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1、结构型式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基础设计等
级为甲级,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类别均为丙类,7度(0.10g) 抗震设
防,Ⅲ类场地土,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0.000标高
相当于绝对标高见总平面图。
2、住宅下设有地下室一层;
3、本工程构件钢筋用法:
梁纵筋:HRB400
梁箍筋:HRB335(d≥10mm),HPB235(d≤8mm)
墙体分布筋:HRB235(d≤8mm),HRB335(d≥10mm)
墙体暗柱:HRB400(纵筋),HPB400(箍筋)
柱:HRB400(纵筋),HPB400(箍筋)
板:HRB400
二、板厚及荷载取值:
1、面层恒载取值:
具体详见基本荷载表格。
楼梯面层荷载:0 .9 KN/m2
楼梯板底抹灰:0.4 KN/m2
2 、活荷载取值:
(1)厅、卧室、户内走廊: 2.0 KN/m2,
(2)厨房: 2.0 KN/m2,
(3)卫生间(有浴缸): 4.0 KN/m2,
(4)阳台、卫生间: 2.5 KN/m2。
(5)楼梯(含平台) 3.5 KN/m2。
(6)上人屋面及露台: 2.0 KN/m2。
(7)不上人屋面:0.5KN/m2。
(8) 地下室顶板: 5.0KN/m2。
(9) 连廊: 3.5KN/m2。
(10) 储藏: 5.0KN/m2。
楼梯间(整体电算输入):q恒=8.0 KN/m2q活=3.5 KN/m2
跃层楼梯(整体电算输入):q恒=8.0 KN/m2q活=2.0 KN/m2
3、板厚取值及荷载取值:(除阳台板,卫生间板,厨房板最小采用90mm外,其余
楼板最小厚度120mm)
(1)悬挑板h≥L/10;
(2)单向板h≥b/30;
(3)双向板h≥b/38;
双向板按短向跨度L:
4200<L≤4500 h=120
4500<L≤4900 h=130
4900<L≤5300 h=140
5300<L≤5700 h=150
5700<L≤6000 h=160
板上有砖墙而墙下无梁时,电算时该墙做为板上恒载输入(将该墙重量平摊做为均布面恒载q)。
建筑凹口连接板板厚加厚20mm(一般为130mm),设双层双向钢筋,配筋量适当加强。
连廊连接板加厚至150mm。
大屋面板最小板厚h=120 mm。
小塔楼(如电梯机房、水箱间等)屋面板可取120mm。
4、填充墙体荷载:
(1)外墙:墙厚190空心砖,容重:11.4KN/m3
0.19×11.4=2.2 KN/m2
内侧粉刷:0.4 KN/m2
外墙粉刷+保温:0.8 KN/m2
q恒=2.2+0.40 +0.8=3.40 KN/m2
(2)内墙:楼梯间墙、分户墙墙厚190,容重:11.4KN/m3
0.19×11.4=2.2 KN/m2
双面粉刷:0.40×2=0.8 KN/m2
q恒=2.2+0.8=3.0 KN/m2
(3)内墙:楼梯间墙、分户墙墙厚190,容重:11.4KN/m3
0.19×11.4=2.2 KN/m2
双面瓷砖: 1.0KN/ m2
q恒=2.2+1.0=3.2 KN/m2
(4)内墙:非厨房卫生间墙,墙厚100,容重:11.4 KN/m3
0.10×11.4=1. 2 KN/ m2
双面粉刷:0.40×2=0.8 KN/ m2
q恒=1.2+0.8=2.0 KN/ m2
(5)内墙:厨房卫生间墙,墙厚100,容重:11.4 KN/ m3
0.10×11.4=1.2 KN/ m2
双面瓷砖: 1.0 KN/ m2
q恒=1.2+1.0=2. 2 KN/ m2
(6)内墙:厨房卫生间墙,墙厚100,容重:11.4 KN/ m3
0.10×11.4=1.2 KN/ m2
单面瓷砖:0.5 KN/ m2
单面粉刷:0.4 KN/ m2
q恒=1.2+0.5+0.4=2.1 KN/ m2
外墙有平窗时折减0.7,门连窗时折减0.5。
全玻璃幕墙及全落地玻璃窗按1.5KN/
m2输入。
如有凸窗、空调板等时按实际情况计算荷载。
计算墙高时应扣除梁高。
5、其他线荷载:
(1)阳台栏板:q恒=5.0 KN/ m(900高窗台)
q恒=3.0 KN/ m(落地窗)
(2)女儿墙荷载:根据实际高度计算
(3)空调板:q恒=3.0 KN/ m
(4)阳台雨蓬栏板:q恒=2.0 KN/ m (阳台应考虑积水荷载)
(5)坡屋面檐沟:q恒=4.0 KN/m
注意事项:上述荷载输入时,除特殊情况征得专业负责人同意外,严禁任意进行放大或减小,荷载输入时应细致认真、并进行严格自校,校对人应将电算荷载校核作为校对工作重点。
三,计算程序及电算参数:
1、PMPK系列之SATWE(2008版)。
2,整体计算参数、假定及截面取值:
·底层计算高度:无地下室算至第一道地梁顶面且不小于室外地面下0.5m,有地下室算至地下室顶板面。
·梁、板混凝土C25。
(轴压比超规范时可提高竖向构件砼强度等级)
·地下室进入整体电算,外墙按剪力墙输入。
·坡屋面按平层输入进行整体计算,层高取至坡屋面顶部一半高处。
2.1 PM中有关参数定义
2.1.1 主菜单1 PM交互式数据输入
(1)荷载定义:
是否计算活载(LIVE=0或1):1.0
(2)楼层组装—设计参数—总信息:
与基础相连构件的最大底标高:0
其他按“2.2.1”填。
2.1.2 主菜单3 输入荷载信息
考虑活荷载折减:不打√
2.2 SAT中有关参数定义
2.2.1 分析与设计参数定义:
(1) 总信息: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0
混凝土容重:26
钢材容重:78
裙房层数:0
转换层所在层:0
地下室层数: 1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2m
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进行配筋计算时不打√。
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算法
墙元侧向节点信息:
内部节点:√
出口结点:
结构材料信息:
砼结构:√
钢和砼结构:
有填充墙钢结构:
无填充墙钢结构:
砌体结构
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
框剪结构:
框筒结构:
筒中筒结构:
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
复杂高层结构:
板柱剪力墙结构:
异型柱框架结构:
异型柱框剪结构:
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不计算恒活载:
一次性加载:
模拟施工加载1:
模拟施工加载2:
模拟施工加载3:√
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风荷载:√
不计算风荷载:
地震作用计算信息:
不计算地震力:
计算水平地震力:√
计算水平和竖向地震力:
结构所在地区:
全国:√
上海:
广东:
(2)风荷载信息:
地面粗糙度类别:
A:B:
C:√D: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0.60
结构基本周期:经整体计算后按WZQ的第一周期值填入体型系数:
体型分段数:1
第一段最高层号:电算最大层数
第二段最高层号:0
第三段最高层号:0
第一段体型系数:1.4
第二段体型系数:0
第三段体型系数:0
女儿墙风荷载如未输入应,通过调整顶层体型系数、顶层加集中风载的方式计入。
(3)地震信息:
结构规则性信息:
规则:不规则:√
设计地震分组:
一:√二:三:
地震烈度:
6 (0.05g):
7 (0.1g):√
7 (0.15g):
8 (0.2g):
8 (0.3g):
9 (0.4g):
场地类别:
0 上海
1 一类
2 二类
3 三类√
4 四类
框架抗震等级:
0 特级
1 一级
2 二级
3 三级√
4 四级
5 不考虑
剪力墙抗震等级:
0 特级
1 一级
2 二级
3 三级√
4 四级
考虑偶然偏心:√
考虑双向地震力作用:
计算振型个数:≥9且满足质量参振系数≥90%
活荷载质量折减系数:0.5
周期折减系数:0.9
结构阻尼比(%): 5.00
特征周期:0.45
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08
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5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0相应角度:不填
(4)活荷信息:
柱墙设计时活荷载:
不折减:√折减:
传给基础的活荷载:
不折减:折减:√
梁活荷不利布置:
计算层数:屋面层
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
计算截面以上层折减系数
1 1
2-3 0.85
4-5 0.7
6-8 0.65
9-20 0.6
20层以上0.55
(5)调整信息: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0.85
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 1.00
梁扭矩折减系数:0.4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0.7~0.55(宜取高值0.7,当连梁超筋较多时,经讨论后方可降低)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 1.8
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1
九层结构及一级框架结构梁柱钢筋超配系数:1.15
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不打√
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
指定薄弱层个数:0
各薄弱层层数:不填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1
0.2Qo调整起始层号:0
0.2Qo调整终止层号:0
顶塔楼地震力放大起算层号:0
顶塔楼局部地震力放大系数:1
(6)设计信息:
考虑P-Δ效应:不打√
梁柱重叠部分是否作为刚域:不打√
按高规和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打√
钢柱计算长度系数按有侧移计算:不打√
砼柱计算长度系数计算执行混凝土规范7.3.11-3条:打√
结构重要性系数:1
梁保护层厚度:25(室外顶板梁配筋应适当放大)
柱保护层厚度:30
钢构件截面净毛截面比:0.85
柱配筋计算原则:
柱按单偏压计算:√按双偏压计算:
(7)配筋信息:
梁主筋强度:360
柱主筋强度:300
墙主筋强度:360
梁箍筋强度:210
柱箍筋强度:210
墙分布筋强度:210
边缘构件箍筋强度:210
梁箍筋间距:100
柱箍筋间距:100
墙水平分布筋间距:200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25
(8)荷载组合:
恒荷载分项系数: 1.2
活荷载分项系数: 1.4
活荷载组合系数:0.7
活荷载重力代表值系数:0.5
温度荷载系数:0
风荷载分项系数: 1.4
风荷载组合系数:0.6
水平地震荷载分项系数:1.3
竖向地震力分项系数:0.5
特殊荷载分项系数:0
(9)地下室信息:(当在总信息中地下室层数=0时,均不填并不显示)
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相对刚度比:3
外墙分布筋保护层厚度(mm): 40
地下室外墙侧土水压力参数
回填土容重(KN/m3):18
室外地坪标高(m):-0.45
回填土侧压力系数:0.5
地下水位标高(m):-20
室外地面附加荷载(KN/m2):10
人防设计信息
人防设计等级:0
0:4:5:6:
人防地下室层数:0
顶板人防等效荷载:0
外墙人防等效荷载:0
2.1.2 特殊构件补充定义
(1)特殊梁:
不调幅梁:
连梁:一端与剪力墙水平相连,另一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两端与剪力墙水平相连及一端与
剪力墙水平相连,另一端与剪力墙垂直相连的梁,当跨高比小于5时方可定义为连梁,其余梁未经专业负责人同意不得定义为连梁。
转换梁:
铰接梁:次梁端支座均设铰,单向框架与梁相接处不设铰。
滑动支座梁:
刚性梁---(程序自定义)
(2) 特殊柱:
上铰接柱、下铰接柱和两端铰接柱:
角柱:所有角柱均应指定
框支柱:
(3) 铰接支撑:
(4)弹性楼板:
弹性楼板6:
弹性楼板3:
弹性膜:√(弹性板设置时)
2.1.3 主菜单2 结构分析与构件内力计算
刚心坐标、层刚度比计算:√
形成总刚并分解:√
结构地震作用计算:√
结构位移计算:√
全楼构件内力计算:√
吊车荷载计算:
生成传给基础的刚度:√
层刚度比计算:
剪切刚度:
剪弯刚度:
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
地震作用分析方法:
算法1 侧刚分析方法:√
算法2 总刚分析方法:(有弹性板设置时,√)
位移输出方式:
简化输出:√
详细输出:
3,计算结果控制:
(1)弹性层间位移角应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即θe<1/1000;
(2)最大位移(层间位移)/ 平均位移(平均层间位移)<1.4;
(3)两向周期、基底剪质比接近(相差不宜超过15%),且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计算值≥1.6%;
(4)应校核建筑每平方重量标准值在合理范围内(应控制在14~16KN/m2,一般标准层不应大于15 KN/m2)
(5)地震力角度<5度时可不调整水平力角度;
(6)超筋信息应写明处理意见及相应加强措施。
(7)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地下室顶板为C30)。
(8)柱、墙混凝土等级:C30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