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吸痰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ppt
23
判断湿化效果的标准
湿化满意—分泌物较稀薄,可顺利通过吸痰管,没有结 痂。病人安静,呼吸道通畅。
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 难,紫绀加重。
湿化过度—分泌物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
编辑ppt
24
编辑ppt
25
痰的外观较Ⅰ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 璃接头内壁滞留。
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 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有大量痰液, 且不易用水冲净。
编辑ppt
21
如何根据痰液分度判别病情
痰液粘稠度 Ⅰ度
Ⅱ度
提示病情
提示感染较轻,如痰量过多,提示气管内滴药过量,可适 当减少滴药量及次数 。
各种原因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
编辑ppt
4
三、吸痰指征
1、呼吸机峰压升高或高压报警; 2、患者有咳嗽反射,但自主排痰无效; 3、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 4、肺部听诊可闻及痰鸣音或床旁可听到痰鸣音; 5、患者因痰多而出现刺激性呛咳。
编辑ppt
5
四、吸痰并发症
1. 低氧血症、紫绀 2. 心律失常 3. 肺萎陷或肺不张 4. 支气管痉挛 5. 肺部感染 6. 颅内压增高 7. 人工气道堵塞 8、气道黏膜损伤
编辑ppt
6
五、 评估
1、病人呼吸的频率,节律以及痰液性状。 2、病人口腔及鼻腔情况。 3、病人的病情意识状况及合作程度,心理状态。 4、电动吸引器的工作性,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了解呼吸机参
数设置情况。
编辑ppt
7
吸痰管的选择、常用的电动吸痰器
编辑ppt
8
六、计划
护理目标
1、及时有效清理病人的呼吸道,解除病人的呼吸 困难,缺氧症状缓解。
(一)清醒病人及昏迷病人吸痰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患者,说明目的,帮助患者 取舒适体位。
2、适当调节氧流量。 3、接上电源,打开开关,再次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连接是否正确,根据病人情况及痰液粘稠度调节负压(成人 300-400mmhg,儿童<300mmhg), 并固定。 4、协助病人的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 开口器帮助其张口,检查病人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以 免负压吸附粘膜,引起损伤。
编辑ppt
13
7.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的纯氧 2min,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原来水 平。
8.在经口鼻腔吸痰。 9.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如需再次吸痰应重新更换吸痰
管。 10.吸痰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痰液情况、血氧饱和度、生
命体征变化情况。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11.擦净患者面部,保持患者舒适卧位 。 12.整理用物。 13.洗手,作好记录。
2)吸痰前后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以提高患者的 spo2(经皮血氧饱和度)至所能达到的最高值,从而避免 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
3)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中对吸痰管及气道的污染会 造成患者的肺部感染,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现吸痰管内多 配有无菌手套,进行吸痰操作前必须做好用物准备,要注 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 能被污染,一根吸痰管只限用一次,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 水瓶应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及口鼻腔之用,不得混用。
8、擦净口鼻部分泌物,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有无损伤。
编辑ppt
11
9、吸痰结束后将氧流量调至原来水平,听诊,交代注意 事项。
10、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正确处理用物。洗手,记录吸 痰效果及痰液性状、量并执行签字。
编辑ppt
12
(二)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病人吸痰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2.给予患者100%纯氧2min,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
过负压吸引的原理用导管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内的 分泌物清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抢救配合方法。
编辑ppt
3
二 、 适应症
危重、年老、昏迷、及麻醉后等患者因咳嗽无力或咳嗽反 射迟钝,会厌功能不全,以致不能将痰液咳出,呕吐物误 吸入气管者。
各种原因引起的痰液粘稠、无力咳嗽排痰致呼吸困难,以 及积痰部位较深,需要刺激咳嗽排痰。
(150-200mmhg)。 4.打开冲洗用盐水瓶。 5.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
并盘绕在手中,根部与 负压管相连接。 6.非无菌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街头放在无菌
纸巾上。关闭负压,用戴无菌手套的手迅速并轻轻地沿气管 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后打开负压,边上提 边旋转边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
5)吸痰时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 原因,不要盲目插入;吸痰勿插入过深,如吸出血性液体 暂停吸引。
6)如欲吸引左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应将患者头部尽量转 向右侧,因吸痰管比较容易插入左侧支气管
编辑ppt
18
7)操作者动作宜轻柔迅速,吸痰时间不要超过15秒,以免 病人缺氧。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如面色、呼吸频率的改变, 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质、量及颜色等。
黄粘痰提示感染较重,白粘痰提示气道湿化不足,需注意 加强气管内滴药及雾化吸入,避免痰液堵塞人工气道 。
Ⅲ度
黄粘痰提示严重感染,需加强抗感染治疗;如痰液粘稠不 易吸出,提示气道过干或伴有机体脱水;需加大输液量.
编辑ppt
22
十二、气道湿化方法、选用药物
1. 呼吸机湿化罐湿化:选用无菌蒸馏水,每日用量250500ml,温度32-37°C。
编辑ppt
14
编辑ppt
15
八、 评价
1、病人呼吸道的分泌物呕吐物被及时吸出。 2、病人呼吸平稳,缺氧症状缓解或解除。 3、护士操作规范,未发生呼吸道粘膜损伤。 4、病人有安全感愿意配合,护患沟通有效。
编辑ppt
16
九、吸痰注意事项
1)提倡适时吸痰:即在听到或观察到患者有痰时及时吸 痰,不定时吸痰,以减少吸痰带来的并发症及减轻患者的 痛苦
编辑ppt
19
十、痰液颜色的判别
常见病 肺炎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感染 化脓菌感染 绿脓杆菌感染 肺水肿 尘肺 气道损伤
颜色 红棕色胶冻状 铁锈色痰 黄色 草绿色 粉红色泡沫痰 灰黑色 血性痰
编辑ppt
20
十一、痰液粘稠度的判别
粘稠度分度 Ⅰ度(稀痰)
Ⅱ度(中度粘痰) Ⅲ度(重度粘痰)
性状特点 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 壁上无痰液滞留。
编辑ppt
17
4)吸痰动作要轻快,吸引负压压力一般调节为-0.02—0.0533MPa不得超过-0.0667MPa,以免损伤气道粘膜,尤 其对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则更应注意,以免诱发支气管痉 挛,电动吸引器连需使用勿超过2h.贮液瓶内液体达2/3满 时,应及时倒掉,以免液体过多,被吸入马达内损坏机器, 吸引完毕刷洗贮液瓶,并侵泡消毒。一次性负压引流管和 引流袋每日更换。
2. 雾化吸入:0.9%氯化钠加/或不加α糜蛋白酶。 3. 气道冲洗 : 吸痰前在吸气相迅速往气管内注入5ml生
理盐水,引发患者强烈地咳嗽反射,便于将深部痰咳出, 用于咳嗽反射较弱或痰的位置较深者。 4. 加强气道湿化:吸痰前匀速滴注1-2ml生理盐水,接呼 吸机送气3-5次,使粘稠痰液充分稀释。用于痰液粘稠者。
编辑ppt
10
5、右手戴手套,将吸引器管与一次性吸痰管相连,将吸痰 管置于盐水中试吸。
6、嘱清醒患者张口,对昏迷患者左手用压舌板帮助患者张 口,将吸痰管插入口腔咽喉,吸净痰液,更换吸痰管,试吸 通畅后缓慢插入气道,左右旋转变换位置,向上提吸,吸净 气道内痰液。
7、吸痰完毕,冲洗吸痰管,取下吸痰管后妥善固定导管。
2、病人呼吸平稳,有安全感,愿意配合。
护士准备:穿戴整齐,洗手,带口罩。
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治疗盘铺治疗巾内放1个 治疗碗放NS: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数根,根据气管 口径不同,选择不同型号的吸痰管,吸痰管最大外 径应小于气管内径的1/2。无菌纱布,一次性手套、 弯盘,生理盐水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 手电、听诊器等。
无菌吸痰术
编辑ppt
1
吸痰的重要性
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吸痰技术应用的如何,直接关系病人病情的进展。 吸痰技术看似简单,但要掌握吸痰手法、吸痰时机,吸痰过
程中的观察应变能力、需要学习和不断练习。
编辑ppt
2
一、定义
痰:是喉以下呼吸道病理或生理分泌物。 吸痰:为某些痰液不能咳出或者呕吐物误入气管的病人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