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命题人:教研室检测人:金台高中2012.6
注意:本套试卷共五大题,请将客观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于答题卡上,将主观笔答题答案认真书写在答题卷上。

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分值为150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6×4=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废圮.(pǐ)揩.(kāi)拭桎梏.(gù) 人才济济
..(jì)
B.愤懑.(mèn) 狷.(juàn)介睥.(pì)睨嗷嗷待哺.(pǔ)
C.嘈.(cáo)杂岿.(kuī)然犷.(guǎng)野一模.(mú)一样
D.轻佻.(tiāo) 剽.(piāo)窃摒.(bìn)弃钟灵毓.(yù)秀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
A.伶俜箝制历精图治变幻无常
B.整饬慰籍引经据典心力交瘁
C.追溯底蕴与日俱增嬉笑怒骂
D.荟萃藐视全神贯注翻来复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一分惠.而不费
...的赞美,带着点幽默微笑:“老弟,你的字真龙飞凤舞,这公文你不写,谁也写不了。


B.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踌躇满志
....,以为自己该大显神通了,但常常是眼高手低,处处碰壁,很不顺利。

C.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耸.人听闻
...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D.听他说张华的不是,李明口虽不言,心下却大不以为然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A.本次“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外省个别不良养殖户使用违禁“瘦肉精”喂养生猪,生猪经销者伪造检疫合格证逃避检验所造成的。

B.这些书虽然有多方面的意义,但我以为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便是生动弘扬了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具有特殊的精神魅力。

C.在北方,一年的开始或结束都是在寒冷的时刻,让人觉得新年是打着响亮的喷嚏登场的,又是带着受了风寒的咳嗽声离去的。

D.由于今年假期调整,客流高峰比去年来得早,以短途客流、返岗长途客流为主,从县城、农村向大城市流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中国艺术的极境如空谷幽兰,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兰,似有若无,也无人注意。

在这个阒寂的世界中,它自在开放,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其最大的妙处在于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①正相反,中国美学认为,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
②并不因其小而微不足道,并不因其不显眼而失去魅力
③小小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似淡若浓,沁人心脾
④更不因为它处于无人问津的山谷而顿失意韵
A.①③②④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①②④③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4分)
A.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B.《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最初出自美国记者斯诺的《西行漫游》,是斯诺在陕北延安采访毛泽东,根据他的谈话记录整理而成的。

C.《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节选自当代诗人冯至的《杜甫转》,传记记述了风云多变、忧患重重的社会环境,如何造成杜甫一生无穷的灾难,而诗人又是如何和人民患难与共、用诗歌记载苦难历史的。

D.评传的特点是叙述和评论紧密结合,作者的情感与评价自然地历史事件中。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就是这样的传记。

二、古诗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29分)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

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

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

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

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昏,不能进于是矣。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7.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道:谈论
B.不为者与不能者之行何以异.异:区别
C.是诚.不能也诚:的确
D.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乃:就、于是
8.下列加点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无以.,则王乎以:同“已”,停止 B.莫.之能御也莫:代词,没有人
C.何由
..知吾可也何由:什么原因 D.君子之于.禽兽于:对于
9.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4分)
A.牛何之 B.臣未之闻也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D.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意也
10.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4分)
A.《孟子》中的《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说服齐宣王施行保民的仁政的言论。

说明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

B.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

这是全篇的主旨。

C.本文的艺术特点,在于孟子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活动,从而逐步启发对方的认识,当齐宣王发出“德何如,则可以王矣”的质疑后,孟子就直截了当的提出“保民而王”的话,这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D.“盖亦反其本以”至“孰能御之”一段话,宣王没有接受孟子“发政施仁”的主张,所以说“请尝试之”。

11.翻译下列语句。

(13分)
(1)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

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4分)
答:
(2)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3分)
答:
(3)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6分)
答:
(二)古诗词鉴赏
12.阅读下面这首试,回答问题。

(11分)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⑴.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

“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5分)
答:
⑵.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情感?(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3.⑴万里悲秋常作客,。

⑵,孤舟一系故园心。

⑶感时花溅泪,。

⑷横眉冷对千夫指,。

⑸,人间正道是沧桑。

⑹雄关漫道真如铁,。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20分)
傅雷
杨绛
说起傅雷,总不免说到他的严肃。

傅雷的严肃确是严肃到十分,表现了一个地道的傅雷。

他自己可以笑,他的笑脸只许朋友看。

在他的孩子面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

阿聪、阿敏那时候还是一对小顽童,只想赖
在客厅里听大人说话。

大人说的话,也许孩子不宜听,因为他们的理解不同。

傅雷严格禁止他们旁听。

有一次,客厅里谈得热闹,阵阵笑声,傅雷自己也正笑得高兴。

忽然他灵机一动,蹑足走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一开。

只见门后哥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面的台阶上,正缩着脖子笑呢。

傅雷一声呵斥,两孩子在一阵凌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

梅馥也赶了上去。

在傅雷前,她是抢先去责骂儿子;在儿子前,她却是挡了爸爸的盛怒,自己温言告诫。

等他们俩回来,客厅里渐渐回复了当初的气氛。

但过了一会,在笑声中,傅雷又突然过去开那扇门,阿聪、阿敏依然鬼头鬼脑并坐原处偷听。

这回傅雷可冒火了,梅馥也起不了中和作用。

只听得傅雷厉声呵喝,夹着梅馥的调解和责怪;一个孩子想是哭了,另一个还想为自己辩白。

我们谁也不敢劝一声,只装作不闻不知,坐着扯谈。

傅雷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

梅馥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大家又坐了一会儿辞出,不免叹口气:“唉,傅雷就是这样!”
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傅雷却不止一次在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

──是否因为莫罗阿曾把伏尔泰比作“一头躲在窟中的野兔”呢?傅雷的自比,乍听未免滑稽。

梅馥称傅雷为“老傅”;我回家常和钟书讲究:那是“老傅”还是“老虎”,因为据他们的乡音,“傅”和“虎”没有分别,而我觉得傅雷在家里有点儿老虎似的。

他却自比为“小老鼠”!但傅雷这话不是矫情,也不是谦虚。

我想他只是道出了自己的真实心情。

他对所有的朋友都一片至诚。

但众多的朋友里,难免夹着些不够朋友的人。

误会、偏见、忌刻、骄矜,会造成人事上无数矛盾和倾轧。

傅雷曾告诉我们,某某“朋友”昨天还在他家吃饭,今天却在报纸上骂他。

这种事不止一遭。

傅雷讲起的时候,虽然眼睛里带些气愤,嘴角上挂着讥诮,总不免感叹人心叵测、世情险恶,觉得自己老实得可怜,孤弱得无以自卫。

他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止不住要冲撞人。

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他也像老鼠那样,只在洞口窥望外面的大世界。

他并不像天上的鹤,翘首云外,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

傅雷对国计民生念念不忘,可是他也许遵循《刚第特》的教训吧,只潜身书斋,做他的翻译工作。

傅雷爱吃硬饭。

他的性格也像硬米粒儿那样僵硬、干爽;软和懦不是他的美德,他全让给梅馥了。

朋友们爱说傅雷固执,可是我也看到他的固而不执,有时候竟是很随和的。

他有事和钟书商量,尽管讨论得很热烈,他并不固执。

他和周煦良同志合办《新语》,尽管这种事钟书毫无经验,他也不摈弃外行的意见。

他有些朋友(包括我们俩)批评他不让阿聪进学校会使孩子脱离群众,不善适应社会。

傅雷从谏如流,就把阿聪送入中学读书。

钟书建议他临什么字帖,他就临什么字帖;钟书忽然发兴用草书抄笔记,他也高兴地学起十七帖来,并用草书抄稿子。

1954年在北京召开翻译工作会议,傅雷未能到会,只提了一份书面意见,讨论翻译问题。

讨论翻译,必须举出实例,才能说明问题。

傅雷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

他显然也没料到这份意见书会大量印发给翻译者参考;他拈出例句,就好比挑出人家的错来示众了。

这就触怒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有一位老翻译家竟气得大哭。

平心说,把西方文字译成中文,至少也是一项极繁琐的工作。

译者尽管认真仔细,也不免挂一漏万;译文里的谬误,好比猫狗身上的跳蚤,很难捉拿净尽。

假如傅雷打头先挑自己的错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人家也许会心悦诚服。

假如傅雷事先和朋友商谈一下,准会想得周到些。

当时他和我们两地间隔,读到钟书责备他的信,气呼呼地对我们沉默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就又恢复书信往来。

傅雷的认真,也和他的严肃一样,常表现出一个十足地道的傅雷。

有一次他称赞我的翻译。

我不过偶尔翻译了一篇极短的散文,译得也并不好,所以我只当傅雷是照例敷衍,也照例谦逊一句。

傅雷怫然忍耐了一分钟,然后沉着脸发作道:“杨绛,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

”我当时颇像顽童听到校长错误称赞,既不敢笑,也不敢指出他的错误。

可是我实在很感激他对一个刚试笔翻译的人如此认真看待。

而且只有自己虚怀若谷,才会过高地估计别人。

14.傅雷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根据全文加以概括。

(4分)
答:
15.作者通过哪些生活琐事来展示人物性格?请分条概述。

答出四条即可。

(4分)
答:
16.别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而他却自比“墙洞里的小老鼠”,从文中看,他为什么如此自比?(4分)
答:
17.“他人的人生里有我们人生的影子”,傅雷的人生会给我们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文意,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70字左右。

(8分)
答:
五、作文(60分)
18.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力学家说:“没有脚与地面的摩擦,人便无法走路;没有绳子之间的摩擦,绳子便不可能挽成结。

”哲学家说:“没有摩擦,社会便不会前进;没有摩擦,人们怎么能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文学家说:“摩擦是一连串轻微的碰撞,碰撞是一次激烈的摩擦。

有了摩擦与碰撞,才会有琴声、鼓声、钟磬声,才会有世界进步的进行曲。


请以“摩擦”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期末考试答题卷
二三四五总分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11.翻译文言文句(13分)
(1)
(4分)(2)
(3分)(3)
(6分)12.古诗词鉴赏(11分)
(1)
(5分)(2)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3.⑴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20)
14.
(4分)15.
(4分)16.
(4分)17.
(8分)
五、作文(60分)
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