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 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测量力的常用工具是()
A. 刻度尺
B. 天平
C. 微小压强计
D. 弹簧测力计
2.关于力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却向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弹力
C. 小朋友玩的气球,不小心一松手,升到了天空,可见它不受重力
D. 物体放在斜面上时,重力的方向是斜向下的
3.小军用绳子拴着一金属小球,使小球做圆周运动,如果小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
则小球将()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立即停止运动
C. 继续做圆周运动
D. 减速运动直到停止
4.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友
情提示: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A. B. C. D.
5.生物学中也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鱼在水中是靠改变自重来实现浮沉的
B. 鱼的表面有粘液可以减小水的阻力
C. 鱼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水
D. 鱼摆尾前行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
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
确的是()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下列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B. C. D.
8.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则这两个力()
A. 一定平衡
B. 可能平衡
C. 一定不平衡
D. 无法判断
9.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电视机,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A. 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
B. 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C. 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D. 桌面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10.一均匀物体漂浮在水面上,若将此物体露出水面部分截去,则余下部分将会()
A. 下沉
B. 悬浮
C. 上浮
D. 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4.0分)
1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 .如图所示,主要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______ 图;主要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______ 图.
12.自行车下坡时,不瞪脚踏板速度也会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自行车的动能逐渐
______,自行车的重力势能逐渐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3.现有一瓶某品牌的饮用纯净水.
(1)瓶盖上刻有一道道竖直的条纹,其目的是______ 摩擦(填“增大”或“减少”).
(2)用手握住水瓶在空中静止不动,此时水瓶受到的______ 和手对瓶的摩擦力是平衡力.
14.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______ ;物体
的运动______ 力来维持(填“需要”“不需要”),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5.当轮船从河里开到海里,轮船所受到的浮力______,排开水的体积将______。

(以
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而当潜水艇要上浮时,用压缩空气排除水舱中的水,改变______来实现上浮的。

16.小亮在做物理作业时,不小心画错了一个图,用橡皮轻轻地擦,没擦净.后来他稍
加点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______ 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______.17.有寓言故事《乌鸦喝水》中,乌鸦把小石块投入瓶中而喝到了水,水中石块受到的
浮力______它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面上升过程中,水对瓶底的压强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长江三峡大坝蓄水的水位提高后,大坝承受水的______ 增大.轮船通过大坝要经
过船闸,船闸是根据______ 原理制成的.
19.放在地面上的木箱重100N,当用10N的水平力推它时,木箱没有动,则地面对木
箱的摩擦力是______ N;当木箱受到20N水平推力时,木箱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 N.
20.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 N,示数是______ N.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2.0分)
21.如图所示,用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请画出F的力臂
L。

2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
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 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______ 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3.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______运动,这样利用______的知识可以间接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分析图甲和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由实验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和______ 有关.
24.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让钢球从斜面上滚下,撞
击到一个木块上.
(1)此实验是观察木块被钢球推动的______ 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2)让同一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时,滚下时的位置越高,滚到斜面下端时______ 越大,把木块推得越远,说明在钢球______ 相同的情况下,钢球的______ 越大,动能越大.
(3)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滚到斜面下端时速度相同,钢球的______ 越大,把木块推得越远,说明在钢球______ 相同的情况下,钢球的______ 越大,动能越大.
(4)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物体的动能与______ 有关.
25.小强推着小车,30s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5m,如果水平推力为200N.试计
算:
(1)在此过程中小强对小车做的功.
(2)小强推小车的功率.
26.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摩擦)提升某一重物,所用
拉力F为200N,在10s钟内将重力为600N的物体A匀速提升了2m,
求:
(1)求动滑轮重。

(2)拉力做了多少功。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7.上周学校购买了一批水龙头,据商家说其材料铜质的,实验室的老
师组织九年级的一些同学通过实验来验证商家的说法。

他们把一个
水龙头用轻质细线捆好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测得它的重
力为1.6N,再把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
计的读数为1.4N(ρ铜=8.9×103kg/m3,g=10N/kg)。

求:(1)每个水龙头的质量是多少?
(2)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这批水龙头的密度是多少?商家的说法是否正确?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28.请画出图中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3.0分)
29.我们在做“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表面为
毛巾,(b)表面为棉布,(c)表面为木板.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在不同的表面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1)使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水平平面上具有相等的______ ;
(2)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小车在不同材料的表面上滑行的距离不同,说明了小车在不同材料的表面上______ 不同,表面越光滑小车行______ ,在______ 表面
上滑行的距离最长.
(3)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若小车不受阻力作用将______ .
30.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
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1)分析表中序号为1、2、3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压强______ ,比较表中序号为3、4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______ 有关.(2)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她应控制的量有
______ 和______ ,要改变的是______ .
3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时,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

(2)若不计杠杆质量和摩擦且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都相
同,在C点挂2个钩码时,在D点应挂______个钩码,杠杆
才能恢复平衡。

(3)若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边的钩码拿掉一个,要使杠
杆仍保持平衡状态,应将右边的钩码拿掉______个。

(4)由此,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解:A、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不符合题意;
B、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不符合题意;
C、微小压强计是测量压强的工具,不符合题意;
D、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常用工具,符合题意;
故选D.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测量力的常用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各测量工具的用途.
2.【答案】A
【解析】
解:
A、游泳时向后用力划水人就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
B、直接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不直接接触物体之间一定不产生弹力,故B错误;
C、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空中上升的气球,也受重力作用,故C错误;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物体放在斜面上时,重力的方向仍然是竖直向下的,故D错误.
故选A.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弹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二是发生弹性形变.(3)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
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本题考查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弹力是接触力,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
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答案】A
【解析】
解:当小球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它将仍保持力消失瞬间的方向和速度不变,因此,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A。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对于一个运动着的物体来讲,当外力突然消失时,它只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外力突然消失时,物体的是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取决于力消失的瞬间物
体的运动状态如何。

静止的将永远静止,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4.【答案】C
【解析】
解:选项A,虽然物体的速度是一定的,但物体不是在沿直线运动,所以物体
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不是平衡力作用;
选项B和D,虽然物体是在沿直线运动,但物体的速度在发生变化,所以物体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也不是平衡力作用;
选项C,物体的速度一定且沿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作用。

故选:C。

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要判断哪
个选项中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就看哪个选项中的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平衡状态的判断,物体的平衡状态有两个:静止状态
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答案】A
【解析】
解:A、鱼通过鱼鳔改变体积,改变所受浮力实现浮沉,所以A错误;
B、鱼的表面有粘液,使其表面变得光滑,可以减小水的阻力,B正确;
C、鱼前进首先靠鱼鳍向后拨水,水给鱼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鱼向前进,
所以C正确;
D、由C知,鱼前进是靠水给鱼的反作用力,所以D正确;
故选A.
A、鱼的浮沉靠的是鱼鳔,通过改变鱼鳔的体积改变鱼所受的浮力;
B、鱼的表面有粘液有润滑作用,可以减小水的阻力;
CD、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判断.
此题通过鱼的特点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及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6.【答案】B
【解析】
解:由于液体深度h、容器底面积S相同,所以液体体积:V
甲>Sh=V


由于液体质量相等,所以ρ
甲<ρ


又由于P=ρgh,h相同,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
甲<P
乙。

故选B。

由题知,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液面高度相同,可得出液体的体积关系,又知道液体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得出甲乙液体的密度关系,再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关系。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根据容器形状确定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
解:①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②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③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④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综上所述属于费力杠杆的是②③.
故选B.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8.【答案】C
【解析】
解:
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说明了这两个力的方向也相同;而平衡力的方向
是相反的,由此可知这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
故选C.
辨别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就要看这两个力是否具备二力平衡的条件:等大、反向、共线、共物;根据告诉的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结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来确定这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
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能够体现这两个力:等大、共线、共物、同向.唯独与二
力平衡的四个条件中的一个反向不相符.
9.【答案】A
【解析】
解:
A、电视机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都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二力的方向相同,并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因此不是平衡力;
C、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尽管都是桌子,但大小不同,一个是桌子的重力,一个是电视机的重力,故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

故选:A。

根据电视机静止在桌面的状态,结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来确定哪两个力是平衡力。

注意:1、两个力平衡,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缺一不可;
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本质区别就在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要注意区
分。

10.【答案】C
【解析】
解:均匀物体漂浮在水面,则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当截去露出水面的部分时,物体会上浮,最终处于漂浮状态.
故选C.
由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我们可以得出,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当截去露出水面的部分时,物体最后仍处于漂浮状态,所以余下部分将上浮.
本题目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重点考查了根据物体的浮沉来判断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11.【答案】作用;乙;甲
【解析】
【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方向的改变;物体速度的改变;物体由运动到静止或由静止到运动.
此题主要考查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是力学的基础知识.
【解答】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甲图中用力把拉力器拉开时,拉力器的弹簧发生了形变,变长了,所以此图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乙图中足球运动员用脚踢球时,足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了变化,也就
是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作用;乙;甲.
12.【答案】增大减小
【解析】
解:自行车在下坡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其动能变大;
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其重力势能减小。

故答案为:增大;减小。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本题考查了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题目。

13.【答案】增大;重力
【解析】
解:(1)瓶盖上有竖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瓶子握在手中,手和瓶子之间产生摩擦力,瓶子静止在手中,竖直方向受
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两个力是平衡力.
故答案为:(1)增大;(2)重力.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平衡状态: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
用.
(1)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14.【答案】相互的;不需要
【解析】
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故答案为:相互的;不需要.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物体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正确理解物体间力的概念以及力的作用效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不变;变小;自身的重力
【解析】
解:漂浮于水面上的轮船,由于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故轮船从河里开到海里,
所受浮力不变;但由于水的密度减大,故排开水的体积将变小;
潜水艇是通过调节自身的重力来实行上浮与下潜的。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自身的重力。

轮船从大海进入长江时,液体的密度变化可知所受浮力的变化;根据物体的
浮沉条件可知,轮船从水里进入海中时,浮力的变化,及排开水的体积的变化。

潜水艇浸没在水中无论是上浮还是下沉,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
不变),受浮力不变;通过让海水进、出压力舱改变潜水艇受到的重力,实现
上浮或下沉的。

本题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的计算,要求学生能灵活根据所学过的物理
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16.【答案】压力摩擦力
【解析】
解:橡皮和纸之间的粗糙程度一定,轻轻擦时压力小,摩擦力小,稍加点劲,
增大了压力,增大了橡皮和纸之间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压力;摩擦力.
从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考虑.
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问题.
17.【答案】小于增大
【解析】
解:
(1)小石块在水中沉入瓶底,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小石块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2)水面上升过程中,水的深度h增大,由p=ρgh可知,水对瓶底的压强增大。

故答案为:小于;增大。

(1)物体的沉浮条件:当浮力大于物体重力,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物体重力,物体悬浮或漂浮;当浮力小于物体重力,物体下沉。

(2)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同一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本题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液体压强解释了寓言故事《乌鸦喝水》中有关问题,是一道基础题目。

18.【答案】压强;连通器
【解析】
解: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长江三峡大坝建成,蓄水的水位提高后,水对大坝的压强增大,这就要求大坝承受的压强增大;
三峡大坝的船闸是连通器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
故答案为:压强,连通器.
长江三峡大坝建成,蓄水的水位提高,水对大坝的压强增大,据此分析;
三峡大坝的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通器,它充分应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连通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19.【答案】10;20
【解析】
解:当用10N的水平力推它时,木箱没有动,所以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
在水平方向木箱受推力和地面对其向后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F=10N.
当木箱受到20N水平推力时,木箱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推
力与摩擦力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此时f=F=20N.
故答案为:10;20.
物体所受平衡力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同时要知道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属于平衡状态.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及应用,一定要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并找出
物体所受的平衡力.第一种情况,学生很容易错认为是推力小于摩擦力,要
注意区别.
20.【答案】0~5;2
【解析】
解: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到5N,分度值是0.1N,示数恰好在2N处.故答案为:0~5;2.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前,先观察其测量范围及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
此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
21.【答案】解:已知支点为O,过点O作力F的垂线段,即动力臂L.如图所示:
【解析】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因此要先确定支点,然后判断力的方向,
再过支点做出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为所求作的
力臂。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力臂的画法,首先要掌握力臂的画法,确定支点,从支
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力臂。

22.【答案】凹陷;乙、丙;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
【解析】
解:(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大小.(2)实验乙和丙,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甲和乙,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故答案为:(1)凹陷;(2)乙、丙;(3)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
(1)压力作用效果用物体形变大小来反映,物体形变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
的影响因素.
23.【答案】匀速直线;二力平衡;压力;粗糙;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解析】
解:(1)当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平衡力,此时滑动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的拉力,因此,这里是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2)比较甲、乙两图,接触面材料相同,甲图中压力小,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即摩擦力小,说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甲、丙两图,压力相同,丙图中接触面粗糙,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即摩擦力大,说明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综合两次的结论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2)压力;(3)粗糙;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