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考地理模拟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考地理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6.0分)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人口统计学常以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等相关指标来代表人口数量红利,以教育和健康水平等人力资本相关指标来代表人口质量红利,人口红利、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我国东部沿海某大城市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
如图示意该城市1991-2019年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读图,完成各小题。
1. 有关该城市人口红利的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人口数量红利贡献率持续增长
B. 人口数量红利贡献率增幅更大
C. 人口质量红利和人口数量红利同步变
D. 2003-2009年人口质量红利有所下降
2. 2003年后该城市的人口质量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未达到预期目标,原因是()
A. 落户政策不断放宽
B. 环境质量下降,人口集聚放缓
C. 外来务工人员增长迅速
D. 人才大量涌入,就业竞争激烈
皖南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清水秀。
近年来当地某高山村落为改善用水条件,构建引水及蓄水工程。
如图是蓄水池结构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3. 该蓄水池最主要的补给水源为()
A. 雨水
B. 河水
C. 山泉水
D. 积雪融水
4. 对该工程的应用评价合理的是()
A. 能源消耗较高
B. 优先保障生产用水
C. 水中杂质排物口单一
D. 增强高山村落抗旱能力
5. 推测该村落灌溉用水主要用于()
A. 菜园
B. 茶园
C. 果园
D. 竹林
土壤的形成受到气候、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区域温度越高、降水越多,则土壤有机质分解越快、淋溶作用越强。
如图示意我国东北局部地区的土壤分布,该地区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利用,甲土壤退化严重。
据此完成各小题。
6. 甲土壤的特点是()
A. 成分以砂粒占优势
B. 有机质分解慢,易积累
C. 土壤颜色呈淡灰色
D. 蓄水保肥性能弱
7. 黑钙土因土层上部有腐殖质层、中下部有钙积层而得名。
由此推测其分布区的典型植被
为()
A. 落叶阔叶林
B. 针阔叶混交林
C. 温带草甸草原
D. 温带荒漠
8. 耕作过程中,发现甲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下降。
为扭转该状况,可以()
A. 施用化肥
B. 平整土地品
C. 蓄水保墒
D. 秸秆还田
位于大不列颠岛西侧的艾尔萨克雷格岛于5亿年前形成,面积约0.89平方公里,岛上布满花岗岩,甲处有一条几乎横贯全岛的冲蚀沟。
读图,完成各小题。
9. 关于甲处冲蚀沟的形成,推测合理的是()
①岩石裂隙发育,易被侵蚀②花岗岩出露较早,久经侵蚀
③火山喷发形成岩浆通道,地势低于两侧④变质作用明显,侵蚀速度快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关于乙、丙两处堆积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堆积物主要来自火山的喷发
B. 乙堆积物与黄土高原的黄土成因一致
C. 丙堆积物主要来自海浪的堆积
D. 丙堆积物的分选与冰川堆积物相似
11. 与周边岛屿相比,该岛植被比较稀疏的原因是()
A. 暖流带来热量,蒸发旺盛
B. 所属自然带的植被种类单一
C. 丰富的地下水无法有效提供给植被
D. 岛上岩石裸露,土层浅薄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6.0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Y乳业公司是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乳制品企业集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体化全产业链。
公
司高度重视奶源基地建设,在省内拥有12家远离城市的大型牧场,拥有自己的规模化专业冷链运输车队。
牛奶挤出后会快速制冷并在当天交售到工厂进行加工生产,产品之一的低温奶储存运输全程冷链,温控要求严格,深受消费者喜爱。
近几年Y乳业借助新兴网络社交平台,开展多场景多维度的营销,电商渠道低温奶的销量增长快速。
图1示意Y乳业全产业链,图2示意冷链物流产业链。
(1)简析该公司奶源品质高的主要区位因素。
(2)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低温奶冷链配送中的具体应用。
(3)分析该公司低温奶在电商渠道销量快速增长的原因。
(4)Y乳业公司于2020年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国家绿色工厂”荣誉,试推测该公司为实现碳减排所采取的措施。
1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南海海域分布着众多珊瑚环礁,珊瑚环礁多由珊瑚虫营造而成,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水温22℃~28℃、光线充足、水质清洁的水域,弱碱性海水有利于珊瑚的形成。
近年来,珊瑚礁的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图为珊瑚环礁形成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如图为M礁,风大多砂,周围海面无风三尺浪,海浪最高时达20多米,而潟湖里浪高仅有1米。
礁盘内水体深20-30米,潟湖环境较好,礁盘以外约1公里处,水深达千米以上。
近年来,M礁周边海域的深海网箱养殖(水深20米以下)迅速发展。
(1)描述图示环礁形成的地质过程。
(2)依据材料探究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的自然原因。
(3)推测M礁周边海域海浪强劲的原因。
(4)简述M礁西南部潮汐通道的作用。
(5)你是否赞同在M礁周边海域大力发展养殖业?请说明理由。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B、D
【解析】解:由图示可以看出,人口数量红利贡献率的增长幅度更大,B正确。
该城市人口数量红利贡献率先增后减再增,A错误。
人口数量红利贡献率在2009-2015年有所下降,人口质量红利贡献率在2003-2009年有所下降,二者并不是同步变化,C错误。
从图中看出2003-2009年人口数量红利贡献率在2003-2009年显著上升,人口质量红利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所下降,并不代表2003-2009年人口质量红利有所下降,D错误。
故选:B。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该城市1991-2019年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解:从材料得知,该城市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人口质量红利高而贡献率却不高,原因是大量人才涌入导致人才市场就业竞争激烈,过高的人才密度超过地区资源承载力,引起人才资源配置失衡,从而使人才效能得不到有效发挥,D正确。
落户政策放宽,鼓励人才的迁入,会促进经济发展,A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到环境质量下降和外来务工人员,BC错误。
故选:D。
中国人口数量红利:劳动年龄人口的巨大消费需求将持续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驱动力。
中国人口质量红利:通过提升劳动力质量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新水平,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2003年后该城市的人口质量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未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3~5.【答案】C、D、A
【解析】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雨水在坡面汇集进入蓄水池会携带大量枯枝落叶及泥沙,水质较差且雨水不稳定,A错。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皖南山区气候湿润,植被覆盖率高,地下水丰富、稳定、水质好且易出露,
C对。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皖南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水水量有季节性变化,不稳定,该地又地处亚热带,缺少积雪融水,D错。
故选:C。
河流补给是指河流中水的来源,河流水的补给来源有多种形式,包括雨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湖泊和沼泽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等分类,这些不同的河流水补给方式,其最终都源于降水。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蓄水池具有一定的容量,可以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增强抗旱能力,D正确。
结合材料,引水及蓄水工程能实现全程自流,能源消耗较低,A错误。
生活用水出口最低,能使用的蓄水池水量最多,首要功能是保障生活用水,B错误。
泉水中泥沙等少量沉淀物在沉淀池沉淀,少许的落叶等漂浮物可以通过自流出口和灌溉出口流出,可见排除水中杂质的排物口较多,C错误。
故选:D。
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是重要的雨水蓄积重要工程设施。
目前淡水资源缺乏,水体污染和生态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蓄水池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节水系统,有效地缓解了水资源短缺,解决了城市防洪和排水问题。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蓄水池结构剖面及其用途,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解:皖南山区气候湿润,植被覆盖率高,地下水丰富、稳定、水质好且易出露;该村落蓄水池主要是用于生活用水,高山村落菜园分布离居住地近,面积较小且集中,一年四季菜园方便灌溉,A对。
茶树、果树和毛竹为当地地带性植被,根系发达,耐旱能力强,且茶园、果园以及竹林种植面积大,灌溉需水量大,BCD错。
故选:A。
该村落灌溉用水的目的主要从气候、生产生活方式、植被、地形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析】解:读我国东北局部地区的土壤分布图,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甲土壤为黑土,东北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积累多,有机质含量高,颜色呈暗灰至灰黑色,质地为粘壤土至轻粘,毛细管孔隙多,蓄水、保肥性能强,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土壤结构是成土过程或利用过程中由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土壤颗粒的排列与组合形式,通常指那些不同形态和大小,且能彼此分开的结构体。
它实际上是土壤颗粒按照不同的排列方式堆积、复合而形成的土壤团聚体,其可通过人为培育进行改良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黑土的特点,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解:落叶阔叶林地区的地带性土壤为褐土;针阔叶混交林地区的土壤为暗棕壤;温带荒漠地区的土壤为荒漠土,ABD错误。
黑钙土的中下部有钙积层,说明该地区降水较少,土壤的淋溶作用较弱,土壤含盐量较高,发育草甸草原,C正确。
故选:C。
地带性植被是指能充分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点的植被类型。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植被分布及其成因,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解:要提高甲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秸秆还田、增施有机粪肥、粮肥轮作、栽培绿肥等是有效措施,D正确。
施用化肥能提高土壤肥力,但不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A错误。
平整土地能减轻水土流失,不是提高有机质含量的措施,B错误。
蓄水能提高土壤的含水量,不能提高有机质含量,C错误。
故选:D。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质补充给土壤,因此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不同的植被类型和不同的养分归还方式,所成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不同。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土壤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析】解:结合材料“岛上布满花岗岩,甲处有一条几乎横贯全岛的冲蚀沟”可知,该岛主要的地质活动为岩浆侵入,花岗岩形成时发育有裂隙,出露地表后,流水侵蚀的速度较其他地方快,形成冲蚀沟,①正确。
甲处岩石向上拱起,受张力影响,岩性疏松易被侵蚀,使得下层花岗岩出露地表时间长,侵蚀时间久,②正确。
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不是火山喷发形成,③错误。
花岗岩不是变质岩,且题目中材料也没有反映出变质作用,④错误。
故选:A。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表形态的塑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根据图上信息可知,乙堆积物位于陡崖下方,从形态上看,呈重力崩塌状态和暂时性线状水流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所带来的碎屑物,故堆积物主要为陡崖崩塌和流水堆积所致,而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为风力堆积,AB错误。
根据图上信息可知,丙位于海滩,呈海滨沙滩状态,应是海浪堆积所致,分选性好,冰川堆积的分选性较差,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海浪堆积地貌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解:该岛位于大不列颠岛附近,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比较凉爽,蒸发相对较弱,A 错误。
该岛自然带为典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植被种类较为丰富,B错误。
该岛面积较小,且花岗岩属于不透水层,故地表水与地下水都缺乏,C错误。
该岛岩石裸露,土层不易发育,是造成植被稀疏的主要原因,D正确。
故选:D。
影响植被的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植被与环境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2.【答案】解:(1)由于公司高度重视奶源基地建设,在省内拥有12家远离城市的大型牧场,所以牧场所处地区远离城市,生态环境优越;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在挤奶前会先进行奶牛的育种与检疫,说明注重科技投入,奶牛品质好,由于Y乳业公司位于华南地区,所以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优质牧草供应充足,因此该公司奶源品质高。
(2)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对配备定位导航装置的车辆加强跟踪与管理,从而提高配送效率。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所以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选择最优的配送路线,进而缩短配送距离与配送时间,将地理信息系数综合应用后可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从而缩短客户的取货时间。
(3)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由于低温奶品质更优,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所以市场广阔;从品牌的角度来说,电商渠道是高效的销售平台,有利于扩大知名度,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和依赖性;由于从成本的角度来说,冷链物流规模化降低了低温奶的运输成本;从运输技术的角度来说,由于高效率的冷链物流能够延长低温奶运输距离,所以可以扩大低温奶销售市场,因此该公司低温奶在电商渠道销量快速增长。
(4)从遵照环保标准的角度来说,工厂应按照环保建筑标准来进行建造;从使用环保设备的角度来说,工厂应引进先进的低能耗设备来进行生产,并且积极使用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从使用清洁能源的角度来说,应采用光伏新能源发电,从而提高清洁能源的占比。
故答案为:
(1)重视科技投入,注重奶牛的育种和检疫,奶牛品质好;牧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优质牧草供应充足;牧场所处地区远离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2)配备定位导航装置加强对车辆跟踪管理,提高配送效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选择最优配送路线,缩短配送距离;综合各种地理信息技术密切与客户沟通,缩短客户取货时间。
(3)低温奶品质更优,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健康需求;高效的销售平台扩大知名度,增强消费者对
品牌的认可度和依赖性;冷链物流规模化降低了低温奶的运输成本;高效率的冷链物流延长低温奶运输距离,扩大低温奶销售市场。
(4)工厂按环保建筑标准建造;引进先进低能耗设备生产;采用光伏新能源发电,提高清洁能源占比;积极使用绿色环保包装材料等。
【解析】(1)该公司奶源品质高的主要区位因素从科技、气候、生态等角度进行分析。
(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3)该公司低温奶在电商渠道销量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从市场、品牌、成本与运输技术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4)该公司为实现碳减排所采取的措施主要从遵照环保标准、使用环保设备与使用清洁能源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本题以乳业全产业链图与冷链物流产业链图为情境,设置四道小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低温奶冷链配送中的具体应用与奶源品质高的主要区位因素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3.【答案】解:(1)结合图文信息可知,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大洋中部的火山是海底的不断涌出岩浆形成的,岩浆喷出,冷却凝固,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火山作用停止后,火山岛周围水体较浅,浅水环境适合珊瑚虫生长,大批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浅海岸边沉积,形成珊瑚礁,随着板块的进一步运动,露出海面的火山在内外力作用被风化侵蚀,不断下沉,但珊瑚礁持续堆积向上增长,形成堡礁或者近似环礁,当火山岛还没有完全沉入海底时,在岛屿四周形成堡礁;最后火山岛沉入海底,但珊瑚礁仍持续堆积向上增长,最终在火山岛四周形成环礁。
(2)由材料可知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浅水区域、水温22℃~28℃、光线充足、水质清洁的水域,弱碱性海水有利于珊瑚的形成。
而地壳升降运动使得浅水海域相对较少,全球变暖使得水温升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得海水酸化、水质变差,综合以上因素,珊瑚虫缺少适宜生存的空间,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
(3)南海地理位置特殊,受季风影响大,冬季盛行干冷的东北季风,夏季盛行暖湿的西南季风,它们风向稳定,风力较强。
且南海是全球台风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台风频数多、强度大、活动时间长,季风和台风的影响使得该区域风大浪高。
即使该区域是无风区,也会受到其他海区带来
的涌浪作用,形成强劲的海浪;该区域下部为沉没的火山岛,水体较浅,随着水体变浅,波浪中蕴蓄的动能转变为势能,使波长缩短、波幅加大,波高抬升,加大海浪的强度。
(4)经过潮汐通道,外海与溻湖的水体、沉积物、营养物、浮游生物和污染物不断进行交换,使得潟湖内水质优良;该环礁周边海域海浪强劲,四周礁石环绕,阻挡外海风浪,内部潟湖风平浪静,通过潮汐通道,渔船可以进入潟湖内避风;潮汐通道可用来进行潮汐发电。
(5)赞同:M礁潟湖海浪低,渔船能够避风,便于渔民养殖作业;周边海域海域辽阔,养殖空间辽阔;该海域水温高、光线充足,气候条件优越,可以充分发挥热带气候优势,缩短鱼类养殖周期;该海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水质清洁,鱼类品质高,经济价值大;热带鱼国内外市场广阔,能够抢夺市场空间,促进我国热带渔业发展,替代进口产品;通过发展南海养殖渔业,利用常态化可持续民事活动能够达到宣示主权和维护主权的作用。
不赞同:M礁周边夏秋季多台风,风浪大,不利于养殖作用,养殖风险大;该海域距离大陆较远,产品运输距离较远,运输成本高;大规模养殖对当地海域的生态环境破坏较大,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
(1)热带海域海底岩浆喷发,形成火山岛;火山岛周围水体较浅,浅水环境适合珊瑚虫生长,大批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浅海岸边沉积,形成珊瑚礁;地壳垂直运动引起火山岛地壳相对下沉(或海平面上升),环礁出露。
(2)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表面温度升高,影响珊瑚虫生存,导致珊瑚礁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海洋酸化,珊瑚礁退化;地壳升降运动,珊瑚虫缺少适宜生存的空间。
(3)南海海域受东北、西南季风及夏秋季台风影响,风大浪高;受外部海域海水影响,无风期易受涌浪影响形成强劲海浪;岛礁周边水深变浅,波长缩短,波高抬升,海浪强劲。
(4)利于潟湖内外水体交换,保证水质优良;潟湖内形成优良避风港,潮汐通道为渔船提供入湖通道;可利用潮汐涨落水位差进行发电。
(5)赞同:海域辽阔,养殖范围广阔;气候条件优越,鱼类养殖期较短;远离大陆,不易受到工业污染,水质较好,鱼类品质高;促进热带渔业发展,替代进口产品;国内外市场广阔。
或不赞同:M礁周边夏秋季多台风,风浪大;产品运输距离较远;大规模养殖容易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
【解析】(1)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2)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的自然原因需要结合气候变暖和地壳运动进行分析。
(3)M礁周边海域海浪强劲的原因需要结合下垫面和大气环流进行分析。
(4)M礁西南部潮汐通道的作用需要结合地理位置和海水运动进行分析。
(5)本题可从赞同、不赞同两个角度分析。
本题以珊瑚环礁形成过程为材料,涉及环礁形成的地质过程、珊瑚礁退化的原因、环礁潮汐通道的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地理知识的能力。
培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