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按比例缩小” 。 据博尔赫斯解释, 阿莱夫 ” 是希 ’()*+)
“ 伯来语字母表的第一个字母, 在犹太神秘哲学中, 这个 字母指无限的、纯真的神明;据说它的形状是一个指天 指地的人,说明下面的世界是一面镜子,是上面世界的 地图; 在集合论理论中, 它是超穷数字的象征, 在超穷数
!"
!"#$%"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更不是空穴来风, 而是基于一个空间性的文化背景之上的 “ 理性选择。 诚如有的论者所指出的: 学界多 !"世纪末叶, 多少少经历了引人注目的‘ 空间转向’ , 而此一转向被认为 是!"世纪后半叶知识和政治发展最举足轻重的事件之一。 学者们开始刮目相看人文生活中的‘ 空间性’ , 把以前给予 时间和历史, 给予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青睐, 纷纷转移到空
虽然叙事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但把 叙事这一重要的现象正式纳入研究的视野,却是非常晚 近的事。!" 世纪 #" 年代末, 受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 叙 事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法国正式诞生。自诞生以来,叙事 学虽然也曾走入低谷,但总体上却凭借自身的理论活力 和学科渗透力,呈现出了一种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态 势。在学科的历史发展中,叙事学已完成了由结构主义 叙事学到 “ 新叙事理论 ” , 或者说由 “ 经典叙事学” 到“ 后 经典叙事学” 的转向。在逻辑上, 我们认为叙事学也应该 有一个由时间维度上的研究向空间维度上的研究的转 向 。本文即欲探讨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2 ( ( 0’2 )

正是有感于以往的叙事学研究对空间维度重视不
够, 笔者在以后的研究中, 试图全面、 深入地探讨叙事与 空间的关系, 力求建立一门空间叙事学。 二、 空间转向的文化背景 我们倡导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决不是无的放矢,

《 梦: 时间与叙事 》 一文中, 我通过对时间、 存在、 事件、 意 “ 识和潜意识关系的考察, 认为: 梦实质上是在潜意识中 进行的一种叙事行为。与意识中的叙事一样,梦中的叙
#$ % ” 间上来。 尽管到目前为止, 叙事学对空间或空间性问题
的空间是无法加以叙述的, 正如小说的叙述者所说: 现在我来到我故事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中心; 我作为作家的绝望心情从这时开始。任何语言都是 符号的字母表,运用语言时要以交谈者共有的过去 经历为前提;我的羞惭的记忆力简直无法包括那个 无限的阿莱夫, 我又如何向别人传达呢?……此外, 中心问题是无法解决的:综述一个无限的总体,即 使综述其中一部分,是办不到的。在那了不起的时 刻,我看到几百万愉快的或者骇人的场面;最使我 吃惊的是, 所有场面在同一个地点, 没有重叠, 也不 透明。我眼睛看到的是同时发生的:我记叙下来的 却有先后顺序, 因为语言有先后顺序。总之, 我记住 了一部分。 # & % 事实上, 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 就是那些记住了的部分, 我们也无法完整地加以叙述。这恐怕是人类自开始叙事 的时候起, 便碰上了的最大的叙事学难题。于是, 我们只 好退而求其次,依循因果关系和时间的方向 ( 过去—— — 现在—— — 未来) 来组织事件, 从而建立叙事的秩序。这就 是所谓叙事的因果线性规律。 显然,依照因果线性规律写成的叙事作品是经过选 择、 添加并重新安排的结果。选择必然意味着淘汰, 添加 必然意味着粉饰" ,重新安排必然意味着对事物原有秩 序的破坏,而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对事物真实性的遮 蔽和扭曲。正是有感于时间性对真实性的遮蔽甚至扭 曲, 自 !" 世纪下半叶以来, 许多思想敏锐的学者都觉得 应该把空间维度引入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去。在引述 了《 阿莱夫》中的上段引文后# ,后现代地理学的代表人 “ 物爱德华・,・苏贾这样写道: 人们在察看地理时所见 到的,无一不具有同存性,但语言肯定是一种顺序性的 连接,句子陈述的线性流动,由最具空间性的有限约束 加以衔接, 两个客体 ( 或两个词) 根本不可能完全占据同 一个位置 ( 譬如在同一个页面上) 。对于词语, 我们所能 做的,无非就是作重新的收集和创造性地加以并置的工 作,尝试性地对空间进行诸种肯定和插入,这与现行的
&’ ( ” “ 们真正找回了失去的时间。 叙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事也是一种为了抗拒遗忘,追寻失去的时间,并确认自 己身份、证知自己存在的行为。”& * ( 梦的基本语汇是梦 像。在从梦像到梦境的过程中, 一种叫做梦境 “ 蒙太奇” 《 的叙述行为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 梦: 时间与叙事 》 一 文还认为:在叙事、抒情、说理这三大人类的文化冲动 中+ 叙事更为基本, 因为只有叙事既是一种意识行为, 也 是一种潜意识行为。 & * ( 如果说,叙事与时间的关系在传统叙事学中已得到 较为充分的研究的话 ( 尽管这种研究还存在缺陷 ) ,那 么,叙事与空间的关系在传统叙事学中则几乎还是一片 空白。而事实上,叙事与空间的关系在叙事学研究中非 常重要。 ( 作为一种 “ 先验的感性形式” 康德语 ) , 时间只有以 空间为基准才能考察和测定,正如空间只有以时间为基 准才能考察和测定一样;也就是说,无论是作为一种存 在,还是作为一种意识,时间和空间都是不可分割的统 “ 一体。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 空间 ( 位置) 和时间在 应用时总是一道出现的。世界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由 空间坐标 ,、 物理的描 -、 . 和时间坐标 / 来确定。因此, 述一开始就一直是四维的。但是这个四维连续区似乎分 解为空间的三维连续区和时间的一维连续区。这种明显 的分解, 其根源在于一种错觉, 认为 ‘ 同时性’ 这概念的 意义是自明的,而这种错觉来自这样的事实:由于光的
江西社会科学
!""#$ %"
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龙迪勇
叙事学研究既存在一个时间维度, 也存在一个空间维度。 但在传统的叙事学研究中 ( 无论是经典叙事学, 还是后经典叙事学 ) ,人们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后者。现在,叙事学是到了该重视空间维度上的研究的时候 了。本文指出叙事学在今天面临一个 “ 空间转向 ” 问题, 并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两方面, 分析了 “ 空间转向 ” 的知 识和文化背景。 最后, 文章还从叙事活动、 叙事作品、 阅读活动等三个方面, 分析了空间叙事学的问题域, 认为 空间叙事学的研究领域是非常宽广的。 $ 关键词 & 叙事学研究; 时间维度; 空间维度; 空间转向; 空间叙事学 $ 中图分类号 & *!"# 员。 ( 上海 !""!1) ) $ 文献标识码 &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龙迪勇 ( , 男, 江西宜春人,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 %/0! — )
&) (
数学家明可夫斯基把这一 “ 四维连续区” 叫做 “ 时空连续 统” 。正因为时间和空间总是如此联系紧密、如影随形, 所以我们认为空间也是叙事中的重要元素,也是叙事学 研究的重要维度,而这正是以往的叙事学研究所忽视 的。“ 无视空间向度紧迫性的任何当代叙事, 都是不完整 的, 其结果就是导致对一个故事的性质的过分简单化。”
!"#$%"
一、 叙事学研究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 叙事是具体时空中的现象,任何叙事作品都必然涉 及某一段具体的时间和某一个 ( 或几个) 具体的空间。超 时空的叙事现象和叙事作品都是不可能存在的。罗曼・
!"
江西社会科学
!""#$ %"
叙事是一种语言行为 ( 无论是口语、 文字, 还是其它 符号形式) ,而语言是线性的、时间性的,所以叙事与时 间的关系颇为密切。这一点,基本上已得到国内外叙事 学研究者的公认。在国内学者出版的叙事学著作中,一 般都设有专章讨论“ 叙述时间” 问题。在国外的有关著作 中, 则除了有专门讨论 “ 叙述时间 ” 问题的章节外, 更有 保尔・利科所写的《 时间与叙事》 这样的煌煌巨著! 。 对于叙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往的研究基本上着 眼于叙述时态 ( 叙事作品是采用过去时、现在时还是将 来时进行叙述) 、时序 ( 叙述时用的是顺叙、倒叙还是插 叙)以及叙述时间与实际时间的比较 ( 这也就是所谓的 叙述速度问题,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关系:叙述时间小于 实际时间;叙述时间大于实际时间;叙述时间等于实际 时间) 。这种研究当然很有必要, 但仅有这种技术层面的 研究是不够的,在我看来,叙事与时间之间有着更为本 质的关系,时间其实应该成为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逻辑基 点。在以往的叙事学研究中, 笔者已就此发表了《 寻找失 去的时间—— — 试论叙事的本质》 、《 反叙事:重塑过去与 《 消解历史》 、 梦: 时间与叙事》 等系列论文, 力图突破传 统叙事学对叙事与时间关系的研究。 “ 在上述论文中, 我的基本观点是: 叙事的冲动就是 寻找失去的时间的冲动,叙事的本质是对神秘的、易逝 的时间的凝固与保存。或者说,抽象而不好把握的时间 正是通过叙事才变得形象和具体可感的,正是叙事让我
#- % ( ./ 0 1 ) ” 时间观念格格不入。 其实, 对事实“ 作重新的收集
关注较少, 但在“ 空间转向” 这一大的知识和文化背景下, 叙事学理应做出自己的反应。 ( 一) 时间性对真实性的遮蔽 任何一个事件都既是时间维度的存在, 又是空间维 度的存在。 如果仅强调前者而忽视了后者, 无疑是对事 实的歪曲, 对真实性的遮蔽。 我们不妨设想这样一种情 形: 在一天之内, 在你和你的家人、 同事、 朋友, 或者某些 和你的工作有联系甚或只是偶尔邂逅的陌生人之间, 会 发生许许多多的事件, 这些事件都可能会对你的生活造 成某种程度的影响。 无疑, 这些事件中的许多可能有先 后顺序, 有些还可能有因果联系, 但同样无疑的是: 这些 事件中的许多是同时发生的, 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 的、 因果的、 逻辑的联系。 如果我们只是以时间线索把这 些事件串联并叙述出来, 无疑不符合事实的真相, 在很 大程度上是对真实性的遮蔽。 在一天中发生的事已经如 此, 在一年、 一生甚至几代人中发生的事就更不用说了。 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 《 阿莱夫 》就曾经谈到过这种 “ 情况。“ 阿莱夫是空间的一个包罗万象的点 ” , 阿莱夫的 直径大约为两公分,但宇宙空间都包罗其中,体积没有
&# ( ( 0!*% ) 作用, 我们收到附近事件的信息几乎是即时的。”
“ 空间和时间融合成为一个均匀的四维连续区”& # (
( 0!#1 )

纪实与虚构。前者主要以实录的形式记述事件,从而挽 留和凝固时间;后者则主要以虚拟的形式创造事件,从 而以一种特殊的形式保存甚至创造时间。”& ’ ( 如果说叙 “ 事凝固时间、 建构历史的话, 反叙事” 则摧毁时间、 消解 历史。在《 反叙事: 重塑过去与消解历史 》 一文中, 我曾以 卢梭为个案, 探讨了叙述者是如何通过 “ 反叙事” 修改自 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从而达到重塑过去的目的的;并 以殖民文化为例,具体分析了殖民地的历史是如何被 “ 反叙事” 所改写, 从而成为欧洲历史的一部分的。
$! & 在瞬间阅读, 因为一生的经历总是在时间中展开的。” ( ’!!) )
事实上, 像一切完整的研究一样, 叙事学研究也是既
存在一个时间维度, 也存在一个空间维度。然而, 尽管时 间和空间都是构成叙事和叙事作品的基本要素,但在传 统的叙事学研究中 ( 无论是经典叙事学,还是后经典叙 事学) , 人们都只对前者倾注了过多的热情, 而有意无意 地忽视了后者。我们认为,对时间的重视不能导致对空 间的忽视,现在,叙事学是到了该重视空间维度上的研 究的时候了。
!
“ 英伽登认为: 文学作品实际上拥有 ‘ 两个维度’ : 在一个 维度中所有层次的总体贮存同时展开,在第二个维度中
$% & ( ’%% ) ” 各部分相继展开。 在小说中, 时间和空间更是相互
依存、不可分割的,正如法国学者让 ( 伊夫・塔迪埃所 “ 说: 小说既是空间结构也是时间结构。说它是空间结构 是因为在它展开的书页中出现了在我们的目光下静止 不动的形式的组织和体系;说它是时间结构是因为不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