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联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WBC、CRP及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医学研究/Medical Research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2019 Vol.3 No.20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9年第3卷第20期
治疗前单剂量替格瑞洛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3):235-238.
[6] 许晴鹤,周炳凤,徐少东,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围术期联合使用替罗非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和安全性[J].广西医学,2019,41(18):2309-2313.
[7] 孙德永,韩小亮,方翀,等.氯吡格雷联合瑞替普酶对ICU急性心肌
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左心室重构的影响[J].东南国防医药,2019,21(5): 470-473.
[8] 叶明,王喜福,贾平,等.替格瑞洛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
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观察与安全性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3):3376-3379.
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联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WBC、CRP及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唐冬梅,胡明淼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联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试验组60例患者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均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BC、CRP及血流变学指标。
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WBC、CRP指标及高/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5.00%vs3.33%,P>0.05)。
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联用可有效减轻慢性盆腔炎患者腰部、腹部疼痛症状,降低WBC及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同时可改善血流变学指标,且
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慢性盆腔炎;疗效;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19.20.0038.03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指发生在女性盆腔腹膜以及生殖器官的慢性炎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慢性盆腔炎大部分是由于机体抵抗力过低或急性炎症未彻底治愈所致,具体表现为月经增多、白带异常、腰骶部酸痛、下腹坠痛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极易引发败血症、异位妊娠等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
盐酸左氧氟沙星以及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均为目前临床治疗盆腔炎的常用药物,但是临床应用发现,单独用药患者临床症状控制效果不佳,且极易反复[2]。
既往有研究证实,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慢性盆腔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且不会增加毒副作用[3]。
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联合左氧氟沙星及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为研究时段,纳入病例
是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60例):年龄30~48岁,平均年龄(39.62±3.46)岁;病程在2~8年,平均病程(5.05±1.05)年;婚姻状况:48例已婚、12例未婚;体质量指数(BMI)是20~26 kg/m2,平均BMI(23.16±1.04) kg/m2。
对照组(60例):年龄在32~50岁,平均年龄(39.96±3.41)岁;病程在3~8年,平均病程(5.08±1.01)年;婚姻状况:49例已婚、11例未婚;BMI是20~25 kg/m2,平均BMI (23.11±1.01)kg/m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盆腔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8周岁以上;病程在2年以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白带异常、腰部疼痛、腹部疼痛等症状;近1个月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者等。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妇科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对本文涉及药物过敏者;存在酒精、药物滥用史者;妊娠期、哺乳期
作者简介:唐冬梅,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普通妇科。
E-mail:2480605592@
·38·
·39·
□ 医学研究/Medical Research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2019 Vol.3 No.202019年第3卷第20期女性;临床资料不真实、不完整者;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3 方法对照组予以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133,规格:100 mL:替硝唑0.4 g :氯化钠0.9 g)0.4 g 溶于100 mL 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共用药4周。
试验组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药物剂量、给药方法、用药时间均与对照组一致,同时予以0.3 g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24规格:2 mL :0.1 g)溶于100 mL 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共用药4周。
1.4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①治疗4周后评估临床疗效:参照《盆腔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4]进行疗效判定,下腹疼痛、坠胀等症状消失,B 超检查盆腔包块消失为显效;下腹疼痛、坠胀等症状明显减轻,B 超检查盆腔包块消失50%以上为有效;下腹疼痛、坠胀等症状、盆腔包块无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WBC、CRP 指标:治疗前及治
疗4周后,抽取所有患者5 mL 空腹静脉血,以3 000 r/min 速率离心处理5 min,分离血清,以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采用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RP 指标(日本日立公司),WBC 计数采用XS-500i 血球计数仪(日本希森美康公司);
③血流变指标: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法国STAGO Emo Express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两组全血高/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沉等血流变学指标;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所有患者用药期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痛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本文所有数据以SPSS26.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对照组6020(33.33)28(46.67)12(20.00)48(80.00)
试验组6025(41.67)32(53.33)3(5.00)57(95.00)
χ2 6.171P
0.013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WBC、CRP 指标与治疗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WBC、CRP 指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WBC、CRP 指标(χ- ±s )
组别WBC(×109/L)CRP(mg/L)
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前治疗4周后
对照组
(n =60)13.29±1.9110.26±1.51*17.86±2.5912.26±1.44*
试验组
(n =60)13.26±1.957.26±0.11*17.85±2.628.16±1.05*
t 0.08515.3490.02117.820
P 0.932<0.0010.983<0.001注:与治疗前对比,*P <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治疗4周后两组高/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2.4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1例腹痛腹泻、1例恶心呕吐、1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3/60);对照组1例腹痛腹泻、1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33%(2/60)。
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9,
P =0.633)。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病程普遍较长,且疾病以周期性或反复性发作,主要是由于患者免疫功能、防御功能低下,极易受到外源性细菌、病毒的侵袭。
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甚至会引发生育功能障碍或弥漫性腹膜炎等,降低患者生
活质量[5]。
既往有研究表明:慢性盆腔炎会使患者的机体
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炎症反应,而免疫病理损伤会触发一系列炎症因子级联反应,目前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主要以抗
表3 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χ- ±s )
组别时间全血黏度(mPa .s)血浆黏度(mPa .s)血沉(mm/h)
高切低切
对照组(n =60)治疗前 6.35±0.2111.30±2.89 1.90±0.2517.69±2.61
治疗4周后 4.38±0.29 6.59±1.08 1.46±0.119.26±0.27
t 42.61811.82512.47824.885
P <0.001<0.001<0.001<0.001
试验组(n =60)治疗前 6.38±0.2511.28±2.92 1.89±0.2617.62±2.66
治疗4周后
2.16±0.11# 2.16±0.62#0.98±0.06#
3.06±0.11#
t 119.67923.66526.41642.362
P <0.001<0.001<0.001<0.001
注:与对照组相比,#P <0.05。
□ 医学研究/Medical Research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2019 Vol.3 No.20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9年第3卷第20期
菌药物保守治疗为主,目的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6]。
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属于硝基咪唑抗菌药物,可抑制病原体DNA合成,阻碍病原体进入细胞,防止原虫、厌氧菌侵入机体,但单一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左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有效阻断细菌DNA合成,取得理想、显著的抗菌效果,相对于氧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更强,抗菌作用相当于氧氟沙星的2倍,对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在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疾病中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左氧氟沙星+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两种抗菌药物协同作用,可在短期内取得令人满意的抗菌效果,防止慢性盆腔炎患者疾病加重、进展[7]。
本研究中,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提示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纳盐酸左氧氟沙星+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可促进腹痛、腰痛等症状消退,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慢性盆腔炎是一种慢性炎症,CRP和WBC 指标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炎症反应的加重,CRP和WBC含量均会明显升高;血流流变学指标是评估血液循环状态、血液流动性的重要指标,血液流变学改变提示发生循环障碍;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流流变学改变与组织粘连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炎症刺激以及腹腔内感染均会导致纤溶系统、凝血系统的平衡性被打破,导致血液黏度增加,血沉速度加快等[8]。
本研究中,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WBC、CRP及高/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提示左氧氟沙星+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抗炎效果更为显著,同时能够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加强卵巢和子宫的供血。
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纳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变学指标,促进腹痛、腰痛等症状消退,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将该治疗方案进一步推广。
但由于本研究未进行远期疗效考察,且为单中心研究,因此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前瞻性研究以明确药物联合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淑敏.替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吉
林医学,2016,37(3):644-645.
[2] 方荣娣.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评估[J].上海医药,
2017,38(4):19-21.
[3] 姜红.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用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评价
[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23(3):44-46.
[4] 樊尚荣,黎婷.2015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性传播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续)-盆腔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8): 3260-3264.
[5] 王亚纯.左旋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世
界临床医学,2016,10(21):141-142.
[6] 陈一帆.替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价
值[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7,24(4):40-42.
[7] 刘莉,吴敏,王静.替硝唑与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
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14):134-137.
[8] PATEL B G,RUDNICKI M, YU J,et al.Progesterone resistance in endo
metriosis:origins,consequences and interventions [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17,96(6):623-632.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