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5 黄河颂(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5 黄河颂(793)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雄壮、雄伟)
B.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胳膊,这里比喻支流)
C.掀起万丈狂.澜.。

(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D.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这里指精神的城防)
2.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比喻、拟人)
B.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拟人)
C.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夸张、对偶)
D.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像你一样的/ 伟大/ 坚强
B.黄河/ 以它/ 英雄的气魄
C.你是/ 中华民族/ 的摇篮
D.它/ 表现出/ 我们民族的精神
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流出了,流出了。

A.黄皮肤的群落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部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的部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部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5.下面的一段话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祖国,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中华民族的祖先挥洒着汗水和血泪,尽情为她书写了五千年。

②五千年写就了多少厚重的典籍,多少光辉的篇章。

③五千年来,中国为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贡献了多少不可替代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啊!④毛主席曾经说过,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⑤实践证明,经过全体中国人民的努力,中国已经为世界的文明进步描绘了最美。

(1)第句,修改:。

(2)第句,修改:。

6.片段练笔
本课中心写作技法:巧用反复,增强气势
诗人在诗中多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如“啊!黄河!”三次出现,构成反复,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了气势。

请你也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抒发一种感情。

50字左右。

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哺.育()屏.障()气魄.()浩浩荡.荡()
山巅.()澎.湃()狂澜.()滋.长()
摇lán()bǎng()样zhuó()流臂bǎng ()
8.解释词语或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九曲连环:
(2)一泻万丈:
(3)浩浩荡荡:
(4)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或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5) :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6)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7):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9.《黄河颂》选自组诗《》中的第二个乐章,经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颂”即。

《黄河颂》的作者是,原名,湖北人,现代、家。

1939年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

1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哺.育(pǔ)发源.(yuán)屏障.(zhànɡ)
B.浊.流(zhú)扮.演(bàn)构筑.(zhù)
C.澎湃.(bài)山巅.(diān)气魄.(pò)
D.摇篮.(lán)宛.转(wǎn)流泻.(xiè)
11.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狂澜浊流气魄
B.山
巅澎湃屏幛
C.宛转哺育摇篮
D.体
魄臂膀浩荡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气魄”在这里的意思应为“气势”。

2.【答案】:B
【解析】: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3.【答案】:C
【解析】:正确的划分应为:你/ 是/ 中华民族的摇篮。

4.【答案】:D
【解析】:注意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河流淤积出土地,土地上再有人,人
再创造文化。

5
(1)【答案】③;“精神”和“物质”互换位置
(2)【答案】⑤;在句尾添加“的图景”
6.【答案】:
示例:啊,老师!原来,在那么多、那么多,我们看得见或看不见的时候,您的眼神一直都在,一直都在!给我们温暖和力量,给我们信心和动力。

7.【答案】:bǔpíng pòdàng
diān péng lán zī
篮榜浊膀
8
(1)【答案】形容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

(2)【答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3)【答案】原形容水势广阔浩大。

后多形容声势雄壮,规模宏大。

(4)【答案】澎湃
(5)【答案】狂澜
(6)【答案】屏障
(7)【答案】摇篮
9.【答案】:黄河大合唱;冼星海;歌颂黄河;光未然;张光年;诗人;文学评论;黄河大合唱
10.【答案】:D
【解析】:A项,“哺”应读“bǔ”;B项,“浊”应读“zhuó”;C项,“湃”应读“pài”。

11.【答案】:B
【解析】:“屏幛”应为“屏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