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和背诵《登鹳雀楼》这首诗。

2、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字词和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人所描绘的壮丽景象。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的意境。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难点
领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蕴含的哲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楼阁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是否知道鹳雀楼。

简单介绍鹳雀楼的历史和地理位置,为学习诗歌营造氛围。

2、初读诗歌
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学生朗读,纠正读音和节奏。

3、理解诗意
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重点解释“白日”“依”“穷”等字词。

结合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描绘的景象,如夕阳西下、黄河奔腾等。

4、体会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这样的景象会有怎样的感受。

让学生讨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体会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

5、诵读诗歌
学生在理解诗意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可以采用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

6、拓展延伸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更上一层楼”的经历。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与鹳雀楼有关的诗歌。

7、课堂小结
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

8、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登鹳雀楼》。

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写下来。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登鹳雀楼》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成功之处:
1、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展示楼阁图片和介绍鹳雀楼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充满了期待,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注重朗读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提高了学
生的朗读水平。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通过图片、动画等
形式,将抽象的诗句形象化,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中描绘的景象,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不足之处:
1、在讲解诗句含义时,有些过于注重字词的解释,而忽略了整体
意境的营造,导致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够深入。

2、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和诗歌蕴含的哲理时,给学生思考和
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部分学生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3、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还不够充分,教师讲得过多,学
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相对较少。

改进措施:
1、今后在讲解诗句时,要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让学生在整体感
知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含义。

2、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
己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设计更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创新思维。

总之,通过这次教学,我对古诗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确了今后的改进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