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新课标Ⅰ)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 题 十 四 罗 斯 福 新 政 和 当 代 资 本 主 义 的 新 变 化
考点一
1929 年至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
机和罗斯福新政
3 最大特点: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对美国经济 制度进行深刻改造
4 新政的影响
( 一) 年至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 原因
2 特点 波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特别深远 3 影响
的争夺 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 加尖锐 同时它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激起了当地人民强 烈的反抗 ( 二) 罗斯福新政 1 实施背景
必要性 危机爆发后 以胡佛为首的政府采
取了 自由 放任 的经济政策 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可能性 年 罗 斯 福 在 大 选 中 击 败 胡 佛 并 于
年就任美国总
统 2 主要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表现为:新的理论
指导,即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新的起点,即新政将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轨道,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新的模式,即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

()新政成功的原因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资本主义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之后,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竞争,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常常引起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破坏,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罗斯福新政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

是由美国的国情决定的。

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如给农民大量的补贴、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等。

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世纪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
验。

罗斯福个人的素质及策略。

()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在经济发展过程
中,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
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

扩大需求的政策要高度重视保民生、保就业,那些有利于改善民生、创造就业的项目应该优先支持。

加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力度,大幅度提升社会基本保障水平。

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职能。

考点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
新变化
( 一) 经济政策的变化
1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国 家 干 预 经 济 的 理 论 基 础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后 发 达 国 家 吸 取 年 经 济 大 危 机 的 教 训 普 遍 放 弃 自 由 放 任 的 传 统 接 受
凯 恩 斯 主 义 采
取 了 利 用 国 家 权 力 对 经
济 进 行 大 力 干 预 的 政 策 如 增 加 公 共 开 支 降 低 利 率 刺 激 投 资 和 消 费
成就 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经济发展的 黄金时期 演变 世纪 年 代 初 美 国 和 西 欧 主 要 资 本 主 义 国
家出现 滞胀 现象 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二) 经济结构的变化 1 第三产业的兴起
概况 二战后 美国等主要经济发 达 国 家
的 第 三 产 业 发 展迅速 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影响 第三产业的繁荣拓展了经 济 活 动 领 域 增 加 了 就
一、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
新变化
专题十四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63
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2新经济的出

含义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
信息技术
为主导的新的经济
形态
概况出现在世纪年代克林
顿执政时期的美国主要特征是低通货膨胀率
和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发展迅速
全面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原因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
发展
的必然结果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之后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家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经济危机迫使垄断资产阶级呼唤国家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造成的危机期间单靠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和矛盾无法通畅再生产循环过程
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所需要的巨额资金以及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认识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互相适应和协调的一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容纳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完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但这只能暂时缓和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整顿金
融经罗
济斯复兴工
业大福
危新调整农
业机政
社会福

国家垄
断资
本主义
新模式
当代资
本主
义的新
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建立“福利国家”
第三产业的兴起
“新经济”的出现
二、全面认识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
形成原因:世纪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
危机,
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
机威胁资本主义制度。

形成经过
()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
干预社会 财 富再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 会
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 ) 福利项目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 ) 各国发展不平衡,英国、瑞典、丹麦、德国等国家发展水 平较高。

( ) 发 展 程 度 较 高, 已 由 单 纯 的 救 济 发 展 为 公 民 的 社 会 权利。

实质:福利制度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税
收的形式
把一部分财富 集 中 起 来, 而 后 用 于 社 会 上 收 入 较 低 的 居 民 身
上,以部分改善他们在 初 次 分 配 中 收 入 过 低 状 况 的 一 种 制 度。

实质上是国民财富的再分配,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分配 方式。

三、归纳整理二战前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
特点
( ) 资金来 源 多 元 化,一 般 由 个 人 缴 纳、企 组成。

( ) 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 伤 保 险和养老保险等。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 P162
主题一 资本主义的“ 梦魇” 与“ 重生” ——


年的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法的行动或行 政的声明来解决。

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 续表
面对经济大危机带来 的 严 重 破 坏 胡 佛 政 府 仍 坚 持 自 由 放 任 历史 政策 未能
扭转危 机 所 带 来 的 经 济 颓 势 罗 斯 福
上 台 后 宣 布 结论 实施 新政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
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

———胡佛
史料应用 1 史料 体现了
年经济危机的哪些特点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
了永
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 依靠的是 旧 民 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读史指导
答案 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

2 史料 中胡佛和罗斯福面对危机的态
度有何不同
答案 胡佛仍坚持自由放任的政策,罗斯福主张在维护资本 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3 结合史料 和所学知识 谈谈对罗斯福新政是 旧民主秩序的 新应用 的认识
答案 罗斯福新政是 “ 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它是在坚 持 资本主义制度的前 提 下,国 家 利 用 政 权 力 量 对 经 济 活 动 进 行 干预,是对生产 关 系 的 局 部 调 整。

某 些 让 步 是 为 了 缓 和 社 会 矛盾,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具备社会主义色彩。

4 综合 以 上 史 料 分 析 年 经 济 大 危 机 给
我 们 哪 些 启示
答案 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要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不能 一成不变。

主题二 “ 社会减震器” ———西方“ 福利国家” 制度
读史指导
———《 世界经济
通史》 史料 2 第二次 世 界 大 战 后,发 达 国 家 在 生 产 力 提 高 的 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 路。

……但 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必然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 生矛盾,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负担,社会成员劳 动 积 极 性 下降,产品竞争能力不强,中
产阶级日益削弱,国家 生 产 和 国
民收入增长缓慢。

———《 世界文明史》
专题十四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65
史料应用
1年月美国通过紧急救济法令的背景是什么概括史料中有关社会保障的措施
答案背景: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任总统。

措施:实行失业救济;推行社会保险制度;调节
财富分配;
加强社会立法。

2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所实行的社会福利制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答案积极影响:改善人民生活;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消极影响:国家财政负担加重;人民进取心减
退。

3结合所学知识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案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这些调整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协调的一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这些调整也只是暂时缓解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联系上述史料谈谈如何保障我国人民的福利
答案扩大社会就业,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增强公平性,保证可持续性;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