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焉的用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虚词“焉”字用法
.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译:多个人行走,在其中必定有个可以做我的老师.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译:堆土成为高山,风雨自然会从这里兴起. 2.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从哪里”
等 ①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译:并且将土石放在哪里呢
⑦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
⑧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
• 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 归服.大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 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 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 ,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 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
⑤转:弃尸的意思.(6)几:接近,差不多.(7)曾子:即孔子的学生曾参. (8)尤:动词,责备、归罪.
孟子回答道:“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迈体弱的辗转饿 死在荒山沟里,壮年人逃往四方,都快上千人了.然而您 的粮仓里粮食满满的,库房里财物足足的,官吏不把真实 情况报告,这就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啊.曾子 说过:‘警惕啊,警惕啊你做出的事,后果会反加到你身 上.’百姓从今以后可以反过来这样对待他们的长官了. 您不要怪罪他们了.(如果)您能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 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牺牲.”
梁惠曰:“晋国①,天下莫强②焉,叟之所知也.及寡 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③;西丧地于秦七百 里④;南辱于楚⑤.寡人耻之,愿比死者洒之⑥,如 之何则可 ”
①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 以,梁(魏)惠自称魏国也为晋国. ②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 ③东败于齐,长子 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于马陵,兵败,主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 ④西丧 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势渐衰,秦屡败魏国,迫使魏国献出河西之地 和上郡的十五个县,约七百里地. ⑤南辱于楚:公元前324年,魏又被楚将昭阳击 败于襄陵,魏国失去八邑. ⑥比:替,为;:全,都;洒:洗刷.全句说,希望为全体 死难者报仇雪恨.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nòu)以养其父母.父 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往而征之, 夫谁与敌 故曰:‘仁者无敌.’请勿疑”
• “因为那些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他 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 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 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去征伐 他们,有谁来和您抵抗呢 所以说:‘施行仁 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请不要疑虑”
• 惠说:“晋国曾度在天下称强,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 是到了我这时候,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都死掉 了;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的 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 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 ”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⑦而可以.如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 )⑧;壮者以暇日 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 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今之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 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 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欲 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现在呢,安置民众的产业,使他们向上不足以赡养 父母,向下不足以抚养妻子儿女;丰收的年份终 年艰苦,灾荒之年避免不了死亡.这种情况下,人 民避死求生还来不及,哪有闲暇去顾及礼义廉耻 呢大如果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从根本上着手呢
二.代词
•
1.相当于“之”.
•
①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译:尚且跟从老师学习,向老师请教.
• 2.哪里,怎么.
•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
译:ญ知道生,怎么知道死吢
•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
译:杀鸡怎么要用杀齐桓晋文之事)
•
译:哪里有仁爱的人处在君主的地位,对陷害百姓的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 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乃陷于罪,然后
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在位, 罔民而可为也 是故明
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
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梁惠章句上)
• 没有固定的资产而有定的道德水准,只有士人才能做到.般的民 众,只要没有固定的资产,便没有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如果 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那就会放荡邪僻、不守法纪、胡作非为, 没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的.等到他们因自己的行为获罪,便对他 们施以刑罚,这是坑害人民.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可以用这种方法 治理的呢 因为这个缘故,开明的君主安置民众的产业,必然使他 们对上可以赡养父母,对下可以养活妻子儿女;丰收的年份终年 丰衣足食,灾荒的年份免于死亡.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心向善,百姓 也就乐于听从了.
邹与鲁拱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 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④视其长上 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
注释①邹与鲁拱:邹国与鲁国交战.昭,争吵,冲突,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孟 子是邹国人,所以穆公问他.③莫之死:即“莫死之的倒装,“之’”指“有司”.意思 是“没有人为他们而死.”④疾:憎恨.
•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译:不通晓句读,迷惑而不去解答,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要学习,大 的方面却放弃了.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译:不会儿,月亮从东山上生气,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的”.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译:盘旋屈曲的样子,就像蜂房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 ②于乱石间择其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译: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
事却能做得出来呢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译:等到燕子丹用派遣荆卿刺杀秦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②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译:根羽毛不能举起,是因为不肯用力量. ③则牛羊何择焉 (齐桓晋文之事) 译: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官 吏死了三十三个,百姓却没有个为他们而牺牲 的.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他们吧,又 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却不去营 救.到底怎么办才好呢 ”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⑤,壮者散而 之四方者,几(6)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 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7)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 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8)焉君行仁政,斯民 亲其上,死其长矣.”
.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译:多个人行走,在其中必定有个可以做我的老师.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译:堆土成为高山,风雨自然会从这里兴起. 2.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从哪里”
等 ①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译:并且将土石放在哪里呢
⑦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
⑧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
• 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 归服.大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 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 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 ,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 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
⑤转:弃尸的意思.(6)几:接近,差不多.(7)曾子:即孔子的学生曾参. (8)尤:动词,责备、归罪.
孟子回答道:“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迈体弱的辗转饿 死在荒山沟里,壮年人逃往四方,都快上千人了.然而您 的粮仓里粮食满满的,库房里财物足足的,官吏不把真实 情况报告,这就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啊.曾子 说过:‘警惕啊,警惕啊你做出的事,后果会反加到你身 上.’百姓从今以后可以反过来这样对待他们的长官了. 您不要怪罪他们了.(如果)您能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 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牺牲.”
梁惠曰:“晋国①,天下莫强②焉,叟之所知也.及寡 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③;西丧地于秦七百 里④;南辱于楚⑤.寡人耻之,愿比死者洒之⑥,如 之何则可 ”
①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 以,梁(魏)惠自称魏国也为晋国. ②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 ③东败于齐,长子 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于马陵,兵败,主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 ④西丧 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势渐衰,秦屡败魏国,迫使魏国献出河西之地 和上郡的十五个县,约七百里地. ⑤南辱于楚:公元前324年,魏又被楚将昭阳击 败于襄陵,魏国失去八邑. ⑥比:替,为;:全,都;洒:洗刷.全句说,希望为全体 死难者报仇雪恨.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nòu)以养其父母.父 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往而征之, 夫谁与敌 故曰:‘仁者无敌.’请勿疑”
• “因为那些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他 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 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 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去征伐 他们,有谁来和您抵抗呢 所以说:‘施行仁 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请不要疑虑”
• 惠说:“晋国曾度在天下称强,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 是到了我这时候,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都死掉 了;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的 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 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 ”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⑦而可以.如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 )⑧;壮者以暇日 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 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今之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 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 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欲 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现在呢,安置民众的产业,使他们向上不足以赡养 父母,向下不足以抚养妻子儿女;丰收的年份终 年艰苦,灾荒之年避免不了死亡.这种情况下,人 民避死求生还来不及,哪有闲暇去顾及礼义廉耻 呢大如果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从根本上着手呢
二.代词
•
1.相当于“之”.
•
①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译:尚且跟从老师学习,向老师请教.
• 2.哪里,怎么.
•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
译:ญ知道生,怎么知道死吢
•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
译:杀鸡怎么要用杀齐桓晋文之事)
•
译:哪里有仁爱的人处在君主的地位,对陷害百姓的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 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乃陷于罪,然后
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在位, 罔民而可为也 是故明
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
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梁惠章句上)
• 没有固定的资产而有定的道德水准,只有士人才能做到.般的民 众,只要没有固定的资产,便没有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如果 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那就会放荡邪僻、不守法纪、胡作非为, 没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的.等到他们因自己的行为获罪,便对他 们施以刑罚,这是坑害人民.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可以用这种方法 治理的呢 因为这个缘故,开明的君主安置民众的产业,必然使他 们对上可以赡养父母,对下可以养活妻子儿女;丰收的年份终年 丰衣足食,灾荒的年份免于死亡.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心向善,百姓 也就乐于听从了.
邹与鲁拱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 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④视其长上 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
注释①邹与鲁拱:邹国与鲁国交战.昭,争吵,冲突,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孟 子是邹国人,所以穆公问他.③莫之死:即“莫死之的倒装,“之’”指“有司”.意思 是“没有人为他们而死.”④疾:憎恨.
•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译:不通晓句读,迷惑而不去解答,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要学习,大 的方面却放弃了.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译:不会儿,月亮从东山上生气,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的”.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译:盘旋屈曲的样子,就像蜂房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 ②于乱石间择其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译: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
事却能做得出来呢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译:等到燕子丹用派遣荆卿刺杀秦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②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译:根羽毛不能举起,是因为不肯用力量. ③则牛羊何择焉 (齐桓晋文之事) 译: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官 吏死了三十三个,百姓却没有个为他们而牺牲 的.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他们吧,又 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却不去营 救.到底怎么办才好呢 ”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⑤,壮者散而 之四方者,几(6)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 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7)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 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8)焉君行仁政,斯民 亲其上,死其长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