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有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二中高一(上)第一
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7题中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B.路程、速率、位移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D.速度、时间、加速度
2.2015年4月4日,长春,月全食天象.17时整,半影月食开始,19时54分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20时06分01秒月球移出地球本影,期间有12分01秒左右可以观测到铜红色的红月亮.则()
A.19时54分是时刻
B.20时06分01秒是时间间隔
C.12分01秒是时刻
D.在观测月全食时可将地球看成质点
3.如图所示,一架执行救援任务的直升飞机悬停在钻井平台的上空,救生员抱着伤病员,缆绳正在将他们拉上飞机.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则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A.伤病员B.直升飞机
C.钻井平台D.直升飞机驾驶员
4.如图,一位同学从操场A点出发,向西走了30m,到达B点,然后又向北走了40m,达到C点.在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该同学的位移大小是()
A.70 m B.50 m C.40 m D.30 m
5.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8 s内始终向一个方向运动
B.前3 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
C.4~6 s内物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D.第7 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
6.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后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v,则物体在t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是()A.B.C.v D.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A.B.C.D.
8.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锈”、“银河”等13艘货轮历时36小时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 500海里,已知1海里=1 852米.假设所有船只运动速度都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舰队的行驶路程时不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B.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静止的
C.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
9.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s内由0增加到100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108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 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 m/s
B.2.5 s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30 m/s
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快
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
10.如图所示,三个质点A、B、C同时从N点出发,分别沿图示路径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N到M的过程中,B的位移最小
B.质点A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率最大
C.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
D.从N到M的过程中,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11.甲、乙、丙是三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丙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C.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
D.丙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大小
12.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A、B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A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B与A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A和B的速度并不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A、B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A、B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二.实验题(13题每空2分,14题5分,共15分)
13.(10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它使用(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为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s打一个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电压为V.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在如下基本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纸带穿过限位孔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14.(5分)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E是振针打出的一系列点,经过测量B.C.D.E各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是:s1=2.00cm,s2=4.00cm,s3=6.00cm,s4=8.00cm,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赫兹,由此可知纸带的运动为运动,C点到E点间的运动速度为cm/s,D点的瞬时速度为cm/s.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7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5.(10分)某学校教室、寝室、食堂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放学后甲同学直接去食堂吃饭,用了2min到食堂,乙同学先去寝室拿东西然后立即赶到食堂,结果用了4min.求甲、乙各自运动的平均速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6.(12分)一个质点沿直线做加速运动,到A点时,速度为3m/s,到B点时速度变为12m/s,历时6s;到B点后又做减速运动,再经6s到达C点,并停下来.求:
(1)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从B点到C点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7.(15分)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
(1)质点在0~12s内是怎样运动的?
(2)在0~4s内、8~10s内、10~12s内质点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2017-2018学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二中高一
(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7题中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B.路程、速率、位移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D.速度、时间、加速度
【分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
【解答】解:A、位移和速度是矢量,而时间是标量,故A错误.
B、位移是矢量,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所以路程和速率是标量,故B错误.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都是矢量,故C正确.
D、速度和加速度是矢量而时间是标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矢量与标量有两大区别: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运算法则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则.
2.2015年4月4日,长春,月全食天象.17时整,半影月食开始,19时54分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20时06分01秒月球移出地球本影,期间有12分01秒左右可以观测到铜红色的红月亮.则()
A.19时54分是时刻
B.20时06分01秒是时间间隔
C.12分01秒是时刻
D.在观测月全食时可将地球看成质点
【分析】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根据时间与时刻的
概念去分析选择.
【解答】解:A、19时54分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所以可知19时54分对应时间轴上的点,是时刻.故A正确;
B、20时06分01秒月球移出地球本影,所以可知20时06分01秒对应时间轴上的点,是时刻.故B错误;
C、期间有12分01秒左右可以观测到铜红色的红月亮,可知对应一段时间.故C错误;
D、在观测月全食时地球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时间与时刻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也可抓住在时间轴上,时间用一段线段表示,时刻用一个点表示来理解.
3.如图所示,一架执行救援任务的直升飞机悬停在钻井平台的上空,救生员抱着伤病员,缆绳正在将他们拉上飞机.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则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A.伤病员B.直升飞机
C.钻井平台D.直升飞机驾驶员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我们平时说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若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则静止;若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运动.
【解答】解: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则处于静止状态的救生员抱着的伤病员,直升飞机、钻井平台、直升飞机的驾驶员都相对于救生员向下运动.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故选:A
【点评】要正确解答此题,需要求学生对“相对静止”有正确的理解:相对静止的
两物体必须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4.如图,一位同学从操场A点出发,向西走了30m,到达B点,然后又向北走了40m,达到C点.在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该同学的位移大小是()
A.70 m B.50 m C.40 m D.30 m
【分析】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解答】解: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两段位移相互垂直,所以总位移是大小为x=m,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5.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8 s内始终向一个方向运动
B.前3 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
C.4~6 s内物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D.第7 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
【分析】如图是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速度的符号表示速度的方向.斜率表示加速度.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当物体做减速运动时,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解答】解: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可知:
A、物体在前5s沿正向运动,5﹣8s过程中,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故A错误;
B、前3s内速度为正值,加速度也为正,所以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故B正确.
C、第5s内速度为正值,加速度为负,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所以物体做减速运动;5﹣6s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
D、第7 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对于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要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当物体做减速运动时,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6.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后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v,则物体在t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是()A.B.C.v D.
【分析】先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分别求出两段时间的位移,则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两段总位移除以总时间.
【解答】解:质点在前t时间内的位移x1=•t=,后t时间内的位移x2=2v•t=vt
则物体在t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是
===v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均速度的求解方法,一般从定义式出发求解,知道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即可解题.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A.B.C.D.
【分析】本题应根据a﹣t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0~1s内,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加速度方向匀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若加速度一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解答】解:在0~s内,物体沿加速度方向做匀变速运动,v﹣t图象是倾斜的直线;
在~T内,加速度为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v﹣t图象是平行于t轴的直线;
在T~2T内,加速度反向,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到2T时刻速度为零.v﹣t 图象是向下倾斜的直线.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关键要根据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找出对应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结合物体的初状态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8.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锈”、“银河”等13艘货轮历时36小时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 500海里,已知1海里=1 852米.假设所有船只运动速度都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舰队的行驶路程时不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B.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静止的
C.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
【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质点的含义;相对运动,参照物的选取;平均速度的定义等.
【解答】解:A、本题中路程长度远远大于“千岛湖”舰的尺寸,所以研究舰队的行驶路程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故A错误;
B、因为所有船只运动速度都相同,则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是静止的,故B正确;
CD、“4 500海里”是护舰艇走过的轨迹长度,因此为路程而不是位移,平均速率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由于不知运动位移的大小,不能求出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了描述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对于这些概念一定要深入理解其定义,尤其是加强理解位移、平均速度等矢量概念的含义,注意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及看成质点的条件.
9.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s内由0增加到100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108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 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 m/s
B.2.5 s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30 m/s
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快
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
【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求得加速度的大小,速度改变量为末速度减去出受到,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A、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v=v2﹣v1=100 m/s﹣0=100 m/s,故A错误;
B、汽车速度为:v1'=108 km/h=30 m/s,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v′=v2′﹣v1′=0﹣
30 m/s=﹣30 m/s,故B正确;
C、根据a=得火箭的加速度为:a1===10 m/s2,汽车的加速度为:
a2===﹣12 m/s2,所以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慢,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同时明确各物理量的矢量性,注意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取正值,与正方向相反,取负值.
10.如图所示,三个质点A、B、C同时从N点出发,分别沿图示路径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N到M的过程中,B的位移最小
B.质点A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率最大
C.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
D.从N到M的过程中,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分析】位移等于物体首末位置的距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解答】解:A、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初末位置相同,知位移相同,故A错误;
B、题中没有说明质点的速率变化规律,故不能说明质点A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率最大,故B错误;
C、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A的路程最长,所用时间相等,则A的平均速率最大,故C正确;
D、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知道路程的位移的区别.
11.甲、乙、丙是三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丙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C.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
D.丙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大小
【分析】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倾斜的直线.根据图线的纵坐标直接读出速度的大小,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解答】解:A、由图看出,甲和丙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甲丙都沿正方向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
B、由图看出,乙和丙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乙丙都沿正方向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故B正确;
C、由图可知:乙的斜率比甲大,所以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故C正确;
D、由图可知:乙的斜率比丙的斜率的绝对值小大,所以乙的加速度小于丙的加速度大小,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识别速度图象和读图的能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倾斜的直线.
12.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A、B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A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B与A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A和B的速度并不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A、B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A、B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分析】速度和位移是矢量,矢量相等是指大小相等,矢量相同是指大小和方向都相同.速度的正负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通过分析两个质点的运动情况,判断它们间距如何变化.
【解答】解:A、B、质点A沿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B沿负向运动,与A 的运动方向相反,两个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所以速度不同,故A、B正确;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A、B的位移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位移是矢量,故位移不同,故C错误;
D、如果质点甲、乙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如果从相距较远处相向运动,距离就越来越小,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关键是速度和位移都是矢量,矢量相同不仅大小要相等,方向也要相同,要有矢量的意识.
二.实验题(13题每空2分,14题5分,共15分)
13.(10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的仪器,它使用交流(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为4~6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个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电压为220V.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在如下基本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ABDEC.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纸带穿过限位孔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分析】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
【解答】解: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4~6V(或6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220V 的电源,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实验步骤要遵循先安装器材后进行实验的原则进行,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不能丢三落四,逻辑颠倒,故正确的操作步骤为:先固定打点计时器,安装纸带、接通电源后先开电源再让纸带运动;即为:ABDEC.
故答案为:交流、4~6、0.02、220、ABDEC
【点评】明确打点计时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要领,知道打点周期和两种仪器的工作电压,特别注意在打点时一定要先开电源,稳定后再打点.
14.(5分)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E是振针打出的一系列点,经过测量B.C.D.E各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是:s1=2.00cm,s2=4.00cm,s3=6.00cm,s4=8.00cm,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赫兹,由此可知纸带的运动为匀速运动,C点到E点间的运动速度为100cm/s,D点的瞬时速度为100cm/s.
【分析】相邻计数点距离相等,说明做匀速运动,根据速度的定义计算速度.【解答】解:B.C.D.E各点到A点的距离分别是:s1=2.00cm,s2=4.00cm,s3=6.00cm,s4=8.00cm,则相邻的计数点的距离相等,都等于2cm,故可知纸带做匀速运动.
其运动速度为v==100cm/s.
故答案为:匀速;100;100.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根据相邻计数点距离相等,判断纸带的运动性质,根据速度的定义计算运动速度.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7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5.(10分)某学校教室、寝室、食堂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放学后甲同学直接去食堂吃饭,用了2min到食堂,乙同学先去寝室拿东西然后立即赶到食堂,结果用了4min.求甲、乙各自运动的平均速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分析】由题意进行分析,明确两人的位移和路程,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进行分析求解即可.
【解答】解:甲、乙从教室到食堂的位移相同,其大小为:
△x=m=500 m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
甲的平均速度为:v1==≈4.17 m/s
乙的平均速度为:v2==≈2.08 m/s
方向均为从教室指向食堂.
答:甲、乙各自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4.17m/s和2.08m/s,方向均为从教室指向食堂.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计算,要注意明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二者一定要注意区分,不能简单地认为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16.(12分)一个质点沿直线做加速运动,到A点时,速度为3m/s,到B点时速度变为12m/s,历时6s;到B点后又做减速运动,再经6s到达C点,并停下来.求:
(1)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从B点到C点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分析】已知初速度、末速度以及变化的时间,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A到B 和B到C点过程中的加速度.
【解答】解:(1)以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
v=v0+at
解得A点到B点的过程中的加速度为:
a==1.5m/s2.
(2)B点到C点的加速度为:
=﹣2m/s2.负号表示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反.
答:(1)从A点到B点过程中的加速度为1.5m/s2.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同;(2)从B点到C点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 m/s2,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反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17.(15分)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
(1)质点在0~12s内是怎样运动的?
(2)在0~4s内、8~10s内、10~12s内质点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1)根据速度的正负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向,根据图线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
(2)根据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求解加速度大小,注意正负的意义.
【解答】解:(1)由图中坐标的变化可知,质点在0~4 s内速度在逐渐增大;
4~8 s内质点的速度保持10 m/s不变;
8~10 s内质点的速度逐渐减小,
10 s时质点的速度为0;
10~12 s内质点的速度反方向增大.
(2)由a=得:
0~4 s内质点的加速度a1=m/s2=2.5 m/s2
8~10 s内质点的加速度a2=m/s2=﹣5 m/s2
10~12 s内质点的加速度a3=m/s2=﹣5 m/s2.
答:(1)质点在0~4 s内速度在逐渐增大;4~8 s内质点的速度保持10 m/s不变;8~10 s内质点的速度逐渐减小,10 s时质点的速度为0;10~12 s内质点的速度反方向增大.
(2)在0~4s内、8~10s内、10~12s内质点的加速度各是2.5m/s2,﹣5m/s2,﹣5m/s2.
【点评】本题对速度图象的理解能力,要抓住图象两个方面的意义:“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