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高一新人教版政治必修2练习1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1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本练习用时60分钟,总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5分〕
在民族问题上实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而没有采取联邦制或其他形式,是由中国的根本国情决定的。
民族问题专家毛公宁指出,作为保证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开展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的根本理念。
据此答复1—2题。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A.各民族聚居
B.各少数民族聚居
C.各民族居住
D.各少数民族居住
1.B〔此题依据根底知识的记忆可解答。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应选B。
〕
2.以下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
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
C.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
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
2.B〔此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权的认识。
民族区域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的自治权,可见A项表述错误。
民族区域自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不是少数民族特有的,也不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C、D两项说法错误。
〕
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检察院
B.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
C.人民政府、人民法院
D.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3.B〔法院和检察院不是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
〕
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在国家方案指导下,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管理地方财政,这是民族自治机关享有和行使的()
A.立法自治权
B.变通执行权
C.经济自治权
D.文化管理自治权
4.C〔此题考查课本根底知识。
〕
5.以下关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正确的选项是()
①历史上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③长期斗争中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相互对立的关系
④我国的民族差异已经消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A〔③中的“对立〞应为“依存〞。
④说法错误,排除。
〕
6.“春秋五十度,塞上越千年〞是内蒙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来取得光芒成就的真实写照。
这说明〔〕
①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开展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④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A〔③④的认识都不准确,应舍去;①②的说法是对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认识,应选A项。
〕
7.近十年来,我国各民族自治区都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点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决议,并报上级批准后生效。
上述材料说明()
A.民族自治地区的各级自治机关有立法权
B.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机关有完全自治权
C.民族自治地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有完全的决定权
D.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权是中央依法授予的
7.D〔A、B、C说法皆有误。
〕
建国以来,根据我国民族状况的自身特点,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法律,先后制定了假设干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全国依法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同时,国家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
据此答复8—9题。
8.材料说明,我国()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②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③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④各民族享有相同的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法律制定条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民主权利得到保障说明我国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②④本身说法是错误的。
〕
9.材料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符合我国国情
②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③表达了各少数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根本原那么
④稳固和开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D〔②说法是错误的,③不符合题意。
〕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西藏为什么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20分〕
10.〔1〕我国建立、稳固和开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那么。
〔3〕西藏地区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党和国家及较兴旺地区采取了积极的帮扶政策。
〔4〕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西藏经济的快速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1.202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5周年。
现如今去内蒙古映入人们眼帘的是:蓝天、碧水、绿草,令人心旷神怡;戈壁、沙漠、林海,壮丽雄浑;民俗、文化、饮食,吸引四海宾朋;丰收的田野,崛起的城市,繁荣的市场,到处洋溢着蓬勃的现代气息和开展活力……内蒙古已成为中外游客心驰神往的地方,旅游业成为内蒙古快速增长的朝阳产业。
本着尊重自然、
保护环境、可持续开发的理念,内蒙古经过多年来的精心培育,已使草原绿色旅游成为旅游业的主导品牌。
截至2022年末,内蒙古全区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突破15万人,为相关行业间接提供就业岗位72万多个。
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
去年,全区旅游业总收入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3.5%。
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
〔15分〕
1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稳固和开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原那么,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1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开展创造了根本前提。
1959年,西藏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
昔日的农奴和奴隶享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
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
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地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开展。
结合材料,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开展的作用。
〔20分〕
12.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策制度,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的实际,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西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平安。
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稳固和开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