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 (共47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动的时代⋯⋯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 的黄金时代。—— 罗兹·墨菲:《亚洲史》
宋朝在外国人 眼中那么高大 上,宋朝的经 济到底是什么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 样子呢?
脑洞时间
宋代人们的生活环境,与此前的中国划出
了分界线,而近于我们现代的。
——日本某人
经济重心指的是 什么?它是怎样 南移的?南移的 过程?
①北方战乱不止,南方战乱较少。
北方人民不愿受金人的奴役,纷纷逃往南方。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及技术
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 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③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注重兴修水利 ④南方自然条件好。
2.农业发展概况: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 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的西南方向拓展,江西、 福建和两广地区得到很大开发。 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 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大发展
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 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 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 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是 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 棉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 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 宋人《纺车图》 织品种类较多。
宋罗衣
宋锦袍
蜀锦
蜀锦系纯真丝织品,质地柔软。以华丽精美、色调 明艳、文饰典雅著称。蜀锦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 史,它源于上古、兴于秦汉、盛于唐宋。四川有“ 罗织锦绣甲天下”美称
一、农业的发展
3.占城稻的引入与推广
南方的水稻种植面 积迅速增长,由越南传 入的占城稻,成熟早, 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 到东南地区。
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 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 水稻的产量。由于朝廷的大 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 也得到较大推广。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1.城市布局打破“坊”、 “市”界限, 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 2.商业活动时间延长,有夜市和早市; 3.出现娱乐场所“瓦子”; 4.交通便利、人口众多。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2.海外贸易超越过去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了前代,成为当 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 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 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 宋代港口遗址 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 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 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 泉州古海港一角 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南海一号的瓷器
3.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 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 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 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 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宋代海船模型
罗盘针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1974年8月从福建泉州湾出土了一艘海船,长24.20米, 宽9.15米,深1.92米。全船有13个船舱。该船载重量有 200吨,工艺高超。该船共出土香料木4700多斤和宋代铜 钱,这是一艘航行于南洋的胡椒香料货船。
南 宋 谚 语
苏 湖 熟 , 天 下 足 。
——
宋代不同作物平均亩产量 (单位:市亩、市斤)
作物



平均产量
240
160
120
水稻产量居粮食产量首位
相关史事
在宋代,复种技术也得到推广,江 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 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的利用 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北宋的战船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1.出现了大都市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那时候, 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 。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随 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商业日益繁荣,城市中 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 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 现了早市和夜市。
1. 对比唐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开封有什么不同? 商业活动得到了空间和实践扩展。
集市与市镇的兴盛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 成了新的商业区,叫做草市;在城市与 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 贸易区。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客商往来不绝,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货郎图》(局部)
宋代城镇布局特点
一、农业的发展
4.经济作物——茶叶和棉花的推广
宋代的经济作 物,在南方有很大的 发。 南方各地普遍 种植茶树,产茶的州 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棉花的推广
北宋至南宋初, 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 福建;到南宋后期,棉 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 江淮和川蜀一带。
棉花种植的推广
北宋 两广 福建 南宋 长江 流域
相关史事
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 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 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 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 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 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蓄保水 分和抗御灾害的作用。
种植业的大发展,势必会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请根据下图指出宋代发达的手工业部门有哪些?
人口南迁
北宋至南宋时期
南方经济水平超过北方,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学习目标
1.了解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 业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表现; 2.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完成过程及原因。
一、农业的发展
1.两宋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北宋时,北方抗击辽、西夏等,长期处于战乱状态。 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南宋时,宋金达成协议,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少战乱
经济重心指的是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为国家提 供主要财政支持,对国家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地区。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 最后完成。 。
经济重心南移的区域
从黄河流域移至长江流域
东汉末至南北朝时期
人口南迁
唐中后期至五代十国时期
江南地区经济 初步发展
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出现经济重心南移倾向
南宋棉毯
宋朝织机
棉布逐渐成为人 们的主要衣着原料。
二、手工业的兴盛
2.制瓷业
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 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 国制瓷业中心。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 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汝窑青瓷
定窑
孩儿枕
景 德 镇 瓷 器
南海一号发现地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