组 问 比较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 H
提示 MH、 H 患者 与 E WC H患 者 一样 存 在 自主 神 经 功 能紊乱 , 反之 , 心脏 自主神 经活 性改 变对 高血压 的
在 减速现 象 。 12 4 统计 学 方法 .. 采用 S S 1 . 计软 件进 行 P S 2 0统
统 计学分 析 ; 计量资料 以 x- 表示 , 间 比较 用 t 4 - s 组 检 验; 计数 资料 用 检验 。P≤00 .5为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2 结果
2 1 各组 临床 资料 比较 .
WC 患 者 动 态 血 压 与 H T的 关 系 , 一 步 探 讨 H R 进 MH、 H患 者 的心脏 自主神 经功 能状况 。 WC
1 资 料与方 法
12 1 诊所 血压 测量 ..
采用 台式 汞柱血 压计 测量 。
测量前休息 5m n 连续测 量坐位右肱 动脉血压 3 i, 次, 每次 间隔 至少 2mi, n 取其 平 均值 。 122 动态 血压 监 测 采用 无 锡 中健科 仪 有 限 公 ..
发 生和发 展 同样有 着重 要 作 用 , 能 对 预后 有 重 要 可
注 : M ’ 比较 , | 与 组 P<0 0 .1
受损 , 交感 神经 和迷 走 神经 传 人 的 紧 张性 激 动超 过 正常, 这种 交感 神经 兴奋 和迷 走 神 经抑 制 可 能 降低
压力 感受器 敏感性 , 而 导致 患 者 室性 早 搏后 H T 从 R 现象 减弱 或消失 ¨ 。
T T O、 S指标及 T T O、 S异 常 率 与 N T组 相 比, P均 <
00 ; E . 1 而 H组 、 MH组 及 WC 组 三组 问 T T H O、 S指
标及 T T O、S异 常率相 比 , P均 > .5 00。
表 2 各组T 及 T O S比 较 ( t ) i-¥ -
目前 , 性 高 血 压 ( 隐 MH) 白大 衣 性 高 血 压 及
( H) WC 还没有 引起临床医师 的足 够认识和重视 。
窦性 心率 震 荡 ( T) 近 年 提 出 的 一 项 预测 恶 性 HR 是 心血 管事件 的心 电学新 指标 , 对心 肌梗 死 、 性心 力 慢
患者近 2 个月均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物 , 1 且 周内均 未服 用影 响 自主 神经 及 心 律 的药 物 。各 组 间性 别 、
组T O及 T S见表 2 。显示 E H组 、 MH组 及 WC H组
动时 心脏 的几 何形 态 发 生 变化 , 自主神 经 反射 功 能 低下 , 而表 现为 H T值减弱 或消 失 。 自主神经 张 从 R 力平衡 破坏 与心脏 性 猝 死 有一 定 的 内在联 系 , 室 而
性 早搏 本身 就有 致心 律 失 常作 用 , 示 猝 死 的危 险 预
本 文 研究 病例 均 来 自济南 市 第 四
隔 1h 量血 压 1次 。分析 2 均 收缩 压 、 均 测 4 h平 平
人民医院, 根据 20 05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 防治指 南》 公布的原发性高血压( H) E 诊断标准 , 即诊室血 压 和 2 态血 压 均 示 10 m Hg 4h动 4 m ≤收 缩 压 <10 8
E H组 、 H 组 、 H 组 、 M WC
N T组性别 、 龄 、 质量 指数 ( MI 、 糖 、 脂 差 年 体 B )血 血
异 均无 统计学 意义 ( 00 ) P> .5 。见表 1 。
表 1 各组临床 资料比较 ( ±s )
2 2 各组 T . O及 T S比较
E H组 、 H组 、 H组 、 M WC
摘要: 目的 方法
探讨隐性高血压( MH) 白大衣性 高血压 ( H) 及 WC 患者的窦性 心率震 荡 ( R ) H T 变化 及临床 意义。
选择 原发性高血压 ( H) E 患者 3 2例( H组 ) MH患者 2 ( E 、 6例 MH组 ) WC 、 H患者 2 9例( H组) 正常血压 WC 、
158 H 3/ 5mm g的 MH 患 者 2 例 ( 6 MH 组 ) 符 合 ; WC 诊断标 准 , H 即诊 室 血 压 >109 mH , 2 4 /0m g 而 4
h动 态 1间平 均血 压 <15 8 mH 3 3 / 5m g的 WC H患 者 2 9例 ( H组 ) 选择 诊室 及 2 WC ; 4h动态 血 压 均正 常
m g和 ( )0m g 舒 张压 <10mm g的 E mH 或 9 mH  ̄ < 1 H H 患者 3 2例 ( H组 ) 符 合 MH诊 断标 准 , E ; 即诊 室 血
压 <10 9 mH , 2 4 / 0 m g 而 4 h动 态 1 平 均 血 压 > 3间
舒 张 压 ( 4 S P、 4 D P) 2 hB 2 h B ,日、 平 均 收 缩 压 夜 (S P nB ) 日、 平均 舒张 压 (D P n B ) dB 、S P 及 夜 d B 、D P 。 123 窦性 H T检 测 .. R 记 录 2 态 心 电图 , 4h动 通 过人 机对话 软 件 自动剔 除心房纤 颤 、 差及 干扰 , 伪 设 定 HR T计算 的 限定 条件 。符合 条件 的室性 早搏 ( 数 量 >5次 ) 的入选 条件 : 室性 早搏 之前 必 须是 一个 正
山东 医药 2 1 02年第 5 2卷第 5期
隐性 高血 压及 白大衣 性 高 血 压 患者 的 心率 震 荡 现象
岳 文伟 , 甫丰 田 刘玉 坤 刘志华 h 皇 , 。
( 1苏州大 学附属 第一 医院 , 江苏 苏州 250 ; 南市 第四人 民 医院 ; 芜市卫 生学校 ) 1062济 3莱
者 3 ( T组 ) 0例 N 。根据 2 4h动态心电图分别计算各组 H T的两个参数初始震荡( O) R T 与震荡斜率( S , T ) 比较各组
之间的差异 。结 果 E H组 、 H组及 WC M H组较 N 组 T T O增大 、s T 降低 ( P均 < .1 , O T 00 ) T 、S异常发生 率明显增 高( P均 < . 1 ; E 0 0 ) 而 H组 、 MH组及 WC H组三组间 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 意义 ( P均 >0 0 ) .5 。结论 MH、 H、 H WC E
度将增 加 , 可能 是 H T对器 质性 心脏 病 预测 其 预 这 R
后 的病 理生 理基础 … 。
已有 的研 究 表 明 , 心脏 自主神 经 活性 改 变 对 高 血压 的发生 和维持 有着 重要作 用 ,交感 神 经活性 升
高 和迷走 神经 活性降低 被认 为是 E 的 主要发 生 机 H 制 。E H可 以引起 心肌 重 构 , 肌感 受 器 末 端变 形 、 心
年龄 、 体质 量指 数无统 计学 差异 。
1 2 方法 .
衰竭 、 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预后判断有较 高 的敏 感 性 和 特 异 性 -} 3。HR T被 认 为 能 够 反 映 心脏 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 , 是判断猝死危 险的一个 重要 指 标 。2 0 0 8~2 1 0 1年 , 们 通 过 观 察 MH、 我
本研究 中 E H组 、 MH组及 WC H组较 N T组 T O
3 讨论
研究 发现 , 不管是 WC MH还是 E H、 H患 者 , 与血
压正常者相 比, 在调 整 了年龄 、 别 及其 他心 血 管危 性
险 因素后 , H 与 MH患 者发 展为 持续 性高 血 压 的 WC 危 险明显增加 , 而且无 论是心血管病 死率还是 全 因病 死率 , 险都 呈逐 渐增加 的趋势 。提示我们 应该对 其风 这两种特 殊类型 的高血压予 以足够关 注 。
司生 产 的 C -3 2A 2导 联 2 B20 . 1 4h动 态 心 电 血 压 二 合一 监测 仪 , 行 动 态 血 压监 测 记 录 。 日间 ( :0 进 6 0
—
2 :0 间隔 3 i, 间 (2:0~次 1 6 0 ) 20 ) 0mn 夜 2 0 3 :0 间
1 1 临床 资料 .
5 3
山东医药 2 1 0 2年第 5 2卷第 5期
后是 否存 在窦性 心率减 速现 象 的指 标 。需 首先 测定 室性 早 搏 后 的前 2 0个 窦性 心 律 的 RR 问期 值 , . 并 以 RR 问 期 为 纵 坐 标 , RR 间期 的 序 号 为 横 坐 — 以 — 标 , 制 RR 间期 值 的分 布 图 , 用 任 意连 续 5个 绘 — 再 序号 的窦性 心 率 的 RR 间期 值 阶梯 图形 进 行 线 形 — 回归处理 , 向最 大 斜 率 为 T 正 s的结 果 。T s以每 个 R R间期 的 ms 化 值 表 示 ,S> . / R为 正 . 变 T 2 5msR 常, 表示 室性 早 搏 后 窦 性 心 率 存 在 减 速 现 象 ;S≤ T 25msR . / R为异 常 , 示 室性 早搏 后 窦性 心 率不 存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