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教育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心理咨询的原则有哪些?
(1)、保密原则:无论您说什么,咨询员都会为您保密,绝不会有第二人知道。
所以您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2)、无条件关注原则:无论您说什么,咨询员都不会以道德的观念去评判事情的对错,你所做的一切都有您做的理由。
(3)、助人自助的原则:咨询员的咨询过程不是替您出主意、想办法的过程,而是帮助您自己搞清楚问题的所在,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咨询过程中,您自己的心理能够得到成长。
因此,咨询是“授人与渔”,不是“授人与鱼”。
5、心理咨询有哪些功能?
对那些心理适应属于正常范围的人来说,咨询所提供的全新环境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与社会,处理各种关系,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内在潜力。
而对那些由于心理问题而遇到麻烦的人可以在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下逐渐改变与外界格格不入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并学会与外界相适应的方式。
一般说来,心理咨询是通过以下机制对来访者产生影响的:
1、宣泄疏导来访着的感情而缓解其情绪压力;
2、鼓励来访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探寻来访者问题的根源并使之领悟;
4、协助来访者改进认知方式;
5、借助与专家和训练使来访者建立健康、有效的行为习惯和适应方式;
6、帮助来访者排除心理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或学校心理咨询人员,你是否遇到过下面的一些问题:
有的中学生有许多问题,但他宁愿写在日记本上,也不愿意向父母和老师说,这是为什么?怎样才能使他们敞开心扉呢?
某女同学喜欢上了同班的一名男生,以致影响了学习。
她也知道这样下去对自己是不利的,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她想求助于老师或咨询人员,但又怕自己的事情被老师或家长知道,此时她该怎么办呢?
有的中学生向老师进行咨询时,只进行了一次,就再也不来了。
问题尚未解决,为什么就停止了,原因何在?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咨询,除了个别辅导外,还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呢?
面对纷至沓来的来询者,老师和咨询者具体该如何做?对不同学生的林林总总的心理问题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咨询和辅导才最为有效呢?
心理咨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多种形式,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个别咨询
个别咨询是学校心理咨询最常用的形式,一般又可以分为面谈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等。
(1)面谈咨询
面谈咨询是个别咨询中最为常见和最主要的形式,也是学校心理咨询最常用的形式。
一般以设立门诊或咨询室的方式进行,由咨询者等待来询者上门咨询。
面谈咨询以谈话方式为主。
如有必要,可进行相关的心理测试,测试数据可以作为分析和治的依据之一。
面谈咨询是咨访双方面对面的交流,这种咨询方式对咨询人员的要求很高,咨询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阅历,还要有积极诚恳的态度和娴熟的技巧。
(2)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是通过电话交谈的形式进行咨询。
电话咨询可以作为学校心理咨询的一种有效手段。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矛盾期,又同时具有闭锁性的特点,心里的问题可能不愿面对面地讲给咨询员听,采用电话咨询的方式,在校园内开设热线电话,可以使学生们消除顾虑,向咨询人员敞开心扉,为其心理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
(3)书信咨询
书信咨询同电话咨询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咨询手段。
通过书信形式进行心理咨询,其优点是可以打破空间距离的限制,向心理咨询机构请求书面帮助。
书信咨询具有一切间接咨询所具备的优点:避免当场交谈可能带来的尴尬局面,使来询者可以将自己存在的心理障碍诉诸笔墨,运用起来很方便,涉及面也广。
但书信咨询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咨访双方不能直接面对面的交谈,因而咨询员不易深入了解情况,只能提出一些原则性的疏导意见,很难给予深入具体的指导:另一方面,由于书信来询者表达能力的限制,有的来信存在表达不清、陈述不详等情况,致使咨询人员无法把握问题要点而影响了对信询者心态的分析、帮助和指导。
此外,还可能出现地址不详、邮编不清、署名潦草等疏漏而影响复函。
因此,要求信询者不仅要明确陈述自己的心理感受、行为表现、环境背景、人际关系等问题,还要写清楚自己的地址、电话等细节,以方便咨询者回信。
2.小组或团体咨询.
小组或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景中为来询者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的形式。
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态度与l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团体咨询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由有共同问题的来询者自愿组织为两三人或更多人数的小团体,前来心理咨询门诊询问或磋商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
另一种是由咨询工作者把存在共同问题的来询者组织在一起,和他们一起讨论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切实的指导。
团体咨询的人数没有固定的标准,从两三人到十几人均可。
人数太多不利于讨论,如人数超过二十人,则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进行。
对于来询者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组织心理卫生讲座。
除此而外,学校心理咨询还有许多特殊的方式和手段,可以作为咨询工作的有效的补充。
1.开设心理卫生讲座或课程
2.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3.开展心理训练
@ 如何使来访的学生信任你,向你敞开心扉?
由于年龄上的差距,加上对老师等成人的习惯化的敬畏和防范心理,学生可能在咨询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对自己的真实想法有所隐瞒,而这些对老师或咨询人员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那么老师或咨询人员要怎样做才能使学生打消顾虑,畅所欲言呢?
首先,老师或咨询人员对来求询的学生要热情而有爱心,使学生感到温暖、舒服,体会到自己面前这位长者没有嘲笑他、讽刺他的意思,而是把他看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关注;其次,咨询人员或老师在倾听学生的话时要不时地给予鼓励的眼神,表现出在很认真地倾听对方的诉说,让学生有一种正在和自己的知心好友谈心的感觉;然后,在咨询过程中,老师或咨询人员要站在来询者的立场上,从他的内心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来询者所表达和尚未表达出来的内容和情感。
同时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如表情、动作)准确地表达出来,让来询者体会到咨询人员已经了解了他的感
受,意识到咨询人员与自己已产生了共鸣,更加信任咨询人员。
要使学生信任和尊重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种,在实际咨询过程中,只要留心体会、善于积累,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教师在身份认知上的不健康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价值观上的认知缺陷
有些教师只看到教师工作艰苦而繁重的方面,看不到培养人才的光荣和欢乐的一面,对教育工作的价值认识发生偏差,因而不能悦纳教师的身份。
2.对自身的优势认知不足
对教师工作存在自卑、气馁心理的人,看不到自己在教育工作方面的潜力和优势条件,看不出教育领域需要各种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各种智慧和才能。
这些教师认为当教师是大材小用,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明显是对教育工作认识的一种错觉,是对自身潜力的认识不足,因而抑制了自己才能的发挥。
3.对自身劣势的认知不足
这一点表现在初为人师的年轻教师尤为突出。
他们过高地估什自己的能力,误认为教育教学工作可以随心所欲。
在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支配下,往往给自己的工作造成失误,甚至导致不幸事故的发生。
首先,公众和社会舆论应给予教师充分的理解和宽容。
全社会都要肯定教师、理解教师、关心教师、鼓励教师,给他们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观念,让教师真正减负。
各级工会组织要把教师的心理健康纳入自己的视野。
第三,学校要给教师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二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三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四要友爱每一个学生,五要学习每一个学生,六要教好每一个学生,七要依靠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