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课题: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
课型:复习
【课标分析】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这节课节选自济南版初中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至四节内容。
新课标要求“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新课标认为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它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并对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植物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安排"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题。
而本节课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中的一部分,与学生离得比较近,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形成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更加理性的看待生活。
新课标的总体目标中提到:要让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新课标的分目标之知识目标提到:获得有关绿色植物最基本的生理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新课标的分目标之能力目标提到: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新课标的分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到: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综合上面课标中提到的要求,在这节课中都能得到体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各方面都会得到提高。
【教材分析】
“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这部分是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这三节知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只是和第第一单元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的知识联系密切,学科内综合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需要提高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两年,该部分知识为中考热点内容之一,考察形式和命题方式灵活多样,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通过近一学期的生物学科学习,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但应用还很不
熟练,特别是对于分析和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再加上学生的个体差异以
及对基础掌握的不同,并且遗忘现象比较严重,所以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也有一部分学生
基础和能力相对薄弱。
教学目标
1. 扎实掌握植物蒸腾、光合、呼吸作用的相关基础知识。
2. 熟练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升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举例说出其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重难点:
有关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的实验探究。
教学设计:
壱、引入新课,出示目标
由生物通过各项生理活动来完成生长发育,绿色植物通过哪些生理活动来进行生活呢引出新课。
出示复习目标。
弐、反馈预习情况进行三大作用基本知识点复习。
1)反馈:
预习一:熟记绿色植物三大作用知识点:
A、已记忆,熟练。
B、已记忆,不熟练。
C、未记忆
2)学生分别展示,强调易混点、模糊点。
3)典例分析:利用微课
据图分析填空:
D
1.细胞分裂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2.当图中C 过程大于A 过程时,植物中的有机物得以积累,并向空气中释放,并表现
出现象。
3.I代表II 代表。
4.D是什么物质。
4)学生通过平板观看微课:典例分析。
5)完成平板巩固练习一:
1.乙图中0-6 点二氧化碳浓度一直上升是因为作用,不断排出二氧化碳,从早晨6 点到18 点又一直下降是因为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2.丙图中同一时间不同的温度下,对应的二氧化碳浓度不一样,是因为一定范围内越高呼吸作用越强?
3.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温室中作物产量?写出一条即可
三、绿色植物三大作用的探究点:
1)绿色植物三大作用实验—蒸腾作用
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选用哪两个装置?
2)绿色植物三大作用实验—光合作用
1、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
1.请你描述实验过程
2.(1)为什么暗处理?
(2)为什么遮光处理?
(3)为什么脱色,用什么脱?
(4)现象是什么?
(5)结论是什么?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实验目的:
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
归纳: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光、产物—淀粉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
2、完成平板上巩固练习二:
巩固练习二:
1、下图是利用银边天竺葵做的实验,据图回答:
甲乙对照探究的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乙丙对照探究的是:光合作用条件是。
2、在光照下进行两组实验。
注意:图中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但清水不能,碳酸氢
钠能释放二氧化碳。
第一组实验变量是:,探究的是: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第一组实验变量是:,探究的是: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归纳:光合作用探究角度: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氧气。
2.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水。
3.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3)绿色植物三大作用实验—呼吸作用
图一探究的是:
图二探究的是:
图三探究的是:
图一:
1.对塑料袋A 有什么要求?
2.在第一问的基础上,乙中的澄清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3.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
图二:
图中瓶中的种子与玻璃罩中的盆栽有什么关系?
归纳:呼吸作用探究角度:
1.探究种子的呼吸时释放能量、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2.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必须在无光条件下)
四、盘点收获:
1.三大作用的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你能把握实验探究点吗?
2.这节课你开口或者举手回答问题了吗?
五:达标检测:
当堂达标
A 组:
1、据图回答问题:
(1))从几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2))哪些点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
(3))哪个时间段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
(4))哪个时间段内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5))植物白天进行的生命活动有几个?晚上呢?
2、(2017 枣庄中考题)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植物结构和生理活动,做了如下实验,请分
析作答:
(1)将一株长势良好的蚕豆苗放入盛有如图甲所示的烧杯中,测得整个装置重500 克,将其置于光下6 小时,再次测其重量为490 克。
该时间段内,蚕豆苗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克。
(2)用镊子撕取一小块蚕豆叶下表皮,将其放在载玻片上的一滴中,并盖上盖玻片,镜下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结构,结构[c]是,其开闭是由[b] 控制的。
通常情况下,在白天通过结构[c]进出植物体的气体有。
(3)在实验过程中,为保证蚕豆根的正常呼吸,应注意及时给营养液。
(4)该小组同学把蚕豆植株放在三种不同单色光下照射,测得蚕豆植株对各单色光的吸收值如丙表所示。
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单色光中最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是。
若只用绿光照射蚕豆植株,一段时间后发现植株死亡,死亡的原因是。
B 组:
据图回答问题:
1、当只有⑦⑧过程时,代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
2、白天,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有哪些过程参与。
3、夜晚无光时,有哪些过程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