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饮用水水源地林业生态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饮用水水源地林业生态保护
林区包含的植被对水源的发展和变化有着极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植被是大自然“绿色的水库”,树木的枝叶,对降下的雨水起着截流的作用,这一方面就能保存接近五分之一的水量,而且,树木落下的枝叶可以形成吸水层,减少水分流失。
森林主要的组成植被为木本植物,其树根多为直根,与地面上的树干倒转后再扩大的样子相仿。
这类根系可以抓住土壤,降低土壤的流失,间接使更多的水份积蓄在土壤中,达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使得森林及其附近的小生态环境水循环加速,气候湿润,降雨量多,这对涵养水源,亦是十分有利的。
一、贺州市姑婆山林业保护区概况
1.1地理位置概况。
贺州市姑婆山林业保护区位于广西东北部;湘、桂、粤三省(区)交界处的萌渚岭南端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境内,距市区(八步)中心仅26公里,姑婆山方圆80公里是天然动植物王国,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最高峰海拔1844米,是桂东第一高峰。
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30″~111°37′30″,北纬24°34′26″~24°42′05″1.2林业生态状况。
贺州市姑婆山林业保护区属萌诸岭支脉、山脉从湖南江华县进入广西,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由马鞍山,天堂顶(海拔1844米),姑婆山(海拔1730米)等主峰连成西南走向山脉主体。
地势丘壑起伏,露出的底层多为岩石,土壤相对单薄,品质不佳,河流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为百分之四十二,而在生态上起维护作用的非经济性的植物只占百分之二十三,而且林区中,幼林所占比例很大,对生态环境起到的保护作用微乎甚微,总体上贺州市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自我修复能力相对要差,需要人为
的规划建设。
二、贺州市饮用水水源危机现状分析
2.1水资源污染。
贺州市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工业化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城镇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饮用水系,水源再利用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增加,可利用水资源愈发减少,群众可饮用水储量下降,用水形势日见紧张。
2.2水资源破坏严重。
多数民众被经济利益吸引,破坏性地砍伐林区树木,开垦荒地,使林木资源特别是水源地周围的林木遭受严重的损坏,更有甚者引发水土大范围的流失。
粗放的农业发展模式,滞后的生产观念和生产设备,都是直接或间接造成农林资源以及与其息息相关的水资源枯竭的魔爪,多个与山区相邻的村镇对森林进行无节制的砍伐,或卖出树木,或者开垦新田,原本就脆弱的水资源循环系统更加岌岌可危。
2.3资源保护意识低。
改革开放后,群众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向着城市化和工业化一路高歌猛进,大片的林区被开发,却忽略了对资源的保护,这种釜底抽薪式的开发,对当地森林生态系统和水资源再生系统造成极大影响,部分群众乃至领导班子,都存在“经济政绩大于一切”的错误观念,这也是贺州市水资源形式危急的根本原因所在。
三、贺州市姑婆山森林水源地生态保护规划设计
为解决贺州市饮用水水源污染危机问题,我们重点对其水源地林业生态系统予以全面保护,其具体规划设计如下:3.1加大植被种植工程力度。
贺州市本身资源资质偏低,人为的后期改善尤为重要。
以种植为主要手段,同时开展封山作为配合,按类别实行不同方略,坡度大的地方采取防护为主的治理模式,坡度平缓的区域,应开展以旅游景观为主的,经济生态的开发模式,防护为主的
地带,主要种植具备发达的根茎、抗逆性强、固水保土功能出色的阔叶植物和针页林,这样就可以弥补当地树种的空白,按照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模式进行保护。
3.2封山育林工程。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功能,只要人为破坏减少,在几十年的时间内,系统会恢复资源循坏能力,主要在人力不可及的区域实行。
在封山的地区,封作为主要手段,,造林,发育、维护同时进行。
,尽可能保护、维持,修复恢复这些区域,整体上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效益。
3.3退耕怀林工程。
退耕还林是整个规划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此工程主要以水资源附近的田地为规划重点。
坡度为二十五度以上的耕地为退耕还林的重中之重。
之后的生态工程主要发展景观型和经济型两种,以生态效用为规划前提,种植具备观赏性的花木,草坪,果树,尽可能兼顾群众的经济利益,这样既保护了水土资源,又维持居民的经济利益,同时还美化了环境。
3.4加强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
可是续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旨在建立科学,合理,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坚决不做竭泽而渔的发展,这对改善贺州市生态林区与水资源不平衡的状况具有指导性意义,唯有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从根本上提高领导干部和群众的觉悟,才能根治这种窘境3.5加强运营管理。
政府设立示范林区,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建立吻合保护水资源原则的无公害生态园区,兼并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增强对园林用水的节流,再利用,制定合理的调节方案,方法。
尽量避免使用化肥和农药,使用更生态更科学的培植方法。
建立科学健康的管理运营方式,构建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发展体系,长此以往,贺州市一定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四、结语
饮用水水源地林业生态保护体系建设的规划设计实则是寻找人与自然
相处的一个平衡点,林业的发展以符合生态学的规律为前提,通过相关工程的设计,拓宽森林生态的空间,提升生态总量,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是最有效的改善方法,通过不懈的努力,迟早能实现森林由数量向质量转型的变化。
在生产生态产品的同时,抓紧对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修建辅助工程设施的进度,经济生态两手抓,这就需要我们具备科学合理的管理经营手段,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最后还可以建立生态文化体系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