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I)卷(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8七上·芜湖期中)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反应出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A . 新陈代谢
B . 排出体内废物
C . 生长和繁殖
D .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 (2分)(2019·潮州模拟) 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体现的生物的特征是()
A . 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B .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3. (2分)下列哪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 .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 .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D .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4. (2分) (2016七上·射洪期中) “神舟十号”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发射,共搭载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请问下列哪项不是宇航员必须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
A . 鲜花
B . 淡水
C . 营养物质
D . 氧气
5. (2分)(2020·枣庄)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多引进外来物种能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
B .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C . 偷猎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 . 涵养水源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6. (2分) (2016七上·乌鲁木齐期中) 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内容是关于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正确的是()
A . 用一只健康的鼠妇作实验材料
B . 统计的次数为一次,但一定要认真操作
C . 设计对照实验,除温度是变量外,其他各项都一样
D . 需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
7. (2分) (2019七上·东莞期中) 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数量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A . 目镜5×物镜10×
B . 目镜15×物镜10×
C . 目镜15×物镜20×
D . 目镜10×物镜40×
8. (2分) (2016七上·兖州期中) 在显微镜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A . 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
B . 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变亮
C . 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D . 目镜选用5×,物镜选用10×——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50倍
9. (2分)牵动家鸽的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的肌肉主要着生在()
A . 前肢
B . 龙骨突
C . 肋骨
D . 脊柱
10. (2分) (2017七上·县期中)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措施是()
A . 克隆
B . 迁地保护
C . 就地保护
D . 禁止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11. (2分) (2016七上·锦州期中) 在切番茄的果实时,总有些汁液流出。

这些汁液主要是()
A . 细胞质
B . 液泡
C . 细胞液
D . 细胞
12. (2分) (2018八下·北碚期末) 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 . 为了保证观察的效果,撕取的内表皮越大越有利于观察到细胞
B . 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
C . 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看到的洋葱细胞变大
D . 用钢笔画细胞结构简图时,要注意用粗线表示图中较暗的地方
13. (2分)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当细胞体积逐渐变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A . 变小
B . 变大
C . 保持不变
D . 其变化不会对细胞的生长产生影响
14. (2分)生物之所以能保持种族性状的相对稳定,是因为生物具有()
A . 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 . 遗传的特性
C . 变异的特性
D . 自然选择的特性
15. (2分)下列植物,具有根、茎、叶的是()
A . 海带
B . 葫芦藓
C . 水绵
D . 蕨类
16. (2分)(2018·建始模拟) 如图是某小组进行实验时设置的装置,能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A .
B .
C .
D .
17. (2分) (2015七上·济南期中)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原因是()
A . 大树的树冠遮挡住了阳光
B . 大树有很强的蒸腾作用,带走了周围空气的热量
C . 大树根系发达,使周围土壤中水分增多
D . 大树能刮风,吹走了周围的热量
18. (2分)(2020·滨州模拟) 2019年9月澳洲突发山火,这场历时6个月的山火使得5亿只动物命丧火海,生物多样性锐减,部分生物濒临灭绝。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每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B .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 . 植物可以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这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D . 生物的衰老和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19. (2分) (2017七上·蚌埠期末) 移栽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可以采取下列的哪些措施()
①在阴雨天或早晚移栽,幼苗带土
②不要碰掉枝叶
③剪去一部分枝叶
④给植物覆盖遮阴
⑤及时施肥
⑥让植株尽快光照,以制造营养.
A . ①③⑤⑥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③④
D . ①③④⑤⑥
20. (2分) (2019八下·茂名月考)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A只在含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任何细胞都能进行
B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C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光照下才能进行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共4题;共29分)
21. (12分) (2015七上·剑河期中) 根据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及观察细胞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实验操作过程,将A---G实验步骤进行排序,正确顺序是________。

(2)步骤【A】和【G】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E】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恰当,很容易出现________,从而影响观察效果。

(4)芳芳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找到了一个细胞(如图),她想换成高倍镜来观察,只能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将载物台上的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A . 向左上移动
B . 向右上移动
C . 向左下移动
D . 向右下移动
(5)下面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④─②─①
D . ③─②─①─④
(6)若观察到的物像较模糊,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略微转动显微镜的结构是________。

(7)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l0x,物镜40x;乙:目镜5x,物镜l0x),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选择镜头组合________的显微镜。

(8)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颜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的________,最看不清楚的结构是细胞内的________ 。

22. (7分) (2020七上·文山期末) 如图所示,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 A细胞通过________形成B。

在此过程中,________复制后的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2) B通过_______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________都发生了变化,在四种C中上皮组织所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

(3)人体的大脑主要有________组织构成。

(4)与动物体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有什么不同?________。

23. (6分) (2018七上·遵义期末) 某校七(1)班学生小明选用一棵银边天竺葵做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时,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帮他解答并完成实验.
(1)实验过程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
a.向叶片上滴加碘液;b.将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
c.用清水漂洗;d.观察颜色变化;e.用酒精脱色;f.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g.阳光下照射3﹣4小时.
(2)上述实验向叶片上滴加碘液后图中A处(遮光部分)是_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图中B处是_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图中C(银边)的颜色没有变蓝,说明________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
24. (4分) (2018七上·平顶山月考) 如图为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气体a、b是通过叶表皮的________进出的。

(2)若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则此图可表示植物体的________过程。

(3)若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则此图可表示植物体的________过程,此过程是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中进行的。

三、探究题 (共2题;共11分)
25. (6分)(2014·福州)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三组基本相似的同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透明玻璃钟罩中,密封.经一昼夜暗处理后,置于室外相同环境下,其中甲做遮光处理,乙、丙不遮光(如图1).(注:丙钟罩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甲和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甲和丙不是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丙中的叶片分别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处理后发现:甲中的叶片不变蓝,乙中的叶片变蓝,这说明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丙由于缺少____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片不变蓝.(4)如图表示0点到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甲、乙、丙三个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与图相符的是________.分析图中0点到6点的曲线变化情况,可知该时间段植物主要进行________作用.
26. (5分)(2017·吉州模拟) 某小组同学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的植物照射时间产生了兴趣,设计并实施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步骤】
①把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②选取大小长势相同的五片叶子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两面遮光,再移到阳光下照射
③然后每隔一小时摘下一片叶子,去掉黑纸.进行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得到五个时段叶片的颜色变化如表.
遮光区曝光区
部位
时间
1小时不变色+
2小时不变色+++++
3小时不变色+++++
4小时不变色+++++
5小时++++++++
注:+多少表示蓝色深浅程度
(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中的叶片都要部分曝光和部分遮光,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中曝光部分遇碘变蓝是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
(4)晒1小时叶片见光部分未明显变蓝,是因为光照时间不够,晒5个小时后,遮光部分也会变蓝,其原因是:________.
(5)根据图表信息,我们可以得出能达到实验效果的照射时间段在________小时之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填空题 (共4题;共29分)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2-1、
22-2、
22-3、
22-4、
23-1、
23-2、
24-1、
24-2、
24-3、
三、探究题 (共2题;共11分) 25-1、
25-2、
25-3、
25-4、
26-1、
26-2、
26-3、
26-4、
26-5、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