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_201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政学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政学真题
课程代码:0029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局部
考前须知: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2.世界城市开展史上,城市公用设施得到普遍开展是在
3.认为市政主体是城市全部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既包括城市的国家权力政治系统,
也包括城市的国家非权力政治系统,这种理解是
8.对科学馆等文化设施的修建、维护和管理属于政府的
9.某市公安局要修建刑侦大楼,其获取土地的方式是
12.第一次把城市中的工业区、港口、铁路与居住区在用地布局上严格区分开,将城市空间构造按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进展分区的是
13.20世纪以来,对城市规划影响最大的文献是
A.?雅典宪章?
B.?马丘比丘宪章?
C.?理想的城市?
D.?明日之城市?
14.城市的电力、煤气、天然气和液化气属于城市根底设施中的
A.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
B.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
C.社会效益优先、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环境效益
D.环境效益优先、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
17.城市政府所提供的商品或效劳的本钱费用的分摊,要与社会成员从城市政府所提供的商品或效劳中所获得的收益相联系,这是城市公共收入的
18.衡量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是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C.人口文化构造
D.人口就业、收入构造
35.我国城市土地有偿使用主要是通过征收税费进展的,税费形式有
非选择题局部
考前须知: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41.简述我国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城市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42.简要说明我国原有市政体制的弊端。
43.简述市政职能的原那么。
44.我国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原那么是什么?
45.简要说明城市人口管理的意义。
46.简述城市公共平安通告机制的必要性。
四、论述题(此题12分)
47.论述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应该遵循的主要原那么。
五、材料分析题(此题12分)
48. 由于资金高度密集的重型工业化开展战略的影响和城乡别离、城乡“隔绝〞的政策失误,同时单一的国家投资建城的建立方式限制了城市的更快开展,我国城市化开展水平滞后。
研究说明,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开展。
城市化开展的滞后首先带来人口构造、资源占用和收入分配构造上的不合理。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9.9%和70.1%,而同期城乡居民的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却分别占存款总量的80.1%和19.9%,农村集体和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占有的比例也偏低;其次,就业构造与产值构造不对称。
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只有18.7%,而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却仍然高达49.9%;第三,加大了产业重组的难度,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开展。
国际经历说明,在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前提下,第三产业不可能有正常的开展。
第三产业的不兴旺,极大地削弱了我国产业在其构造推移过程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使农民的就业领域没有得到充分扩展,从而也使产业构造调整可能带来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整个经济开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
结合案例分析:
(1)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迫切性;
(2)你对我国城市化战略开展方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