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发]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试卷
高二考试历史试卷(选修)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BCAAB 6-10 DACAD 11-15 BDBAD
16-20CBABC [来源:学&科&网Z&X&X&K]
二、材料题
21.(1)政策:起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1分)
阻碍: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被推崇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分)
(2)深化:宋明理学家吸取融合了佛、道思想说明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1分)
表现:约束个人的情感欲求;通过道德自觉建树理想人格;注重民族气节和德操;强调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积极和消极2点2分)(3)观点:李贽认为道学家个个差不多上借孔孟学说而欺世盗名的伪君子。

(1分)
缘故:明代晚期,吏治腐败,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商品经济进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理学日益僵化。

(任答2点2分)
(4)儒学本身的自我调整,适应了统治阶级需要和时代要求。

(2分)
22.(1)措施: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
阻碍:秦始皇摧残了文化,是其暴政而亡的缘故之一;(1分)
汉武帝使儒家思想称为封建正统思想;不利于文化的自由进展。

(1分)(2)走向:从一元走向多元。

(1分)
说明: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1分)
(3)奉献:推动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进程;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分)
表现: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2分)
23.(1)举措:提出耕者有其田。

(1分)
缘故:苏俄土地政策的阻碍;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关心;孙中山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两点,2分)
(2)重点:改善人民的生活;(1分) [来源:][来源:学.科.网]
关键:进展生产力。

(1分)
意义:巩固新生的政权。

(1分) [来源:]
(3)排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1分) [来源:ZXXK]
“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显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事实上《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差不多一致。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分)
(4)追求:追求公平正义;解放和进展生产力;关注民生。

(写出任意两点得2分)
24.(1)表现:发动南昌起义;都市中心论。

(任答一点,1分)
理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都市,武装夺取政权”。

(任答一点,1分)
意义: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1分)
(2)著作:《论十大关系》;(1分)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事实上“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
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专门是汉代以后,关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阻碍: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进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任答一点,1分)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
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3)含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分)决策: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任答一点,1分)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

在运用观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看于观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看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4)内涵: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样建设社会主义。

(1分)设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分)
(5)共同: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动身),与时俱进。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