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短跑技术及训练手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院:体育学院专业:体育教育级别:2008 级课题名称浅谈短跑技术及训练手段
学生姓名黄涛学号0813********
指导教
师姓名
黄涛
职称
学位
讲师
开题报告内容要求:
1、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研究动态、见解
3、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4、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5、主要参考文献
一、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㈠理论意义:速度是田径运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各体育运动项目发展的基础。

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在从事其他体育项目时做到游刃有余。

短跑是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系统在大量缺氧的情况下完成最大强度的工作,是属于极限度的运动。

短跑是典型的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

全程技术是由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四个部分组成。

它们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不能孤立存在和截然分开。

综上所述,短跑训练是一门科学,又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训练过程,必须从指导思想、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都遵循科学的理论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短跑成绩不仅取决于运动员身体发展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技术水平,只有掌握了先进合理的技术,才有可能创造优异的成绩。

短跑运动员技术的教学和训练,是训练的基本环节,忽视了这个基本环节就不可能取得优异成绩
㈡实际意义:短跑运动是中小学体育教材中一项非常普及的项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专家访问法,对短跑技术、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研究。

得出短跑由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四个部分组成,他们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其成绩取决于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的好坏。

通过研究给予短跑教练及其运动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动态、见解
[1]张贵敏.《田径运动教程》[M]全国体育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
[2]舒楚农.谈短跑技术[J].中国学校体育.2003.
[3]崔秀馥、程中庆.短跑途中跑技术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 2004.
[4]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 全国体育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5]张立平等.短跑教学中常见问题与对策[J].体育教学.2003.
[6]王瑞元. 《运动生理学》[M] 全国体育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7]胡声宇. 《运动解剖》[M] 全国体育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8]徐家杰等《运动心理学》[M] 全国体育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我的去掉)见解:
笔者认为: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对于短跑技术的研究大部分只关注于国家级的各类运动队伍和世界级高水平运动员,对于短跑技术在教学中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短跑技术及训练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三、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研究思路:(一般为研究的步骤,要补充,
1短跑的技术分析
2短跑训练方法
3短跑训练注意事项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专家访问法
补充研究方法内容:文献资料法:。

技术路线:
广泛阅读专家文献选择研究课

拟定研究思

处理资料(逻辑推理)获得资料(文献法)
四、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2011年3月1日—2011年5月10日 ,广泛阅读文献、收集资料、选题。

第二阶段:2011年5月11日——2011年6月24日 拟定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完成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2011年6月24日——2011年9月10日 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第四阶段:2011年9月11日——2011年11月15日 得出结论、完成初稿。

第五阶段:2011年11月16日——2012年5月1日 进行论文初稿修改。

第六阶段:2012年5月30日前: 论文定稿、结题,准备进行论文答辩。

五、参考文献
1]张贵敏.《田径运动教程》[M]全国体育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
[2]舒楚农.谈短跑技术[J].中国学校体育.2003.
[3]崔秀馥、程中庆.短跑途中跑技术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 2004.
[4]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 全国体育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5]张立平等.短跑教学中常见问题与对策[J].体育教学.2003.
[6]王瑞元. 《运动生理学》[M] 全国体育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7]胡声宇. 《运动解剖》[M] 全国体育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8]徐家杰等《运动心理学》[M] 全国体育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我的去掉)见解:
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对于短跑技术的研究大部分只关注于国家级的各类运动队伍和世界级高水平运动员,对于短跑技术在教学中的研究比相对较少。

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短跑技术及训练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修改定稿
撰写初稿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注:此表须打印,不够填写可续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