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优”建设背景下技工院校学生技能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以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8卷根据国家《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实施“双优”技工院校建设计划,建立技工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政府、行业、企业、技工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
笔者选取了其中的重要评价维度———学习者的技能水平进行调研,从学生的学业水平、技能考证两个方向出发,在技工院校实践摸索,并尝试构建全过程、多元化的技能水平评价体系。
1技工院校技能水平评价体系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各技工院校当前技能水平评价体系构建情况,课题组成员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谈、发放在线问卷等形式,对各技工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研,累计回收问卷700余份。
根据问卷填写情况,分析统计后得出目前技工院校学生技能水平评价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以授课教师为主,评价主体单一。
根据问卷
结果显示,31.6%的学生表示在学业评价过程中,所有课程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都由任课老师决定,
25.95%的学生表示大部分课程均是如此,20.92%的
学生表示部分课程如此,教师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学生全程不参与评价,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学习效果未能达到最佳;其次,教师无法深入企业,如若不能引入企业专家参与评价,就不能实时把握企业当前的用工需求,培养的技能人才与企业所需的人才匹配度难以提升。
(2)以技能掌握为主,忽略了职业素养方面的评
价。
以知识是否掌握为评价内容,重点考察学生的知
识技能掌握情况,忽略了职业素养的评价。
根据问卷结果显示,仅有54.5%的受访者表示教师进行了知识获取能力的评价,55.27%的受访者表示教师进行了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价,42.44%的受访者表示教师进行了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价,38.47%的受访者表示教师进行了创新创造能力的评价。
职业素养涵盖了学习者的知识获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它决定了从业者的职业高度,设置包含有全面考察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情况的评价体系,刻不容缓。
(3)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没有开展全过程评价。
终结性评价仍占据主要地位,无论是平时的作业,还是期末测试,考核重点都是任务是否有效完成,相关知识点是否掌握,忽略了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是如何逐步完成任务的,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如何,不得而知。
根据问卷结果显示,17.71%的受访者收稿日期:2023-03-09;修订日期:2023-04-12
基金项目:2022年湖南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教学研究课
题项目(j ykt 202218)
“双优”建设背景下技工院校学生技能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
——
—以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为例彭星星
(湘潭技师学院,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为了建立技工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选取重要评价维度———学习者的技能水平进行调研,从学生的学业水平、技能考证两个方向出发,探究技工院校技能水平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构建全过程、多元化的技能水平评价体系,在技工院校实践上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技能水平;评价体系构建;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图分类号:G 71
文献标识码:B
D O I :10.16316/j .i s sn.1672-0121.2023.04.037
文章编号:1672-0121(2023)04-0152-04
第58卷第4期V ol .58
N
o.4C H I N A M ETA LFO R M I N G EQ U I PM EN T &M A N U FA C TU R I N G TEC H N O LO G Y
2023年8月A ug.2023
152--
第4期
表示半数以上的科目开展了过程性评价,1.98%的受
访者表示大多数科目开展了过程性评价,4.27%的受
访者表示几乎所有科目都开展了过程性。
评价是为
了更好地培养技能人才,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遵循
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对学生技能水平的评价
也应该包含任务完成的过程,不应只停留在期末终
结性考核上,忽视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表现。
(4)评价工具不够理想,后期统计过程繁琐。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技工院校开始注重更
全面的学生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和方式都有一定的
更新,教师也能够根据评价结论更好地开展教学改
革,但如何根据评价理念合理地设置评价方案,实现
多元、全方位的评价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后期
的数据统计是大工程,亟需借助更省力的评价工具
来完成后续工作。
(5)技能考证评价系统不完善,不能精准体现专业能力。
根据政策,技工院校的学生必须要考取相应层级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但因国家政策调整,取消了部分职业和工种的鉴定活动,为了顺利毕业,部分专业只能暂时考取与专业相关性不大的其他类型技能证书,未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当前的技能水平,不能精准体现专业能力。
2技工院校技能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技能水平是技工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笔者立足当前技工教育学情,以多元智能理论、成果导向理论为依据,结合格朗兰德评价五条原则,构建出由政府、行业、企业、技工院校等共同参与的学生技能水平评价机制。
2.1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由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 owar d G ar dner)提出。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是一组能力而不是一种能力,所有的智能互相独立存在,并都有其重要意义,在评价过程中,应遵循多元智能理论,构建评价要素多元、评价主体多元的技能水平评价体系。
(2)成果导向理论。
由斯派迪(W i l l i am G.Spady)等学者于1981年提出。
其实质是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关注学生获得的能力,强调专业与课程的建设应该要从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进行反向设计,该理论重点关注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创造、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3)格朗兰德五条原则。
盖伊·格朗兰德(G aye
G r onl und)提出学生评价要明确五点:一是明确评价什么;二是评价工具的选择要与被评的属性或成就相一致;三是全面评价需要倚赖各种评价工具;四是清晰地认识评价工具的局限性;五是评价是达成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学生技能水平评价体系也应遵循上述五条原则,构建出一套适合技工院校自身发展的、多元的、多维度的技能水平评价体系。
2.2顶层设计思路
(1)摒弃唯教师论,引入学生、行业专家等评价主体。
适当的使用自评和互评等的教学手段,可极大地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们在课前准备、课堂表达、参与、倾听、课后反思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2]。
因此,作为技工院校学生技能水平评价的主要构成,学业水平的评价主体应当摒弃之前唯教师论的单一形式,适当引入学生自评、组内评价、组间评价等的形式;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做到教学与市场充分接轨,确保评价内容的先进性。
(2)开展全方位评价,注重职业素养的评价。
技能水平评价不仅需要准确评价学生在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的掌握情况,还需要准确评估学生在职业领域内的职业素养情况,包括学习者的知识获取、团队协作、语言表达、创新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在具体的评价设计过程中,可根据技能点的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评价项目,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技能点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技能灵活运用情况;同时还应当根据对应工种在工作过程中所需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知识概况、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以便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3)开展全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过程。
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的整个技能学习过程的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涵盖课前探索、课中导学、课后拓展等各个阶段,不仅要对学生相应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终结性评价,更需要详细评价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知识获取、团队协作、语言表达、创新创造等方面的能
彭星星:“双优”建设背景下技工院校学生技能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
153
--
第58卷
力成长情况。
过程性评价很好地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状态,便于教师准确分析学生们的技术技能掌握情况和职业素养培育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强化,及时调整教学,提升课堂效率[7]。
(4)选用合适的评价工具,省时省力。
合理借助
教学辅助软件,譬如市场上常见的云班课、学习通等,此类软件都内置了评价模块,不仅可以实时记录并保存学生们的评价数据,还可以轻松实现按比例进行师评、自评、互评等教学评价活动,后台能够快速统计出学生们的最终成绩,方便快捷。
但此类软件基本都无法设置更多评价主体,企业评价无法加入其中,作为补充可以借助在线协作文档,例如腾讯文档,金山文档等,通过线上表格的形式,借助多人同时编辑的文件特性,轻松实现多元评价,提前预设好表格后,后期的数据统计也非常方便快捷。
(5)细分相应工种职业技能,积极申报相应等级
认定。
技能考证是技能水平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学生在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及认定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自身竞争能力,改善就业质量[4]。
2019年以来,人社部接连发布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
度的意见》、《关于做好技工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根据文件精神,各技工院校基本上都具备了申请相应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资格,可面向本校学生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5]。
因此,各技工院校可根据本院校开设的专业,挑选一批和专业相关性大的职业来申报开展认定工作,并适当引入相关企业、行业评价规则,并在政府部门的监管下,科学地建立出一套与教学紧密结合、与工种有效对接、与职业标准严格匹配、与工作过程相一致的技能鉴定体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考试、操作技能考核、合作企业评价、竞赛选拔等多种方式,确保有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2.3评价体系构建尝试
笔者根据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征,依据相应的职业技能岗位要求,设计了一套多元、多维度的技能水平体系,具体评价情况如表1所示。
3技工院校技能水平评价体系实践成果
为了更好地验证上述技能水平评价体系的实用性,笔者选取了湘潭技师学院20级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两个平行班级为目标,开展了为期半年的验证实验:两个班级所有专业课均采用了上述技能水平评价体系,其他班级则顺其自然,不作限制。
具体描述
能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能够掌握相关技能用法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技能能够整理、总结所学知识能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能够自行获取相关资读信息
能够理性分析问题
能够适应团队协作的工作方式能够准确表达自身想法,顺利与人沟通能够将创新创意融入所学知识热爱岗位,有工匠精神
能够公平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们能够考取相应等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荐考取华为、思科等含金量高的技能证书
学业水平
知识技能
知识理解技能掌握
技能运用总结概括职业素养
劳动纪律知识获取
分析问题团队协作
语言表达创新创造职业道德评价他人
技能考证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社会证书
评价内容
评价要求
二级指标自评10%√√√√√√√√√√√√
√√√√√√√√√
√√√√√√√√√√√√√√√√√√
√
√√√√
学校/企业企业
组内10%
组间10%
师评45%企业25%
表1
学生技能水平评价体系构建表154--
第4期
(1)课堂氛围有提升,学习有效果。
按照新的学业评价体系,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互动,不仅可以积极参与自评和互评,还能够实时地和企业专家进行对话,了解最新的岗位需求,课堂氛围活跃,学习主动性有提高、获得感有增强。
对比其他班级,可明显感觉到学生相应知识技能的掌握有大的提升,各专业成绩均有10%以上的增幅,进一步表明了新的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技能水平有提高,竞赛成绩喜人。
通过全过程的教学环节把控,学生的实训技能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上半年,20级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荣誉,成绩斐然,班级整体竞赛氛围也异常浓厚;其次,学院已成功申报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如信息安全管理员、程序设计员等)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格,两个班的学生目前都根据自身偏好选取了相应的职业技能方向,正在认真复习,锻炼技能,确保能够顺利获得相应资格证书。
(3)综合职业能力有提升,企业满意度高。
通过全方位的学习评价体系,两个班的学生的职业素养有了大幅度提升,知识获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锻炼,在上半年的跟岗实践活动中,校企合作单位对于学生们的综合职业能力给予了较高评价,满意率高达90%,为学生后续的就业和就业满意率提供了有效保障。
4结语
随着新职教法的推行,技工院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各技工院校可以乘着此次东风,加快对学生技能水平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构建一套更真实、更准确、更完备的,多评价主体、多评价维度的技能水平评价体系,全过程、全方位地对学生的技能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帮助各技工院校探索出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适合技工院校自身发展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优化意见,为早日建设成为双优技工院校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陈晨.多元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J].
交通企业管理,2023(2):97-99.
[2]刘晓秋.PBL中学生自评、互评和导师评价的关联性分析[J].基础
医学教育,2021(12):889-891.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
[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9(10):56-58.
[4]李姝姗.职业技能鉴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研究[D].贵州:
贵州大学,2021.D O I:10.27047/ki.ggudu.2021.000542.
[5]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确定湖南省第四批院校职业
技能等级认定单位名单的通知.2023-05-26.ht t p://r s .
cn/r s t/xxgk/t z gg/202305/t20230526_29359642.ht m l.
[6]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
于开展技工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通知.
2022-12-28.ht t p://r l /ywz l/z j z x/t z gg_111236/202212/
t20221228_11427828.ht m l.
[7]张琳,张明,张红.基于“SPO C+翻转课堂”过程性评价教学实
践[J].辽宁高职学报,2022(10):5-9.
[8]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技工
院校改革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1(4):4-7.
彭星星:“双优”建设背景下技工院校学生技能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
T he cons t ruct i on of s ki l l l evel eval uat i on s ys t em f or s t udent s i n t echni cal col l eges and uni vers i t i es i n t he cont ext of"D oubl e E xcel l ence"cons t ruct i on
PEN G X i ngxi ng
(X i angt an Techni ci an Col l ege,X i angt an411100,H unan Chi na)
A bs t ract:I n or der t o est abl i s h t he qual i t y eval uat i on s yst em of t echni cal educat i on and i m pr ove t he eval-uat i on m echani sm of educat i on qual i t y,t he i m por t ant eval uat i on di m ensi on-l ear ner s's ki l l l evel i s sel ect-ed f or r esear ch,and f r om t he t w o di r ect i ons of st udent s'academ i c l evel and ski l l exam i nat i on and cer t i f i-cat i on,t he pr obl em s exi st i ng i n t he ski l l l evel eval uat i on syst em of t echni cal col l eges and uni ver si t i es ar e expl or ed,and at t em pt s ar e m ade t o const r uct a whol e-pr ocess and di ver si f i ed ski l l l evel eval uat i on syst em, whi ch has achi eved cer t ai n r esul t s i n t he pr act i ce of t echni cal col l eges and uni ver si t i es.
K ey w ords:Ski l l l evel;Eval uat i on s ys t em cons t r uct i on;Com put er net wor k appl i cat i on
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