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第二章)汇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大爆炸 (约150亿年前)
3、超新星爆炸
5、行星环与太阳形成 (约50亿年前)
7、地核形成 (约40亿年前)
2、星系形成 (100多亿年前)
4、星子聚集
6、地球形成 (约46亿年前)
8、大洋和大气圈形成 (约38亿年前)
第一节 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表面和生命的盾牌; 大气的物质以N和O为主; 大气圈具有成层结构; 对流层的大气运动产生复杂的天气现象; 大气层正在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
形式存于两极和高山区。 • 800万km3或 30.8% 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储在地
下。这构成了人类能利用的淡水的97% 。 • 淡水湖和河含有10.5 万km3 ,或全球淡水的
0.3%。 • 总的可利用的淡水供应为20万km3 ,不到所有
淡水资源的1% ,仅为地球上水的 0.01%。
二、海洋——水圈的主体
极 光
一、大气圈的物质组成
● 古人对“气”的理解;
● 文艺复兴时代,达芬奇已有了空气与真空的概念;
● 18世纪70年代N和O相继发现,拉瓦锡确认空气是
由N气和O气的混合物;
● 大气的组成成分分为:
恒定组分——氮78.09%、氧20.94%、氩0.93%等;
可变组分——二氧化碳、臭氧、水蒸汽;
不定组分。
水源—地面流水、大气降水等; 术语—空隙(孔隙、裂隙、溶隙)与空隙率;透水性与 渗透率;透水层与含水层、隔水层
分类
按存在方式: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重力水; 按运动特征和埋藏条件: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 湖泊——陆地上较大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洼地
水源、消耗方式(泄水湖与不泄水湖)、 淡水湖(<0.3‰)与半咸水湖和咸水湖(>24.7‰) 运动方式(与海水对比)
四、人类的出现
洋陆分布
● 海水的性质 物理性质:温度、密度(死海)、压力、透明度 化学性质: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已知72中,常见12种。 主要盐类NaCl,
盐度(标准盐度3.5%)-咸化海与淡化海)
二、海洋——水圈的主体
● 海水的运动 原因:风、天体引力、地震、火山爆发、太阳能 形式:波浪、潮汐、海流、浊流
厄尔尼诺年:东太平洋热带海域内海水温度升高,导致大气温度 升高,降雨量增多,西太平洋为干热天气;
经过本身的化学作用过程变成有机物; 来自地球之外的观点
● 生命的演化 生命演化的重大突破事件:
生命物质出现(38-42亿年)蓝绿藻→真核细胞生物 出 现 ( 19-20 亿 年 ) → 多 细 胞 生 物 出 现 ( 9-10 亿 年 )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陆生生物(4.5亿年)维管植 物→人类出现(300百万年)
拉尼娜年:西太平洋热带海域内海水温度升高,导致大气温度升 高,降雨量增多。
但海水为何此时此地升温?尚不明了。
三、陆地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 地面流水——沿陆地表面流动的水体
水源—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和湖泊等; 分类—河流、洪流和片流; 运动方式—层流、紊流
● 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和松散堆积物空隙中大水体
生态系统是构成生物圈的一级单位, 生物多样性是决定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 重要因素。
一、生物圈的分布
● 垂向分布
90%以上地表、200米空中、200米水深,
● 区域(平面)分布
二、组成与分类
● 原核生物界
真菌界 植物界 动物界
● 自养生物(植物)
异养生物(动物)
三、生物的起源与演化
● 生命的起源 从化学进化到生物进化观点—无机物在特定条件下
● 存在方式
汽态,绝大部分存在于对流层中
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 ● 来源
地表水体的蒸发 植物叶面的蒸腾 火山活动 ● 作用 温室效应
五、水圈的循环
自然循环与人为循环; 大循环:海洋→大气圈→(陆地)→海洋; 小循环
第三节 生 物 圈
生物圈是一个特殊的圈层,生命具有 38亿年的历史,人类的出现是生物进化 达到最高级阶段的标志;
水圈与其它圈层的相互作用是地球表层环
境的形成和改造的主要营力。。
一、水圈的组成成
● 水的形态和分布 液态(>97%)、气态和固态三种形式 存在于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海洋和大
陆表面。 ● 水的类型
按天然水所处环境分为海水、陆地水和大气 水。
地球上水的分布(按体积计算)
地球上淡水存储量的分配
中国浙江省舟山群岛(刘焕杰摄,1985)
二、海洋——水圈的主体
● 海-大陆边缘部分与陆地相连的水域,水深通常不 超过200米;
洋-远离陆地的水域 ● 全球海洋格局
平均水深4000米,总面积362*106km2,占地球表 面积70.8%;
南、北半球洋陆分布差异:
南半球的大洋面积约占81%, 北半球约为60%
第二章 地球的外部圈层
● 重点掌握
大气圈的结构与分层,大气运动的力,大气环流; 水圈的组成,海水的运动,地面流水的分类,地下水 的分类,湖泊与沼泽的异同,水圈的循环; 生物圈的组成、分类,生态平衡。 ● 一般了解 大气的组成,大气的热状态,层流和紊流,地下水 存在的形式,大陆冰川与山岳冰川的特点,大气水, 生物的起源和演化。

二、大气圈 的
结构与分层
气温随地形增高而降低,山脚森林、山顶积雪现象
三、大气的运动
● 大气运动的力源 水平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 大气环流 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第二节 水 圈
液态水是地球上的生命之源,也是地表变 化的主要媒介;
水圈以海洋为主,并渗透到大气圈、生物 圈和岩石圈表层中;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 苏轼)
日月潭
洱海仓山
● 沼泽——陆地上潮湿积水、喜湿植物生长的地方
成因 分类
● 冰川——由冰雪形成的、并能运动的冰体
冰川集中了全球85%的淡水 形成条件 分类:大陆冰川与山岳冰川 冰川的运动
四、大气水-地球表面的空调
全球总水量
淡水占全球总水量 2.5%
冰川和积雪 68.9%
咸水
地下淡水占 29.9%
淡水河湖存储量占 0.3%
其他 0.9% 包括: 土壤湿度、
沼泽水和永久冻土
• 地球上水的总量为14亿km3。 • 淡水资源总量为3500万km3 。或为总量的
2.5%。 • 其中, 24万km3 ,或 68.9% 以永久冰雪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