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5-社会认知3-记忆与思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利用已经 形成的图式对个人进行类推;而且人们可以利 用图式来加快信息加工速度。
2020/5/11
认知启发(cognitive heuristics)114
• Kahneman等认为,人们常用心理上的捷径来解决复 杂的问题。他们把这样的捷径称为“策略”
• 金:认知启发是指人们用于快速、简便地进行推理 、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
2020/5/11
Tversky等人的研究
• Tversky 和 Kahneman曾问美国被试,第一个字母 是 r 或 k 的词(如road,king)和第三个字母是 r 或 k 的词(如car,awkward)哪个多,多数人回 答说是第一个字母是 r 或 k 的词更多。
• 其实,英语中第三个字母是 r 或 k 的词比第一个字 母是 r 或 k 的词多得多,但由于人们更容易想起第 一个字母是 r 或 k 的词,因此作出了上述回答。
内隐社会认知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121
• 含义: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 一过去的经验,但这一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依 然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它是一种深层的、复 杂的社会认知活动,是认知主体不需要努力的、无 意识的操作过程。
• 特征:社会性、积淀性、无意识性、启动性 •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IAT测验) • 内隐社会认知的相关研究
– 编码、储存和提取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2020/5/11
四 记忆结构及其加工过程
外界 刺激
感觉 记忆
新异刺激 选择注意
短时 存储
编码
记忆 提取
长时 记忆
2020/5/11
图式的含义与类型 (金:128)
• 图式(Schemas)是过去经验中关于个人、群 体、角色或事件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 构,它可以是语言材料的图式,也可以是视觉 材料的图式,还可以是其他材料的图式
• 在上图中,单元是动物、鸟、鱼、鲨鱼等,它们 是按层次组织的。
• 每一单元下属几个特性,如有羽毛,有皮肤,吃食 物等。
• 在单元与特性之间有指示通路。当得到一个问题 时,就通过激活那些与语句中的概念有关的指示 通路进行搜索,然后将搜索到的语义关系与语句 中的语义关系匹配,若符合就作出肯定答复。
• 实验:“金丝雀是动物吗?”
• 通常要问的问题是:
– 为什么一个人会做他所做的事(行为—原因)? – 普通心理学:需要、动机、行为
2020/5/11
归因理论的含义 137
• 心理学家根据各种研究所提出的有关归因问题的不 同概念与观点,统称为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
• Aronson(2019):对人们解释自己及他人行为的起 因的方式的描述
• 4. 社会因果关系知觉(social perception of causation ),如对行为成败原因的知觉,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 的知觉等;
• 5. 群体知觉(group perception),如对群体特点与 性质的知觉,群体归属知觉,领导关系与领导方式的 知觉,群体气氛的知觉等。
2020/5/11
2020/5/11
四 记忆结构及其加工过程
• 现代信息加工理论关于记忆的主要观点: • 1. 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
– 所谓结构性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 异。
– 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但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
• 2. 记忆又是一个过程,它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展开的 ,可以区分为前后联系的一些阶段。
2020/5/11
一 什么是记忆
•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 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 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记忆依赖于人们已 有的知识结构…… • 记忆是保存个体经验的形式之一
2020/5/11
二 记忆的作用
• 第六节:长时记忆的提取和 遗忘
2020/5/11
彭耽龄 第6章:记忆
• 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 • 第二节:记忆的生理机制 • 第三节:感觉记忆 • 第四节:短时记忆 • 第五节:长时记忆 • 第六节:内隐记忆
2020/5/11
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
• 一 什么是记忆 • 二 记忆的作用 • 三 记忆的分类 • 四 记忆结构及其加工过程
2020/5/11
3.2.1 Heider的归因理论 76
• 海德认为,行为的原因或在于环境或在于个人 – 如果把行为原因归之于环境因素,叫外部归因( external attribution),这种归因使行动者对其行 为不负什么责任; – 如果把行为原因归之于个人因素,叫内部归因( internal attribution),这种归因使行动者要对其 行为结果负责。 –例
2020/5/11
获得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
• 获得性启发是指根据头脑中能够想起一个例子的
容易程度或者想起这样例子的多少来评价一个事 件的可能性和频率。 • 获得性启发对于人们判定事物的频率有一定的帮 助,但很容易产生误差: • Tversky等人的研究:第1或3个字母是 r 或 k 的词
• 金,103:社会认知包括关于特定社会性对象的全 部认识过程:社会知觉、社会推理、他人、自身、 态度…
• Aronson(2019):社会认知(指的是)人们如何思考 自身和社会性世界,或更准确的说,人们如何选择 ,解释,识记和使用社会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
• Baron(2000):人们解释、分析、记忆及使用社会 环境信息的方式。
2020/5/11
第5章 社会认知(3):记忆与思维
• *普通心理学有关记忆概述 • 1. 社会生活中的记忆:
– 图式、图式加工与认知启发、内隐社会认知
• 2. 社会生活中的思维:归因及归因理论 • 3. 社会认知过程中的偏见
2020/5/11
社会认知的含义( social cognition )
2020/5/11
锚定与调整性启发 115
• 锚定与调整启发(The Anchoring and Adjustment)是指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判断时,
人们通常使用一个参照点或锚定值来降低模糊性, 然后通过一定的调整来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 • 在社会认知中,人们通常使用的锚定点就是自我。
2020/5/11
• 指人们根据当前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 事件的相似程度来进行判断的判断方式
• 这种判断方式帮助我们确定某个人或事件是不是某 种记忆图式中所包含的例子。
• 例:对Steven的评估 • 这种认知启发策略常会产生基率错误(base-rate
fallacy),即个体因忽视事物发生概率而做出错误 判断。
社会知觉的类别(黄;金:103)
• 1. 人知觉,如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即形成印象的 知觉,impression formation )、人性知觉、自我知 觉等;
• 2. 角色知觉(role perception),如对某人从事何种 职业的知觉等;
• 3. 人际关系的知觉(interpersonal relative perception );
– 内隐社会知觉、内隐印象形成 – 内隐刻板印象、内隐自尊
2020/5/11
第3节 对行为原因的归因
• 1 归因及归因理论的含义 137
• 2 行为的原因结构(内外因;稳定性;可控性)
• 3 归因理论
– 3.1 Heider的朴素心理学
139– 3.2 JonesDavis对应推理理论– 3.3 Kelley的共变理论
触类旁通,豁然开朗,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020/5/11
heuristic
• 21世纪英汉:启发式教学法 •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enabling a person to
discover or learn something for themselves(启发的, 启发式的)
2020/5/11
表征性启发 (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114
– 3.4 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
– 3.5 异常条件聚焦模型
• 4 归因偏差(见认知偏差)
2020/5/11
归因(Attributions)的含义 137
• 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 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 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 Baron(2019):归因是我们努力理解他 人(或自己)行为背后原因的过程。
语义网络模型 (长时记忆的表征)
• 这是A.M.柯林斯和M.R.奎利恩1969年提出来的。 • 这个模型沿用了联想的概念,把长时记忆看作是
由无数词语间联想所形成的网络。 • 它主要考虑了元素间的逻辑关系和组织层次,并
重视策略在记忆中的地位。 •例
2020/5/11
2020/5/11
模型解释
• 网络模型的基本元素是单元、指示和特性。
• 海德的归因理论是后来归因研究的基础。
– 表征;Paivio的双重编码学说
• Taylor:图式是指人们按不同主题将已知的知识组织 在一起的知识结构……图式可分为以下几类:
• 图式加工就是人在接触外界事物时,在记忆中 检索那些与输入信息最符合的图式与之对照, 并加以理解和解释。
2020/5/11
图式的类型 (Taylor:41 ;金:128)
• 归因理论是关注什么时候人们问“为什么”和人们 如何问“为什么”的心理学领域
• 金:不同归因理论具有一些共同看法
2020/5/11
不同归因理论间的共同看法 138
• 1 归因理论研究人们在社会环境中,如何运用信息对 事件做出原因分析,它研究人们收集哪些信息,以及 如何将这些信息结合起来,做出归因;
• 2 许多归因理论都倾向于将社会知觉者看成朴素科学 家,他们可以运用与专业科学家所用的相似方法完成 许多任务;
• 3归因理论(研究)一般或明或暗地认定,动机因素是 (或可能是)原因分析的动力;
• 4 归因研究者的最常用的、最基本假设是,归因是重 要的,归因分析是人行为的基础,也是认知过程和情 绪的基础。
• 记忆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和其他心理活 动密切联系着的
• 记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 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
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 记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2020/5/11
三 记忆的分类
•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 情境记忆—语义记忆(Tulving) • 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 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Anderson)
• 他人图式:主要是指知觉者对典型的或特定 的个人的复杂理解(即对他人个性特征和目 的的认识)
• 自我图式:包含关于个人的个性、外表和行 为的各种信息(Markus,1977;金:153)
• 角色图式:包括个人在社会中位置的信息
• 事件图式:包含在特定情境中典型地会发生 什么事情的共同知识。
2020/5/11
• Sternberg(2019):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如何觉知 、学习、记忆和思考问题的科学
2020/5/11
黄希庭 第10章:记忆
• 2019:第二版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感觉记忆 • 第三节 短时记忆 • 第四节 长时记忆 • 第五节 遗忘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感觉记忆 • 第三节:短时记忆 • 第四节:长时记忆的习得 • 第五节:长时记忆的保持
• 人们常用的启发式捷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 1. 表征性启发、2. 获得性启发 – 3. 模拟策略、 4. 锚定与调整性启发
2020/5/11
述而第七 155
•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 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朱熹:“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 欲言而未能之貌。”
–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 抓住这两种时机进行启发,就往往易于使学生
2020/5/11
实验结果
2020/5/11
结果解释
• 实验证明,在对不同是非问题进行回答时, 为了证实某种语义关系,搜索所经过的指示 通路多少不等,因而反应时间也不相同。
• 例如对“金丝雀能唱歌吗?”就比对“金 丝雀能呼吸吗?”反应得要快些。
2020/5/11
图式加工的含义 (金:128)
• 图式加工就是人在接触外界事物时,在记忆中 检索那些与输入信息最符合的图式与之对照, 并加以理解和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