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中国实践的12大病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衡计分卡中国实践的12大病症
1. 平衡计分卡与组织的愿景、战略脱节
由于主导平衡计分卡实施的人多为人力资源背景的人,多数人一谈到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就认为是员工绩效管理、员工绩效考核,就想“管”人。

他们对平衡计分卡一知半解,认为仅仅是一套绩效考核工具,不就是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的量化指标吗,过去公司没有量化考核,现在只要有量化考核就会有效果。

过去仅用财务指标“管”人,现在可用四方面“管”人,一定会将员工“管”得老老实实。

殊不知不管绩效管理还是绩效考核都分:组织层面绩效管理与考核及员工层面绩效管理与考核。

绩效考核是对结果进行评估,而绩效管理包括了绩效考核,它更强调过程管理,包括从绩效计划(预算与年度计划)到日常辅导、结果评估、绩效面谈、激励的全过程。

绩效考核是“引导”,引导员工做你希望的事情。

要想设计好考核系统,必须理清你到底想要什么,你要什么就考核什么,考核什么就可得到什么。

对于组织层面来说,想得到的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绩效管理与考核是一种手段,平衡计分卡更侧重于组织层面的绩效管理;而对于员工层面来说,企业想要的是满足流程目标对岗位的要求,包括时间、质量、成本与员工能力提升,因此员工考核更侧重于平衡计分卡的流程指标与学习成长指标,即流程指标与能力模型考核,目前国外基本以能力考核为主,但中国企业实施能力模型难度巨大,建议中国企业暂缓能力考核,学习成长指标以培训指标为主,将培训做细、做深。

当然,中国95%的组织没有清晰的愿景与战略,他们简单地认为愿景就是口号,战略就是目标。

而且目标也仅仅是老总的主观臆断,根本未进行系统分析,而且不知道实现目标的手段何在,到底要为客户创造什么样的独特价值,谋取什么样的竞争优势,很难将目标分解下去。

由于不清楚愿景、战略与计分卡之间的对应关系,选取KPI仅仅凭岗位职责简单分析,导致KPI选取不当而产生部门冲突、团队精神破坏、员工不满等,不但未解决现有问题,反而产生许多新的问题。

2.平衡计分卡缺乏横向协调
很多组织在设计平衡计分卡之前都未进行业务流程优化,造成部门间横向不协调。

实际上,为适应新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组织必须由自我为中心(生产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而企业业务流程的核心目的是如何识别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而各部门都在完成业务流程上的功能要求。

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让客户选择我们,关键看我们流程上的核心能力即流程反应能力如何,而流程反应能力如何关键看流程上各部门的协作能力。

因此在计分卡设计之前必须先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以保证各部门的协同作战,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3.只做业务部门平衡计分卡,未将职能部门纳入管理
由于职能部门很难量化考核,其考核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因此好多组织在设计平衡计分卡时未将职能部门包括在内。

要想对职能部门的业绩进行衡量,必须对其功能进行定位,过去职能部门只发挥职能行政管理角色,现在环境要求职能部门更多地发挥战略角色,即成为业务部门的战略伙伴、内部变革的推动者与领导者,要积极主动地承担绩效提升责任,帮助业务部门提升绩效。

职能部门除有自己的平衡计分卡外,要引入联系计分卡。

如笔者曾为某上市公司设计平衡计分卡时,对所有职能部门不仅设计了其本身的计分卡,而且均引入联系计分卡,如为办公室主任设计计分卡时,由于办公室主任有督导各部门年度计划的完成,除设计其计分卡四个层面的KPI外,还引入联系指标---各部门年度计划的完成情况,并将其与办公室主任的奖励挂钩。

结果职能部门都开始围着业务部门转,主动为业务部门服务,业务部门看到职能部门态度的大转弯,也受到极大的鼓舞。

大家都积极地坐在一起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跨职能的团队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由于大家都以战略、客户为中心,齐心协力,才用7个月的时间该上市公司就完成了全年的业绩目标。

4.将平衡计分卡简单地层层分解
虽然平衡计分卡是一个层级概念,许多企业管理人员误以为公司级计分卡可简单分解成部门计分卡,部门计分卡又可简单分解为个人计分卡。

公司级、部门级与岗位级之间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而是战略协同关系,是战略目标从上到下的层层落实与从下到上的层层推动,就想钟表一
样,员工比作钟表的秒针,部门为分针,公司是时针。

秒针推动分针,分针推动时针,三者之间是一种协同关系。

如公司层的战略目标是EVA或
ROI,根据战略协同关系进行分解为营销部为收入、回款等,生产部为成本、流程时间、产量等。

下图为某公司的公司层计分卡的战略地图与部
门层计分卡的战略地图,如箭头所示:部门1的战略目标与部门2的战略目标共同支持并推动公司层的战略目标,各部门的战略目标应根据部门的职能战略来确定,不是简单的分解。

图:公司层面与部门级战略地图及计分卡示意
5.平衡计分卡与管理流程脱节
6.平衡计分卡某些核心KPI由于缺乏数据,未纳入管理
中国企业由于管理基础薄弱,平时缺乏必要的数据统计,很多重要的KPI未纳入管理,导致关键事项难以完成,无法取得预期绩效。

但缺数据意
味着缺什么?意味着缺乏管理战略的流程。

如中国许多汽车、中药等多产品种类或复杂制造流程的公司,居然不知道每种产品的收益率是多少
,这种情况意味着缺乏管理产品成本的流程,而产品成本是影响战略的核心关键绩效指标。

因此,缺乏核心KPI的数据必须先完善监控该KPI的
流程,如笔者对某医药企业实施平衡计分卡时,添补了象成本分析、客户收益分析、研发管理等许多过去没有的流程,为该公司后来创造突破
性的业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7.平衡计分卡与奖励(浮动薪酬)脱节
战略与奖励脱节是组织战略实施的障碍之一。

许多公司由于其平
衡计分卡的KPI不符合SMART原则,其指标值要么无法确定,要么只设一个值,
据此难以确定浮动薪酬方案。

导致计分卡与奖励脱节,难以达到预期结果。

笔者曾设计的平衡计分卡系统中,KPI均符合SMART原则,而且每个K
PI设置三个目标值,并与绩效工资很好地连接起来,如滨海能源平衡计分卡项目的浮动薪酬方案为:每位员工的绩效工资与三层面绩效挂钩,
其中公司层绩效占20%,部门层绩效占60%,岗位层绩效占20%。

8.决策层未参与或重视不够
9.企业文化不支持组织变革
由于中国企业等级观念较重,文化不够开放,上下级之间、员工之间不能敞开胸怀沟通,经理不敢直面问题,不敢得罪人。

在绩效管理中,对
于员工的绩效考核,特别是非财务指标,经理上报的数据不真实,全是最高分(完成了挑战值),导致员工的绩效考核部分地流于形式。

笔者
曾咨询的一家国有企业就出现过类似问题:组织绩效管理很成功,但员工绩效考核出现普遍满分的现象。

为此笔者的解决方案是进行企业文化
变革,强化员工的行为边界;提高部门绩效与员工的奖励权重,减低岗位绩效的权重;加强员工培训,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并建议待时机成熟
后逐步引入能力模型,完善学习与成长的考核。

10.没有必要的战略管理制度与组织结构作保障
平衡计分卡不是简单的绩效考核工具,是系统的战略管理体系,要想让平衡计分卡在企业中生根,以创造并保持企业的持续卓越,必须将平衡
计分卡的制定与执行流程形成战略管理制度,对每一环节都作出详细规定,特别地要对平衡计分卡实施的领导机构与执行机构作出详细安排,
以保证每一环节都落到实处,一般地,在绩效管理制度中应规定:战略规划部或计财部或办公室担任平衡计分卡实施小组组长,主要负责组织
绩效管理,人力资源部担任实施小组副组长,负责员工绩效管理。

11.把平衡计分卡作为ERP的一部分
目前许多做ERP软件的企业都开始利用平衡计分卡来完善自己的ERP软件功能,将平衡计分卡的四层面指标考核嵌入到ERP中,硬说自己的ERP包
括了平衡计分卡,结果很多企业误认为只要上ERP就可以了,根本不用实施平衡计分卡。

其实,平衡计分卡是公司战略管理工具,而ERP与其相
比仅仅是职能战略管理工具或战术管理工具。

实际上企业到底应选择什么样的管理工具,关键看企业向客户提供什么样的独特价值,即选择什
么样的竞争战略。

战略不同,要求的核心能力不同,其选择的战略管理方案也不应相同,详见下表:
由于中国95%的企业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竞争战略是什么,盲目实施ERP,导致90%多的企业实施ERP不成功。

笔者认为对中国企业来说应先实施
平衡计分卡,理清自己的竞争战略,解决好企业的战略管理问题,在实施平衡计分卡后,根据战略要求需要ERP就实施ERP,需要CRM就实施CRM
,需要SCM就实施SCM。

关键要理清为什么要实施这些管理工具,而不是盲目跟风。

12.企业没有遇到真正的平衡计分卡专家
目前中国许多宣称做平衡计分卡的咨询公司多数是人力资源背景,主要从绩效考核角度实施平衡计分卡。

其实,平衡计分卡是一套企业整体管
理框架,是一套战略管理系统,是各类管理理念与工具的整合。

要想真正地对其理解透彻,必须对战略、财务、营销、流程、人力资源、企业
文化都有精深的研究,并将其融会贯通才行。

最基本地,负责平衡计分卡实施的咨询师必须是一位战略管理专家,一位财务管理(成本分析、
预算等)专家,一位流程分析专家,一位绩效管理专家。

否则,咨询
师很难驾御涉及企业整体的平衡计分卡项目。

所以,企业要想真正从平衡
计分卡的实施中取得突破性绩效,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聘请专家,都必须全方位考查,甚至到其实施的客户那里去调查。

由于平衡计分卡对国
外来说也是新理念,千万不要迷信名人、迷信国外公司,笔者曾多次遇见,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当然,中国企业虽然在实施平衡计分卡中出现很多问题,成功率较低,企业也不要灰心,毕竟不管什么类型的企业,只要应用得当都可以从平衡计分卡这一最强有力的工具中受益不凡,如:作为国企的滨海能源(泰达控股的下属上市公司)、中海以及作为民企的顺驰集团等,而且中
国企业已进入战略经营时代,一种精细化的战略管理时代。

中国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谋取优势、脱颖而出,必须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
管理转变,从战术经营向战略管理转变,即从机会导向向战略导向转变,从简单资源整合向核心能力培养转变,从巧妙运做关系向系统管理战
略转变,而平衡计分卡正是帮助中国企业成功实现转变的最强有力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