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下生物第五单元第13章 土壤里的生物第一节《土壤里的小动物》第1课时探究课件(26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 蝎子
昼伏夜出,是冷血动物,有冬眠的习性,胆小易受惊 ,喜欢群居。蝎子昼伏夜 出,视力很差,行动不灵活,因而捕食能力差,经常处于时饱时饿的状态,久而 久之养成了动物界中罕见的耐饿能力。蝎子是肉食性动物,生命力非常顽强,对 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很强。蝎子的寿命长至36年,产仔期25年。
16
• 土蝉(地老虎)
(2)并不高明的歌唱家 你知道吗,蝼蛄还会呜叫呢!不 过,纵然它学着蟋蟀和螽斯那样“摩翅而歌”,在地下传出 沉闷的“咕咕”之声,然而结果却难登大雅之堂。最后要说 的是,土狗是一味中药材。
7
蠼螋
(拼音:qúsǒu 音:渠叟)
俗称“耳夹子虫”。生长在土壤中,落叶堆或岩石 下,食性杂食. 此类昆虫具有高度母爱,雌虫会不时将卵
地老虎是多食性害虫,可为害茄科、豆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百合科以及菠菜、莴苣、茴香 等多种蔬菜。地老虎以幼虫为害,可将菜苗贴近地面的茎咬断,使整株枯死,造成缺苗断垄, 严重的甚至毁种。
17
鼠妇
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团子虫”,常能卷曲成团,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 活的动物,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杂食性 ,食枯叶,绿色植物,菌类孢子等.
5
蝼蛄 lóu gū
俗称土狗子。身体细长,翅膀短小,前足粗短扁 平像铲子,善于掘土筑洞。吃麦、粟、棉花、蔬菜和 烟草的根、茎以及幼苗,是农业的主要虫害之一。6
五项全能:在昆虫中,像蝼蛄一样能够把疾走、游泳、飞行、 挖洞和鸣叫集于一身的昆虫,可以说是绝无仅有,虽说它样 样不精,难以获得单项冠军,但还称得上是“五项全能”的 好手。 (1)海陆空全能 每逢插秧季节,当大田灌满水后,常把 蝼蛄的家园冲毁,于是它们纷纷从地洞中出来逃命。有的在 水面上游泳,有的在田埂上疾走,一到晚上,它们纷纷向灯 光处飞行,真是会游、善跑、能飞的“海陆空”全能型健将。
班级 调查时间 动物名称
数量
组员 调查地点 形态特征
记录员 环境特征
23
方法: 1.4-5人一组,从路边、草地、树林、花坛等场所选择一个地 方。 2.用小铲子掘取少量土壤,放在白瓷盘内。弄散土壤,捕捉土 壤里的小动物,放入小瓶内并加以辨认。每种动物收集3-4只 。用塑料袋装取一些土壤,带回实验室。要注意卫生安全和减 少对土壤生态环境的破坏。 3.参考下面的检索分类图表,认识从土壤里捕捉到的小动物。
,蜘蛛将吃剩的食物用网把猎物包好,留待下次食用。 ( 三 ) 洁癖: 蜘蛛将吃、睡和拉的场所分得很清楚,家养的蜘蛛一般把笼边当垃圾站,在那里大小便及扔食物残渣 ( 四 ) 胃口很小: 蜘蛛领域感很强,要单独饲养。它们一个月只吃一到两餐,最长可以绝食两个月。食物主要是蟋
蟀、草蜢等昆虫,只需在笼里放一块湿海绵给它补充水分,就可以养到成年 ( 七年左右 ) ,不用换笼
8
• 蚂蚁
一般分几个等级,即雄 蚁和蚁后、工蚁、兵蚁。蚁 的食性复杂,有肉食性和植 食性;有的危害人类,如侵 入居室的小家蚁侵袭人们的 食物而造成污染,传播疾病, 生活于田间的东方矛蚁可加 害马铃薯、十字花科蔬菜和 西瓜等。有些蚁类又能消灭 害虫而成为人类的朋友,如 红树蚁能防治柑橘树上的害 虫,红褐林蚁等可消灭森林 害虫。
13
蜘蛛都是食肉动物,有的 有毒,它们吞食了 80% 的 昆虫,从而有效地控制了 害虫的数量。如果没有蜘 蛛,害虫将会泛滥成灾。 所以,蜘蛛是对人有益的 动物。
14
了解不一样的蜘蛛
( 一 ) 化尸大法: 蜘蛛猎食时先用毒牙麻痹对方,分泌口水溶解猎物,再慢慢吸食,一点儿不漏吃个干净。 ( 二 ) 自制保鲜袋: 蜘蛛怕光,经常对着透光和透风的地方结网。蜘蛛丝除了用来网罗猎物外,还可用来当保鲜袋
20
蝎子
冷血动物,喜欢群居。蝎子昼伏夜出,视力很差,行动不 灵活,因而捕食能力差,经常处于时饱时饿的状态。
21
蚯蚓
穴居土壤中的称陆蚓,生活在水底的称水蚓。吞食土壤, 或食植物枝叶碎片等,体表总保持湿润。昼伏夜出。
22
调查土壤里的动物种类
实验材料和用具: 调查记录表、笔、镊子、放大镜、白瓷盘、小铲 子、透明有盖的小瓶子、小塑料袋等
18
蜈蚣
是节肢动物。又名百脚、百足虫。身体由21节组成,背面是暗绿色, 腹面是黄褐色,每节上都生长着一对足。有的有毒,蜈蚣生活在腐木 和石隙中间,行动十分敏捷,每当晚上外出捕食小动物,白天闭门不 出。蜈蚣在中医学上有重要的医药价值
19
马陆
又称北京山蛩[qióng] 虫。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纲。体长而稍扁, 长约35毫米,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呈赤黄色。躯干分20节。第2~4 节各有1对步肢,自第5节开始各有2对步肢。臭腺孔在第5、7、9、10、 12、13、15~19节的两侧。栖息在潮湿耕地或石堆下,常成群活动。以 腐植质为食。有时损害农作物。
11
轻音乐演奏家—
螽[zhōng] 斯
• 也叫蝈蝈、叫哥哥。头部有黄褐色、细长呈丝 状的触角,是其感觉器官之一。后足强健、大腹, 善跳跃。平时隐藏于草中,或在植物茎杆上爬行、 栖息、觅食。主要吃植物的茎、叶、瓜、果等,食 量较大, 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之一。
12
蟋蟀
俗称"蛐蛐",又叫"促织"。体长15~40毫米,触角比身体还长。雌虫三尾,中间一 尾为产卵管。雄虫二尾,生性好斗,得旺时会摩擦翅膀鸣叫。吃庄稼的根、茎和叶 ,是害虫。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或土中。
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 第1课时
1
调查小动物的种类
2
蝗虫
3
蚱蜢 zha meng
蝗虫中的一种,头尖,身 体细长,绿色或黄褐色。 足三对,跳得很快。两对 翅膀,前翅长,后翅透明。 飞行时,前翅和后足摩擦, 发出“札札”的声音
4
蚱蜢
蝗虫中的一种,头尖,身体细长,绿色或黄褐色。足三对,后足强健,跳得很快。有两对翅膀,前 翅长,后翅透明。飞行时,前翅和后足摩擦,发出“札 札”的声音。
9
瓢虫
• 瓢虫是一类非常漂亮的甲虫,圆圆的身体,鞘翅光滑或 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 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 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体长通常在1-15毫米之间。 我们看到瓢虫时,还是要数一数它的星点数,再命螂。中药名蜣螂虫。广布于中国 。体长23.7 ~40毫米,宽16.8~23毫米。大型甲虫,体短阔,椭圆形,背面十 分圆隆,体黑或黑褐。常见粪食性甲虫,药用昆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