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学案(湘教版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
(湘教版选
【高二】2.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案(湘教版选
2.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湖南教育版选修6)
【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资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2.理解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的措施。
3.理解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的目的及原因。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1.意义:维持和改善土地①__________,保持和提高土地的②____________,使土
地生产能力不断③____________。
2.主要措施:④ _____.
3.防护林带类型: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
4.防护林用途:防御⑧ ____ ⑨________ 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
5.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防风林、⑩________、轮作、______________和等高
线犁地、______________。
二、科学开发整理土地确保耕地可持续供给
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
(1)土地开发和协调。
(2)严格保护耕地,加大____________的力度。
(3)防止。
2.土地整理
(1)概念:增加农业用地面积,特别是增加农业用地面积,目的地和恢复工程。
(2)条:________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____________多。
因工矿生
产建设________、塌陷和________等,废弃了大量土地。
(3)含义:可以是土地生产函数,也可以是耕地。
基础达标练
调查点1造林、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防治
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
a、 a,B,C,C,D
2.下列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中最适合低丘陵地区的是( )
a、轮作B.建造梯田C.保护性耕作D.防风林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许多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定义植树节,因为植树造林是为了防止最佳实践()
①水土流失②地面沉降③土地荒漠化④大气污染
答。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4.具有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功能的防护林带主要有( )
① 水源保护林带② 水土保持林带③ 固沙林带④ 薪炭林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科学开发整理土地确保耕地可持续供应
5.我国农村建房缺乏规划,形成众多的“空心村”,其带的主要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B.交通不便
c.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d.居住环境改善
6.在中国南方土地和丘陵的土地利用中,我们应该()
a.发展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
b、发展畜牧业
c.大力发展林业,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d、积极发展建材产业
方法技巧练
方块图法记住了科学发展和土地整理的方法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土地类型分布
(1)从干湿地区看,我国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一种干湿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原主要分布在哪一种干湿地区:________________。
(2) d土地生产力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由于人们不合理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遭到破坏,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其中c处良
田大量丧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b处耕地缩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后要充分发挥土地生产优势,建立与当地生态系统相协调的生态系统。
C.该
部门应适合发展;A丘陵地区应该适合开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平衡,保障农业稳产、高产。
方法和技能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①生态性状②利用效益③恢复更新④植树造林⑤水涵养带⑥水土保持林带
⑦防风固沙林带⑧风沙⑨洪涝⑩梯田带状耕种保护性犁地区域的生态环境开
发耕地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生态耕地质量建设沟坎废弃地挖损压占恢复
备用
基本标准实践
1.b [甲、乙、丙、丁四地段中,乙处坡度最大,最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甲、丁地
势平坦,丙处位于脚,坡度较小且为梯田,均不易引起水土流失。
]
2.B[列出的四种选择是减少土壤侵蚀的耕作方法,但梯田最适合低丘陵地区。
]
3.c 4.d [第3题,从成因上看,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植被破坏的结果;地面沉
降是地下水过度开采形成的;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减少大气污染的最佳方式。
第4题,“具有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功能”是题眼,植被的水涵养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水
土流失会加剧洪涝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薪炭林是为居民提供薪柴的防护林。
]
5.C[农村地区有许多“空心村”,这不仅导致大量闲置和浪费土地,而且对农村生活
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
6.c [南方低丘陵从地形角度讲,应重点发展林业。
]
方法技能练习
(1)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2)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3)风蚀、沙漠侵吞水蚀,土地次生盐渍化,城市、工矿生产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用地的不断扩大(4)畜牧业,退耕还牧,更好地发挥牧业优势林业,扩大森林覆盖率
分析这一问题,主要考察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认识。
在问题(1)中,结合图例找出图中相应土地类型的分布,然后判断它们所属的干湿地区。
主题(2):地形等自然条件影响中国青藏高原的土地生产力。
在问题(3)中,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分析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
问题(4)结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