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紫砂壶款识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代紫砂壶款识⼤全
历代紫砂名家款识⼤全
制壶⼈在壶上镌刻或钤印的⽂字、符号、图案,我们称之为紫砂壶的印鉴款识,它便于鉴赏识别名⼈名作。

整理了⼀些历代款识(⽐较全),含姓名款、字号款、堂名款、商号款、闲⽂款等五⼤类,仅供壶友们参考
明中期
01.龚春⼜作供春。

为明代四川参政吴颐⼭家僮。

02.供春⼜作龚春。

为明代四川参政吴颐⼭家僮。

03.⾦沙寺僧名逸。

明晚期
01.时朋⼀作“时鹏”,⼤彬之⽗。

02.时鹏即时朋,⼤彬之⽗。

晚明紫砂“四⼤家”(董翰、赵梁、袁锡、时朋)之⼀。

03.董翰字后溪。

04.赵梁亦作赵良。

05.赵良亦作赵梁。

06.元畅⼜作元锡、袁锡。

07.元锡即元畅。

08.袁锡即元畅。

09.陈信卿
善仿时⼤彬、李茂林之传器,有优孟叔敖之肖。

10.邵盖
其篆章字法与邵亨裕、亨祥章相类,世有“邵家壶”之称。

11.李茂林字养⼼,号茂林。

12.周后溪
13.邵⼆孙⼯治壶,为明代名⼿。

14.天⾹阁南京博物馆藏明代⼤彬款梨⽪提梁壶印款(阴⽂篆书⼩古印)。

明末清初
01.时⼤彬时朋之⼦,号少⼭。

壶艺传⾄⼤彬始蔚然⼤观。

明晚期“壶中三⼤妙⼿”(时⼤彬、李仲芳、徐有泉)之⼀。

02.李仲芳茂林⼦,⾏⼤。

今世所传⼤彬壶,亦有仲芳作、⼤彬署款者。

时⼤彬七⼤弟⼦(李仲芳、徐友泉、蒋伯荂、欧正春、邵⽂⾦、邵⽂银、陈俊卿)之⼀。

明晚期“壶中三⼤妙⼿”(时⼤彬、李仲芳、徐有泉)之⼀。

03.邵亨祥即邵⽂⾦。

时⼤彬七⼤弟⼦(李仲芳、徐友泉、蒋伯荂、欧正春、邵⽂⾦、邵⽂银、陈俊卿)之⼀。

04.邵⽂⾦⼜名亨祥。

05.邵亨裕即邵⽂银。

06.邵⽂银⼜名亨裕。

07.陈俊卿
08.蒋伯荂初名伯敷,⼜名时英,字伯荂。

伯荂制壶,眉公(陈继儒)书铭,世称“双绝壶”。

时⼤彬七⼤弟⼦(李仲芳、徐友泉、蒋伯荂、欧正春、邵⽂⾦、邵⽂银、陈俊卿)之⼀。

09.蒋时英即蒋伯荂。

10.欧正春
11.徐友泉名⼠衡。

时⼤彬七⼤弟⼦(李仲芳、徐友泉、蒋伯荂、欧正春、邵⽂⾦、邵⽂银、陈俊卿)之⼀。

明晚期“壶中三⼤妙⼿”(时⼤彬、李仲芳、徐有泉)之⼀。

12.徐⼠衡即徐友泉。

13.沈君盛⼤彬再传弟⼦。

14.惠孟⾂书款绝类褚遂良,亦⼤彬後⼀名⼿也。

15.陈⼦畦善仿徐友泉壶,或云即陈鸣远之⽗。

16.陈⾠字共之。

17.共之陈⾠紫砂刻款。

18.陈挺⽣
19.陈和之善仿徐友泉、沈君⽤,壶式⾼古清绝,书法有晋唐风。

20.沈⼦澈与时⼤彬齐名。

21.陈⽤卿款仿锺太傅帖意,落墨拙⽽⽤⼑⼯。

22.徐令⾳传为徐友泉⼦,也陈⼩徐。

23.徐次京仿古器精良,书法亦佳。

24.陈正明所制茗壶,⼯整精雅。

25.陈仲美
原是景德镇的制壶⾼⼿,后到宜兴从事紫砂陶艺。

他的贡献在于把瓷器⼯艺与紫砂⼯艺和谐地结合起来,创造了'重镂透雕'的紫砂技术。

26.承云从
27.沈君⽤名⼟良。

28.陈光甫
29.闵鲁⽣
虚⼼求学,善仿制,学成後,创新风格,所制壶以厚实沉重,朴素⽽形优,光货居多。

30.周季⼭
善制茶具、雅玩等,式样新颖,有独到之处。

31.项圣思
相传为修道⼈,姓项,能制陶杯,⼤于常器。

花叶、⼲实⽆⼀不妙,见者不能释⼿。

清早期
01.陈鸣远字鸣远,号鹤峯,⼀号⽯霞⼭⼈,⼜号壶隐。

02.鹤峯陈鸣远名号之⼀。

03.壶隐陈鸣远名号之⼀。

04.⽯霞⼭⼈陈鸣远名号之⼀。

05.华凤翔传器以彩釉汉⽅壶较多。

06.陈汉⽂
宜兴紫砂⾼⼿,传为陈鸣远弟,制器以精雅著称。

07.陈殷尚善筋囊器,可谓紫砂历史上筋囊器第⼀⼈。

08.⾦世衡造⼯精巧,以橄榄型为主。

09.许龙⽂时⼤彬之再传弟⼦。

10.郑宁侯
善摹古器,书法亦⼯。

制壶胎薄⽽坚致,⼯整有样。

11.允礼
清圣祖康熙的第⼗七皇⼦爱新觉罗?允礼,雍正异母弟,封为果毅亲王,别号春和主⼈。

12.静远斋清果毅亲王斋号。

果毅亲王,别号春和主⼈,康熙⼗七皇⼦爱新觉罗?允礼,雍正异母弟,为王公贵富中珍爱紫砂器之⼀⼈。

其曾请壶⼯史继长制壶或署“静远斋制”、“静远斋史继长制”,每多佳器。

13.张君德常见把下⽵⼑阴刻“君德”⼆字楷书款。

14.君德张君德刻款。

15.杨继初
清雍正年间壶艺家
16.史继长
曾为果亲王制壶,每多佳器。

17.⼤清雍正年制清雍正本朝官款。

18.雍正年制清雍正本朝官款。

19.莲⼼
20.陈砥成
尝见“砥成”款紫砂器,制品时代风格与“砺成”相近,按古⼈命名习俗,砥成或砺成族兄。

21.陈砺成
雍正年间紫砂名⼯,传世多佳器。

22.凌万兴
23.史维⾼
紫砂壶艺⼈、陶瓷艺⼈
24.徐飞龙
清雍正、乾隆时期著名紫砂壶⼤师,以汉⽅壶传世闻名。

25.陈次伟
康熙、乾隆年间宜兴⼈,虽有作品传世,但平⽣事迹不详,不过,从存世作品来看,其艺不凡,精捏造,尤善雕刻。

26.陈荫千
清乾隆时⼈,善制砂壶,紫砂史上的名家,他的作品造型多庄重⼤⽓、制作精良。

27.董⾏芳
28.⽅衡禄
29.郑荆⽟
传器甚少,多为⽅器。

30.国瑞
清中期
01.瞿应绍
字陛着,号⼦冶,⼜号⽉壶,晚取号瞿甫,别署⽼冶、吉安,室名“毓秀堂”。

⼀⽣制壶不少,多摹陈曼⽣之作。

他在壶上画⽵题诗,由友⼈邓奎(符⽣)篆刻。

晚年创制⽉壶,⼈称“瞿壶”。

曾与制壶名家杨彭年合作,壶柄上有“彭年”印记。

02.吉安瞿应绍常⽤款之⼀。

03.⽉壶瞿应绍常⽤款之⼀。

04.⼦冶瞿应绍常⽤款之⼀。

05.杨彭年字⼆泉,号⼤鹏。

嘉庆时陈曼⽣属为制壶并画多款壶式与之,⾃此⽂⼈壶风⼤盛。

兼善刻⽵,刻锡亦佳。

06.⼆泉杨彭年字⼆泉。

与杨彭年同时有紫砂名家邵⼆泉,常为邵景南刻字。

07.⼤鹏杨彭年号⼤鹏。

08.杨宝年彭年之弟,字公寿。

曾为曼⽣造壶。

09.杨凤年彭年之妹,字⽟禽。

曾为曼⽣造壶。

10.邵⼤亨陈鸣远以后的⼀代宗匠。

他的作品在清代时就有“⼀壶千⾦,⼏不可得”之说。

清晚期紫砂“⼋⼤家”(邵景南、邵⼤亨、邵⼤赦、邵友廷、何⼼⾈、申锡、黄⽟鳞、俞国良)之⼀。

11.邵友兰道光年间曾为宫廷制壶。

常⽤“友兰”楷书款、“友兰秘制”⽅章款。

12.友兰邵友兰常⽤款之⼀。

另,乾隆时期有紫砂名家杨友兰。

13.友兰秘制邵友兰常⽤款之⼀。

14.邓奎字符⽣,壶底常⽤印款为“符⽣邓奎监造”。

15.符⽣邓奎款。

16.惠逸公
约公元1766—1831年,清朝著名紫砂艺⼈。

⽣于清雍乾年间,他⼤⼩壶兼制,以⼯巧闻名,可与惠孟⾂相提并论。

与孟⾂相伯仲,世称“⼆惠”。

17.王南林创紫砂(炉均)釉装饰。

曾与杨友兰等“奉旨制作紫砂壶,进献清廷”。

18.南林清乾隆王南林、民国韩泰刻款。

19.陈曼⽣本名陈鸿寿,字⼦恭,号曼⽣。

其赏壶、玩壶之所“阿曼陀室”,是他留与后⼈的标志性的⽂化标识。

20.阿曼陀室陈曼⽣室名,是陈曼⽣留与后⼈的标志性的⽂化标识。

21.邵⼆泉曾为陈曼⽣造壶。

邵景南壶多数也请邵⼆泉刻字。

22.杨友兰曾与王南林等“奉旨制作紫砂壶,进献清廷”。

23.云会
24.砸成
25.载铨
爱新觉罗?载铨,清宗室,满洲镶红旗⼈,封号定郡王。

室名“⾏有恒堂”、“恒堂”、“世泽堂”。

26.⾏有恒堂清定郡王爱新觉罗?载铨的室名。

27.郭频迦名麐,字祥伯,号频伽,别号复翁,⼜号⽩眉⽣,⼜呼郭⽩眉,⼀号邃庵居⼠、苎罗长者。

28.朱坚字⽯楳。

29.⽯楳朱坚字⽯楳。

30.亨慎
31.⼤清乾隆年制清乾隆本朝官款。

32.孟侯清朝官员,1757年(乾隆22年)接替傅尔泰担任台湾府台湾县知县。

33.潘富⿍
乾隆年间著名紫砂壶艺⼈,所作多⽅壶,幷承制宫廷御品,但传世品甚少。

34.钱彭年 “彭年”款。

35.彭年清中期两个“彭年”,⼀为钱彭年,⼀为杨彭年,前者略早。

36.邵春元曾为宫廷制壶。

37.邵圣和清乾隆时期的制壶好⼿。

38.邵⽟亭曾为乾隆宫廷制器。

39.澹然斋乾隆时常见釉彩盖落此款。

40.范述曾名廷镇,字⼦安,号芷庵。

曾与陈鸿寿、杨彭年合作锡包⽟壶,与“西泠⼋家”中⼈也多有接触,与杨彭年齐名。

41.葛⼦厚
约1760-1850,乾隆-道光。

缪颂游宜兴时,⼦厚为其制壶。

42.潘⼤和约1761——1820
43.潘虔荣字菊轩,名在《宜兴县志》长寿耄耋之列,当地砂艺⽼辈颇为推重。

44.菊轩潘虔荣,字菊轩。

45.上富
46.少⼭
本为时⼤彬的字号,但传世⼤彬壶从未见“少⼭”名款。

倒是从清代中期⾄民国时期,出现不
少“少⼭”刻款紫砂壶,特别是利⽤曼⽣壶、⼦冶壶等经典造型,在壶上镌刻诗⽂然后落上“少⼭”款识,成为制壶时尚。

⽤“少⼭”铭刻的紫砂器,其时间跨度之长、传世作品之多,绝⾮⼀⼈所为。

47.乾隆年制清乾隆本朝官款、民国陈⿍和陶器⼚款。

48.冯彩霞所镌款字精谨有制,亦间⽤草书。

49.博雅居
50.范禄曾
紫砂名家,所制锡包壶善以浅刻岁寒三友及诗⽂为饰,特⾊鲜明。

51.邵旭茂
历史⽂献对其记载的资料是⾮常少,只知道其作品似陈⽤卿。

52.邵元祥
宜兴制壶艺⼈。

53.许伯俊
著名陶艺家,有《直⾝提梁⼤⽅壶》传世。

54.古泉
55.逸闲
56.魁廷
清晚期
01.何⼼⾈字⽯林。

与海上诸画家如任伯年、胡公寿、梅调⿍等多有合作往来,曾与梅调⿍、王东⽯于浙江宁波
筑“⽟成窑”。

底款常署“曼陀华馆”“⽯林何⽒”。

清晚期紫砂“⼋⼤家”(邵景南、邵⼤亨、邵⼤赦、邵友廷、何⼼⾈、申锡、黄⽟鳞、俞国良)之⼀。

02.⽯林何⼼⾈常⽤刻款之⼀。

03.⽯林何⽒何⼼⾈常⽤刻款之⼀。

04.曼陀华馆何⼼⾈常⽤刻款之⼀。

05.黄⽟麟曾受吴⼤澂(愙斋)、顾茶林聘为制壶。

清晚期紫砂“⼋⼤家”(邵景南、邵⼤亨、邵⼤赦、邵友廷、何⼼⾈、申锡、黄⽟鳞、俞国良)之⼀。

06.申锡字⼦贻。

07.⼦贻申锡常⽤款。

08.邵景南号留佩。

09.留佩邵景南常⽤刻款。

10.俞国良⼜名祖琳。

为清末民国时⼀代⼤师,曾赴苏州为吴⼤澂、吴昌硕制壶。

清晚期紫砂“⼋⼤家”(邵景南、邵⼤亨、邵⼤赦、邵友廷、何⼼⾈、申锡、黄⽟鳞、俞国良)之⼀。

11.邵友廷程寿珍养⽗。

12.邵⼤赦名权衡,字赦⼤,⼀字权寅。

1890年创⽴“权寅赦记”陶器店。

邵赦⼤⾃制壶,盖内有“邵赦⼤”作者印,订制壶只在壶底有“权寅赦记”章款。

清晚期紫砂“⼋⼤家”(邵景南、邵⼤亨、邵⼤赦、邵友廷、何⼼⾈、申锡、黄⽟鳞、俞国良)之⼀。

13.权寅赦记权寅陶器店,为邵赦⼤(权寅)创⽴于光绪⼗五年(1890年)。

“权寅赦记”为权寅陶器店壶印款。

邵赦⼤⾃制壶,盖内有邵赦⼤作者印,订制壶只在壶底有“权寅赦记”章款。

14.權寅邵⼤赦常⽤款之⼀。

15.赦⼤邵⼤赦常⽤刻款之⼀。

16.梅调⿍字友⽵,号赦翁。

晚年在宁波慈城创办“⽟成窑”,还聘请慈城篆刻家丁⼭农、宜兴制壶名家何⼼⾈、王东⽯等制壶,同时也有任伯年、胡公寿等⼀些⽂化名⼈参与其中。

17.友⽵梅调⿍,字友⽵。

18.赦翁梅调⿍,号赦翁。

19.⽟成窑梅调⿍在宁波创办。

合作的有任伯年、胡公寿、虚⾕、吴昌硕等书画⼤家、⽂化名⼈,还有制壶名家何⼼⾈、王东⽯等,铭刻⾼⼿陈⼭农等。

20.陈柏亭常⽤“柏庭”、“伯廷⽒”等款。

21.柏庭陈柏亭常⽤刻款之⼀。

22.伯廷陈柏亭常⽤刻款之⼀。

23.吴⼤澂初名⼤淳,字⽌敬,⼜字清卿,号恒轩,晚年⼜号愙斋。

24.愙斋吴⼤澂斋名。

25.王东⽯刻款“韵⽯”。

曾为胡公寿造壶。

26.韵⽯王东⽯刻款。

27.蒋德林字万泉、万全。

28.万泉蒋德林款。

29.吴⽉亭字⽵溪,为彭年后辈。

30.⽵溪吴⽉亭款。

31.福慧双修阁
32.邵湘甫
弟⼦清代名⼿黄⽟麟。

33.范⿍甫
清咸丰⾄光绪年间宜兴⼈。

不仅善制壶,还擅长雕塑,其⼒作紫砂'鹰',双翅傲展,两眼圆睁,停⽴⼭⽯,栩栩如⽣。

34.邵步云邵⼤亨后⼈之孙、邵全章之⼦。

35.邵云甫邵步云⼜名云甫。

36.邵甫亭邵⼤亨之⼦、邵全章祖⽗、邵步云之⽗。

37.袁昌林
38.(泰⿏⽂款)出⼝泰国紫砂的印款。

39.萼圃
清代陶艺家,有《折腰孟⾂壶》传世。

40.景铭
41.铭远
42.盘奎(魁)所做盆器为⽇本盆栽界所重。

43.荣卿
清代光绪时宜兴紫砂艺⼈。

⽣卒不详。

善制茗壶,⼯整精细,质朴柔和。

44.⽤霖
清道光前后紫砂艺⼈,具体⽣平不详,但从传器来看,此⼈善制⽅器,⼯艺精湛。

45.匋斋端⽅(1861-1911),号匋斋,堂号“宝华庵”。

清末湖⼴总督,⾦⽯学家。

⼀⽣嗜好⾦⽯书画,对紫砂器尤其喜爱。

46.阳羡紫砂阳羡紫砂陶业公司,绅⼠潘宝仁(1850-1923年)创办。

其⾼档紫砂壶底有“阳羡紫砂陶业公司出品”章款,盖内或把下钤作者⼩印。

47.周永福
制壶名⼿,可惜他的作品和事迹后⼈所知甚少。

学⼤享法,善制鹅蛋壶。

清晚民国
01.赵松亭
曾⽤名⽀泉,艺名东溪。

清末民初著名紫砂艺⼈,实业家。

随邵夫廷学习紫砂技艺,起艺名“东溪”,1893年受苏州⼤收藏家吴⼤潋之邀,到吴府制壶2年,壶底铭“愙斋”印,壶盖⽤“⽀泉”章,刻铭署“东溪”。

1905年创办“艺古斋”。

1925年建“复兴窑”,⽣产“贡壶”,底有“贡局”、“龙凤图”等印款。

有些朱泥⽔平壶刻“雍正⼆年”款。

02.东溪赵松亭刻款之⼀。

03.⽀泉赵松亭刻款之⼀。

04.(龙凤图)赵松亭复兴窑产品刻款。

05.雍正⼆年赵松亭复兴窑产品刻款。

06.艺古斋 1905年由赵松亭创办的陶坊。

07.汪升义原名汪芳荣,⼜名汪春荣、汪森义、汪昇义。

培养出朱可⼼、吴云根等⼀批名家。

08.汪春荣即汪升义。

09.汪芳荣即汪升义。

10.范章恩字廸恩。

题铭书法似⽶芾。

11.范静安
清末民初宜兴紫砂制壶艺⼈。

⽣卒年⽆考。

12.江案卿所传器不多,以“案卿”⽅章为款识。

13.案卿江案卿款。

14.胡耀庭
常与跂陶(吴汉⽂)、漱⽯(陈经耕)、若⽔(饶寿川)等合作,由耀庭制壶,跂陶、漱⽯⽒等书画或镌刻。

15.陈寿福号饮和。

16.饮和陈寿福常⽤刻款。

17.范福奎字范占。

18.何⼠芬
紫砂刻绘⾼⼿。

书画皆精,刻绘风格潇洒,⽤⼑纤秀,是单⼑刻法之顶尖⼈物。

19.蒋燕亭号志⾂、鸿臬,亦名彦亭、燕庭。

为蒋蓉伯⽗。

20.彦亭蒋燕亭款。

21.燕庭蒋燕亭款。

22.许⽴成 “许记”紫砂商号疑为他所创办。

23.许记疑为许⽴成署款。

许⽴成,清末民初宜兴紫砂艺⼈,善制⽅形砂壶。

24.杨阿时
清末民国时紫沙艺⼈,民初宜兴利⽤陶业股份公司的技师。

25.张鸿坤原名张洪⼤。

26.范庄农家为清末民初时期宜兴西望墟乡间艺⼈之闲章。

27.⼀泉
28.豫丰
豫丰紫砂陶器店,为吴启南于清宣统⼆年(1910年)所开,早期所⽤印款为“⿍裕”,⽤⽵⼑所镌刻,民国始⽤店号印款“豫丰”。

“豫丰”紫砂壶并⾮名家壶,由于量较多,普遍价值较低。

29.⿍裕豫丰紫砂陶器店在清晚期所⽤印款。

30.葛德和葛德和陶器公司,葛翼云(1842-1928年)于清咸丰⼗年(1860年)在上海⽼北门开设。

31.莲记即杭州“舒莲记作坊”。

舒莲记紫砂壶是杭州清代和民国最好的紫砂壶作坊,两次经历战⽕,重创于太平天国,抗战时彻底消失。

32.同庆顺
“威海卫同庆顺造”款,为⼭东威海⼈在宜兴定制,将烧好后的紫砂壶,再运往威海卫加⼯。

民国
01.陈寿珍
常作“程寿珍”。

号冰⼼道⼈,刻款尚有“⼋⼗⼆⽼⼈”、“真记”、“宾如”。

师承期养⽗邵友廷,以“掇球壶”最负盛名。

民国“五⼤家”(程寿珍、范⼤⽣、冯桂林、裴⽯民、王寅春)之⼀。

02.程寿珍
⼀作“陈寿珍”。

号冰⼼道⼈,刻款尚有“⼋⼗⼆⽼⼈”、“真记”、“宾如”。

师承期养⽗邵友廷,
以“掇球壶”最负盛名。

民国“五⼤家”(程寿珍、范⼤⽣、冯桂林、裴⽯民、王寅春)之⼀。

03.⼋⼗⼆⽼⼈程寿珍常⽤刻款之⼀。

04.冰⼼道⼈程寿珍、程盘根⽗⼦刻款。

05.真记程寿珍常⽤刻款之⼀。

06.宾如程寿珍常⽤刻款。

07.真记多为寿珍制壶款,友廷也曾经⽤此款。

08.裴⽯民原名裴庆云,⼩名德铭。

有“鸣远第⼆”之称。

民国“五⼤家”(程寿珍、范⼤⽣、冯桂林、裴⽯民、王寅春)之⼀。

现代“七⼤紫砂⽼艺⼈”(任滏庭、吴云根、裴⽯民、王寅春、朱可⼼、顾景⾈、蒋蓉)之⼀。

09.冯桂林
民国“五⼤家” (程寿珍、范⼤⽣、冯桂林、裴⽯民、王寅春)之⼀。

10.王寅春
民国“五⼤家”(程寿珍、范⼤⽣、冯桂林、裴⽯民、王寅春)之⼀。

现代“七⼤紫砂⽼艺⼈”(任滏庭、吴云根、裴⽯民、王寅春、朱可⼼、顾景⾈、蒋蓉)之⼀。

11.范⼤⽣字神武,号承甫,范锦甫之兄,师从紫砂艺⼈范⿍甫。

民国“五⼤家”(程寿珍、范⼤⽣、冯桂林、裴⽯民、王寅春)之⼀。

12.承甫范⼤⽣款。

13.陈少亭陈柏亭之⼦、任滏庭师兄。

常⽤刻款有“颖川”、“於陵⼦”、“⽻林逸⼈”。

14.於陵⼦陈少亭常⽤刻款之⼀。

15.⽻林逸⼈陈少亭常⽤刻款之⼀。

16.颖川陈少亭常⽤刻款之⼀。

17.陈宝⽣陈柏亭之⼦。

民国“三宝”(李宝珍、汪宝根、陈宝⽣)之⼀。

18.汪宝根号旭斋。

19.旭斋汪宝根号旭斋。

20.李宝珍常以“宝珍”⽅印为款识。

民国“三宝”(李宝珍、汪宝根、陈宝⽣)之⼀。

21.程盘根程寿珍之⼦。

常⽤⽗亲刻款“冰⼼道⼈”。

民国“三根”(吴云根、顾德根、程盘根)之⼀。

22.顾德根
民国“三根”(吴云根、、顾德根、程盘根)之⼀。

23.吴云根⼜名吴芝莱。

民国“三根”(吴云根、、顾德根、程盘根)之⼀。

现代“七⼤紫砂⽼艺⼈”(任滏庭、吴云根、裴⽯民、王寅春、朱可⼼、顾景⾈、蒋蓉)之⼀。

24.吴芝莱即吴云根,紫砂七⼤名艺⼈之⼀。

25.戴国宝
字⽟屏,艺名“⽟道⼈”,“⽟屏道⼈”、“访雪”、“铁画轩主⼈”。

1910年在上海创办“铁画轩陶器号”。

26.铁画轩 1911年由戴国宝在上海开办。

1926年戴国宝病逝后由其妻杨德宜经营,⾃此陶刻署款改为“莲⽣”、“铁画轩主⼈”。

1942年起由其⼦戴相明(号莲⽣)经营。

27.访雪铁画轩创办⼈戴国宝常⽤刻款之⼀。

28.⽟道⼈铁画轩创办⼈戴国宝常⽤刻款之⼀。

29.⽟屏铁画轩创办⼈戴国宝常⽤刻款之⼀。

30.⽟屏道⼈铁画轩创办⼈戴国宝常⽤刻款之⼀。

31.⽟屏⽣铁画轩创办⼈戴国宝常⽤刻款之⼀。

32.莲⽣戴相明(戴国宝之⼦)的号,铁画轩1926年后常⽤刻款之⼀。

33.戴雪⽣常⽤刻款为“雪⽣”、“雪⽣主⼈”。

34.雪⽣戴雪⽣常⽤刻款之⼀。

35.雪⽣主⼈戴雪⽣常⽤刻款之⼀。

36.杜顺六
37.复兴窑
1925年赵松亭建,⽣产“贡壶”系列产品,供应沪上,也有出⼝,底有“贡局”、“龙凤图”等印款。

有些朱泥⽔平壶刻“雍正⼆年”款。

38.贡局赵松亭复兴窑制品印款。

39.雍正⼆年赵松亭复兴窑款。

40.谈洪泉字伯章,号泉⽯。

所制壶具印款为“伯章”、“泉⽯(主⼈)”、“谈伯章”、“谈⽒伯章”。

41.伯章谈洪泉印款之⼀。

42.泉⽯(主⼈)谈洪泉印款之⼀。

43.谈⽒伯章谈洪泉印款之⼀。

44.谈尧坤
印款有“岩⽣”、“岩⽯”、“⼀尘”、“省三”、“研深”、“和泰”等。

45.省三谈尧坤印款之⼀。

46.岩⽣谈尧坤印款之⼀。

47.岩⽯谈尧坤印款之⼀。

48.研深谈尧坤印款之⼀。

49.⼀尘谈尧坤印款之⼀。

50.和泰谈尧坤印款之⼀。

51.唐凤芝
与王寅春、顾景⾈同村,学艺时常在⼀起切磋壶艺。

擅长设计创新,屡以新品风靡上海名流圈,并经租界销往欧美市场。

52.范锦甫范⼤⽣(承甫)弟。

53.范祖德
范福奎之⼦,范⼤⽣堂侄,深得范家壶之真传,建国初期宜兴紫砂⼯艺⼚7位名师(裴⽯民、吴云根、朱可⼼、施福⽣、邵陆⼤、范正根、范祖德)之⼀。

54.范福筹常⽤款为“瘦⽯”(30年代后)。

55.瘦⽯范福筹30年代后常⽤印款。

56.范泽林常⽤款为“⽯如”、“⽯⽣”。

57.⽯如陈和⼤、范泽林常⽤款。

58.⽯⽣范泽林、蒋永西常⽤款。

59.邵云如
署款主要有“北岩”、“旭岩”、“岩如”、“云如”、“逸然轩主⼈”、“岩如主⼈”、“岩如逸⼈”、“筠儒”、“筠如”、“聚莲⽼⼈”等。

60.逸然轩邵云如室名。

61.旭岩邵云如刻款之⼀。

62.云如邵云如刻款之⼀。

63.岩如主⼈邵云如刻款之⼀。

64.逸然轩主⼈邵云如刻款之⼀。

65.北岩邵云如刻款之⼀。

66.筠儒(如) 邵云如刻款之⼀。

67.岩如蒋永西、邵云如常⽤刻款。

68.范林源
以制作紫砂杯为重点,并⼀⽣擅制紫砂杯。

69.郭其林曾⽤款印“郭记”。

70.韩泰号潜陶。

常⽤刻款有“潜陶”(⼜为邵宏俊款)、“南林”(⼜乾隆时期有紫砂名家王南林)、“南陵⽒”、“家⽻后⾝”。

71.家⽻后⾝韩泰常⽤款之⼀。

72.南陵⽒韩泰常⽤款之⼀。

73.邵宏俊刻款多为“潜陶”。

74.潜陶韩泰、邵宏俊刻款。

75.胡润甫
创办“润记”紫砂商号。

盖内款多为“润记”,偶有姓⽒章“胡”和名章“润甫”并⽤者。

76.润甫胡润甫常⽤款。

77.蒋荣熙即蒋永西。

常署款“岩如”、“⽯⽣”、“聚莲⽼⼈”,并与任滏庭合署名“陶”或“企陶”(30年代中期)。

78.蒋永西⼀作“蒋荣熙”。

79.聚莲⽼⼈蒋永西、邵云如刻款。

80.企陶蒋永西、任滏庭合款之⼀。

81.陶蒋永西、任滏庭合款之⼀。

82.卢兰芳
83.陆滏⽣
84.强义海
主要以制作光素货为主,传器甚众,计有掇球,折肩、钟罩、扁⿎等壶式。

85.饶寿川号若⽔。

86.若⽔饶寿川常⽤款。

87.邵宝琴所⽤印款为“锡⼭俞传”、“宝琴”(四⼗年代后)。

俞国良弟⼦。

88.宝琴邵宝琴四⼗年代以后⽤款。

89.锡⼭俞传邵宝琴四⼗年代以前⽤款。

90.邵洪坤出⾝于陶艺世家。

91.邵洪明邵云儒之⼦。

92.邵茂章邵⼤亨后⼈,邵全章三哥。

93.邵全章邵⼤亨后⼈,祖⽗邵甫亭,⽗亲邵步云(⼜名云甫)。

94.邵顺奎
95.沈端⽥
96.沈孝⿅
⼜名沈戟、孝陆,与顾景⾈友善,曾以“⾃怡轩”印款⼀起赶制商家订制作品。

97.施⾦廷
⼀⽣专做寿星壶,开始壶上不留任何印记,后应商⾏要求,在壶系下⽅或壶盖、底部款以“⾦廷”或“施记”字样。

初为⼑刻,后改⽤⽊章,同时商⾏也将其⾏号刻印于壶盖、底,如“豫丰”、“福康”,或呈椭圆、葫芦形,或为⽅形印章(阴、阳⽂均有),有的还⽤满、汉⼆种⽂字,周边饰以花纹。

民国时期印章改为国民政府交叉的两⾯旗帜。

98.王熙⾂铭款署于壶体,盖内有“熙⾂”等⼩⽅印。

99.王新荣
100.吴汉⽂艺名跂陶。

民国5年(1916年)创办“吴德盛紫砂陶器⾏”,民国18年(1929年)创⽴“吴德盛”著名商标品
牌“⾦⿍商标”。

101.跂陶吴汉⽂刻款。

102.⾦⿍商标吴汉⽂在1929年为“吴德盛紫砂陶器⾏”创⽴的商标品牌。

103.吴廉⾝
104.许⽴⽣字开元,创办“宜兴⽴信陶器⾏”。

105.⽴信⽴信陶⼚,由许⽴⽣创办。

106.张澹款有“耕耘”、“新云”、“春⽔”。

107.耕耘张澹⽤款之⼀。

108.春⽔张澹⽤款之⼀。

109.新云张澹⽤款之⼀。

110.朱邦基
111.诸葛勋
常⽤刻款有“⽟如”、“友⽯”、“云⽯”、“卧龙”(30年代中后)、“卧龙居⼠”(30年代中后)等。

112.⽟如诸葛勋常⽤款之⼀。

113.云⽯诸葛勋常⽤款之⼀。

114.友⽯诸葛勋常⽤款之⼀。

115.卧龙(居⼠)诸葛勋常⽤款之⼀。

116.葛逸云常⽤款“逸云”。

117.(飞龙印款)
118.⾦廷施⾦廷款之⼀。

119.熙⾂王熙⾂印款。

120.熙盛
121.伯林亦为“伯令”,民初利永公司紫砂艺⼈。

122.伯令亦为“伯林”,民初利永公司紫砂艺⼈。

123.慕匋室陈光明斋名。

124.松鹤轩吴德盛陶器⾏1921年前(注册“⾦⿍商标”前)所⽤印款。

125.陈⿍和
陈⿍和陶器⼚,1916年(⼀说1920年)由陈元明兄弟俩开办,在宜兴县城开店,并在上海设办事处。

⽣产紫砂壶、杯、盆、瓶及⽂具。

底铭“陈⿍和造“⽅印、圆印和”陈元明“印,出⼝产品则有美⽂C.T.H.CO字样。

有的器⽫钤”乾隆年制“篆刻阳⽂⽅印或定制店家的名号。

126.德昌(吉德昌)
德昌陶器店,由吉珊度(⼜名三⼤)于抗战期间(1941年)创办。

吉德昌内设⼩作坊,所经营制品印章“吉记”,署款为“德昌造”、“德昌监制”,⼩品朱泥壶上印款为“昌记”,亦有“吉德昌”署款的。

经营近⼗年,直⾄五⼗年代改造。

127.郭记郭其林(1901-1972)款印。

128.吉记德昌陶器店制品印款。

129.利⽤/利永
利⽤陶业公司,于1913年由周⽂伯投资设⽴于蜀⼭。

1921年改为江苏利永陶业公司,江苏省实业厅投资⼊股,由邵⽒家族管理,并在上海豫园城隍庙设店。

开办“利永陶⼯传习所”,为中国第⼀家紫砂职业教育机构。

130.⽑顺兴
⽑顺兴陶器⼚,⽑⽒家族开办于蜀⼭。

业主⽑顺兴(1901-1977年)系⽑国强之⽗。

砂器底
钤“⽑顺兴制”楷书⽅印,或署“⽑顺兴出品”字样。

131.润记
民国紫砂艺⼈胡润甫创办的紫砂商号。

盖内款多为“润记”,偶有姓⽒章“胡”和名章“润甫”并⽤者。

所做紫砂底款多为“宜兴紫砂名壶”⽅壶。

132.宜兴紫砂名壶
“润记”紫砂商号紫砂底款多为“宜兴紫砂名壶”⽅章。

133.汪裕泰
汪裕泰汪庄茶叶⾏,1937年安徽汪裕泰茶⾏⽼板汪惕予号“卷翁”⽅章,盖内有“桂林”⼩⽅章。

1940年因⽇寇占领杭州⽽停产。

134.卷翁汪裕泰汪庄茶叶⾏⽼板汪惕予号“卷翁”。

135.吴德盛
吴德盛陶器⾏,1916年由吴汉⽂开设于宜兴县城。

早期制壶底铭“松鹤轩”楷书⽅章或“跂陶发明”篆书⽅章。

1921年注册“⾦⿍商标”,此后所制紫砂器底铭此商标或“吴德盛制”⽅印。

136.蒋仁茂⽆锡紫砂商号。

137.蒋义茂⽆锡紫砂商号。

138.兴昌杭州紫砂商号。

139.源隆顺杭州紫砂商号。

140.章新泰上海紫砂商号。

141.兴盛栈上海紫砂商号。

142.谊⼤新上海紫砂商号。

143.鲍源信上海紫砂商号。

144.鲍信盛镇江紫砂商号。

145.和盛青岛紫砂商号。

146.永泰常州紫砂商号。

147.同品祥烟台紫砂商号。

148.盛泰南通紫砂商号。

149.瑞泰南通紫砂商号。

150.施记施⾦廷款之⼀。

151.和泰紫砂商号。

152.闻记紫砂商号。

153.福康紫砂商号。

154.裕民紫砂商号。

155.德新德新陶器⼚。

156.⽴新⽴新陶器⼚。

157.鹤记民国时期紫砂商号。

158.永庆长春长春紫砂商号。

159.振华民国时期著名紫砂商标。

160.永安窑产品远销⽇本及南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七⼤紫砂⽼艺⼈
01.顾景⾈原名景洲。

“壶艺泰⽃”,“⼀代宗师”,现代12位“中国⼯艺美术⼤师”之⼀,现代“七⼤紫砂⽼艺⼈”(任淦庭、吴云根、裴⽯民、王寅春、朱可⼼、顾景⾈、蒋蓉)之⼀。

30岁(1944年)前常⽤印款有“墨缘斋”、“墨缘斋景堂制”、“景记”、“景洲”、“顾景洲”、“曼晞陶艺”、“武陵逸⼈”、“⾃怡轩”、“⾃怡轩主⼈”、“瘦萍”等;30-40岁之间常⽤印款有“荆南⼭樵”、“荆⼭壶隐”、“⾜吾所好玩⽽⽼焉、得⼀⽇闲为我福”、“顾景⾈”、“景⾈”、“景⾈制陶”、“景⾈制壶”、“景⾈⼿制”、“宜兴⼈”等;40岁后开始⽤“啜墨看茶”、“景⾈七⼗后作”、“壶叟”、“⽣于⼄卯”等款。

02.顾景洲顾景⾈18岁(1932年)左右印款之⼀。

03.景记顾景⾈18岁(1932年)左右印款之⼀。

04.景洲顾景⾈18岁(1932年)左右印款之⼀。

05.墨缘斋顾景⾈18岁(1932年)左右印款之⼀。

06.墨缘斋景堂制顾景⾈18岁(1932年)左右印款之⼀。

07.曼晞陶艺顾景⾈19岁(1933年)开始使⽤的印款。

08.武陵逸⼈顾景⾈23-28岁(1937-1942年)期间使⽤的印款之⼀。

09.⾃怡轩主⼈顾景⾈28岁(1942年)开始使⽤的印款。

沈孝⿅亦曾⽤此款。

10.⾃怡轩顾景⾈28岁(1942年)开始使⽤的轩号。

民国沈孝⿅亦曾⽤此款。

11.⾜吾所好玩⽽⽼焉、得⼀⽇闲为我福顾景⾈34岁(1948年)开始使⽤的印款之⼀。

12.宜兴⼈顾景⾈34-35岁(1948-1949年)开始使⽤的印款。

13.顾景⾈顾景⾈34岁(1948年)开始使⽤的印款之⼀。

14.荆南⼭樵顾景⾈34岁(1948年)开始使⽤的印款之⼀。

15.荆南壶隐顾景⾈34岁(1948年)开始使⽤的印款之⼀。

16.景⾈顾景⾈34岁(1948年)开始使⽤的印款之⼀。

17.景⾈⼿制顾景⾈34岁(1948年)开始使⽤的印款之⼀。

18.景⾈制壶顾景⾈34岁(1948年)开始使⽤的印款之⼀。

19.景⾈制陶顾景⾈34岁(1948年)开始使⽤的印款之⼀。

20.啜墨看茶顾景⾈41岁(1955年)开始使⽤的印款。

21.壶叟顾景⾈70岁(1984年)开始使⽤的印款之⼀。

22.景⾈七⼗后作顾景⾈70岁(1984年)开始使⽤的印款之⼀。

23.⽣于⼄卯顾景⾈75岁以后(九⼗年代)开始使⽤的印款。

以上内容⼤家如果还没有找到对得上的款识,请⼤家关注我,后续我会在去找资料给⼤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