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超级全能生”2020-2021学年高三9月月考物理试题(9月联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超级全能生”2020-2021学年高三9月月考物理试题
(9月联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电荷之间的静电力像万有引力一样,也是一种超距力,这种超距作用的观点是18-19世纪的多数科学家难以接受的.首位建立电场概念并使人们摆脱这一困境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安培D.法拉第2.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定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作国际单位制.以下单位符号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①kg ②m/s ③N ④m ⑤s ⑥g ⑦m/s2⑧cm
A.②③⑦B.①④⑤C.⑤⑥⑧D.①③④
3.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下列选项中采用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A.质点B.参考系C.重心D.电阻
4.列车在通过桥梁、隧道的时候,要提前减速.假设列车的减速过程可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与其运动相关的物理量(位移x、加速度a、速度v、动能E k)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其规律的是
A.B.
C.
D.
5.与电场强度相对应,我们把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叫作磁感应强度,关于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B=F/I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同一磁场中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大
B.磁场中某点B的方向,与垂直放在该点的试探电流元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同
C.磁场中某点B的大小,与垂直放在该点的试探电流元所受到的安培力大小成正比D.在磁场中的某点,试探电流元不受磁场力作用时,该点B的大小一定为零
6.常用的电容器,从构造上看,可以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两类。

如图甲、乙为两种电容器的实物图片,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图中甲为可变电容器,它是通过改变极板间的距离来改变电容器的电容的
B.在不改变其他条件下,将甲电容器浸入煤油中,其电容不发生变化
C.根据图乙中电容器外壳上标的数据可知,电压超过5.5V时乙电容器就会被击穿D.根据图乙中电容器外壳上标的数据可知,乙电容器接5.5V电压时,储存的电量为5.5C
7.自行车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是依靠线绳拉动变速器,变速器通过改变链条的位置,使链条跳到不同的齿轮上而改变速度.自行车的部分构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自行车骑行时,后轮边缘的轮胎与飞轮的角速度相等
B .自行车拐弯时,前轮边缘与后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 .自行车上坡时,理论上采用中轴链轮最小挡,飞轮最大挡
D .自行车骑行时,链条相连接的飞轮边缘与中轴链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8.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在工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及家电、医疗领域广泛应用.图示表格是某品牌电动机铭牌的部分参数,据此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110 W
B .该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为1 100 W
C .该电动机的线圈电阻R 为4.4Ω
D .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每分钟对外做的功为45.940l J ⨯
9.跳台滑雪就是运动员脚着特制的滑雪板,沿着跳台的倾斜助滑道下滑,以一定的速度从助滑道水平末端滑出,使整个身体在空中飞行约35s ~后,落在着陆坡上,经过一段减速运动最终停在终止区,如图所示是运动员跳台滑雪的模拟过程图,设运动员及装备总质量为60kg ,由静止从出发点开始自由下滑,并从助滑道末端水平飞出,着陆点与助滑道末端的竖直高度为60h m =,着陆瞬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设助滑道光滑,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各项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运动员(含装备)着地时的动能为44.810J ⨯
B.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C.运动员着陆点到助滑道末端的水平距离是
D.运动员离开助滑道时距离跳台出发点的竖直高度为80m
10.2021年7月22日美国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Telstar
19 Vantage,定点在西经63度赤道上空.2018年7月25日欧洲航天局在圭亚那太空中心
FOCFM-、20、21、22),这4颗伽利略导航卫成功发射了4颗伽利略导航卫星(19
.设所有卫星绕地球做匀星质量大小不等,运行在离地面高度为23616km的中地球轨道
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4颗伽利略导航卫星运行时所需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FOCFM-运行时周期小于Telstar 19 Vantage的运行周期
B.19
C.Telstar 19 Vantage运行时线速度可能大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
FOCFM-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小于Telstar 19 Vantage的向心加速度
D.19
11.如图所示为等量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图,A、B、O位于两点电荷连线上,其中
O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C、D是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关于各点的电场性质的描
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O三点的电势大小相等
B.O、C、D三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C.若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从C点移到B点,电势能减小
D.若将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负功
12.导线中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形成了电流。

带电粒子定向运动时所受洛伦兹力的矢量
和,在宏观上表现为导线所受的安培力。

如图所示,设导线ab中每个带正电粒子定向
运动的速度都是v,单位体积的粒子数为n,粒子的电荷量为q,导线的横截面积为S,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题目已知条件可以算得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 nqvS =
B .题中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可用安培定则判断
C .每个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为F qvB =洛,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为F nqvB =安
D .改变适当的条件,有可能使图中带电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反向而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保持不变
13.风能是可再生资源中目前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风力发电也是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已成为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在风电技术发展方面,由于相同风速时发电功率的不同,我国目前正逐步采用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替代定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来提高风力发电的效率.具体风速对应的功率如图乙所示,设甲图中风力发电机每片叶片长度为30m ,所处地域全天风速均为7.5/m s ,空气的密度为3
1.29/kg m ,圆周率π取3.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成电能的效率为52%
B .用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替换定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后,每台风力发电机每天能多发电7200?kW h
C .无论采用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还是定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每台发电机每秒钟转化的空气动能均为57.6910J ⨯
D .若煤的热值为73.210/J kg ⨯,那么一台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每小时获得的风能与完全燃烧45kg 煤所产生的内能相当
二、多选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波动性B.玻尔原子理论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能解释氦原子的光谱现象
C.232
Th
90
(钍核)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
208
Pb
82
(铅核)
D.大量氢原子处在4
n 的能级,最多可能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15.下列四个图片均来自课本中的实验、仪器、实际应用,相应的现象、原理及应用的说法相一致的是( )
A.甲图“水流导光”的原理是光的全反射
B.乙图“CT”是利用γ射线能够穿透物质来检查人体内部器官
C.丙图“灯泡发光”是学生电源中交流或直流通过变压器的互感现象
D.丁图“环流器”是仪器利用磁场来约束参加反应的物质(等离子体)
16.如图所示,同一介质中的P、Q两列持续振动的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质点a、b、c、d分别位于x=6m、7m、8m、7.5m处,若波的传播速度为10m/s,图示为t=0s时刻的波形图.则再经过t=0.5s时( )
A.质点振动的频率为0.4Hz
B.质点a、c处于平衡位置
C.质点b的位移大小为30cm
D.质点d的振动方向沿−y轴
三、实验题
17.在“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带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纸带、小车、钩码、小盘、薄木块、夹子等器材外,为了完成此实验,还需要从下图中选取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
(2)实验吋,带有滑轮的长木板一端与细绳、实验桌之间的空间位置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
(3)实验时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是截取了某一段纸带用刻度尺(单位:cm)测量纸带时的情景,其中取了A 、B 、C 三个计数点,在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两个打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 ,则小车在B 点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m/s ,小车加速度为______ m/s 2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小张同学测量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认为蓄电池内阻常小,为防止滑动变阻器电阻过小时,由于电流过大而损坏器材,电路中用了个定值电阻0.R 实验时蓄电池、开关、导线、选用电流表(量程3)A 与电压表(量程3)V 、滑动变阻器()05Ω~按如图甲连接电路图.
()1现有两个定值电阻0R ,小张选择哪一个更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定值电阻(1Ω、额定功率5)W
.B 定值电阻(10Ω、额定功率10)W
()2小张同学按图甲电路图进行连接,下列实物图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3若小张用如图乙所示电路,分别测出两组数据记为1U 、1I 与2U 、2I ,已知定值电阻为0R ,可粗测出蓄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___,内阻r =__________.(用字母1U 、1I 、2U 、2I 、0R 来表示)
19.小张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小张将玻璃砖从盒子拿出放到白纸上,图示操作较为规范与合理的是
____________.
(2)小张发现玻璃砖上下表面不一样,一面是光滑的,一面是磨砂的,小张要将玻璃砖选择_______(填“磨砂的面”或“光滑的面”)与白纸接触的放置方法进行实验较为合理.
(3)小张正确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如图所示,请帮助小张画出正确的光路图____.然后进行测量和计算,得出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20.如图甲为冰库工作人员移动冰块的场景,冰块先在工作人员斜向上拉力作用下拉一段距离,然后放手让冰块向前滑动到运送冰块的目的地.其工作原理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设冰块质量100M kg =,冰块与滑道间动摩擦因数0.05μ=,运送冰块距离为12 m ,工人拉冰块时拉力与水平方向成53角向上.某次拉冰块时,工人从滑道前端拉着冰块(冰块初速度可视为零)向前匀加速前进4.0m 后放手,冰块刚好到达滑道末端静止.(已知sin530.8=、cos530.6)=求:
()1冰块在加速与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
()2冰块滑动过程中的最火速度;
()3工人拉冰块的拉力火小.
21.某高中兴趣学习小组成员,在学习完必修1与必修2后设计出如图所示的实验.OA 为一水平弹射器,弹射口为.A ABCD 为一光滑曲管,其中AB 水平,BC 为竖直杆(长度可调节),CD 为四分之一圆环轨道(各连接处均圆滑连接),其圆心为'O ,半径为0.2.R m D =的正下方E 开始向右水平放置一块橡皮泥板EF ,长度足够长.现让弹射器弹射出一质量0.1m kg =的小环,小环从弹射口A 射出后沿光滑曲杆运动到D 处飞出,
不计小环在各个连接处的能量损失和空气阻力.已知弹射器每次弹射出的小环具有相同的初速度.某次实验中小组成员调节BC 高度0.8.h m =弹出的小环从D 处飞出,现测得小环从D 处飞出时速度4/D m s υ=,求:
()1弹射器释放的弹性势能及小环在D 处对圆环轨道的压力;
()2小环落地点离E 的距离(已知小环落地时与橡皮泥板接触后不再运动); ()3若不改变弹射器弹性势能,改变BC 间高度h 在02m ~之间,求小环下落在水平面EF 上的范围.
22.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0.4r m =的圆形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一根长为r 的金属棒ab 的a 端位于圆心,b 端与导轨接触良好.从a 端和圆形金属导轨分别引出两条导线与倾角为37θ=、间距0.5l m =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连.质量0.1m kg =、电阻1R =Ω的金属棒cd 垂直导轨放置在平行导轨上,并与导轨接触良好,且棒cd 与两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μ=导轨间另一支路上有一规格为“2.50.3V A ”的小灯泡L 和一阻值范围为010Ω~的滑动变阻器0.R 整个装置置于垂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1.B T =金属棒ab 、圆形金属导轨、平行导轨及导线的电阻不计,从上往下看金属棒ab 做逆时针转动,角速度大小为.w 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sin370.6=,cos370.8=.
()1当40/w rad s =时,求金属棒ab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1E -,并指出哪端电势较高;
()2在小灯泡正常发光的情况下,求w 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0R 间的关系;(已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金属棒cd 是否滑动无关)
()3在金属棒cd 不发生滑动的情况下,要使小灯泡能正常发光,求w 的取值范围. 23.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 的第一象限中存在(n n 为奇数)个宽度均为d 、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的匀强磁场,各磁场区域紧密连接,且左、右两侧边界相互平行,第1个磁场区域的左边界为y 轴,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相邻磁场区域的磁场方向相反.在第n 个磁场区域的右边界上有长为2d 的探测板PQ ,探测板的下边缘Q 与x 轴相距2.2.d 坐标原点O 处的粒子源以某一特定速度在xOy 平面内不断向磁场区域发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方向与x 轴正方向成30θ=角,每秒发射粒子的总数为0N ,通过改变粒子发射速度的大小,可以使粒子从不同位置射出磁场.已知sin530.8=,
cos530.6= 1.73=,不计粒子重力且忽略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1若粒子从(),0d 点射出磁场,求粒子发射速度大小1υ;
()2若粒子均垂直打到探测板上并全部被反向弹回,且弹回速度大小为打板前速度大小的58
,求: Ⅰ.探测板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Ⅱ.n 的所有可能值,并求出n 取最大值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t 不计粒子与探测板发生碰撞的时间)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伽利略首次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和逻辑推理得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错误;牛顿发现了牛顿定律,B错误;安培发现了分子电流假说,C错误;法拉第首次提出了场的概念,D正确.
2.B
【解析】
【详解】
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坎德拉、摩尔,B正确.
【点睛】
单位制包括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规定的基本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由物理公式推导出的但为叫做导出单位.
3.A
【解析】
【详解】
质点是为了方便研究问题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故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建立理想模型法,A正确.
4.C
【解析】
【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可分析速度-时间图象、位移-时间图象形状,根据速度公式与动能的公式可得到动能与时间的关系式,可分析动能-时间图象的形状.
【详解】
由火车减速过程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012
x v t at =-可知,位移-时间图象为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图线,故A 错误;由于火车做匀减速运动,故加速度恒定不变,故B 错误;火车减速过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0v v at =-,可知速度-时间关系为一次函数图线且斜率为负,故C 正确;由动能公式212
k E mv =可得,火车在减速过程中,动能与时间的关系表达式为:()2222200011112222
k E mv m v at ma t mv at mv ==-=-+,即为二次函数关系,故D 错误.故选C .
5.A
【解析】
【分析】
磁感应强度B 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与放入磁场中的电流元无关,由磁场本身决定.通电导线放在磁感应强度为零处,所受磁场力一定为零.
【详解】
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为比值法定义,即磁感应强度大小与该点的试探电流元无关,磁感线越密,磁感应强度越大,A 正确C 错误;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垂直放在该点的试探电流元所受安培力方向垂直,B 错误;若试探电流元平行于磁场方向,该电流元受到的磁场力为零,所以若试探电流元不受磁场力作用,并不表示该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零,D 错误. 6.D
【解析】
【分析】
由Q=UC 可知电压与电量间的关系,同时要注意额定电压与击穿电压的区别.
【详解】
图甲中可变电容器是通过改变极板的正对面积来改变电容的,将甲电容器浸入煤油中,两极板间的介质改变,介电常数改变,即电容发生改变,AB 错误;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一定会大于额定电压,电容器外壳上标的电压是工作电压,即图乙中标识的“5.5V”为额定电压,根据公式可得Q =CU =1.0×5.5=5.5C ,C 错误D 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电容器的电容定义及击穿电压,要注意应用Q=UC 进行分析判断.
7.B
【解析】
【分析】
在运动的过程中,脚踏板和链轮因为共轴,有相同的角速度,链轮的边缘和飞轮的边缘通过链条连接,有相同的线速度大小,飞轮和后轮共轴,有相同的角速度.由此分析即可.
【详解】
后轮与飞轮同轴转动,两者角速度相等,链条相连接的飞轮边缘与中轴链轮边缘同一条链相连,线速度相等,AD 正确;上坡时需要省力,所以要采用中轴链轮最小挡,飞轮最大档,C 正确;自行车拐弯时,前后轮运动的路程不相同,则前后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不一定相等,B 错误.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共轴的点,有相同的角速度,通过链条连接的点,有相同的线速度大小. 8.B
【分析】
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其电路是非纯电阻电路,输入的功率是电功率,结合效率可求发热功率,再由可求内阻,输出功率由能量守恒定律研究,从而也可求电动机对外所做的功.
【详解】
由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及效率可求得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
()()1110010.9110P P W W η=-=⨯-=热额,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为:
1100110990P P P W W =-=-=额热机,故A 正确,B 错误;由2P I r =热可得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22110 4.45
P r I ==Ω=Ω热,故C 正确;电动机正常工作时每分钟对外做功为:49906059400 5.9410W P t J J J 机机
==⨯==⨯,故D 正确.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功率的计算;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电路,电动机的输入功率等于热功率与输出功率之和,应用电功率公式与电功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9.D
【解析】
【详解】
A .将运动员视为质点,如图,经平抛落在着陆坡
B 点,已知B 点速度方向与水平成60o ,将速度分解,画出速度三角形,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则:22y v gh =
,y v =(
)2sin 60y
v v ===241414601060 4.810233
K mgh E mv J ===⨯⨯⨯⨯=⨯,动能为44.810J
⨯,故A 正确;空中平抛时间,可以竖直分运动求解:
212h gt
=,t ===,故B 正确;如图着陆点到助滑道末端水平距离为x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o x v t =,()tan 60y
o
v v =
,x ==== ,故C 正确;如
图所示,跳台出发点为O 点,在助滑道上的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
2112o mgh
mv =,212o v h g =,2
12023
h h m g ⎝⎭=== ,故D 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 【点睛】
本道题是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将实际问题转换为物理模型,分析受力情况及运动过程,再根据相关物理规律求解.将人处理为质点,在助滑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助滑道光滑),接着做平抛运动,落到着陆坡上.利用平抛运动规律求解.
10.B
【解析】
【分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分析4颗卫星所需向心力的大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周期的表达式,分析这两颗卫星周期的大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线速度的表达式,并与第一宇宙速度进行比较;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分析这两两颗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详解】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2
Mm F G r =,这4颗伽利略导航卫星的轨道半径相等,但质量大小不等,故这4颗伽利略导航卫星的向心力大小不相等,故A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
向心力得:2224Mm G m r r T π=,解得:2T =,因19FOCFM -运行时轨道半径小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Telstar 19Vantage 的轨道半径,故F 19OCFM -运行时周期小于
Telstar 19 Vantage 的运行周期,故B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2
2Mm v G m r r =,
解得:v =,因地球同步轨道卫星Telstar 19Vantage 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故Telstar 19Vantage 运行时线速度一定小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故C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2Mm G ma r =,解得:2GM a r
=,因19FOCFM -运行时轨道半径小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Telstar 19V antage 的轨道半径,故F 19OCFM -的向心加速度大于
Telstar 19Vantage 的向心加速度,故D 错误.故选B .
11.C
【分析】
负电荷从低电势运动到高电势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正电荷从高电势运动到低电势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详解】
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上,电场方向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即在本题中电场方向水平向左,根据沿电场方向电势降低可知O B A ϕϕϕ>>,A 错误;根据电场线疏密程度表示电场强度大小可知OCD 三点的电场线疏密程度不同,电场强度大小不同,B 错误;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为等势面,将正电荷从C 点移到B 点,等同于从O 点移到B 点,即从高电势到低
电势,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C 正确;负电荷从A 移到D 点,相当于从A 移到O 点,
电势升高,电场力做正功,D 错误
【点睛】
关键是知道等量异种电荷电场规律,在其连线上,靠近电荷,电场强度增大,即中点电场强度为零,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场方向垂直中垂线,指向负电荷,电场强度大小从中点向上下两侧递减,中垂线是一条电势为零的等势面.
12.A
【解析】
【分析】
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电流由其定义I=Q/t 确定,洛伦兹力的集中表现为安培力。

【详解】 电流:Q nqvst I nqvs t t
===,则A 正确;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则B 错误;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为F 洛=qvB ,导线长度为L ,则其受的安培力为:
F=nqLSvB=BIL ,则C 错误;洛伦兹力方向反向决定了所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也反向,则D 错误;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关键在于明确有多少电荷流过我们所确定的截面,并由洛伦兹力的集中表现为安培力。

13.D
【解析】
【详解】
设在时间t 内发电机获得的风能为k E ,则212
k E mv =,由于2m V r vt ρρπ==,所以22323111 1.29 3.14307.5768982222
k E mv r v t t tJ ρπ===⨯⨯⨯⨯⨯≈,故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成电能的效率为:34001052768982k Pt t E t
η⨯===%%%,故A 正确;由图象可知,当风速为7.5/m s 时,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的功率为400KW ,定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的功率为100KW ,所以每台风力发电机每天能多发电:
()()1240010024?
7200?E P P t KW h KW h =-=-⨯=,故B 正确;由A 知道空气的动能为768982K E tJ ≈,所以每台发电机每秒钟转化的空气动能均为:
576898276898217.6910K E tJ J J ==⨯≈⨯,故C 正确;完全燃烧45kg 煤所产生的内能:
7945 3.210 1.4410E mq J J ==⨯⨯=⨯,一台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每小时获得的风能为:'97689823600 2.710k k E E t J J ==⨯≈⨯' ,故一台变桨距控制风力发电机每小时获得的风能与完全燃烧45kg 煤所产生的内能不相当,故D 错误.
故选D .
【点睛】
本题是对动能和能量守恒的考查,通过图象获得信息,由动能的定义和密度公式可求发电机获得的风能,由能量守恒定律可求风能与完全燃烧45kg 煤所产生的内能的关系即可. 14.CD
【解析】
【分析】
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即光的能量与光频率有关;康普顿效应也揭示光的粒子性,证明光具有动量及能量与频率有关;玻尔氢原子能级结构能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但是不能解释其它原子光谱现象,可见其原子结构模型是有局限性的;大量氢原子从第n 高能级向低能级辐射光子,最多产生2
n C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要了解原子核,αβ衰变的实质,一次α衰变原子核减少4个核子数,其中减少2个质子,一次β衰变原子核增加一个质子,减少一个中子,质量数不变.
【详解】
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说,认为光子是一份一份能量,即E h γ=,从而建立的光电效应方程:
212
h W mv γ=+,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康普顿效应也是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即光子和石墨中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后,光子的频率减小,且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故A 错误;玻尔提出的氢原子能级结构模型,利用定态概念和能级跃迁的规律,只能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但是无法解释氦原子的光谱现象,故B 错误;钍核质量数为232,铅核质量数为208,则α衰变次数为23220864
x -==次次,β衰变次数为y :908262Y -=⨯-,4Y =次,故C 正确;大量氢原子从4n =向低能级跃迁,最多产生246C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D 正确.故选CD .
15.AD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