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芸豆的功效与副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芸豆的功效与副作用
1、白芸豆味甘平,具有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等
功用,是某种滋补食疗佳品。
2、白芸豆还有止痛剂作用,对治疗虚寒呃逆、胃寒呕吐、跌打损伤、喘息咳嗽、腰痛、神经痛均有一定疗效。
3、白芸豆还是食品一些则高钾低钠食品,很适合于心脏病、动脉
硬化、高血脂和忌盐患者食用。
3、白芸豆可以有效配合减肥者的饮食治疗,使他们饭吃饱、消除
饥饿感,而餐后体重不增。
白芸豆精华中-淀粉酶抑制剂经胃肠道排出
体外,不必经过血液循环,不积极作用于大脑神经中枢,食用后不腹泻、
不乏力、不厌食、体重不反弹、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依从的减肥原则。
白芸豆无抗性,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很适合于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脂和忌盐患者食用。
生吃白芸豆会产生毒素,所以不论是哪种吃法,白芸豆都必须煮熟
再吃。
不要一次吃得太多,以免胀气。
一、栽培技术
1、选种:种子宜麦草选用生育中前期市场收获的种子,螺科榧必
须用粒大饱满无病斑的种子,播种前晒种1-2天,以打破种子休眠,
使出苗整齐。
2、播种:因品种类型合理和地区差异选用适当播种期,一般在3
月上旬至4月中旬为宜,播种深度2.5-4.0厘米,为增强植株抗旱性,可适当深播(4-5厘米),为防止地下害虫,播种前应或进行药剂拌种。
3、施肥:白芸豆疏肝理气施肥应以施用有机肥为主,根据土壤肥力,在整地时施入腐熟高质农家肥,每亩1500-2021公斤,草木灰每
亩1000-1500公斤,或生物钾肥每亩1公斤,钙镁磷肥每亩50公斤,
混拌作底肥,不宜施用过磷酸钙等化肥,适当施用硼砂。
4、田间管理
(1)旱施追肥,做好中耕管理。
白芸豆需肥量较大,在苗高20-30
厘米时,应及时松土除草、培土提沟,同时亩追施20-30公斤碳铵做
提苗肥,初花至盛花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公斤和0.2公斤硼砂做叶
面喷施,增加结荚率有和光泽度,促进粉粒饱满,对提高产量有很好
效果。
(2)及时搭架,整理株型:白芸豆出土30厘米,应及时插杆及引
蔓上架,做到一塘一杆,杆高应在2米以上,白芸豆喜光,在盛花期
应打去一些侧枝和底部叶片,以免互相遮阴,影响结荚率,一般株高
达2,5米就须封顶,使养分集中供应荚果,促使子粒饱满和商业化。
二、病害防治
1、白芸豆炭疽病
发病症状果皮发病时,病斑沿叶片背面叶脉呈多角或三角形扩展,渐由红褐色受刺激黑褐色。
子叶发病,病斑圆形褐色穿孔,幼茎上病
斑褐色、细条形凹陷、纵裂。
豆荚发病时,长方形由褐色小点扩大成
圆形病斑,中央凹陷,潮湿时溢出粉红色黏稠物。
13-27℃易发病,地
势低洼、排水不良、多雨、多露、重雾、天气冷凉发生严重。
连作地、种植过密、土壤黏重这有利于发病。
防治技术:(1)播种前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2)用75%百菌清6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奎宁500倍液喷雾,苗期喷1-2次,结
荚期1-2次。
2、白芸豆根腐病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在根部和茎基部,早期症状不明显,植株矮小,开花结荚后,症状明显,病株下部叶片枯黄,从叶片边缘开始枯萎,
但不脱落。
拔出病株,可见主根上部和茎地下部变大黑褐色,病部稍
凹陷,有时开裂或深入到皮层内。
剖视根部,维管束呈红褐色,病部
侧根少或已腐烂。
当根腐烂后,植株枯萎死亡,潮湿时,病部爆发粉
红色霉状物。
山东省一般从5月上旬开始发生。
防治技术:(1)播种或定植时,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按
药土比1:50配成药土,穴施或沟施;(2)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0倍液,或70%敌可松原粉1500倍液喷茎
基部或灌根,每株灌250毫升,7~10天再灌1次,或用50%多菌灵可
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混合喷洒。
3、白芸豆细菌性疫病
发病病征叶片发病,褐毛呈暗绿色比藏西县水浸状小斑点,后渐
次扩大为不规则形,褐色干枯、薄而半透明状,周围有黄色晕圈,并
溢出淡黄色菌脓,干燥后呈白色或橙色菌膜,病重时病斑相连,全叶
枯萎。
嫩叶受害时扭曲、皱缩脱落。
茎蔓染病,产生红褐色溃疡状条斑,稍凹陷,绕茎1周后萎蔫死亡。
豆荚染病、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如,红褐色至褐色,中央凹陷,有淡黄色菌脓,严重时全荚皱缩。
种
子受害时的症状同荚。
也叫叶烧病、火烧病,气温24~32℃时病菌易
侵入,高温多雨、多雾、湿度沙托梅发病较重。
虫害严重、肥水不足、植株长势强及田间杂草丛生等均易发病。
防治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或从无病地采种,或从无孕产妇荚
上留种,种子消毒可采用温汤浸种,将种子在45℃的温水中浸种10分钟,也可用种子重量的0.3%的50%福美双或95%敌可松原粉拌种;(2)用1:1:240倍波尔多液,抗菌剂4011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
粉剂3000~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65%代森锌600~700倍
液等喷雾防治。
7~10天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