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一级学科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一级学科简介
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十个二级学科
我校教育学一级学科点是以学校近六十年的外语教师教育为基础、依托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建设发展起来的。

学科的设立将对陕西及西北地区国际化、具有外语特色的教育学科发展,特别是西部外语教师教育及高等教育管理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同时也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我校教育学一级学科特色:
国际化教育背景的师资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本学科学术梯队中85%以上的导师曾在美、英、法、德等国留学或访学,学缘结构优化,学术梯队合理。

该学科已形成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与澳、法、西、加、日等21个国家77所高校实施“双校园”培养项目,与国外4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在美、新和英等国建有学生实习基地。

国际化的学科建设指导方针本学科建设坚持国际化、开放式的指导方针,积极开展多语种的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按照“强化优势、突出特色、拓宽门类、优化结构”的思路,努力建设国际化特色的教育优势学科和专业群。

该学科所属的英语教育学院与美国伊利诺伊、英国巴斯大学合作,加强国际化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

双语教学特色该学科下属的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目前拥有双语硕士课程约占全部课程的70%,学术梯队中85%以上的导师都具备双语教学的能力。

我校教育学一级学科优势:
学科建设方向明确、成绩显著本学科点凝炼了高等教育管理、外语课程与教学论、国际教育与教育发展、外语教师教育四个方向,承担了近百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了高质量的辞书、专著、论文等。

学校的《外语教学》为陕西省权威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学科队伍力量雄厚、梯队合理该学科现有专职导师58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0人、讲师25人,博士8人、硕士41人,学科点常年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

本学科学术梯队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能够胜任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教育学二级学科基础扎实、成绩斐然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自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招研究生85人,毕业28人,毕业生基本都在高校和重点中学任教。

该学科导师结构合理、科研成果突出、科研经费充足(达到358.8万元)。

教学设施先进、条件优良该学科所属的英语教育学院建立了网络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微格教学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先进的卫星接收系统可接收不同语种国家的电视节目,这为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障。

高等教育管理学科方向特色:
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学校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导师队伍具有丰
富的高等教育领导与管理经验,他(她)们教育理论研究深入,教育实践成效显著。

国际理论研究与本土经验相结合。

本方向导师全部有海外留学与访学经历,熟悉美、法、澳、日等国前沿的高教管理理论与实践,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他(她)们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高教领导与管理经验。

宏观与微观高等教育研究相结合。

本方向导师队伍有的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与研究,包括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战略思维与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研究等;有的长期从事微观高等教育研究,包括陕西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调查研究等。

高等教育管理学科方向优势:
导师队伍结构合理,高等教育管理经验丰富。

该方向现有导师16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5名,讲师7名,博士2名,硕士11名。

郝瑜教授是高等教育学博士,曾主管陕西高教工作,陕西师大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8名硕士,曾在哈佛、北伊利诺伊大学等知名大学留学或访学。

户思社校长获法国马赛-普罗旺斯大学文学博士,全国人大代表,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科研成果显著。

该学科的导师郝瑜教授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 余篇,出版专著多部,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宏观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曾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特等奖。

户思社教授擅长《战略思维与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出版学术著作《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等14部,著作先后荣获“陕西省高等教学成果特等奖”和“2007年中国科学发展与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创新成果一等奖”。

外语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方向特色:
外语/双语课程的设臵。

外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开设了二语习得、外语教学测试、翻译理论与实践等外语课程,还开设了外语教学法、课程体系与评估、教师心理学等双语课程,教学中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既能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教育学与语言学交叉的课程设臵。

学校设立英语教育学院,发展“教育+英语”交叉学科。

学院师资由教育学与外语专业教师构成,课程既有教育研究方法等教育类课程,又有二语习得等外语类课程,旨在培养复合型外语师资及外语基础扎实的教育人才。

外语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方向该方向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大量开展行动研究与发展性研究,极大地推动了陕西及西部地区的外语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该方向注重将学术研究和陕西及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以学校基地为单位,点、线、面结合的教育发展之路,总结、探索西部地区外语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问题、经验与模式。

外语课程与教学论
外语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方向优势:
师资力量雄厚。

外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导师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绝大多数有海外留学与访学经验。

本方向现有导师15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5名,讲师6名,博士2名,硕士10名。

其中学术带头人李瑞林教授是国家级、陕西省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主持人,《译林》杂志常务理事,2009年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杨丽娟副教授2001年至2002年留学加拿大约克大学教育系,2009年访学美国加州大学,主修课程与教学论,现为西安外国语大学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副主任,兼任BEC、PETS5、IELTS 考官。

科研成果丰硕,拥有专门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机构。

该方向科研成果丰硕,如《中外教师英语课堂教学行为对比研究》和《翻译专业特色课程教学创新行动研究》等。

英语教育学院专门设立了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立足于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研究,已完成课题和相关成果多项。

拥有专门的教师培训与教学实习基地。

我校获批成为“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承担全省中小学外语教师的培训任务,仅2009年就培训1500人次,积累了丰富的教师培训经验。

我校有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全省6市区17个基地),聘请了实践指导教师,为研究生教学与教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国际教育与教育发展学科方向特色
多语种的国际高等教育比较研究。

本方向通过比较不同国家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认识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为教育决策与实践服务。

西安外国语大学有英、法、德、西、日等12个外语语种,这些语言工具极大地推进了国际高等教育比较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国际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最
终将促进中国教育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

本方向包括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高等教育发展留学生教育研究、高等教育中外合作研究等。

跨文化视野下的教育研究。

学校致力于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之桥,培养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学术带头人刘越莲教授是研究跨文化教育的专家,她的论文《空缺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专著《语用迁移与中德跨文化交际》及项目“东西方规范冲突之文化对比”等在外语教育界有重要影响。

孟长勇教授主持了国家项目“中国西部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和价值”,促进了跨文化教育的研究。

国际教育与教育发展学科方向优势
师资力量雄厚本方向现有导师14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5名,讲师6名,博士2名,硕士10名,刘越莲教授先后在德国慕尼黑歌德国学院、弗莱堡大学学习,毕业于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出版了《德汉语言对比研究》等专著多部。

孟长勇教授是世界汉语教学会理事,外国留学生教育研究会会长,发表了近百篇论文和专著。

高艳贺副教授是教育学博士,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访学,在《高等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科研成果显著刘越莲教授发表、出版了《语用迁移与中德跨文化交际》等专著。

孟长勇教授发表了《中亚东干族文化传统及近年中亚地区汉语教学的发展》、《对哈萨克斯坦东干留学生的汉语教学》等论文多篇。

高艳贺副教授发表了《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等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和《新华文摘》部分转载。

设立了专门的国际与比较研究机构英语教育学院专设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主要进行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等。

此外,本方向还有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及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心,这两个陕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重要的科研支撑机构。

外语教师教育学科方向特色:
外语教师教育陕西高校52.7%的英语教师、其他语种100%的师资、西北高校70%的外语教师由我校培养。

我校与陕西省20多所中小学签订了研究生合作与实习协议,成功举办了“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技能提高培训班”和“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省级研修班”,培训规模在不断扩大、发展。

外语语言教学与测评本方向建立在学校的英、法、德、葡、阿等外语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英、俄、法、日、西六个专业均有40年以上的历史,学校现有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有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三个陕西省重点学科。

英语教育学院每年负责、参与陕西省英语高考的多项工作,已完成外语评估与测评的多项课题。

“4+3”复合型外语师资培养模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到来,复合型、交叉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劲,外语教师教育领域也是如此。

“4+3”外语师资培养模式即学生本科阶段学习四年外语专业之后,研究生阶段再学习三年的教育学专业,这将极大增强未来外语师资的教育素养、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能力。

外语教师教育学科方向优势: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该学科现有导师13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6名,博士2名,硕士11名,学科方向带头人姜亚军教授,博士,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赵堪培教授是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孙二军副教授为教育学博士,发表论文多篇。

科研成果显著本学科方向梯队成员有着长期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积累。

学科方向带头人姜亚军博士,在English Today, Speaking English,《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教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篇。

迟延萍副教授先后完成了多个教育部重点项目、省级重点项目及省级课题,如“我国小学英语浸入式综合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我国中学英语浸入式综合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等。

学科建设基础扎实该学科所属的英语教育学院的前身是陕西外语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近30年的外语教师教育经验,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又掌握了教育学、教学法等相关理论和知识,大多数毕业生已是陕西各地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