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拨3】 找到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判 断成像性质及其应用. 规律小结: 一焦定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总倒立,虚像总 正立;(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 小. (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 实像异侧,虚像同 侧.
变式拓展3:(2019·鄂州)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 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11甲测出了 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11 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凹透镜
凸透镜
五、 显微镜和望远镜
正立 虚
倒立 放大
实
倒立
实
六、 探索宇宙 (10年1考,2013年考)
1. 第一位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并以确凿的证据 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是意大利物理学 家 伽利略 .
2. 从宏观世界的尺度来看,宇宙 > 银河系 > 太 阳系 > 地球和月亮. (选填“>”“<”或“ =”)
(7)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可 能的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 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 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 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8)物距不变,像距变大,凸透镜的折光能力要弱 些,应戴近视眼镜.
(9)发光二极管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增加成像物体 的亮度:像不会晃动,更加稳定;能观察像物左右 颠倒的关系. (10)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在光屏上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像相对物体时上下颠倒,左右 相反的. (11)根据光的可逆性,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此时可成倒立缩小的实 像;符合照相机的原理.
“放大镜”)的原理.
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应用. (1)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光具 座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凸透镜底座中心和光 屏底座中心间的距离为10cm,故凸透镜的焦点是
10cm. (2)实验前应该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中心调到同 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当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时,此时物 距是50cm-20cm=30cm,远大于2倍焦距,所以在光 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规 律制成的. (4)当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时,此时物 距是50cm-35cm=15cm,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 所以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由于像变大,即 像距变大,所以光屏应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投影 仪就是根据这一规律制成的.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梳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导航
课程标准 考点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凸透 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考点2.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 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 些重大活动.
考情分析 近年来广东省中考试题对透镜及其应用的考 查主要集中在会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作图,利用 平行光测凸透镜的焦距,能独立完成探究凸透镜 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及运用,会用凸透镜成像规 律解决实际问题,知道生活中的透镜. 了解近视 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方法. 题型多为选择题、 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
(3)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 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 焦点 ,它到透镜中 心的距离叫 焦距 ,用字母 f 表示. (4)凹透镜会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发散,发散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 点因为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它被称为虚 焦点,虚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也称为焦距.
并调整好,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为 止(图4-甲). 此时发光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图4-乙中的 A . (填字母) (11)在图4-甲装置中,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 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此时发光物体在 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4-乙中的 D ;成像情况 符合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
的像放. 生大活镜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
(6)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较暗 .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实验过程中, 燃 烧 的 蜡 烛 在 不 断 缩 短 , 导 致 光 屏 上上的 像 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为了使烛焰的像能
(8)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
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 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 近视眼镜 .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9)芳芳同学所在的小组对上述实验装置用由几
个发光二极管做成的“R”字样作发光பைடு நூலகம்,你认为
其好处是 成像稳定
(写出一点即
可).
(10)芳芳用若干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R”的 发光物体,与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
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使像成 .
在光屏中央
.
(3)如图3,芳芳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刻度
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则该像是 缩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
小”)的实像;生照活相中机的
就是利用这个规
律制成的.
(4)芳芳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
在凸透镜位远置离不变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剖析重点实验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例题 例题芳芳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
验:
(1)如图2所示,一束平行于凸
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
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
的光斑. 由图2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 作用,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0 cm.
(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 凸透镜 中心
【点拨2】 会聚和发散是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 若 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延长线偏向主光轴就 是凸透镜. 若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延长线偏 离主光轴就是凹透镜. 这就是会聚和发散的真正含 义. 也是判断凸透镜、凹透镜最为有力的判据.
变式拓展2:(2017·枣庄)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 图9中的虚线框内,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
变式拓展1:(2018·广东)如图7所示,光线经过 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 入射光线和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在图中 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如图所示:
二、 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透 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例2 (2019·东营)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请 在图8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如图所示:
知识结构
考点梳理
一、 透镜(10年8考,2019、2018、2017、2016、
2015、2013、2012、2011年考) 1. 光学原理: 光的折射 . 2. (1)凸透镜:中间 厚 边缘 薄 的透镜叫凸 透镜,它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 应用:照相机、 投影仪、放大镜等. 如图1 甲 . (2)凹透镜:中间 薄 边缘 厚 的透镜叫凹透 镜,它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 应用:近视眼镜等. 如图1 乙.
重难点突破
一、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例1 (1)(2019·成都)如图5所示,F是透镜的 焦点,a、b是烛焰发出的两条光线,a与两焦点连 线平行,b经过透镜中心. 请作出a、b两条光线通 过透镜之后的光路图. 如图所示: (2)(2019·巴中)请将图6光路图补充完整.
【点拨1】在作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 线是属于三条特殊光线中的哪一条,然后根据透 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 光线分别如下:
1. 正常眼睛的成像原理: (1)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凸 透镜,
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 的像. (2)成像特点:成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 (3)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 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大约为 25 cm.
2. 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纠正:
厚
强
薄
弱
前
后
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
写 出 一将蜡烛种向上调可节或将行凸透镜的向下调方
法节:或光屏向上调节
.
.
(7)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
都得不到像,请你指出一条可能的原因:蜡烛在焦 .
点以内或烛焰在焦点上或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 .
心不在同一高度或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
3.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过焦点
折射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
二、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10年6考,
2019、2017、2015、2014、2012、2010年考)
巧记规律:
(1)一焦分虚实: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成 正立、放大的 虚 像;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 不成像;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 实 . 像.
(2)取下近视眼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 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镜片放 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 变模糊了,再使光屏靠近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 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 这说明戴上这个眼镜可以矫 正 远视 眼.
课堂精练
考点一 透镜及其三条特殊光线
1. 下列关于透镜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D ) A. 凸透镜是很厚的透镜,凹透镜是很薄的透镜 B. 透镜只能用透明玻璃制造 C. 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一定是会聚 光束 D. 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A. 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 B. 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 成像原理
C. 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 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
D. 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 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C
回归课本
1. 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实验. 他在发光体和 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观察到了如下 现象.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 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 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 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 线有 发散 作用,它应该是 凹 透镜. 由此 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 膜的 前方 (选填“前方”或“后方”).
2. 投影仪是利用 凸透镜 来成像的,成像时,物体 到镜头的距离要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 它成的是 倒立 、 放大 的 实 像.
3. 放大镜是 凸透 镜,它成 正立 、放大 的 虚 像, 使用放大镜时,被观察物体必须放在凸透镜的 . 焦点以内.
四、 眼睛和眼镜(10年2考,2017、2011年考)
如图所示:
三、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例3 (2019·苏州)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 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现将 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 图10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 B. 仅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合适的 凹透镜,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C. 将蜡烛移到30cm刻度处,移动光 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 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处,移动光 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2)二焦分大小:在成倒立的实像时,物距在一 倍焦距至两倍焦距之间,成 放大 的像;当物距 等于两倍焦距时,物像大小相等 ;物距大于两
倍焦距时,成 缩小 的像.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
小. (4)虚像同侧,实像异侧.
三、 生活中的透镜(10年2考,2017、2015年考)
1.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透 镜,胶片相当 于 光屏 ,照相机照相时,被照物体必须在照相 机镜头的大于两倍焦距 以外,成 倒立 、缩小 的 实 像.
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
镜方倒向立移动,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
该像是 (选投填影“仪倒立”或“正立”)的
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
用这个规律制成的.
(5)芳芳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 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正 . 立 ( 选 填 “ 倒 立 ” 或 “ 正 立 ” ) 的 像不能, 此 时
(5)当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时,此时物 距是50cm-45cm=5cm,小于1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 立、放大的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放大镜就是根 据这一规律制成的. (6)由于光屏上的实像是倒立的,当烛焰向下运动 时,像应该向上运动。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应将蜡烛向上调节(或将凸透镜向下调节或将光屏 向上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