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 生 统 计 学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统计学
一、选择题
1.统计工作可分为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四个步骤,而是最关键的
( A )
A.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A和D
2.观察某人群血型,以人为观察单位,结果分A型、B型、AB型和O型,此资料为
(D )
A.计量资料
B.二项分类资料
C.等级资料
D.多项分料资料
E.数量资料
3.要调查某地某年正常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随机抽取一部分男子进行身高测量,并记录其身高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E )
A.随机抽取样本就是随便抽样
B.抽样的样本例数越多越好
C.抽样要注意同质条件,即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同是男性而且身高一样
D.不能将所有样本全部抽取
E.为了方便,可以分不同的小地区后再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抽样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样本是来自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的集合
B.样本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C.为了样本的代表性,应选择数据较好的个体组成样本
D.误差是随机产生的,不能减小
E.样本计算的结果和总体基本一样
5.调查得到100人的血压值资料,该资料是( A )
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等级资料
D.可以是A也可以是B
E.A、B、C都有可能
6.变异是指( E )
A.样本间的差异
B.总体间的差异
C.个体值间的差异
D.样本与总体间的差异
E.同质个体间的差异
7.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C )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平均数
E.百分位数
8.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哪种资料的特征(D )
A.正偏态分布
B.对称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E.任何类型分布
9.变异系数CV的数值(B )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1
C.可大于1,也可小于1
D.一定比S小
E.一定比S大
10.数列8、-3、5、0、1、4、-1的中位数是( E )
A.2
B.0
C.2.5
D.0.5
E.1
11.关于标准差,哪项是错误的(C )
A.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B.度量了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
C.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
D.一定大于或等于零
E.不会大于算术均数
12.中位数描述集中位置时,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C )
A.适合于偏态分布资料
B.适合于分布不明的资料
C.不适合等比资料
D.分布末端无确定值时,只能用中位数
E.正态分布资料的中位数近似于算术均数
13.原始数据加上或减去一个不等于零的常数后( C )
A.均数、标准差都不改变
B.均数、标准差都改变
C.均数改变、标准差不改变
D.均数不改变、标准差改变
E.均数、标准差都增加或减少常数倍
14.5人的血清滴度为<1:20、1:40、1:80、1:160、1:320描述平均滴度,用哪种指标较好(D )
A.平均数
B.几何均数
C.算术均数
D.中位数
E.百分位数
15.数列0、48、49、50、51、52、100的标准差为( C )
A.50
B.26.75
C.28.90
D.70.78
E.7.07
16.一组变量值的标准差将( C )
A.随变量值的个数n增加而增大
B.随变量值的个数n增加而减小
C.随变量值之间的变异增加而增大
D.随系统误差的减小而减小
E.随系统误差的增加而减小
17.计算中位数的要求(E )
A.组距相等
B.原始数据分布对称
C.原始数据为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
D.原始数据为对数正态分布
E.没有条件限制
18.一组数据中20%为3,60%为2,10%为1,10%0,则平均数为(B )
A.1.5
B.1.9
C.2.1
D.2
E.不知道数据的总个数,不能计算平均数
19.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至μ+1.96σ的面积为( D )
A.95%
B.45%
C.97.5%
D.47.5%
E.48.8%
20.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90%的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u的范围是( A )
A.-1.645 ~ +1.645
B.-∞~ +1.645
C.-∞~ +1.282
D.-1.282 ~ +1.282
E.-2.326 ~ +2.326
21.正态分布N(μ,σ2),当μ恒定时,σ2越大( C )
A.曲线沿横轴越向左移动
B.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
C.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大,曲线越“胖”
D.观察值变异程度越小,曲线越“瘦”
E.曲线形状和位置不变
22.一组正态分布曲线,分别经过标准正态变换后变换成( D )
A.一组曲线,μ=0,σ不确定
B.一组曲线,μσ都不确定
C.一组曲线,μ=1,σ不确定
D.一条曲线,μ=0 σ=1
E.一条曲线,μ=1,σ=0
23.一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其中小于+1.96S的变量值有( C )
A.5%
B.95%
C.97.5%
D.92.5%
E.95.5%
24.如果原始数据近似正态分布,可用什么公式估计其95%的参考值范围( B )
A. ±t0.05,vS
B. ±1.96S
C. ±1.96S
D. ±t0.05,vS
E. ±2.58S
25.确定参考值范围最好是( E )
A.百分位数法
B.正态分布法
C.对数正态分布法
D.寇氏法(Karber法)
E.结合原始数据分布确定参考值范围
26.若正常人血铅含量近似对数正态分布,用300名正常人血铅值确定99%参考值范围,最好用什么公式计算( D )
A. ±2.58S
B. ±2.58S
C. ±2.33S
D.lg-1( lgx+2.58Slgx)
E.lg-1( lgx+2.33Slgx)
27.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选择百分界限时(E)
A.最好选择95%
B.选择较高的百分界值以尽可能减少假阳性率
C.选择较低的百分界值以尽可能减少假阴性率
D.应根据研究目的,权衡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比例,选择适当的百分界限
E.实际很难选择适当的百分界限,习惯取95%
29.σ表示(D )
A.总体均数离散程度
B.总体均数标准误
C.变量值x的可靠程度
D.样本均数的标准差
E.变量值x的离散程度
30.要减少抽样误差,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 A )
A.适应增加观察例数
B. 控制个体变异
C.校正仪器、试剂、统一标准
D.严格挑选观察对象
E.考察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
31.来自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哪种小的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时更可靠(B )
A.CV
B.S
C.S
D.t0.05,vS
E.R
32.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含量逐渐增大时( E )
A.标准差逐渐增大
B.标准误逐渐增大
C.标准差趋向于0
D.标准差逐渐减小
E.标准误逐渐减小
33.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可用哪个公式表示( C )
A.μ±1.96σ
B.μ±1.96σ
C. ±t0.05,vS
D. ±1.96S
E. ±1.96σ
34.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含量为n的样本,理论上有99%的样本均数在什么范围内
(B )
A. ±2.58S
B. ±2.58S
C.μ±2.58σ
D.μ±2.58σ
E. ±2.58σ
36.关于以0为中心的t分布,哪项是错误的( C )
A.t分布是一簇关于0对称的曲线
B.当ν趋近于∞时,t分布趋向于标准正态分布
C.ν越大,则ta,v越大,相应的P值越小
D.相同ν,α越小,则ta,v¬¬越大
E.t分布是对称分布,但不是正态分布曲线
37.一般情况下,t分布中,双侧t0.05,v ( A )
A.大于1.96
B.小于1.96
C.大于2.58
D.小于2.58
E.不能确定
38.关于±t0.05,v¬¬ S 哪项错误的(C )
A.表示总体均数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是95%
B.这个范围不是固定不变的,用此方法估计总体均数,平均来说每100次有95次是正确的。
C.总体中有95%的变量值在此范围内
D.100次抽样平均有95个可信区间包括总体均数
E.总体均数不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只有5%
39.确定假设检验的水准后,同一资料( B )
A.单侧t检验显著,则双侧t检验必然显著
B.双侧t检验显著,则单侧t检验必然显著
C.双侧t检验不显著,则单侧t检验也不显著
D.单侧t检验不显著,则双侧t检验可能显著
E.单侧双侧t检验结果没有联系
41.t检验,P<0.05说明( B )
A.两样本均数有差别
B.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C.两样本均数无差别
D.两总体均数无差别
E.两样本均数别有实际意义
42.在比较两个小样本的均数时,需用t′检验的情况是( A )
A.两总体方差不等
B.两样本方差不等
C.两总体均数不等
D.两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均数不等
43.随机抽样的目的是(E )
A.消除系统误差
B.消除测量误差
C.消除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
D.减少随机误差
E.减少样本的偏性,减少抽样误差
44.15名女中学生分别用两种仪器测量肺活量,比较两种测量结果有无差别可用
( D )
A.成组设计u检验
B.成组设计t检验
C.配对设计u检验
D.配对设计t检验
E.配对设计卡方检验
45.配对t检验中,用药前数据减去用药后数据和用药后数据减去用药前数据,两次t检验
( C )
A.t值符号相反,结论相反
B.t值符号相同,结论相同
C.t值符号相反,但结论相同
D.t值符号相同,但大小不同,结论相反
E.结论可能相同或相反
47.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目的是检验(D )
A.多个样本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
B.多个总体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
C.多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D.多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E.以上都不对
48对多个样本均数进行比较以下正确的是. (C )
A.不能进行两两比较的t检验,因为计算量大
B.不能进行两两比较的t检验,因为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会增大
C.不能进行两两比较的t检验,因为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会增大
D.如果各样本均来自正态总体,则可以直接进行两两比较
E.如果各样本均来自方差相同的正态总体,则可以直接进行两两比较
49.关于方差分析以下错误的一项是( B )
A.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变异反映了随机误差
B.配伍组变异反映了随机误差
C.组内变异即包含了研究因素的影响,也包含了随机误差
D.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的比较是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特殊情况
E.配对设计的t检验是配伍组方差分析的特殊情况
52.应用相对数时以下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 )
A.构成比和率都是相对数,因此其表示的实际意义是相同的
B.计算相对数时,分母的例数不应太少,例数少时,计算结果的误差较大,此时使用绝对数较好
C.如果要将两个率合并时,应将其分子部分和分母部分分别相加,然后重新计算率
D.在比较率时,应保证资料的可比性,即除对比因素外,其他影响因素应该相同而且观察对象的内部构成也应该相同
E.率有抽样误差,使用时要进行统计学分析
53.某日门诊各科疾病分类统计资料,可作为( C )
A.计算死亡率的基础
B.计算发病率的基础
C.计算构成比的基础
D.计算病死率的基础
E.计算患病率的基础
55.率的标准化法的主要目的是( B )
A.把率变成实际水平
B.消除内部构成差异,使率具有更好的可比性
C.使较大的率变小,较小的率变大
D.使率能在任意两组资料中对比
E.以上都不对
56.描述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用以说明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不能用以下哪种指标( E )
A.环比和定基比
B.增长速度和发展速度
C.累计增长量和逐年增长量
D.平均增长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
E.均数与标准差
57.率的可信区间的估计可用(C )
A.单侧u分布法
B.单侧百分位数法
C.双侧u分布法
D.双侧百分位数法
E.以上都不对
58.关于率的标准误,以下正确的是( D )
A.就是率的离散指标
B.反映的是有无抽样误差
C.由率的标准差除以根号n计算得到
D.反映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率和总体率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60.四格表中如有一个格子的实际数为0,则(C )
A.不能作卡方检验
B.必须用校正卡方检验
C.还不能决定是否可做卡检验
D.肯定可做校正卡方检验
E.以上说法都不对
61.在比较两样本均数时,已知n1、n¬2均小于30,总体方差不齐且呈极度偏态的资料宜用
(D )
A.t′检验
B.t检验
C.u检验
D.秩和检验
E.方差分析
63.设配对设计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E )
A.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
B.按X1和X2的差数从小到大编秩
C.按X1和X¬2的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D.按X1和X2差数的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E.按X1和X2的差数的绝对值从大到小编秩
64.等级资料比较宜用(C )
A.F检验
B.t检验
C.秩和检验
D.u检验
E.方差分析
65.秩和检验与t检验比较,其优点为( A )
A.不受分布限制,计算简便
B.检验效能高
C.第二类错误概率小
D.抽样误差小
E.结论更可靠
66.两小样本比较应首先考虑用(E )
A. t检验
B.秩和检验
C.方差分析
D.两种方法均可
E.资料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的条件
67.Y=14+4X是1~7岁儿童以年龄(岁)估计体重(市斤)的回归方程,若体重换成国际单位kg,则此方程( C )
A.截距改变
B.回归系数改变
C.两者都改变
D.两者都不改变
E.回归方程不变
68.相关系数的检验当它大于界值时,可以认为两变量X与Y间(A )
A.有一定关系
B.有正相关关系
C.一定有直线关系
D.有直线关系
E.有负相关关系
69.已知r=1,则一定有(D )
A.b=1
B.a=1
C.Syx=0
D.Syx¬¬¬¬=Sy
E.a=0
70.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D )
A.只能用r的检验
B.只能用t检验
C.只能用F检验
D.三者都可以
E.只能用F检验或卡方检验
71.直线回归分析中,b的绝对值越大,则( C )
A.用回归直线估计的效果越好
B.用回归直线估计的效果越不好
C.回归直线的斜率越大
D.回归直线的截距越大
E.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
74.在相关分析中,若散点分布在一条直线上,则有( A )
A.r=1
B.r=0
C.b=1
D.b=0
E.a=0
76.直线相关分析是为了( A )
A.研究两组变量间的关系
B.研究双变量间的直线依存变化关系
C.研究两组双变量间的差别
D.研究双变量间的直线相关关系
E.研究双变量间的直线关系
79.用图表示某地某年多种疾病的发病率,以说明各种疾病的发病多少情况,则应用
( E )
A直方图. B.圆形图
C.线图
D.多边图
E.直条图
80.用图表示某地几年来某疾病的发病率,以说明某疾病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则应用
( C )
A.半对数线图
B.直方图
C.普通线图
D.直条图
E.散点图
82.下列那种研究设计未实施干预措施( A )
A.案例调查设计
B.实验设计
C.临床实验设计
D.以上都不是
84.调查研究的特点为( C )
A.研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B.混杂因素不能用随机化分组的方法消除其影响
C.属于被动观察研究
D.以上都不是
86.下列关于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D )
A.要确定处理因素与实验效应的关系,没有对照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B.标准对照是用常规方法或现有标准方法做对照
C.随机对照是用常规方法或现有标准方法做对照
D.为了保证重复的原则,样本例数越大越好
87.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为( D )
A.处理因素
B.受试对象
C.实验效应
D.以上都是
88.临床实验中安慰剂的作用是( B )
A.消除医生的心理作用
B.消除实验组的心理作用
C.消除对照组的心理作用
D.消除医生和实验组的心理作用
89.用“双盲”试验观察某疫苗效果,此双盲法是指( C )
A.实验执行者及受试对象都不知道设计方案
B.实验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谁是观察者
C.实验执行者和受试对象都不知道疫苗的性质
D.实验执行者和受试对象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
90下列那个设计方法又称随机区组设计. ( C )
A.配对设计
B.完全随机设计
C.配伍组设计
D.析因设计
94.计算死因构成比,分母为( C )
A.同年活产数
B.受检查人数
C.总死亡人数
D.同年平均人口数
E.以上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