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桂美版七年级下册 第4课 多变的立体构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美术》下册
《多变的立体构成》教案
教学目的:
美术创作与设计中有大量的立体构成,这些立体构成形式多样,变化丰富,给人以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

立体构成所涉及的学科很多,可以说是一个综合的学科。

本课通过让学生学习和亲身体验立体构成的教学和制作,培养学生对空间的感知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本课是立体构成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和介绍立体构成的四种构成方法,掌握一些基本构成的规律,并让学生动手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学生对造型规律的理解是否到位,会影响学生作业的效果,这是个难点。

重难点突破:立体构成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构成的造型规律,同样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组合就可以构成不同的立体形态,老师要在这方面做出
正确的引导。

教具准备:视频一体机、ppt课件、各种材料(纸类为主)、自制立体造型若干。

学具准备:剪刀、胶水、订书机、双面胶等。

教学方法:讲解演绎归纳提问示范
教学措施及建议:
1、教学过程由易入难。

2、通过小游戏和竞赛导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主要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合作学习的方法和团队精神。

4、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创造新的美。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一体机)
2、提问导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是谁说
的?
答案:罗丹——雕塑——引入主题(立体构成)
小实验——把一张平整的纸揉成一团,那张纸就由平面变成立体了。

纸张由平面变成立体,就是折皱的缘故。

折皱是由线和面构成,把折皱
加以研究,整理,使之规律化,就可以构成美丽多变的纸造型。

平面造型——用轮廓表现形象,它是在二维空间里画出来的。

立体造型——轮廓是随观赏者视线的高低远近而变化的,没有固定的轮廓。

它是在三维空间里,是制造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

3、立体构成——就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的
艺术形体。

4、立体构成的特点——在三维空间里,对形体的基本要素、结合方法、构成形
式、形式法则等规律,进行立体造型,就可以创造出无
尽的立体形象。

(带领学生欣赏生活中不同材质的立体构成作品,使学生有了第一直观的印象。

)——ppt课件出示
5、美术创作与设计中有大量的立体造型。

它们都以多样的实体占有空间、限定
空间,并与空间一同构成新的环境、新的视觉产物。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课本中的立体造型吧!)
《无限柱》、《风之林》等立体构成作品。

(教师分析讲解为主)
6、立体构成的基本构成形式(点、线、面、块)
点立体造型—给人以活泼、轻快和运动的感觉。

线立体造型—给人以次序与挺拔的感觉。

(出示相应图例讲解)面立体造型—给人一种向周围扩张的力量感。

块立体造型—给人感觉是充实、稳重、结实、有分量的。

7、讲解纸材质在立体构成中的作用和制作方法。

一张纸,存在的造型是无限的。

纸造型依照分割、剪、刻、折、卷曲、粘贴等手段,造成格调优美的线与面,是制作立体造型的一种练习方式。

因为它具有便于制作、材料廉价易备、立体感强的特点。

我们只要认识运用纸造型的各种技法和规律,在三维空间里按照不同的组合形式与分割形式进行变化,就可以掌握立体构成的制作方法。

8、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图例和学生操作尝试,寻找作业方法。

9、小游戏——摆扑克盒子(男女2组),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摆出两个不同造型。

10、通过摆扑克的游戏引导学生理解立体构成的一些基本规律,启发学生思维。

11、布置作业:先易后难,逐步深入,分小组制作纸立体构成。

(尽量找生活中
较易寻找的材料)
(作业布置及要求):
(1)、每个小组讨论选10样(或以下)小件按规律做一个小型立体构成。

(3分钟之内)
(2)、小组互换样件后重新做一个立体造型。

(3)、各小组讨论合作一个大的立体构成。

(组长负责分配任务)
(4)、将立体构成作品放在(或粘贴)展板上展示,并展评。

1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解决难题。

13、作业讲评(师生互评)
14、课后拓展(为下节课准备)
鼓励同学们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及多种构成手法完成立体造型模型。

(材料易找、环保为主)
15、教学小结:
通过制作立体构成,使我们得到了关于物体的形状、空间、大小等概念,可以把自己的构思做成具体的形象,加深对空间构成的理解,提高工艺制作能力和鉴赏能力,活跃思维想象,陶冶情操,从中获得创造的乐趣。

板书设计:
立体构成
平面——二维空间(画)
立体——三维空间(制作)
纸造型——割、剪、刻、
折、卷曲、粘贴等手段。

立体构成就是将形态要素按照
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具有一定的
审美价值的艺术形体。

点立体造型—给人以活泼、轻快和运动的感觉。

线立体造型—给人以次序与挺拔的感觉。

面立体造型—给人一种向周围扩张的力量感。

块立体造型—给人感觉是充实、稳重、结实、有分量的。

《多变的立体构成》教学反思
多变的立体构成这节课属于设计·应用类的课程,在这方面学生接触的机
会不是很多,然而大千世界是立体的,所以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局限于平面的教学,要把目光放得更远些。

美术课其实可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他们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帮助,这节课的教学素材选择日常能接触到的东西,比如纸杯、纸碟、筷子、扑克牌等,甚至如铅笔,乒乓球等,都可以成为这节课的素材。

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导入,在提问和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的思维,为他们的作业做铺垫,而通过作业练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信息化辅助教学也是这节课的特色,因为美术课是视觉艺术课,图片和视频是美术课的主要媒介,通过信息化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收获更加大的信息量,为学生的创作思维打开更大的窗口,所以,我认为这节课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特点,而且很成功。

总之,信息化辅助教学将成为未来课堂教学的趋势,进一步将连接网络,搜寻速度和信息量更大,而作为教师要学会分析归纳和总结,选择合适的素材作为教学资料,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课堂美术教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