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拉珍选知识整理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有内容来源于/default.aspx
文档的目的在于分享喜欢的护肤理念。
你也可以直接登录到官网查看。
護膚量身定做
皮膚過敏問題:
不管你是不是屬於敏感或易過敏性肌膚,你面部或身體的皮膚很可能曾經對某一種護膚品或化妝品有特殊反應。
對有些人來說,找出有問題的產品,停止使用一、兩天就能改善皮膚外觀;對另一些人來說,即使停用有問題的產品,皮膚不適的感覺會延續幾天甚至幾個月。
以下是對付皮膚過敏的一些簡單方法。
1 首先確認你的皮膚是對某些產品過敏而不是皮膚病。
很多皮膚病例如牛皮癬、酒渣皮炎、濕疹、毛囊炎或對食物過敏都會造成皮膚發炎、紅腫、搔癢、脫屑和疹子。
要想辨明是否過敏,可以參考 這個很有用的網站。
請上他們的Primary Care首頁:/primarycarehome,尋找Dermatology Atlas這個鏈接,裏面有各種皮膚問題的2600多張圖片。
(隻要注冊就可以免費使用Medscape 的服務。
)在這些圖片的幫助下,你可以辨明自己是否得了某種皮膚病。
2 找出會造成皮膚問題的產品或成分,並停止使用。
有時候這樣做很容易,比如你開始使用一款新遮瑕膏,幾個小時內遮瑕的地方開始紅腫發癢,很顯然遮瑕膏就是罪魁禍首。
可惜不是每次都這麼簡單。
最困難的因素是皮膚對過很多敏物質的反應不會那麼快發生。
有時需要幾個禮拜、幾個月甚至幾年後才會出現過敏反應。
況且,女性每天用那麼多化妝品,要找到出問題的元凶不能不說是一大挑戰。
更麻煩的是,也有可能是多種產品一起使用才造成過敏(或許遮瑕膏本身沒問題,單是遮瑕膏、粉底和保濕霜一起用就引起皮膚過敏)。
關鍵是要耐心勤謹,小心試用可能造成過敏的產品,並觀察停用後的皮膚反應。
3 不管你是否能找出引發問題的產品,你都可以使用非處方的可的鬆藥膏救急。
在發炎不適的皮膚上使用可的鬆能夠使過敏反應終止。
皮膚出現不適時,在患處塗上可的鬆藥膏,如此連續幾天(即使皮膚看上去已經恢複正常仍然要堅持塗幾天,因為皮膚的過敏反應可以持續相當長時間)。
短期使用非處方可的鬆不是大問題,隻有長期使用(兩、三個月以上)才會損傷膠元蛋白和彈力蛋白。
4 當皮膚出現過敏時,不要再患處使用任何造成皮膚刺激的東西。
香料、磨砂膏、洗臉毛巾、果酸、A酸、過氧化苯、美白成分或其他含有有效成份的護膚品都會引起刺激,使情況惡化。
5 避免桑拿、蒸氣、流汗(盡可能)或揉搓患部,這些舉動都有可能造成過敏再次發生。
6 如果四至六個星期後情況不見好轉,需要尋求專業人士幫助。
請谘詢皮膚科醫生。
7 如果你認為可能自己的過敏反應很嚴重(比如出現蕁麻疹、皮膚和眼睛嚴重紅腫充血、皮膚紅疹刺痛發熱),請谘詢醫生是否應該口服抗過敏藥。
混合性肌膚問題:
混合性膚質是一種常見的惱人膚質,它綜合了乾性和油性肌膚的特性。
因為鼻子、下巴、額頭中央和臉頰比起面部其他地方來,皮脂腺更多,因此這些部位更油也更容易長青春痘。
同時皮脂腺較少的部位又可能乾燥脫皮。
當你像待單一膚質一樣對待混合性皮膚時,就會出現問題。
很多針對T字部位(從額頭中央一直到鼻子下方,面部主要的皮脂腺集中在這裏)的成份對皮膚乾燥部分如臉頰、眼周和下巴沒有作用,反之亦然。
即使是在一張臉上,隻要有不同膚質的皮膚,就需要使用不同的護膚品,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讓皮膚舒服又好看。
隻要你能接受這個事實並且調整日常護膚的方式,混合性肌膚就能達到一定油水平衡。
事實上,平衡是混合性肌膚保養的關鍵詞。
目標是在面部乾燥和油膩的部位使用適合不同膚質的產品。
溫和護膚是保養一切肌膚的要訣,也適用於混合性肌膚,甚至對混合性肌膚來說這點更為關鍵。
如果在油膩部位使用過於刺激的護膚品隻會讓混合性肌膚變得更糟,會讓乾燥部位更乾燥,讓油膩部位粗糙發紅。
再說,刺激皮膚並不能改善油膩的情況。
因為混合性肌膚應該看作兩種不同的膚質,我把下述護膚方法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列出混合性肌膚護理的基本守則,第二部分與油膩部位的護理有關,第三部分提供了護理中性至乾性(或極乾性)部位的方式。
混合性同時又長青春痘的皮膚護理方式也有提及。
混合性肌膚的基本守則
•使用溫和水溶性的潔面產品,洗後肌膚不會緊繃乾燥。
大部分的混合性肌膚可以使用凝膠型或是輕微發泡的潔面產品。
•避免使用任何類型的肥皂或洗面皂,不管它們號稱多麼溫和不留殘跡。
洗面皂必須添加增稠劑才能以固體的形式存在,增稠劑會阻塞毛孔,而且肥皂所含的清潔劑總是比溫和潔面乳中的清潔成分更能讓皮膚乾燥。
•如果你的化妝水不會讓油膩部位更滑膩出油,那麼可以在整個臉上使用。
最理想的化妝水以水和甘油為基礎,還應該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保水劑和細胞溝通成分。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要使用防曬產品。
確認你的防曬產品含有以下防護UVA的成分:氧化鋅、二氧化鈦或亞佛苯酮(avobenzone)。
使用防曬的粉底液或是粉餅對混合性肌膚很合適,可以避免在整張臉上使用防曬的保濕霜。
•用水楊酸來去角質,促進肌膚代謝。
水楊酸不但可以去除皮膚表面死皮細胞,也可以深入毛孔,去除毛孔內壁毛角質,改善毛孔的形狀和功能。
•在乾燥部位(包括眼周)使用含有抗氧化劑、保水劑和模仿健康肌膚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成分的保濕產品。
長期使用這些最前沿的成分可以消除肌膚乾燥。
在購買時選擇密封不透明的產品包裝(絕對不能是廣口瓶),保證抗氧化劑的穩定。
•如果有日曬傷害和皺紋的困擾(這是很可能的情況,因為能做到充分防曬的人不多),考慮在晚上添加一種維A 酸產品(蕾婷-A、Renova,Avita等)。
維A酸是一種細胞溝通因子,能促進細胞正常化。
維A酸是處方藥,有各種基質,你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皮膚的類型(凝膠、乳霜或乳液)。
護理混合型肌膚的油性區域
•每天至少使用一次配方良好(指不含刺激成分且pH值正確)的水楊酸液或凝膠,這不但能夠預防油脂堵塞毛孔,還能減少黑頭,控製痤瘡的發作。
水楊酸是脂溶性的,因此能夠去除毛孔內壁的角質,避免死皮細胞和油脂引發皮膚問題。
中性至乾性的區域也可以使用水楊酸。
但是,用在油性區域的水楊酸產品
需要更強勁一點(含2%的水楊酸)。
你也許需要試驗,看在中性至乾性區域使用1%的水楊酸產品是否更合適。
•根據需要使用控油面膜,但隻用在油性區域。
潔面後敷上面膜,過10-15分鍾後徹底洗淨。
•如果你好發痤瘡,那麼需要使用含有過氧化苯的外用抗菌藥。
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December 2004, pages 2188–2195),相比口服抗生素(比如四環素)、其他外用抗生素(如紅黴素)或二者的結合,過氧化苯更加有效。
口服四環素的問題是會引起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
從2.5%的過氧化苯開始用,如果痤瘡不消退則加大含量。
如果你的皮膚對過氧化苯過敏或不能承受過氧化苯,則可以考慮使用其他外用處方藥如克林黴素(clindamycin)、紅黴素(erythromycin)、四環素(tetracycline)或痘膚潤(adapalene)凝膠。
茶樹油也是一種選擇,但是證明其有效性的研究不多,而且也很難買到推薦的濃度。
•就防曬來說,最簡單的辦法是使用廣譜抗紫外的柔光效果的粉底和粉餅,SPF系數至少在15。
你隻能在乾燥區域塗抹保濕霜或保濕精華,並且要在粉底前使用。
如果你不用粉底,那麼選擇一款柔光效果的普通防曬產品就可以了。
•油性部位也需要抗氧化物和細胞溝通因子,不過應該使用含有這些成分的精華或化妝水。
這樣你的皮膚既能受益,又不會增添油性部位的油膩,或引起毛孔堵塞。
請確定精華裏不含酒精,且以矽酮或水為基質。
•如果日間油性區域泛起油光,用吸油紙吸去多餘的油光,然後用刷子蘸取輕透的粉餅補妝。
•對極油的區域,可以在防曬粉底前先上一層薄薄的鎂乳。
氫氧化鎂比黏土或滑石粉更具吸收力,對皮膚來說也有殺菌的作用。
另一個更加美觀的選擇是Smashbox的無色Anti-Shine in Smashing Neutral。
•如果臉上有日曬或激素引起的色斑,可選用含2%對苯二酚的凝膠類美白產品,每天至少塗抹一次患處。
護理混合型肌膚的中性至乾性/極乾性區域
•和上面提到的油性區域的護理一樣,中性至乾性/極乾性區域也可以使用水楊酸產品,哪怕此處並不長痤瘡或黑頭。
不同之處在於比較乾的部位更適合使用乳液或乳霜質地的水楊酸產品。
從1%濃度的產品開始,如有需要可增加濃度(夏天可能就需要增加濃度)。
如果乾燥部位出現痤瘡,則必須使用水楊酸產品。
從1%濃度的產品開始,根據需要可加強到2%濃度。
•如果臉上沒有痤瘡和黑頭,則可以使用配方良好的果酸產品,也可以單用在乾躁部位。
如果用在全臉,選擇濃度至少為8%的果酸凝膠。
如果用在乾燥部位,果酸乳液或乳霜更合適一點。
水楊酸和果酸產品對改進受到日曬傷害的肌膚外觀和質地以及促進肌膚細胞新陳代謝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在潔面後使用一款舒緩保水的化妝水可以增強脂肪層對肌膚的保護作用,並增加肌膚水分,其後可再使用精華或保濕產品。
不要等化妝水完全乾燥再塗下一個產品。
•因為在臉上塗兩種防曬產品效果難測,最好還是每天用SPF15或以上的粉底來保護面部不受日曬傷害。
在油膩部位應該用柔光效果的粉底。
因為柔光效果會是乾燥部位更顯乾燥,必須在粉底前先上一層滋潤的精華或保濕霜。
當然,油性部位不需要這樣。
•保濕產品應富含抗氧化物、保水劑、滋潤劑和模仿健康肌膚結構與功能的成分。
確認包裝是不透明的小開口容器,這樣才能保持抗氧物的穩定性。
•在乾燥部位塗上精華產品也許就足夠了。
非常乾燥的部位可以用富含抗氧化物和滋潤劑的保濕產品。
•根據需要使用保濕面膜。
面膜中要含有多種滋潤成分如非揮發性的植物油和堅果油,可以讓面膜在乾燥部位停留一段時間,甚至留過夜。
•如果你眼睛周圍比較乾燥,你可能需要一款比臉上其他中性至乾性區域使用的面霜更滋潤的乳霜或精
華。
塗少量在眼周肌膚,等它全部吸收後再上彩妝。
晚上你可以在眼周使用平常的保濕霜,然後塗一層薄薄的橄欖油、月見草油或玻璃苣油(這些油都極其滋潤且是強大的抗氧化物)。
•如果乾躁部位也有痤瘡,使用乳液質地的2.5%的過氧化苯產品。
如果無效,改用5%的過氧化苯。
如果你的皮膚對過氧化苯過敏或不能承受過氧化苯,則可以考慮使用其他外用處方藥如克林黴素(clindamycin)、紅黴素(erythromycin)、四環素(tetracycline)或痘膚潤(adapalene)霜。
•如果臉上有日曬或激素引起的色斑,可選用含2%對苯二酚的乳液或霜類美白產品,每天至少塗抹一次患處。
•以上推薦成分均有科學研究報告的支持,請參考我們的成分詞典,查找相關成分(比如果酸、水楊酸、維A酸、過氧化苯、抗氧化物、細胞溝通因子等)。
乾性肌膚問題:
如果你身體的任何部位皮膚乾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對乾性皮膚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乾性皮膚並不僅僅是缺乏水分的問題。
有研究報告指出,乾性、中性及油性皮膚的含水量並沒有顯著差別。
給皮膚增加太多水分並不一定是件好事,比如泡澡太久對皮膚不好,因為這樣會使維持皮膚細胞正常功能和形狀的物質崩解,從而破壞皮膚的細胞間質(出處: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February 2003, pages 275-284)。
一般認為乾性皮膚的起因是由於細胞間質(維持肌膚完整、平滑、健康的細胞間物質)缺失或受損,造成水分流失。
預防乾燥肌膚的首要目標不但是減少細胞間質的損傷,更要保護和加強細胞間質。
要避免細胞間質受損,就不要使用會使皮膚乾燥的護膚品如肥皂、強力清潔劑或含有刺激成分的產品。
這些不良產品會使皮膚外層崩解,破壞細胞間質,最終導致皮膚粗糙蛻皮。
長期暴露在乾燥寒冷的氣候和環境中,甚至暖氣和空調吹出的乾燥的空氣也是有害的,同樣會損傷皮膚結構。
在家中添加一台增濕器就會使情況大大改善!
信不信由你,日光傷害是造成皮膚乾燥的主要原因,而且一年四季概莫能外。
無保護的日光曝曬造成皮膚表層受損,肌膚細胞無法緊密結合在一起,導致新生肌膚的表面也受到損害,變得不健康。
日光傷害還會破壞細胞間質。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隻要有太陽,皮膚就會受到日光傷害。
記住日光的有害輻射會穿透辦公室窗戶或車窗。
每日堅持防曬是擁有健康肌膚的要則。
促進肌膚新陳代謝也是一種解決乾燥肌膚問題和改善皮膚外觀的重要方法。
乾燥的肌膚無法正常去角質,堆積的死皮細胞讓皮膚粗糙,看上去暗沉蛻皮。
一款配方良好、pH值恰當的去角質產品如果酸(甘醇酸或乳酸)或水楊酸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肌膚老化也是造成皮膚乾燥的一個原因,因為隨著體內的雌激素水平降低,皮膚及皮下脂肪(皮膚保護層之一)變薄缺失。
遺憾的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不多,除了荷爾蒙替代治療外(HRT),或者也可以補充植物性雌激素,食用黃豆製成的食品可以攝入植物性雌激素。
另外,雖然一天喝八杯水對身體有益,但對改善乾燥肌膚則無濟於事。
如果喝水就能擺除乾燥肌膚的話,那麼沒有人會有乾燥肌膚,保濕產品也會下市。
造成乾燥肌膚的原因和改善乾燥肌膚的方法遠不是喝水這麼簡單。
以下是幾種戰勝乾燥皮膚的好辦法:
1 使用防曬:日光造成皮膚損傷,即使是微弱的陽光也是如此,受到損傷的皮膚會漸漸失去保水能力,失去光滑的表面。
2 使用頂級的保濕產品:保濕產品應該富含抗氧化劑、保水劑和消炎成份。
如果皮膚長期異常乾燥,你選用的保濕產品還應含有脂類如卵磷脂、膽固醇、甘油、甘油酯和植物油。
缺少以上成份的話,皮膚就無法抵擋引起乾燥的外界因素。
為了確保對空氣和光線敏感的成份不失效,保濕產品不能選擇透明或廣口瓶包裝的。
3 隨時補搽保濕霜:如果你是乾性肌膚,那搽多少保濕霜都不嫌過分。
隻要皮膚感到乾燥,就要補搽保濕霜。
每次洗完手後也要記得擦上護手霜。
不要忘了你的皮包、抽屜和家裏的洗手間內各放一瓶保濕霜。
4 避免使用肥皂——使用溫和不會令肌膚乾燥的清潔劑:這點怎麼強調都不會過分。
絕對不要使用會使皮膚感覺乾燥的清潔劑,不但面部肌膚是這樣,身體肌膚也是一樣。
不要過度摩擦皮膚——搓澡搓不去乾燥肌膚。
5 不要泡澡、泡溫水池或淋浴過久:泡澡或淋浴會讓人感覺舒爽,但是太多的水份對皮膚有害,會分解肌膚的保護層(皮膚的細胞間質),破壞保持肌膚完整的物質。
洗澡時間越短越好。
6 使用加濕器:缺水是造成大多數與氣候有關的乾性皮膚的原因,而氣候因素無非是冬季或沙漠環境。
加濕器不貴,很耐用,而且可以改善全家人的皮膚健康。
如果你家很大,或者有好幾層,也許需要兩到三個加濕器才夠用。
7 不要用精油泡澡:用精油泡澡這種做法毫無道理,因為大部分精油都從下水道流走了,還會讓浴缸變得濕滑危險。
精油往往使人泡澡太久,對皮膚不好。
還有研究指出精油會讓清潔劑殘留在皮膚上,造成刺激和乾燥。
洗完澡擦乾身體後再塗抹一層油才是恰當的。
8 去角質:正常的細胞代謝(去角質)是健康肌膚的功能之一,但是受到陽光損傷的皮膚往往需要外界幫助來完成這一過程。
一款配方良好的果酸或水楊酸產品能去除死皮細胞,換之以光滑的新生細胞,幫助皮膚以更自然更富活力的方式新陳代謝。
9 在乾燥部位擦過保濕霜後,可再擦上純植物油如橄欖油:對於非常乾燥的部位,可以每晚在擦完保濕霜後,再塗幾滴植物油,並稍加按摩。
純橄欖油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因為它富含抗氧化物。
10 不要忘記護唇:嘴唇在乾燥空氣裏最容易變得粗糙。
嘴唇沒有臉部肌膚那樣的細胞結構和油脂,因此非常容易受到乾燥空氣的影響。
白天要多次使用滋潤性的唇膏或唇彩。
晚上也是一樣。
不要不擦護唇膏就睡覺。
一年四季都要擦上滋潤的護唇膏過夜,才能避免嘴唇乾裂。
確認護唇膏裏不含刺激成份,護唇膏裏
經常含有的薄荷或薄荷醇會引起過敏,對乾燥的嘴唇沒有好處。
11 絕對不要使用含有刺激或乾燥成份的產品:不過這點你早就知道了,對嗎?
如果你發現你的皮膚還是很乾燥,可以在手腳或手臂、腿部和腳上的乾燥部位擦上果酸、水楊酸、保濕霜和植物油後,再戴上塑料手套或用塑料薄膜包起來。
即使每星期隻作一兩次,你也會發現效果驚人。
(當然,塑料薄膜隻能包在手肘、手、腳和腿上,不能包在臉上。
)
本文其它文獻出處:Dermatologic Therapy, 2004, 17 Suppl. 1:43-8;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April 2003, pages 771-788;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March 2003, pages 352-358; Sk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November 2003, 306-311;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April 2003, pages 771-788.
濕疹問題:
濕疹的起因和症狀
我個人從8歲到30出頭曾飽受濕疹之苦,甚至現在偶而還會局部濕疹複發,所以我總是要隨身攜帶高強度的類固醇藥膏。
我小時候濕疹很嚴重,將近70%的皮膚又癢又紅,粗糙結痂。
為了治療濕疹,我常常出入皮膚科診所,但是情況並不見好轉,直到多年以後濕疹才自己改善。
我對那些同樣被濕疹所苦的人感同身受。
我們對皮膚的功能已經有了很多研究,但濕疹卻還是一個謎。
雖然醫學在這個領域有了長足進步,但還是不足以根治這惱人的濕疹。
濕疹(又名異位性皮炎)是一種異常的皮膚紅疹,其分布可以隻是身體一小部份,也可能是全身,從皮膚搔癢、乾燥到皮膚慢性發炎、滲液、龜裂,且伴隨持續的劇烈搔癢。
有趣的是,雖然存在著一些共性,濕疹的狀態還是因人而異,每個人濕疹的外觀和感覺並不相同。
濕疹最常侵犯的地方是手臂和腿部的皮膚皺摺處、後頸部、手背、腳背和手腕。
雖然經過多年的研究,但是濕疹真正的病因還是沒有明了。
一個最流行的理論是濕疹患者的免疫系統失調,也就是說皮膚接觸到某些物體就會產生異常反應。
嚴重的濕疹甚至對溫和的水都會過敏。
其他誘因包括衣物、清潔劑、肥皂、青草、食物、過敏原(如塵蟎)、乾燥,或是這些因素的綜合。
更讓人沮喪的是,病症可能斷斷續續,毫無規律可循,不知何時會發生,為何會發生。
濕疹也有可能會遺傳。
例如父母有濕疹的兒童有80%的機率會得濕疹。
壓力也會讓引發成人或兒童的濕疹,或讓濕疹更嚴重,發作時間更長。
無論濕疹的誘因為何,造成濕疹的過敏物質或是環境會讓皮膚反應異常,引起中度或嚴重炎症,讓人搔癢難耐。
常見的濕疹類型
異位性濕疹(又名異位性皮炎):也許是最嚴重、最痛苦的一種濕疹,它的特性是難以忍受的搔癢,皮膚粗糙、龜裂,易於感染。
過敏或刺激引起的接觸性皮炎:這種濕疹發生於當皮膚接觸到某些特定的物質時,免疫系統過度反應,造成炎症和過敏。
最常引起過敏的物質有香料、鎳、清潔劑、羊毛、青草、柑橘類、家庭清潔用品和醋等。
當你找到致敏的特定物質時,避免接觸就能解決濕疹問題。
這種濕疹有一個亞類:眼瞼炎,常會有輕度到中度的皮膚紅腫,伴隨鱗屑、脫皮和水腫的情況。
這類濕疹幾乎完全發生在女性身上,和她們使用的美發用品、化妝品、指甲油接觸到眼睛有關,最常見的過敏原是指甲油、香水和防腐劑。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要使用這些造成皮膚問題的產品,用其他不會致敏的替代品。
嬰兒脂溢性皮炎:又名乳痂,一般發生在一歲以下嬰兒。
症狀是頭面部厚厚的結痂和淡紅色的鱗塊,看上去很可怕,但很少瘙癢,嬰兒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
成人脂溢性濕疹:患者通常介於20至40 歲之間,初期會有少量頭皮屑出現,然後擴散至面部、耳朵和胸部。
患處會出現紅腫、發炎,開始脫皮。
此病據信是由酵母菌引起的,如果患處出現感染,需要使用抗真菌的藥膏。
錢幣狀濕疹:通常分布於腿上,特征是錢幣形狀的粉紅或紅色病灶,可能有橙色結痂或脫皮。
如果沒有加以治療,乾燥脫皮的病灶會變厚,顏色暗沉。
這種濕疹易發於青春期少女或是介於50-60 歲之間的女性,冬天比較容易發生。
如何治療濕疹
目前還沒有可以根治濕疹的方法,但是可以減輕濕疹症狀和不適的情況。
溫和有效的皮膚保養:第一道防線就是溫和護膚,這樣會減少皮膚發炎的機會,也能讓肌膚保持滋潤健康。
使用抗氧化劑、保濕劑、抗刺激劑和類似健康正常皮膚組織的成分可以改善肌膚外層結構,對濕疹的療效很可觀。
這些特別的護膚建議下文中會提到。
避免刺激:除了使溫和的護膚產品和一款配方精良的保濕霜,避免接觸引起皮膚過敏的物品也是極端重要的。
遠離已知的刺激源,不要長時間接觸水,對緩解濕疹都有奇效。
用水清潔皮膚後要在幾秒鍾內擦上保濕產品,特別是雙手,因為肥皂和清潔劑都很可能引起皮膚過敏。
如果你知道自己對何種物質過敏,盡可能不要再穿戴或使用。
如果你現在使用肥皂或洗面皂,請務必改用含有溫和清潔劑的水溶性潔面乳(避免使用含有月桂醇硫酸鈉SLS或C-14-16 烯基磺酸鈉的產品)。
外用類固醇: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濕疹藥物是需要醫生處方的外用類固醇(可的鬆軟膏)。
OCT的可的鬆軟膏可以治療輕微的濕疹或濕疹短期發作,但是如果它們不起作用,就需要處方可的鬆軟膏。
雖然隻要短期使用,任何強度的可的鬆軟膏都沒有嚴重的副作用,但是切記隻在確實必要時使用,而且隻能塗在患處。
長期反複使用可的鬆軟膏(超過一年)會使皮膚變薄和老化。
口服類固醇:濕疹嚴重時外用類固醇都不能緩解症狀,此時可以考慮口服類固醇藥物,但必須有醫生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