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临沧市中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临沧市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7题;共41分)
1. (5分)(2019·襄阳)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

发倔襄阳文化内涵,章显华夏多彩文明。

2. (6分)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狡黠________ A.xiáB.jié
塑造________ A.sùB.suò
炫耀________ A.xuán B.xuàn
轻鄙________ A.bǐB.bì
揣摩________ A.chuāi B.chuǎi
弥补________ A.míB.ní
3. (2分) (2018七上·惠来月考) 下列各句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从没有见过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同学们大气不敢喘一口。

B . 这次没有能够当选上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C . 学习遭到困难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D . 自己犯了错误,还要讳疾忌医,什么时候才能有进步?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柏林爱乐乐团演出贝多芬的交响乐作品,气势磅礴,乐音沸沸扬扬。

B . 焦裕禄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

C . 由于这篇文章,使我们认识到吸烟的害处有多大。

D . 教孩子面对挫折,并人失败中取得教训,是现代教育中极关键重要的课题。

5. (2分) (2015七上·麻城期中)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 . ⑤⑥②③①④
B . ⑤⑥①③②④
C . ④③②①⑤⑥
D . ①②④⑤⑥③
6. (15分)文学常识填空。

(1)《渔家傲·秋思》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2)《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字________,号________,北宋文学家,________派代表人物。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________,字幼安,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的________。

(4)《满江红》作者________,近代________志士,原名________,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________”,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

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________,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

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7. (9分)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①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 。

②__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③乡书何处达,________ 。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⑤但愿人长久,________ 。

(苏轼《水调歌头》)
⑥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
⑦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________ 。

⑧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 。

(苏轼《浣溪沙》)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0分)
8. (5分)(2016·无锡)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某中学食堂墙上写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标语,但每次饭后倒掉的剩饭剩菜还是不少。

针对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简要论述,字数在100~120字之间。

9. (15分)语言综合运用。

(1)张静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

同学李容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啊!” 张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①李容的话言外之意
是:
②张静该怎样说才得
体:
(2)清晨,天上飘着片片白云,中午天空静静凝聚了层层阴,到了下午便下起了蒙蒙细,清风拂面,使人略感凉意。

请将这段文字改写成天气预报的语言形
式:
(3)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个语义相关的排比句。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偎倚在山冈上的几点残
雪,,。

三、阅读与欣赏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请你阅读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秋”字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2)文中两次写“巴山夜雨”,它们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四、文言文比较阅读 (共1题;共22分)
11. (22分)阅读北宋文莹的《食粥心安》一文,完成后面的题。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

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十茎啖④之。

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

留守子曰:“大人⑥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享盛馔⑦,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著名的书院。

②釜(fǔ):锅。

③齑jī:腌菜。

④啖(dàn):吃。

⑤留守:官职名称。

⑥大人:指自己的父亲。

⑦馔(zhuàn):饭菜。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思。

①日煮粥一釜()②既而悉败矣
()③大人闻汝清苦
()④遗以食物()(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范仲淹置之
A .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B . 不以木为之者 (《活板》)
C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D . 录毕,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盖食粥安已久。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
(5)阅读上文,说说范仲淹为什么不要馈赠?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12. (25分)阅读《荒漠中的苇》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
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

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

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

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

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

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

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

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

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

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

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

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

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是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

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

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

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

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

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

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

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

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看着不多的时日。

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的植物生长。

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

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⑥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

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

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

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
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

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了青春期。

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

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⑧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可能。

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

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

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想起金克木《生命》一诗中有一句“生命是低气压的太息,是伴着芦苇啜泣的哈欠。

”暗自笑了,这不知写于何时何背景的诗句,有些明了又有些不明,我这时倒是想改一句:“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


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

(1)本文主体是写“苇”,而开篇却用较多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第④段中“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

”这句话中“荡漾”好在哪里?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的句子。

(4)作者写苇,显然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5)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文中的“苇”给你带来的启发(要求80字以内)。

13. (15分) (2017七上·娄星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纪念白求恩》选段
毛泽东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白求恩①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②。

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

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

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
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论点。

(2)阅读第4自然段
①本段分几层来写的。

②说说本段之间是如何过渡的。

(3)第二自然段采用什么手法,这种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六、写作与表达 (共1题;共5分)
14. (5分)作文:
人生的体验,来源于多姿多彩的生活。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校园,无论是在街巷,还是在田野,哪怕是一抹微笑、一本好书、一棵竹树、一只飞鸟……都可以引发我们对真、善、美的观察、体味与思索。

细细咀嚼,你就能品到生活的真味。

请以“咀嚼生活的真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7题;共41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答案:6-2、答案:6-3、
答案:6-4、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0分)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考点:
解析:
三、阅读与欣赏 (共1题;共10分)
答案:10-1、
答案:10-2、
考点:
解析:
四、文言文比较阅读 (共1题;共22分)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答案:11-4、
答案:11-5、
考点:
解析: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答案:12-4、
答案:12-5、
考点:
解析:
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考点:
解析:
六、写作与表达 (共1题;共5分)答案:14-1、
考点: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