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作文之时评阅读让议论文绽放思维之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评阅读让议论文绽放思维之花
摘要:时评阅读对于培养学生议论文的思维有独特的优势,从
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创新性等方面,对时评阅读与议论文教学
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时评阅读;议论文;思维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普通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
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叶圣
陶先生说:“语言说得好,在于思维的正确,思维的锻炼相当重要。


“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核心是思维能力。

”然而议论文
写作中模式化套作痕迹很严重,学生逐渐懒于思考,依赖成性。


何让学生议论文中能有自己深刻独特的思考,我经过多方实践研究
得出结论,时评阅读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身边的人和事,在写
作议论文时更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使文章更深刻。

一、时评阅读能让学生思维变得更深刻,帮助我们准确严谨地
确立总论点、分论点
思维的深刻性即通过事物的表象作发人深省的深层解读,阐发
思辨哲理。

我们应该做到由现象到本质,由果到因,由表及里,层
层深入,寻根究底,做到准确立意,正确提炼分论点。

期中考试作
文“理想是成功的阶梯”,学生拿到题目茫然一片,不知所以。

三个
事例,绞尽脑汁东拼西凑,分论点是有,但往往与总论点相脱节,
事例似乎也有,但与分论点相去甚远,隔靴搔痒,越搔越痒。

究其
原因就是自己没有对整个题目进行深入的思考。

“理想是成功的阶梯”应思考为什幺理想是成功的阶梯,其实就是理想对于成功的作用和
意义,作为阶梯的作用和意义,也就是说有了理想我们就具备了什
幺样的力量与品质,使我们能在成功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难。

为何学
生不能把握写作方向与正确分论点呢?我了解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不假思索提笔就写;(2)思考了但没有想到要写理想对于成功的作用;
(3)想到了要写理想的作用,但不知道理想到底有什幺作用?可以得出学生套作、拼凑之作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没有自己的思考或是思考
得不够深刻。

我想到了时评,用发生在大家周围的新鲜可感可触的
事例来教会他们如何深刻地思考。

高二(2)班梁邦彦同学课前演讲谈到“天上人间”的妓女,进而探
讨了为什幺当妓女。

这是个很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

梁邦彦同学主要谈到两个原因:一是经济原因;二是国民素质
太低。

乍听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给学生的印象却是如坠云雾,不知
究竟,反而记住了一些题外话。

我想到期中考作文大部分学生都没
有自己的思想也很少有同学层层分析深入探讨理性思考,我想趁着
他们感兴趣也趁着他们只看表象不探究竟的时候给他们狠狠一棒。

借此契机来引导他们做到如何透过表象来寻根问底,做发人深省的
解读。

经过一番思考探究之后,同学们如醍醐灌顶,从先前粗俗、
肤浅的取笑而变为幡然醒悟,原来“妓女”的背后是—个时代价值观
的缩影。

这样我就及时总结:现象的背后往往有很多深刻的原因,时评
阅读教我们如何把原因剖析出来,关键要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幺。

对我们感兴趣的话题要会提问,对不感兴趣的话题也要学会提问作
假设,一步一步寻根究底,引蛇出洞。

“理想是成功的阶梯”,可以
这样提问:为什幺理想是成功的阶梯?理想为成功提供了哪些因素?
那幺我们就会落实到分论点的确立:毅力、勇气、希冀等等。

有理
想就有了“悬梁刺股”的毅力,有理想就有了直面苦难的勇气,有理
想就有了战胜困难迈向成功的希望。

二、时评阅读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广阔。

为我们解决有论点
无论据,有论据但不知如何论证的难题
时评擅长迁移,擅长横向联系类似的现象,多方举例,一气呵成,纵向惯于对一个事例穷追猛打,层层剖析,直逼本质。

比如高
二(2)班梁邦彦的时评“沃尔玛为何敢于无视中国法律”中就沃尔玛屡
次违法被处罚一事,探讨为何敢于屡罚屡犯。

纵向披露沃尔玛在重
庆五年间被处罚过20次,甚至于今年1月到8月就被罚了8次,达
到平均每月一次的记录,售假违法事件如此高频率地在一家单位发生,强调事情的严重性,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以及深入思考这种现
象的本质原因。

纵向深入挖掘为议论文提供有力的论证。

然后横向
迁移曾经的家乐福事件、年初的联合利华被发改委罚款后无视约谈
而公然涨价、现在的渤海湾溢油事件,康菲公司无视中国法律等等
同类事件一一罗列,总结现象背后的一个规律,不单是沃尔玛如此。

横向迁移为议论文提供充足的论据。

这样纵向深入披露,横向广泛
迁移,积聚力量,激发读者心中最强烈的情感,从而使读者深入思考。

从议论文的角度来看,横向迁移其实就是使论据充足,纵向披露使论证有力,有了充足的论据、有力的论证,层层深入,就可以剥去现象这层表皮深入到本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从时评当中我们学会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对于我们写议论文有很大帮助,无例可举时我们就横向迁移到中国美国欧洲亚洲、也可迁移到经济、政治、艺术等领域、也可是孩子、成人、老人等、也可说知识分子、非知识分子等等,不一而足,举不胜举,这样就不愁陷入有观点没论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