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发展生态环保节约型农业的具体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发展生态环保节约型农业的具体措施
作者:张和琴
来源:《种子科技》2020年第01期
摘要:我国农业技术水平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得到质的提升。

我国人口基数非常大,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在此历史背景下,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生态环保节约型农业,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业的重要目标。

因而,我国需要不斷调整农业发展方式,建设适合我国实际国情和耕地现状的生态环保节约型农业,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保护性耕地技术;生态环保;节约型农业
1 不断提升现代化技术水平,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1.1 加强松土技术的创新
不断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生态环保节约型农业的基础就是提升现代化的技术水平。

现代化技术水平为发展生态环保节约型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发展动力,因此要加强松土技术的创新。

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近代以后逐步落后于西方国家。

松土技术也是传统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在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下不断创新、加强改造,使松土技术发挥更大作用[1]。

不断改进松土技术,减少土壤的大量裸露,进一步保证松土的深度,保证土壤内的水分不能流失,通过创新应用松土技术,增加农作物的生长产量。

1.2 加强免耕与少耕的机械技术的创新
免耕和少耕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和发展生态环保节约型农业的核心要求。

但是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尤其是与农业强国美国有着不小的差距。

我国专业免耕播种和少耕播种技术依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均耕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需要不断改进专业化农业免耕和少耕的机械设备及技术手段,不断促进和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更好地发展生态环保节约型农业[2]。

在提升免耕和少耕技术机械化水平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引进来”和“自力更生”结合起来。

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机械设备,同时也要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自主研发上,真正提高和发展适合我国农业发展和耕地现状的机械技术。

1.3 加强综合防治技术的创新
自古至今,病虫害与杂草是威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古代甚至近现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民耕作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除虫害和去杂草。

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中,对
病虫害和杂草的处理大多是治标不治本。

很多时候仅仅是通过多次施撒农药治理病虫害和除杂草,虽然短期内病虫害得到缓解,杂草也随之减少,但是整体效果不是很理想[3]。

直到农作物丰收之前仍有病虫害,杂草更是“春风吹又生”。

由于在农作物中的农药施撒随着去病虫害和除杂草的次数不断增加,使得农作物农药的含量超出了正常的承受水平,这样不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而且对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了污染。

基于此,要加强综合防治技术的创新,通过将生物技术与机械及化学技术相结合,将病虫害的处理从施撒农药逐步过渡到生物措施,杂草的处理更多是通过化学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和机械技术的结合,实现了保护性耕地技术的综合利用。

2 加强农民教育,促进产业联动,发展生态环保节约型农业
2.1 不断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教育
农村、农业和农民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问题。

农村是我国社会的基础,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没有农民的富裕、没有农村的发展、没有农业的兴旺,就没有中国现代化建设。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农民是农业的主体,只有先解决了农民的问题才能解决“三农”问题。

所以,全面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农民的技术水平关系到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也关系到生态环保节约型农业发展。

基于此,农民必须接受各种现代化农业的教育,了解现代化农业,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懂得应用先进的农业发展技术促进和发展生态环保节约型农业[4]。

2.2 促进三大产业的联动
农业一直是第一产业,也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基础与保障,因而要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联动与联系。

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不断节约农业的投入成本,更好地提升农作物的产量,通过三大产业的联动,使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反补第一产业,提升农民的收入。

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利于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更多的农民从土地解放出来,走出农村、走向城市。

在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本土的现状和本地的特色,更好地发展以生态环保节约型为特征的食品加工业,并与服务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5]。

总之,要充分发展和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三大产业的联动和循环。

3 结束语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要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强松土技术的创新、免耕与少耕机械技术的创新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的创新。

推进农民教育,促进产业联动,更好地发展生态环保节约型农业。

参考文献:
[ 1 ] 段冬冬.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N].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中国农机化导报,2019.
[ 2 ] 崔可嘉.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发展[J].当代农机,2019(4):63-64.
[ 3 ] 李然嫣,陈印军.东北典型黑土区农户耕地保护利用行为研究——基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7(11).
[ 4 ] 朱利群,漆军,郭盼盼.基于成本收益的秸秆资源不同利用方式的经济学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16(2).
[ 5 ] 张溯.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土地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2018(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