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3.6正、反比例练习课-六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反比例练习课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 比例 信息窗3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做出正确判断。

2.通过对比,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重点: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前几课时我们一起学习了两种量成正、反比例的知识,哪位同学说一说它们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判断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课堂检测。

1.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购置电脑的总价一定,电脑的单价和数量。

( )
(2).电脑的单价一定,购置电脑的数量和总价。

( )
(3).一个人的年龄和身高。

( )
(4).给一个房间的底面铺砖,每块砖的面积与铺砖块数。

( )
(5).圆柱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周长与高。

( )
(6).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

( )
2.选一选。

(1).地砖的大小一定,铺地的面积和铺的块数(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当x=Y 1
时,X 与Y (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同一时间内,竿高和影长 (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4)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重点强调: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和一定,这两种量不成比例。

3.综合练习。

思考:如果X=3Y,和成()比例,则∶=()∶()
三、课堂小结
判断来那个种量是否成比例的方法:1.看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2.看这两种量变化规律。

3.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量对应两个数商一定,成正比例,积一定成反比例。

四.布置作业
完成自主练习50页第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