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25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材P27知 识拓展,指出政 府为改善环境做
了哪些努力?
19世纪中期,诗作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
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 高楼沐浴在雾海, 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查尔斯·波德莱尔
表达了诗人 对城市化的 不满
你 作能中从指查出人充行斥尔他道着斯反上妇的映挤女诗了满和曼了商纳车店哈辆及塔,展(宽览即广,曼的哈大顿道)上, 工业化进一百程万带人来口的,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
理解狄更斯描述的那个时代,并对照现实生活的 感受,辨析人们所追求的文明生活究竟是什么?
工业革命是把双刃剑,它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物质生 活更丰富。但也带来了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人们追求的文明生活应是物质生活丰富,生活环境优 美,人人平等,相互尊重。
归纳总结·整体感知
人口增长

业 化
劳动力结构变化,农业人口减少, 人口方面变化: 越来越多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 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 自发工人运动。首领称为卢德王, 故名。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 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 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读一读:无产阶级斗争从低水平走向高水平的标志是什么 ?
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一、工业化与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读一读:阅读教材P23“英法德美四国人口增长”图,你 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它印证了教材的那一结论?请从教材中再找出两组数据 来证明这组结论。
(一)工业化与人口增长
读一读:阅读下列两组数据,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导 致这一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印证了教材的那一结 论?
悉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8
2
22.5
48.2
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 势有什么共性?
导致这一共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共性: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加快。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城市 人口上升。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
资料1:英国的曼彻斯特原
来只是个小镇,工业革命期 间,这里的纺织业发展很快, 除了有很多纺织厂以外,还 建立了煤气厂和印刷厂等, 逐渐成长为大型城市。
哪两类热问情题好吗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
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 沃尔特·惠特曼
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工业化的赞美
三、工业化与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读一读:阅读教材P26第二自然段,结合教材指出污染源 主要有哪些?
(一)工业化与环境污染
北京雾霾
雾都:伦敦
1952 年 12 月 5 日至 9 日,伦敦上空受反 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 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 被有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痪,行人小心 翼翼地摸索前进。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 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 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直 至 12 月 9 日,一股强劲而寒冷的西风吹散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 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迁移运用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1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105
160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
读一读:阅读教材P24“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列
变化”图,你能从中得出关于农村与城市发展什的么什是么结论 ?除英国外,还能通过教材找到哪些国家的数城据市来化证明此
结论?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 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 城市里。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生产方式:从传统手工变为机械化生产
人口变化:从农业 人口为主变为以城 市人口为主
国民收入变化:从 农业生产为主变为 以工业生产、商业 运输为主
想一想:国家的工业化会引起社会的哪些方面发生变化? 浏览教材回答。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工业化与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 三、工业化与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资料2:美国的纽约位于哈德 孙河入海口处,濒临大西洋。 由于开通了运河,兴建了铁 路,这里的交通非常便利, 很快就成为美国最大的城市。
曼彻斯特 纽约
读一读:阅读教材P25相关史事及图文内容,思考在城市 发展的进程中遭遇了发展的什么难点和痛点?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难点和痛点
难点:城市规划 痛点:城市的环境及卫生。
火车机车、汽船
电话、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等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机器大工厂
垄断组织
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深度改变人们的生活。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一把双刃剑。②加强 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来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想一想:通过三组图片思考国家的工业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作用? (三)工业化与大众教育
①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 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②中等教育--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教育(1802年)
③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目的: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 促进了社会发展。
了笼罩在伦敦的烟雾。据统计,当月因这 场大烟雾而死的人多达 4,000 人。此
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①出台一系列有效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 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 排放、整治交通拥堵; ③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等。
读一读:阅读下列漫画,这幅漫画反映什么问题?你认为 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资料: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过一段
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 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 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二)工业化与贫富分化加剧
现象:贫富分化。 原因:资本家通过对资源的 控制和市场垄断,不断对社 会财富进行聚敛形成。
读一读:阅读下列图表,该图表说明在现代社会什么问题 依然广泛存在?
2016年调查 报告,美国前 10%的富有家 庭拥有51万亿 美元财富,约 占美国家庭总 财富的四分之 三。
读一读:为反抗社会贫富分化的不公,工人早期通过什么 方式表达了反抗?标志无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的事件是什 么?
(二)工业化与劳动力结构变化
1、劳动力结构变化1: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 的人数增加;(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 2、劳动力结构变化2: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妇女地
位19提世高纪创英造国条城件镇)人口比重变化表
读一读:阅读教材P24第二自然段,归纳19世纪后大众教 育发展的表现,思考大众教育兴盛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
温故知新 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对比一览表
类别 开始时间 领先国家 标志 动力 新能源 主要发明 进入时代 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影响
启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英国
美国、德国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蒸汽机
电力、内燃机
煤炭
电力、石油
珍妮机、改良蒸汽机、 电灯、内燃机、汽车、飞机、
《共产党宣言》 第一版封面
《共产党宣言》手稿中一页,第 一、二行字是燕妮的手迹
说一说: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有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
有益的变化: ①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 工业和商业; ②教育的普及; ③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 生变化;
有害的变化: 环境污染,社会贫富丰富加剧矛盾激化。

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
家 教育方面的变化: 推广大众化教育

城市化: 城市建设和发展


环境污染 社会问题:

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